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章節

來了。

雖然遲悅他們在開學之前補習過,但趕完新課後并沒有多少時間複習。

甚至一模開始時第一輪複習還沒有結束,有些知識點并不明晰。

因此考試結束後大家的情緒普遍很低落很焦慮。

突然感到的緊迫性,和自己對所學成果的懷疑,以及林林總總加起來仍然不算高的成績都給到了大家一定的壓力。

包括遲悅。

試卷上的題目看着熟悉有印象但想不起來的感受很不好。

但是遲悅并不懷疑自己的所學成果。

她清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現在只是時間問題,等複習好之後,掌握了的知識起碼不會不會出岔子。

而且就算成績算不得高,遲悅這次的成績依然将其他人遠遠落在了身後,等中考的時候考到計劃的分數應該問題不大。

她的心理壓力相較其他人要輕許多。

所以當有職高來學校招生時,她基本都不怎麽上心,該看書看書,該做題做題,最多回家和媽媽當八卦講一講。

可其他人做不到她這樣。

十五六歲的時候,對未來并沒有太清晰的規劃,許多關于世界的道理也并不懂,卻到底清楚自己的學習情況。

成績好些的自然确定了要繼續學習,成績中等和差些的就容易動搖。

招生老師描述那些學習之外的世界,地鐵、飛機、護理、廚師等等,聽上去似乎要比學習這條走了這麽久卻一直希望不大的路更适合自己。

Advertisement

就連佟馨雨也一連幾天都在和遲悅說這件事。

尤其是班裏的一個女生高個子楊晶晶去參加了鐵路職高的入學測試之後。

楊晶晶的成績一直都是吊車尾,這次一模成績也不好,聽了職高招生老師的介紹後很心動,和家裏商量後就去參加了測試,回來之後整個人肉眼可見地輕松下來。

她和大家聊自己去測試味覺、嗅覺和視覺的體驗,以及未來的相對清晰的規劃。

同學們聽了之後多少會覺得自己的未來模糊,班級裏肉眼可見地人心浮動。

在佟馨雨翻來覆去地傾述中,遲悅後知後覺感受到了她的焦慮。

那天課間,她坐在佟馨雨前桌認真地和她聊了自己的看法。

“我沒記錯的話,《新華字典》1998年修訂本第673頁有一個關于‘前途’的例句: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這句話讓我感觸很深。”

“我覺得我們的社會是需要各種各樣的工作來支撐的,所以各行各業都需要有人去從事,不管從事哪一行,只要遵紀守法,勤奮努力,都一定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但是對于我們來說,工作是以後的事情,現在是為了從以後做鋪墊,所以,也許現在我們不清楚自己以後要幹什麽,但要選擇讓自己開心的路。”

“比如說我,我現在對于其他選擇沒有什麽感覺,可是我喜歡學習,也覺得學習會對我有幫助,所以我選擇繼續讀書。而我家隔壁的姐姐覺得讀書很累,自己不喜歡,繼續讀是浪費時間,所以她選擇不讀,去酒店打工,現在也發展得很好。”

“我們現在的選擇其實很多,但是我覺得理清思緒和堅定選擇最重要,不要輕易被擾亂心緒,你要仔細想想自己喜歡什麽,覺得什麽最重要,然後去努力去堅持,一切都會變好的。”

“這只是我比較淺薄的想法,你也可以回去和父母商量下,反正時間還充足,不要因為這些事影響心情和當下的學習呀。”

原本遲悅只是在和佟馨雨聊,說着說着感覺班裏漸漸安靜了下來,好些同學都凝神聽她說,她也沒多想沒改變音量,在和佟馨雨的探讨裏将自己的看法都清晰地表達了出去。

她其實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也不夠充分,但她想盡己所能去幫助陷入苦惱的朋友。

臨了,她還抱了抱佟馨雨,借此給她傳達鼓勵與支持。

像個溫暖耀眼的小太陽。

齊瑄倒是沒怎麽動搖要接着讀高中的想法,但是成績的壓力卻有壓迫着他将一些事情看得更清晰。

比如他再怎麽努力也沒辦法和遲悅并肩,高中就很大可能沒法和遲悅在一個學校。

市裏的高中分數線高不說,縣裏的學生要中考排到前幾名才有資格去參加入學考,入學考通過了才能進入市裏的高中,他偶然在辦公室聽老師們和遲悅說的。

一模之後,遲悅經常會被學校認識不認識的老師叫出去,要不給她做模拟題真題,要不和她說去外面考試的事情,要不問她下次考試學科成績能不能相應提高。

很明顯,遲悅是清和中學的希望,高中是要出去市裏上的,而他,無論最後這段時間怎麽拼命都只能留在縣裏的高中。

分開之後,聯系就容易斷。

尤其是其中一方是他。

他是個不善于維持朋友關系的人,之前兩次轉學就失去了好多友誼。

依他對自己的了解,他和遲悅在畢業後也會從彼此的生命裏遺失。

這個認知讓他覺得難過。

是的,難過,那種壓制不住的燥意幾欲讓他無法面對她。

失去固然可怕,但眼睜睜等着失去卻束手無策更讓人絕望。

他甚至想,與其這樣,還不如沒有見過她。

沒見過她,就不會讓自己一步步淪陷,更不會喜歡她,也不會因她而嘗遍千百滋味。

可是每每看到她,他就下意識否決這種想法。

那樣好的她,若是他未曾遇見過,才更是一種遺憾吧。

喜歡她,歸根結底是他自己的事。

被她吸引,為她努力,都是他自己的決定。

而且仔細想想,無論如何,因為她,他一步步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無論是學習的勁頭,早起的習慣,還是對知識的理解,對自己的認識,都是因為她才有所改變,有所提高的。

人總是會因為目标去努力。

如果沒有遇到她,他大概不會有那麽大的熱情去改變自己。

所以,不管這麽說,她其實都是他這段時光裏不可或缺的、如太陽般的存在。

把這個彎拐過來,齊瑄對于他和遲悅的相處又有了不同的想法。

全心全意對她好是要的,成全自己的喜歡也是要的。

明知以後再沒有機會了,展露自己的情意也不是不可以的。

遲悅是單純,但她很明顯,對于生活和學習有不一樣的理解,感情,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齊瑄相信她并不遲鈍。

說白了,他想賭一把。

看看在他不明說的情況下,如果遲悅自己察覺到了他喜歡她,他不僅只是把她當好朋友看之後,她會怎麽辦。

齊瑄有時覺得自己很了解遲悅,但下一個瞬間,又總會因為被她驚喜到而懷疑自己。

所以他其實根本想不出來,這個賭局的結果會如何。

女孩兒的心思,男孩兒到底沒辦法弄明白。

想不清楚了,齊瑄就打着決心且走且看,反正像遲悅所說,“也現在我們不清楚自己以後要幹什麽,但要選擇讓自己開心的路”,這個選擇,是他以後一定不會後悔、回想起來一定會開心的決定。

因為他是因為她這句話才打定主意的,盡管她說的不是這件事。

可他才不會管這麽多。

自從遇到她,他感覺自己每天想的事情已經足夠多了,不管做什麽都要瞻前顧後,以前從來沒發現自己是這樣一個有計劃性的人。

你看,又發現一個遇到遲悅的好處。

這樣的人如果沒遇到豈不是損失大了。

——齊瑄因着自己腦海裏蹦出的這個想法失笑,眼神落在和佟馨雨擁抱着的女孩子身上,心裏是這段時間來前所未有的輕松。

算了算了,她大概是他躲不開的磨難吧。

他認了。

放學回家的路上,明顯感覺身邊兩個小夥伴身上萦繞着的低氣壓都減輕了許多的遲悅安心不少,再度從安靜傾聽的小樹洞恢複到自己話匣子的本性,一路上像只叽叽喳喳的小喜鵲說個不停,又令人不免心生歡喜。

為着這件“喜事”,遲悅周末登上了許久不用的Q.Q.號,在空間簽到了一個開心表情。

她自己的手機是小靈通,只能打電話發短信,沒有上網功能,平時很少用Q.Q。

只有偶爾用家裏的電腦登錄看看有沒有同學和她說話,或者整合一下最近的心情在空間簽個到,然後就退出去了。

她不是很理解其他同學對電腦的癡迷,也不大理解游戲能夠帶來的興奮感。

對她而言,做手工啦,做家務啦,彈電子琴啦,和弟弟玩個新游戲啦,哪個都樂趣無窮。

簽到之後,遲悅正打算退出去,就收到來自齊瑄的一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