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正文完◎
蠻兒掰着手指數數,“我馬上就要六歲啦,我已經是個大姑娘了!”
大姑娘就可以不用被抱着騎馬,她也想要自己騎着小馬溜達。
她完全被攏在了玉綏身前,小小一只騎着大馬很是高興,“阿爹,我能自己騎馬嗎?”
玉綏眉眼溫柔,牽着她的小手去拉缰繩,那缰繩可比她胳膊都粗,她哪裏握得住呢?
“你瞧,你如果還拉不住缰繩,待你能穩穩的握住它時,阿爹就準你獨自騎馬。”
蠻兒嘗試了好幾回,就是抓不穩缰繩,便只要答應她爹,“好叭。”
玉綏輕踢馬兒,馬兒便跑動起來,帶起了一絲風,蠻兒只覺得新奇又好玩兒,不過也只跑了一圈便停下,蠻兒體弱,從前趙容蓉雖不承認自己溺愛,卻是精心養着,肆意玩樂,跑的滿頭汗水這樣的事情,她從不允許。
可玉綏不這樣想,蠻兒體弱是傳自于他,是需要從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才能健康長大。
他抱着蠻兒下了馬,又拿着帕子給她擦臉,便牽着她去找趙容蓉。
“阿爹,明天我也要騎馬,可以嗎?”
“當然可以。”
趙容蓉正在窗前看書,聽見父女二人的對話,不由擡頭看向二人:“又是滿頭汗,不熱嗎?”
“不熱。”蠻兒跑到她身前,小心翼翼趴在她膝上,“阿娘,騎馬可好玩兒了。”
“阿爹也好厲害。”
“阿爹騎馬騎的可好了。”
Advertisement
玉綏進內室換了身常服走出來,吩咐下去,“擺膳吧。”
他在趙容蓉身旁坐下,趙容蓉輕瞥他一眼,故意吃味道:“蠻兒心裏只有阿爹了,都沒有我了。”
玉綏捏了捏她的手,笑着看她胡鬧。
蠻兒也撲到她懷中,“有阿娘,有阿娘的。”她太過着急,生怕趙容蓉真的失落于她只誇贊爹爹而忽略了娘親。
“好了,阿娘知道了。”趙容蓉心情一好。
這些日子,慣常是如此過,就好像是尋常的一家三口,過着平靜日子,好似外頭那些洶湧紛争全然同這裏沒有關系。
一日,她正在寫字,不知為何心口一緊,落筆之時,墨汁落在紙上,暈染了一大片。
玉禾腳步匆匆而來,“公主,賢妃娘娘去了……”
“聽說,她已經瘋了數日,原是有專人看管着,誰料昨日晌午過後,她趁人不注意,跑出了庵堂,摔下了山坡,旁人尋到她時,她已經沒了氣息。”
“庵主不敢隐瞞,便連夜讓人進京傳報此事。”
“因着她被關在庵中,已是出家人,宮中今早時傳了旨意,讓庵堂将她的屍骨火化,骨灰就撒進河中。”
“九皇子處,一言未發。”
“也不曾入宮求情。”
時人講究個人死也要入土為安,才能轉世投胎。
讓賢妃屍骨化灰,撒進河裏,便是不讓她有下輩子了。
趙容蓉怔然了片刻,複又低下頭去,将那張被筆墨暈染的紙揉成了一團,扔進了紙簍裏,提筆重新寫字,“我知道了。”
玉禾見她心情并沒有受到影響,放下心來,又道:“奴婢安排了人,往庵堂送了香火銀,讓庵堂為賢妃娘娘供奉一盞長明燈。”
“你自安排就是了。”趙容蓉道。
玉禾便不再多話,轉身朝外走去,她心道,賢妃娘娘得寵時,多麽風光無限,宮中無數人要避其鋒芒,便是連謀害陛下親子,讓人蒙冤慘死,也能全身而退。
誰能想到,會落得如此下場?陛下盛寵護不住她了,最疼愛的兒子避她不及,女兒……也罷,或許死的時候,賢妃娘娘還恨着她家公主呢。
玉王府還是吃了七日素,雖說玉綏也沒有提起為何吃素。
十月初一,黃道吉日,諸事皆宜,新帝登基的日子。
昌隆帝的意識已經時有時無,白日裏大半時間都陷入了昏迷之中,清醒的那小半時間,要教導太子,又要托付諸多身後事。
昏昏沉沉的日子,挨過了一個多月,終于挨到了新帝登基,他難得有了精神頭,竟能起身走動。
新帝前來給他請安,見他如此,喜極而泣,昌隆帝卻道:“朕大限已至,你需得勤勉朝事……”
是交待起了遺言,新帝跪地痛哭。
昌隆帝精神極佳,與新帝見了最後一面,同太皇太後拜別,後宮衆人,只見過一面,便被他揮退,再不相見。
他突然問起,“蓉兒,為何還不來見朕?”
他話音剛落,便聽見一聲,“父皇。”
擡眼看去,趙容蓉已緩步走來,她應該是早就候在外面,只等着他召見。
昌隆帝笑着喊她,“過來,坐着同朕說說話。”
趙容蓉跪下,“兒臣不孝,犯了大錯,不敢坐。”
“父皇責罰,兒臣絕無二話。”
昌隆帝也沒強求,只是沉默了半晌,才道:“前塵往事,也不必再說,朕知你是個重情義的好孩子,當年錯也不在你……”
“拂衣她這輩子做錯了許多事……”
到了這個時候,昌隆帝提起愛了多年的女子,也依舊是帶着親昵。
“是朕縱容了她……”
“如今說什麽也晚了,她去了,朕許是活到今日,命數也盡了。”
“朕這些子女裏,朕最疼愛你。”
“卻待你也不算好。”
趙容蓉心一顫,“父皇……”
昌隆帝咳嗽了半晌,也不再提賢妃,只說起別的事,“只一件事,朕想知道,你同羌蕪是何時認識的?”
“是當年朕準你去江南之時?”
“算算日子,确是如此。”
……
昌隆帝沒說多少話,便讓她退下,待她出了紫宸殿,一眼看見了等在殿外的玉綏。
十月初三,昌隆帝駕崩于紫宸殿,舉國哀號,新帝下旨,國喪一月,皇室宗親服喪一年。
玉王府卻是在收拾行李,不日,他們就要離開京城,回到玉部。
昌隆帝離世前,下了賜婚的聖旨,驚呆了京中不少人。
這玉王爺同安陽公主可差了輩分,雖說沒有什麽血緣關系,但玉王可是先帝的養子,昌隆帝的兄弟,這安陽公主怎麽都該喚他一聲皇叔才對,這怎麽能成親呢?
也有不少人知道,宮變第二日,安陽公主是被玉王被抱上了回府的馬車,這一男一女,年紀相近,如此親密,還能是為着什麽緣由,才會讓玉王帶她回家。
昌隆帝臨終前,怎會下一道賜婚的旨意,為的是什麽,那可就由得人去猜想了。
有人說,是昌隆帝将沒了他庇佑的安陽公主托付給了玉王。
又有人說,是昌隆帝為了牽制安王,這才将安陽公主作為棋子安插在玉王身邊。
趙容蓉百無聊賴指揮人收拾行李時,聽得慶秋說起外頭近日對她的熱議,哭笑不得。
怎麽,她這樁親事,就不能是因為她自個兒願意?
明明,這樁婚事多年前,就是她心甘情願的。
作者有話說:
劇情就到這裏了,因為寫的我真的很累,特別是上一章你們可能不知道我修改了多少遍才被放出來,所以番外會寫的很細(因為終于不用按照時間線來寫,肯定比正文劇情線好寫的多。)
我努力寫番外去啦。
今晚努努力就有個番外。感謝在2022-03-16 17:10:34~2022-03-19 16:23:4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七水3瓶;56167244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