第35章
“想當年,十八歲的沈無春一個人一把劍,劍挑武林十三位一流高手,最後敗于峨眉掌門青巒師太劍下。沈無春被打敗後,失蹤了一年多,有人說,這個時期,沈無春回了師門,也有人說,這個時期沈無春被各大門派抓了起來。但其實,這一年多,沈無春離開了中原,去了大漠。也就是在這一年間,沈無春認識了魔頭傅鸠。”
“傅鸠此人,外族出身,本名不詳,傅鸠二字乃是漢名。他初行走江湖之時,還并非如今的魔頭,那時候他也少年意氣,仗劍天涯,曾一夜之間滅了東裕山上千山賊,也曾劍挑九水十六幫,還睢水百姓一個公道,當得起一個俠字!”
“傅鸠風頭最盛的時候,黑道派出神封天問榜上前一百名的殺手追殺傅鸠,而月餘之後,百名殺手不知所蹤,傅鸠卻安然無恙。試問當今江湖,有誰能在神封天問榜百名高手之下全身而退呢?”
“可惜呀可惜,傅鸠此人雖然天資卓絕,舉世無雙,卻未免太過輕狂,竟擅自偷盜他人門派秘籍,犯了武林衆怒,後被衆人追殺,敗後被囚十年之久。”
“這算得了什麽?”底下忽然有人喊道,“傅鸠如此天縱英才,便是輕狂了些又如何?倘若我有傅鸠那般能耐,勢必要将江湖攪個天翻地覆才好!”
說書先生看去,只見一些十五六歲的半大孩子們出言支持傅鸠,偏他們說後,一些武林豪傑也争相贊賞傅鸠。江湖中人人人慕強,傅鸠此人武功謀略俠義膽識樣樣不缺,如何不叫人心折?
說書先生亂了陣腳,怪只怪他對于《玉竭山頃》那些事模糊其詞,在座諸位非親歷者,難以對傅鸠的惡劣感同身受。
那邊有人上臺在說書先生耳邊說了什麽,說書先生一拍醒木,道:“諸位有所不知,這傅鸠不僅輕狂驕縱,還與他師父沈無春大逆不道,颠倒倫理綱常。”
人群安靜下來,繼續聽說書先生說,但顯然說書先生換了路子,從說傅鸠那些事跡,變成了傅鸠與沈無春那點子豔情秘史。
“沈無春與傅鸠,二人什麽關系,想必在場諸位都知道。十年前,劍湖一戰,沈無春打敗傅鸠,挽救武林蒼生。而天下第一沈無春,與魔頭傅鸠,更是不為人知的師徒。”說書先生吊人胃口,“諸位看官,那沈無春與傅鸠年紀相仿,武功不相上下,那傅鸠如何拜得師來?”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明所以。
說書先生撫着胡須笑道:“小老兒及諸位同僚幾經探訪,甚至深入大漠,終于找了些當年的知情者。”
“當年沈無春敗走大漠,遇見傅鸠,彼時傅鸠就已經武功卓絕了。沈無春見傅鸠武功精妙,便起了求教之心。獨門武功傅鸠如何肯教?可諸位也知道,沈無春姿容角色,傾城傾國,傅鸠見之心喜,為擁美人如懷,便将自己的獨門武功教給了他。”
衆人嘩然,“沈無春與傅鸠···他二人···”
說書先生老神在在,“一年之後,沈無春武功大有進益,便想重回中原。而傅鸠自然不舍得如此稀罕的一個寶貝,于是跟着沈無春一起來到中原,明面上稱呼沈無春為師父,實際上做的竟是些欺師滅祖,大逆不道的事兒呢!”
底下不知道誰說了一句,“真會玩。”衆人哄堂大笑,整個茶樓充滿了窺見秘辛的興奮感。
“不對呀,不是說沈長策才是沈無春相好的嗎?”有人出言質疑。不等說書先生說話,就有人答他:“沈無春重回江湖,讓自己徒弟奪得盟主之位,八成就是為了救傅鸠。沈長策呀,算不得什麽!”
這話一說,之前沉迷沈無春與沈長策話本子的人立即不願意了,堅持沈長策才是真愛,一來沈長策年輕有為,二來師徒二人相伴多年,感情一定比傅鸠深。
“說不好這十年,沈無春與傅鸠兩個沒少暗度陳倉呢!”
衆人吵起來,一面人站傅鸠,一面人站沈長策,站傅鸠的人說沈無春只是利用沈長策救出傅鸠,站沈長策的人就說十年前是沈無春打敗了傅鸠。兩方人你來我往好不熱鬧,間或夾雜着一些老實人,喊着說沈無春才不會與人做這些事,傅鸠與沈長策都是逆徒,可與沈無春沒關系。
見狀,說書先生連忙推出沈無春的話本子前傳,講的就是沈無春與傅鸠的那些事。
外頭一切紛擾沈無春都不知道,他端着飯菜走進屋裏。傅鸠在躺椅上翻書,沈無春略看了一眼,發現是一本封皮畫着人像的話本子,名字叫《秋恨生》。這話本子沈無春有印象,就是講自己與沈長策那點事。
沈無春腳步慢了一瞬,傅鸠轉眼看過來,似笑非笑的盯着沈無春。
--------------------
沈無春:你要不看前傳吧。
先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