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六十五

苦花的廠裏正值趕貨旺季,所有的員工們都像機器一樣高速運轉起來,別說放假,能有一個晚上不加班到十二點,那就燒高香了。今天因為老公和孩子到來,經理能給她這半天假,這都是怎樣的關心員工的感情生活,分外開恩了。睡到三點多鐘,苦花一看表,就拉亮燈起身,忙忙的穿好衣服,說一聲:“我去上班了,早飯你自己做,菜都有的。不要等我吃飯。中午下班後我就回來。”因外面天黑得很,我擔心她一個女人走夜路不安全,也就同時起來,要去送她。她似感動又似揶揄的說:“你還知道我怕呀?還是有老公在好……”我送她到馬路邊,看着她進了對面的廠門口,才返身回來,倒頭又睡。

早上做好飯,我們三父子吃了,沒事可做。我帶着倆孩子漫無目的地到處走走看看。這個村子很大,村子中間是一排排排列整齊的低矮的老平房,不足一米寬的巷道狹窄幽長,沒有樹木,也沒有一點點的空地。這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政治運動的産物。把農村村民都趕在這樣一個牢房似的地方集中起來,并美其名曰“居民區”。我們在廣東看到過很多這樣的居民區。尤其是在清遠那些貧困山區,這種規劃完整的居民區還是它的原樣原貌,一點都沒改變。而在珠江三角洲,由于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了,本地的原居民都有錢了,紛紛在老村子的外圍修建了別墅式小樓,沒人再住這種地方。所有的外來打工者就都租住了進來,成為這裏的新的居民。

我把這個村的古道走了個遍。低矮的房子,低矮的屋檐,低矮的門楣,裏面都是黑洞洞的,新居民們在這裏低着身子進出,亮着粗大的嗓門說話,肆無忌憚地快樂着——打牌、摸麻将、調情說葷話。我也到本地人的別墅區和外面的寬闊的大街上都走了個遍。那裏家家都有圍牆,門前種了花草。這些花草我都說不上名字。

兩個孩子跟着我一路慢悠悠地走,小海對什麽都感新鮮好奇,一路不停地問這問那。我把能知道的就告訴他,不知道的我也就說不上了。

在一處馬路邊的低矮的山坡上,有一座尖頂的歐式建築,十分漂亮。周圍樹木濃郁,環境優雅。我看到尖頂上有一個大大的金色十字架——原來這是一座教堂。早在幾年前,在我們家鄉傳入一種叫做“兒術教”,信的人很多。開始我們沒弄清楚這到底是哪門子教。後來才慢慢搞清楚原來應該叫做“耶酥教”,也就是歐洲人信奉的基督教。這些信教的村民以一定的地域為單位設立了教會,下面設了分壇。一個分壇的教衆每晚都在壇主家聚會,唱耶酥歌,跳耶酥舞……我只道我們家鄉傳播得那麽迅速,不曾想沿海地區傳得更快,甚至已經修建起了教堂。這在以前是只在電影和畫冊中才能看到的東西。

我是一個沒有什麽信仰的人,但是在人家為之信仰的教堂面前,我還是有些肅然起敬。

離開教堂的所在地,我來到了大街上。這是鎮子上最繁華的地段。所謂的“繁華”,也就是用鋼筋混凝土築就的立交橋和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大建築,還有滾滾的車流和人流。各處都大同小異,不及細述。

走得累了,我才回到屋內,動手做好飯菜。時間還早,我們去到廠門前,等到苦花下班,一同回來吃飯。

飯後,連一刻鐘休息時間都沒有,立刻就去上班。當天的晚班要接着上到十二點。十二點鐘前,我們三父子又去廠門口的馬路上接她。回來急匆匆的,吃幾口飯,連澡也不洗,就要睡了。“不洗一下嗎?”我問。

“我們下班換衣服的時候在廠裏的浴室洗過了。快點睡吧。我困得不行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