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潘家的賬

沈珍珠到鋪子裏後就跟沈複年商議, “爹,潘家的事情怎麽樣了?”

沈複年慢慢吃飯,“不用急, 吳裏長那邊也快有消息了。”

沈珍珠問道,“要是潘家想賴賬怎麽辦?我們又不能把事情捅出去,畢竟我們收了楊家和方家的錢。”

沈複年哼一聲, “他家想賴賬,也看我答應不答應。連你大伯父那邊我都收了錢, 潘家算什麽。不說那個了, 我這裏有個好消息。”

沈珍珠眼睛一亮, “爹有什麽好消息?”

沈複年低聲道, “我買到了三十畝地。”

沈珍珠哇了一聲, “爹,您太厲害了!”田地可不好買,普通人家的田地都是命根子,誰也不會賣。大戶人家的田地都是連成片的, 不是緊要關頭, 更舍不得賣。

沈複年慢悠悠喝了一口粥, “除了這三十畝, 我還跟人家換了一些地, 這樣我們家的田能連成一片, 對方的也能連起來。”

沈珍珠心裏開始計算, “爹, 咱們家現在有一百多畝地了吧?”分家時得了六十二畝地, 方家給了三十畝,前些日子沈複年買了二十畝,現在又買了三十畝, 一共一百四十多畝地,這在平遠鎮也能算得上大戶了。

沈複年喝完最後一口粥,“過幾日跟爹去吳裏長家裏,把這些田地都記到你名下。”

沈珍珠吃了一驚,“爹,能記到我頭上?”

沈複年放下碗,“你以後要立女戶的,記到你名下正正好,也省得別人惦記。怎麽,田地給了你,你還不給我和你娘飯吃?”

沈珍珠連連擺手,“爹,還是別記我名下了,到時候人家說我惦記爹娘的東西。”

沈複年笑着用帕子擦擦手,“你管別人怎麽說,等過一陣子,你娘還要把鋪子記到你名下呢。”

沈珍珠不知道要說什麽才好,父母對她真的太好了。

她接過沈複年手裏的碗,“爹,我來看鋪子,您回去歇着吧。”

Advertisement

沈複年也不拒絕,“那你忙着,我去找吳裏長。”

沈複年走後,沈珍珠在鋪子裏忙忙碌碌,中途,郭懷章果然來買了二斤黑芝麻。沈家的黑芝麻是從鄉下農戶那裏收來的,誰家芝麻多了,賣給沈家。沈複年把大頭都送到縣城去賣給縣裏的糧店,自家留一些零售。

沈珍珠很公道地給郭懷章稱黑芝麻,還塞給他一塊糖。

郭懷章十分不好意思,二哥和珍珠姐姐的親事告吹,姐姐待我還跟以前一樣。他并不知道這中間的事情,只以為爹娘不答應二哥去做上門女婿,心裏覺得有些對不起沈珍珠。

沈珍珠見他臉上十分不好意思,笑着勸他,“章哥兒,傻站着做甚,快回去吧。”

等郭懷章走了沒多久,小吳忽然風風火火地跑了過來,“少掌櫃,少掌櫃,可了不得了,今日鎮上出了件大事兒!”

沈珍珠奇怪,“能有什麽大事?”

小吳立刻眉飛色舞,“有個什麽告老的官員回來了,家裏烏泱泱一堆人,就住在北街一棟大宅子裏。”

沈珍珠立刻道,“小吳,你現在就去打聽清楚,這位大人以前做什麽官的,家裏有幾口人,問的越細越好。”

說完,她從抽屜裏抓了五枚銅錢給小吳,算作經費。小吳拿着錢去買了一斤瓜子,火速往北街去看熱鬧。

過了大半個時辰,小吳終于回來了。

他一進門就開始彙報消息,“少掌櫃,都打聽清楚了。那位告老的老太爺姓王,原是個舉人,在外地做縣丞,年紀大了就回來了。這王老爺有兩個兒子,一個中了秀才,一個是白丁,如今家裏有四個少爺,一個姑娘。啧,少掌櫃,聽說這姑娘本來已經出閣了,誰知道嫁過去沒幾個月男人就死了,現在回了娘家,準備再嫁呢。”

沈珍珠問道,“這王家原是咱們鎮上的嗎?”

小吳點頭,“這王老太爺和豆腐王的親爹還是堂兄弟,看吧,王老太爺回來了,豆腐王又得抖起來了。”

沈珍珠笑,“他抖他的,跟我們有什麽關系。”

聽完了熱鬧,沈珍珠繼續幹活。小吳很會做人,沈珍珠給的錢他沒花完,就買了一些點心大家一起吃。

沈珍珠并不去關心王家的事情,管你以前是什麽官,現在告老了,跟老百姓也沒甚區別。

她在鋪子裏忙了一天,晚上回家的時候有些疲憊,路過鐵匠鋪門口時,她目不斜視直接回了家。

推開家門,沈珍珠就發現了異常,家裏來了客人。

等進了堂屋一看,吳裏長、沈複生父子和另外一個陌生人。沈珍珠不認識這中年漢子,但憑着相貌,她判斷出這是潘氏的親兄長潘老爺。

潘老爺家裏只有一個小食鋪子,賣一些喜饅頭、花馍馍,有時候還會炸油條賣。尋常人家都是自己做,除非家裏有喜事才會去街上買,且因為鎮上有兩家賣喜馍的,潘家做生意又摳,故而生意不是怎麽好。潘家三子兩女,兩個兒子成了親,又生了幾個孩子,一大家子全靠一個喜馍鋪子,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原來沈家沒分家時,潘老太太和潘太太總是去沈家打秋風,潘氏心疼娘家,盆裏不貼碗裏貼,這些年沒少幫襯娘家。但沈複生能力有限,潘氏也幫襯不了太多。

為此,潘家人才心心念念想把沈複年的雜貨鋪搶到大房去,才有了上次的縱火事件。

說起來,縱火之事,雖然楊家是主謀,但潘家才是真正的動手之人。沈複生并不知道人是潘家找的,不然他無論如何也不會答應。他的目的是讓楊家動手,這樣就跟自己沒關系,誰知道楊掌櫃狡猾,把潘家也拉了進來。

沈複生看到潘大老爺就想嘆氣,這個夯貨,被楊掌櫃幾句話就騙的暈頭轉向,好好的借刀殺人,被他弄得兩家人都逃不開幹系。

沈珍珠很禮貌地行禮,“吳裏長、大伯父、大哥。”

吳裏長點點頭,“姑娘坐,你爹說你往後要掌家,這事情你也聽一聽。”

沈珍珠聽話地坐在了沈複年旁邊的小凳子上,安靜地一句話沒說。

吳裏長又問潘老爺,“潘掌櫃,這事兒也該有個說法了。我原想着你們兩家是親戚,總不能往後徹底不來往了,故而就沒去找你。怎麽你自己幹了什麽事自己心裏不清楚?還等着我老頭子去找你。”

潘老爺的頭都快要低到地上去了,“沈掌櫃,我是被楊掌櫃蒙蔽的。我,我對不起你,但我真的沒錢啊。”

沈複年看向沈複生。

沈複生硬着頭皮道,“大哥,你沒錢,為何要去摻和?”

潘老爺一瞪眼,“你別跟我充好人,這事兒不是你起的頭?再說了,我是為了誰?我還不是為了你?”

沈複生可不買賬,“為了我?這麽多年你為我做什麽事情了?除了問迎春要東西要錢,你們什麽時候關心過文清兄妹幾個?你家孩子來我家,我一個孩子給二十文錢,等文清去舅父家,一個孩子只能得十文錢。我什麽時候跟你們計較過?”

潘老爺張了張嘴,“還不是你們總是說,二房沒有兒子,鋪子早晚是你們的。”

沈複生惱羞成怒,“那是我沈家的事情,跟潘家有什麽關系?我爹娘尚在,大哥就想到我家裏來當家做主了?”

吳裏長把桌子一拍,“好了,我不管你們郎舅之間的帳。潘老爺,沈大掌櫃是你妹婿,沈掌櫃跟你可沒關系,你找人燒他的鋪子,你以為能善了?要不是我攔着,沈掌櫃去報官,你以為你現在還能坐在這裏跟人吵架?”

潘老爺又慫了,“吳裏長,求您寬恕,我一時糊塗才辦下了錯事,求您諒解。好在沒釀成大錯,不然我就是死罪了。”

吳裏長哼一聲,“就因為沒釀成大錯,這才只是讓你賠錢。要是傷了人,你就等着砍頭吧。你也別跟我扯東扯西,快些說,二百兩銀子什麽時候給。”

潘老爺快哭了,他哪裏有二百兩銀子啊。

他又去求沈複年,“沈掌櫃,求你饒命,我真的沒有二百兩銀子啊,把我全家老小賣了也沒有二百兩銀子啊。”

沈複生可不上他的當,“大哥別跟我哭窮了,岳母前些日子還跟迎春顯擺,你家裏有七八十兩現銀呢。你可別說沒有,岳母都拿出來給迎春看了。”

潘老爺的哭聲嘎一聲卡在嗓子裏,心裏暗恨老母親,怎麽就忍不住瞎顯擺,那可是他辛辛苦苦賣了多少年的饅頭攢下來的啊,老三還沒娶媳婦呢,以後三個兒子分家還要置辦房屋啊。

沈複年接了一句話,“可以先給一部分,剩下的潘掌櫃給我打個欠條。”

吳裏長剛想說好,沈珍珠忽然問沈複年,“爹,潘掌櫃是跟您親還是跟大伯父親?”

沈複年轉瞬就明白了女兒的意思,“自然是跟你大伯父親。”

沈珍珠笑道,“那不就對了,潘掌櫃給我們打欠條,那等于就是欠我們的錢。我們與他非親非故的,為甚要借錢給他。潘掌櫃要借錢,可以問大伯父借啊,他們可是親郎舅。”

沈複年點頭,“我兒說得對,是爹糊塗了。”

沈珍珠把包袱甩給了沈複生,沈複生瞠目結舌。他原就想着讓潘老爺給一部分,剩下的欠着。至于以後怎麽辦,他就不管了,誰知道被侄女戳破自己的意圖。

潘老爺立刻把矛頭對準沈複生,“他姑父,你家裏殷實,要不你先替我墊上,以後我再還你?”

潘老爺問沈複生借錢,那從來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沈複生當然不能答應,一百多兩,這可不是小數目,他才給了老二五十兩,萬萬不能再割肉!

“不行,你錢不夠,你賣田地就是。”

潘老爺立刻哭了起來,“沒天理了啊,你這是眼見着我一家子去死啊。我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你。既然這樣,也不用遮着掩着了,我自己去報官。我寧可流放,我不賠錢了。我怕什麽,最多一二年間我就回來了,反正我又沒兒子讀書。”

潘老爺一句話就卡住了沈複生的脖子,潘家孩子不讀書,不怕被連累,他兒子沈文清可是要走科舉的。

沈文清忽然開口了,“大舅,如果您非要讓我爹一個人承擔,那明日開始我就不讀書了,反正我也不知道自己以後一定能不能考得上。”

吳裏長摸了摸胡子,“你們兩家趕緊給個決定,我限你們七日,必須把錢湊齊。若是再給我耍無賴,以後就別怪我翻臉不認人了。”

他做了十幾年裏長,第一次遇到有人放火,他非得罰的這些人以後都老老實實的。

吳裏長一句話讓潘老爺停止了哭泣,在平遠鎮,得罪了吳裏長,以後就別想做生意了。別的不說,他讓巡街的天天往你門口一站,誰還敢上門買東西啊。

屋裏面陷入了沉默,吳裏長再次道,“沈大掌櫃,你帶着潘掌櫃回去吧。別說我多管閑事,要說兩千兩你們湊不出來,二百兩還是沒問題的。潘掌櫃非要去報官也可以,人是你找的,你是主謀。我朝有個事主不追究免罪的律法,沈掌櫃是苦主,他不追究方掌櫃和楊掌櫃,到時候就你一個人去流放吧,別人可不陪你。”

潘掌櫃一時不知道說什麽好,只能繼續去求沈複生。

沈複生一甩袖子,自己帶着兒子先走了,潘老爺從地上爬起來就追了出去。

沈複年對着潘掌櫃拱手,“多謝吳叔。”

吳裏長咳嗽一聲,“也不全是為你。”吳裏長老了,幹不了多少年。他想把自己兒子推上去,在他任期,若是不能公平公正地處理這些大事情,大家就不會認同他的兒子。

沈複年仍舊表示感謝。

吳裏長摸了摸胡子,“王老太爺卸任歸來,過幾日要請客,到時候你也一起去。”

沈複年謙虛道,“王老太爺是官老爺,我一介商販,豈敢上門。”

吳裏長笑道,“你也是讀過幾年書的,再說了,我朝又不禁商人科舉,倒也不必過分自謙。”

沈複年連忙道,“若是王老太爺看得起,侄兒必定上門請安。”

吳裏長說了幾句閑話就走了。

沈珍珠等衆人走了之後問道,“爹,潘家真的會賠錢嗎?”

沈複年眼裏精光一閃,“總是跑不掉的。”

果然,沈家老宅那邊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戰争。潘氏聽說大哥要問自己家借二百兩銀,立刻跳着腳吵了起來。

“二百兩,大哥你把我殺了拿去賣了吧,看看能不能賣二百兩銀子!沒道理你自己幹了錯事,一文錢不想出,卻讓我們給你擦屁股!”

潘老爺耍光棍,“我不是為了你?”

潘氏這時候也顧不得娘家情分了,“呸,你少跟我裝好人。你問我借錢,這麽多年你前前後後問我借了幾十兩銀子,你還沒還我呢!”

潘老爺還沒開口呢,潘老太太拄着拐杖帶着潘太太來了。

“春丫頭,怎麽你幫襯娘家幾文錢,還要我們還債的?你大哥遇到了難處,不找你找誰?”

潘氏立刻倒在地上哭了起來,“老天爺啊,還讓我怎麽活啊。都是沈家媳婦,沐家天天吃的穿的往小姑子家裏送,我這裏從來沒收到一根針一根線,見天娘家問我要錢要東西,現在闖了大禍,還讓我賣孩子賣家當還債。”

哭完之後,她跑到廚房去拿來一把菜刀,遞給潘老太太的裙擺,“娘,您殺了我吧,我還了您的生恩養恩,以後我們兩不相欠,你們就不要再來坑我的孩子了。”

潘老太太氣得拿起拐杖在潘氏身上抽了兩下,“你個狠心的丫頭,那是你親大哥,你真不管他了?”

母女兩個吵吵鬧鬧,沈老太太也拄着拐杖出來了,“親家來了。”

潘老太太尴尬地笑了笑,“親家,孩子闖了禍,還請您幫幫忙。”

沈老太太眼神十分冰冷,“老大,潘氏不孝公婆、偷盜家中財産補貼娘家,你去請吳裏長來,我要出婦。”

潘家人都驚呆了,沈複生吃驚地看着老太太,“娘。”

潘氏第一個反應過來,哭着跑來跪倒在沈老太太腳下,“娘,娘,我錯了,我知道錯了,娘,求您別趕我走。我給沈家生了兩子一女,我雖然不會讨娘開心,但我每天伺候爹娘,沒有功勞有苦勞,娘,娘您別趕我走。”

沈老太太靜靜地看着她,“迎春,你想讓你大哥把你的孩子們都都害了嗎?”

潘氏愣住了,孩子是她的命根子。

沈老太太忽然低聲道,“什麽時候潘家還了老二的債,什麽時候你再回來。我沈家,不能永遠替潘家還債。”

潘氏忽然明白了沈老太太的意思,老太太不是真的想趕她走。但她不走,潘家就會纏上沈家,想讓沈家出這二百兩銀子。

尋常三五兩的事情,沈老太太睜只眼閉只眼。但二百兩,沈家剛剛經歷過分家,已經元氣大傷,大房已經經不起折騰了。

潘老太太立刻喊道,“親家,我女兒做錯了什麽你要休了她?”

沈老太太冷冷道,“迎春,這麽多年你借給你娘家多少錢?少說有幾十兩吧,把帳給我列出來,潘家若是還了帳,你就回來。我就想問問,誰家兒媳婦背着公婆丈夫借給娘家這麽多錢?你要是跟老二媳婦一樣有鋪子也就罷了,但這布匹店是沈家的,不是你潘家的。”

說完,沈老太太把拐杖在地上狠狠敲了一下,“老大,給她收拾東西,送她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