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第110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 您不過知天命的年紀,國家海晏河清還需要皇上您呢,求皇上收回成命啊。”剛剛那個對太子查鹽運提出質疑的大臣立馬站出來反對道。
他這也是在賭, 畢竟若是這會兒皇帝真的打算把皇位傳給太子,那他作為太子登基前最後一個給太子上眼藥的,太子登基以後的日子能好過?
倒不如賭一賭現在不過是皇帝在試探太子。
這個大臣說完以後, 其他大臣無論是站哪位皇子的, 都也跟着跪下,齊聲喊道:“求皇上收回成命。”
其他皇子黨的, 那都是怕皇帝真心想把皇位傳給太子。太子沒坐上皇位, 一切都還沒定下來, 那他們的主子自然是有争得權力, 可太子要是變成了皇帝,他們又如何争得過呢?
而太子一黨則是他們早就經歷過太子和皇帝蜜裏調油, 皇帝把帝王心術都教給太子的階段了, 那個時候誰不認為太子的地位穩固。說白了,他們早就看透了。
這會兒皇帝這麽說, 他們反而覺得皇帝又是想出了新招來試探太子。所以也連忙跟着跪下求皇帝收回成命。
不想當皇帝的太子都不是一個好太子。更何況, 要是沒有登上那個高高在上的位子,那怕是一家人的命都難保。
所以要說太子聽到皇帝要傳位給他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驚喜, 太子自己都覺得假。
但是反應過來以後,太子也立馬開始求皇帝收回成命。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那都得象征性的謙讓三遍, 更何況是太子是從親爹的手裏拿到皇位呢。
“父皇您就跟定海神針一樣, 兒子還年輕嗎,還需要您教導呢。還請父皇收回成命。”太子連忙說道。
“是啊,你還年輕,但是父皇我年紀大了啊, 難道钺兒不想着為父皇分憂嗎?”皇帝笑呵呵的說道,“钺兒咱們嫡親父子,你在朕面前也不用再謙辭,你要覺得要孝順你父皇我,那我日後做了太上皇便讓我來教導一回昊兒便是。”
皇帝都這麽說了,太子這會兒再推辭倒顯得虛僞了。
太子只得應下來,“兒臣惶恐。”
“你是朕一手教導出來的儲君,朕信你能治理好天下,并不用惶恐。”皇帝扶起太子道。
皇帝今兒溫情脈脈的表現別說是直面的太子了,就連跪在後頭的大臣們都受不了。
咱皇上不都是信奉嚴父教育的嗎?
平常不罵幾個皇子們,喊他們逆子那都算是皇帝心情好了。也就是皇帝面對小皇孫的時候,能給個好臉色。
今兒是吃錯藥了?還是被什麽髒東西給方到了?
“行了,你們跟着太子去見見揚州的百姓吧,朕就不去了。”皇帝說完揮了揮手,讓他們先走。
皇帝這意思是直接放權給太子了,半點都不設防,連南巡見百姓這種皇帝才能做的事情,都直接讓太子上了。
朝臣們今天遇到這麽大的沖擊,都還沒能消化呢,三三兩兩跟自己的同僚走到一起,又相互使了一個眼色,等着出去以後找個地方以前商量一下。
三皇子猶猶豫豫地走在了最後,一面三皇子覺得自己做事隐秘不一定會被發現,而且他最多只是與陳之薇有些首尾,可其他的事情卻都只是親信出面,他可沒有接觸。
另一面三皇子又清晰的知道,親爹當政和異母兄長當家做主那是完全不一樣的。
尤其是他這種還跟太子争過權的,暗地裏連臉皮都撕破了的。別的跟太子争過的不慌是因為他們雖然争,可沒把柄在太子手裏。而太子初登基也是要臉面的,對于他們這些同他相争過的兄弟只有好好對待了,才顯出他的胸襟來。
可他這種謀逆的大罪,在父皇手裏,他好歹能保住小命,最多落個圈禁。但是到了太子的手裏,那他就不一定活了。
三皇子越走越慢,可到底還是沒敢留下來。
陳科雖說暗地裏投靠了三皇子,但是明面上卻是太子的人,所以陳科見到太子的時候還是一臉親厚的上去跟太子打招呼。
再加上昨天晚上他們準備了這麽多人,但卻沒幾艘船起火,陳科懷疑是計劃失敗了,但是這時候皇帝又沒來,連這種場面都是讓太子來了,他又不免懷疑是不是刺殺成功了。所以這會兒陳科一疊聲問道,“太子爺看着精神了不少,小皇孫呢?我還沒見過小皇孫呢?”
問小皇孫如何,陳科不過也就是想顯示一下他與太子的親厚。
可太子早就見過了陳之武,連帶着也早就知道了陳科是如何坑他,一點也不顧他早逝的母後的情面,打算把他陷入萬劫不複的,太子這個時候還跟陳科好聲好氣,那就是他腦子有病了。
“陳大人,有人跟孤舉報說鹽稅銀庫已經都空了,孤自是信任陳大人廉潔奉公的,但到底還得顧忌着文武百官和百姓們的想法,就只能先委屈你了。來人!把咱們陳大人先關起來。”
誰料得到太子會突然發難,還是當着所有揚州百姓的面,陳科連個喊冤争辯的機會都沒有。
當然,陳科也沒什麽冤屈的,鹽稅銀庫一打開,裏頭的地倒是打掃得光可鑒人,就是連個銀子碎都沒有。
太子還冤屈呢,陳科原本是他的人,若非這次刺殺無人傷亡,唯一一個落水還還是太子他自己,太子保管是皇帝最懷疑的對象。
太子這是辦得雷厲風行,直接就打了陳科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再加上陳科之前是覺得自己是江南的土皇帝行事也并不顧忌,十分肆意,等後來聽說皇帝要來江南,陳科也沒想着掃尾,反而把心思都放在了如何刺殺皇帝,陷害太子,把三皇子推上皇位上。
太子簡直是一查一個漏洞,又有陳之武大義滅親提供的線索,太子在皇帝都還沒逛完揚州城之前就已經查得差不多了。
陳科好說,這種謀逆的大罪,皇帝能放過太子那都已經算是皇恩浩蕩了,但是太子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的弟弟們不少都摻和進去了。
三皇子自不必說,他都能算得上是這次是事情的主謀了,但是太子的那些兄弟也沒一個是省油的燈,雖然密謀造反是跟他們都沒什麽關系,但是揚州的鹽稅銀子能順利的被三皇子花出去,他們可都摻和了一腳。
最令人無語的是,五皇子也不是個能奪嫡的,但他就是出于單純的看三皇子不順眼,特意使人在陳科那個假女兒陳之薇面前把三皇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的。陳之薇能看上三皇子,對三皇子死心塌地,這之中是真少不了五皇子的功勞。
還有六皇子,聯合逆黨刺殺皇帝這主意就是他使人在陳科的面前念叨的,但六皇子還委屈呢,他就是鬧着玩的,但是誰知道陳科這麽個二品大員居然會信了這種主意。
雖說皇帝剛剛放出了風,說是要自己退位讓太子上位,但只要太子還沒登基,那正是最如履薄冰的時候,但凡有一絲錯誤,那別說是登基了,別萬劫不複都算好的。
太子并不重視庶出的長子,但若是司徒昊将來做了皇帝,要送太子的庶長子去死。那對于司徒昊能不能當繼承人的事情,太子肯定是要再考慮一下了的。
同理,越發是這個時候,太子越有些畏手畏腳,他不好對這些兄弟們動手,不然不友愛兄弟的這帽子扣在太子頭上,太子怕也是要得喝一壺了。
但若是太子不動他的這些兄弟們,那又會給皇帝和朝臣們一種柔弱無能的樣子。
太子查案查的痛快,可到了處理人的時候,就開始頭疼了。
想到皇帝能順利的避開刺殺,還多虧了賈敬和八皇子,再加上八皇子作為一個小纨绔,與太子沒有任何利益牽扯,甚至是偏向太子的。而賈敬那是太子的小師弟,天然的太子黨。
太子不免來問一問這兩人的看法。
“大哥,你這是不是有點為難我?”八皇子根本不想管這種彎彎繞繞,裝傻道,“你看我像是會的嗎?”
太子想了想平日裏自家八弟越來越狂放不羁的做派,放棄了,轉頭看向賈敬。
賈敬沒正面回答太子的問題,反而轉頭看向九皇子,問道:“小九,你要是有什麽事情解決不了怎麽辦?”
“問八哥和你啊!”九皇子寫着自己手裏的話本,頭也不擡的說道。
“那要是我和小八都解決不了呢?”賈敬繼續問。
“找父皇啊!”九皇子理直氣壯道,“我這個做兒子有解決不了的事情,那當然只能找父皇出馬了。”
太子一開始還不知道賈敬突然問九皇子的意圖,但是聽到九皇子的回答以後,突然就悟了。
別說他現在還是太子,尚且沒有名正言順的登上那個位置。哪怕是登上了那個位置,只要父皇還在,那他就依舊還只是父皇的兒子。
兒子有不知道的事情,那自然是要找父皇出馬了。
太子當下也不糾結如何處理兄弟們了,只把證據都整理好,寫了折子讓皇帝來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