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106章

陳科年輕時是皇後的表兄弟, 身份矜貴,娶得也自然是世家大族的女兒,兩人成婚後上頭有家族長輩看着, 外頭有陳太太娘家人守着,雖說沒好到蜜裏調油的地步,可那也是相敬如賓, 這才有了陳之武。

可等陳科從京城調到了江南, 陳科這個人就變了。

陳家在京城這個一塊板磚下去就能砸到三四個皇親國戚的地方,都能依靠着太子母家親戚的身份體面過日子, 更不用說外放到了江南。

陳科到江南後雖然不過是個四品的官兒, 在江南都濺不起什麽水花來, 但因為他的身份, 依舊有很多人殷勤奉承。

奉承賄賂麽?

有送銀子的,那必然也有送女人的。

江南本來就是美人兒多的地方, 奉承的人看陳科只有一個妻室并着幾個通房丫鬟, 自然是想着走一走枕邊風的方法,送幾個美人伺候陳科。

陳科原本也就是個混不吝的人物, 不過是在在京城時被管得太嚴, 這才沒表現出來,只做不愛女色的樣子。可如今到了江南, 上頭的大山也沒有了,對于送來的美人, 陳科自然是來者不拒。

看到丈夫來了江南以後恍若變了個人一般, 開始偏愛美色,光光妾氏就擡進來好幾房,要說陳太太傷心是有的,但是威脅感卻是沒有的。

陳太太自己膝下早有了長子, 那是跟在為人端方的祖父膝下長大,這些烏七八糟的事情也妨礙不到長子,且陳太太娘家也是得力的人家。陳科哪怕是再愛小妾,娶上個十八房,那也威脅不到她什麽。

但是到了陳科要強娶下屬小官家的妻室時,陳太太坐不住了。

要是只是納妾,擡妾進門,不管是良家的還是出身風塵的,納多了,最多也就是陳科得個風流的評價,左右都是只管在後宅鬧騰,反正将來陳家的家業都是她兒子的。陳太太最多就只當丈夫死了便是。

但是你要娶有婦之夫,這他媽就是敗壞陳家門風的事情,不說陳太太日後出去交際會被嘲諷,就說陳之武日後娶親都得不到一門好婚事。

但凡疼愛姑娘,顧惜名聲一點的人家,誰願意把女兒嫁到公爹饑不擇食,連有婦之夫都娶的人家。萬一子肖父,那不是把自家姑娘往火坑送麽?

偏偏那小官也是個愛攀附權貴的,見陳科看上自己的老婆,不說抗拒,老婆連帶着女兒都送到了陳府來。

陳太太哪裏能樂意這樣的事情,跟陳科大吵了幾次,又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但偏偏陳科是豬油蒙了心,非得把那小官之妻當成心肝寶貝。

陳太太見自己勸不動,就想着往京城送信,這不是有自家公公婆婆在麽,兩老向來處事公正,總有辦法能勸住丈夫。

誰料到陳科居然截住了陳太太送往京城的信,還為了防着陳太太往京城告狀,把陳太太軟禁了起來。

那時,陳科已經升任巡鹽禦史,上頭只有江南總督,偏偏總督年紀大,不常管事,陳科就跟江南的土皇帝似得,別說陳科是納個有婦之夫了,納個母豬做妾,下頭人都只會誇母豬長得眉清目秀。

所以那小妾當下就在陳府做起當家主母來,連帶着她的女兒,都成了陳家的小姐來,十分得陳科寵愛,竟然比陳家正經小姐還像正經小姐。連帶着姓也改成了陳姓,名字也改成了和陳家小姐們一起的排行,改成了陳之薇

陳家這位假小姐憑借着陳科的權勢,在江南那也是各個官家小姐争相奉承的。陳之薇飄飄然之間也覺得自己就是出身高貴,尋常的人也配不上自己。

反正看遍了江南大大小小的權貴子弟,真正有家世有背景的,也看不上陳家的假小姐,也不忌憚陳科的權勢。

想攀附富貴,願意娶陳之薇的,那在陳之薇演練都是小門小戶,又看不上。這婚事可不就耽擱下來了麽?

正巧,這個時候三皇子來江南辦差。

皇帝的這幾個兒子裏頭,出了打小就長得寒碜的五皇子,其他各個都長的鐘敏毓秀,連如今還是垂髫小兒的十皇子都依稀能看到将來的風姿。

陳之薇原本不過是個不入流的小官之女,哪裏見過三皇子這樣的風姿。

這只不過見了一面,那就愛上了。

若原本她只是一個微末小官家的姑娘那自然是與三皇子不相配的,但現如今陳科拿她當嫡親的女兒養,甚至比嫡親的女兒尤盛幾分,那自然是相配的了。

陳家的女兒,做王妃如何做不得。

至于三皇子早有嫡妻,連兒女都有了,陳之薇卻不覺得有什麽,嫡妻又如何,嫡子又如何,自家親娘還嫁過人呢,現如今還不是把陳科把持的牢牢的,連帶着自己這個繼女都過得好。而陳科那出身高貴的嫡妻,現如今還在後宅的佛堂裏吃香灰呢。

陳之薇覺得以自己的品貌那不是随手就來麽。

而三皇子,他自然不會把投懷送抱的女子推出去,尤其是這個女子還明顯能給自己帶來大助力。

只要能成就大業,稍微使點手段讨好一個女的又如何?左不過将來随便把她扔進冷宮而已。

陳之薇不知道三皇子的打算,但是她胃口賊好,至少三皇子給她畫得大餅她都已經吃下去了,連将來自己母儀天下該如何管理後宮她都想完了。

然後陳之薇就開始撺掇着陳科站到三皇子的隊伍裏來。

要說陳科原本也不是一個傻的,他也不是不知道三皇子奪嫡成功登上大寶的幾率不高,但是就是耐不住這個枕頭風吹的。

要不為何陳科待陳之薇比親女都好上幾分呢,兩個人的自信心都是如出一轍的,陳科堅信有自己輔佐三皇子,那皇位絕對是手到擒來。

陳科遠在江南,如今明面上又是太子的人,在朝堂上肯定是幫不了三皇子什麽,但是他是巡鹽禦史啊,手裏每天都有大把的銀子經手。

三皇子不占嫡也不占長,本身的人格魅力也沒有能讓朝臣折服的地步,那就只能靠金錢收買了。之前三皇子手裏沒錢,也就缺少給他搖旗吶喊的人。但如今有了陳科這個錢袋子,三皇子出手也就大方了起來。

三皇子要的錢越來越多,而陳科這時候也已經上了三皇子的船下不來了,陳科便打起了鹽運庫房的主意來了。左右那筆錢是留着備用的,但如今海晏河清,沒有災禍也不用打仗,那銀子也就是留在庫房裏發黴的。

但誰能想皇帝要來南巡了呢?

偏偏在京城那兒,陳科又瞞得好,三節兩壽也都有節禮送到京城去,陳家老太太和老太爺都只當兒子在外頭勤勤懇懇的為官,兒媳婦辛勞操持家業呢。

若不是陳之武這次游學游到江南,沒任何書信就去江南看望父母,這怕還沒人知道呢。

陳之武原本是想着給父母一個驚喜,就想着翻牆進家門,哪知道直接就是驚吓了。

鹽政虧空如此巨大,皇帝來江南難道會不看鹽政?到時候又如何解釋這筆銀子去了哪裏。

無論是貪污的罪名,還是勾結皇子的罪名,這都夠陳科死上幾回了。

陳科和三皇子都想着死死地捂着鹽政這塊的虧空,別讓皇帝發現。

如何能不發現呢?

左不過是皇帝駕崩,而登基的新皇正好是三皇子。

鹽稅銀子也是皇帝的銀子,皇帝的銀子用在皇帝身上,這才是是捂住了。

可惜三皇子不是太子,哪怕皇帝駕崩了,登基的首選人物也不是三皇子。

所以,他們必須制定了周密的計劃,才能保證萬無一失。

陳之武翻牆進門的時候,正好聽到了陳科在與心腹讨論如何刺殺皇帝,再把刺殺的事甩鍋到太子身上。

二皇子是早就被皇帝厭棄了的,那到時候登基的可不就是三皇子了麽?

陳之武倒也沒忠君愛國到聽說了自家父親要行刺就立刻大義滅親去舉報自家爹。

陳之武一直以為自家是太子的人,所以驚訝了片刻以後,也不敢出聲,只想着打探清楚了在做打算。

誰知道,自己一在姑蘇打探,就發現整個姑蘇城,只知陳科那個搶來的小妾太太,根本不知陳之武的親娘。

陳之武找了許久之後,這才找到早就被打發出去的他母親的配房。這才知道,陳太太早就被陳科軟禁了起來。

而陳之武也因為再次潛入陳科的書房的不小心被陳科發現了蹤跡。

陳科面對自己的嫡長子的時候,根本連手下留情的想法都沒有。只有生怕自己的秘密被洩露出去,連累到心愛的妾室和繼女 。

而秘密不被洩露出去的唯一辦法,就是滅口。

陳科毫不手軟,直接就打算殺了自己的嫡長子。

“所以,你這個假妹妹看上了老三,要為他生為他死,”九皇子面色古怪的問道,“那你爹也真願意為這麽個不是親生的女兒,放在好好的前程不要加入老三這艘破船?”

“真不是你爹親生的女兒麽?”九皇子問的真誠。

不是,親女兒都沒帶這樣的。

誰家的姑娘不都是找個門當戶對的聯姻,最多就是能力範圍內讓自家姑娘嫁個好人家。

哪有讓姑娘自己挑的,還是挑了一個稍不留意就能讓家族萬劫不複的。

真的是親女兒都沒這樣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