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揚州

姜玉堂坐在馬車上, 手中的折子對着桌面敲了敲。

這上面寫着沈家嫡子沈瓊在南疆時做的那些腌臜事,一舉一動都是想将沈少卿置于死地。

這是他走時,太子給他的。

一年前, 沈少卿的死訊傳入京都的時候,姜玉堂就派人去南疆查過,其中大部分的事都對得上,只是沒有太子給的這份全面。

這東西交到他手中, 太子想搬倒沈家的心思昭然若揭。太子是皇後嫡出,娶的太子妃也是陸家嫡女陸靜好。

陸家與沈家又是姻親關系,太子之所以能坐穩東宮寶座,這麽多年,多虧這兩家保駕護航。

可如今,太子居然要搬倒陸家。

拿着折子的手停了下來, 姜玉堂随後又感嘆。帝王素來無情,這話說的竟是一點兒都不錯。

太子想要坐穩帝位,擺脫母族的控制, 最好是在登基之前, 日後才不至于落人話柄。

之前他不投奔太子便是因為沈陸兩家,如今太子竟要搬倒沈陸兩家,他自然沒了後顧之憂。

何況, 太子主動找他, 拉攏之意明顯。

陛下如今年邁,又因常年吃丹藥掏空了身體。他雖喜愛恒王, 但如今恒王還在西北未歸。而太子這麽些年, 韬光養晦,布局之深,就連陛下與皇後都沒看出來。

為了姜府他投奔太子門下最好, 也是最穩妥之法。

何況太子已經朝他露出底牌,由不得他不答應。姜玉堂手一揮,帖子落在了桌面上。

黑檀木的長桌上放着一幅畫。

至于太子拉攏他的目的,他半點都不意外。

Advertisement

陸家掌握朝中大部分官員,而沈家這麽些年一直手握巡防營。

如今沈瓊去往南疆,接管了沈少卿這十年來打下的心血。有了南疆大軍,沈府如虎添翼。

而能與其抗衡的,便只有尚在西北的恒王。

其二,便是他父親永昌侯。姜府這麽多年在朝中一直保持中立,而他父親為避陛下懷疑,從未回京。

只他父親到底只是個臣子,光憑借這一點,抗衡恒王與沈家萬萬不夠。

所以,姜府需要與人聯姻,而最好的選擇便是他的婚事。

姜府這麽些年忠心耿耿,去聯姻一個手握兵權的武将之家并不會引起陛下的懷疑。相反,陛下還會很樂于見成。

只朝中武将出身之人不少,姜玉堂眼睛一閉,便能想到些許:裴家、曹家、李家,還有趙家。

“其中趙家最好,也最适合你。”太子說着,邊用眼神示意身後的王全把畫給他。

“趙家三房在行軍打仗方面是把好手。”

姜玉堂當時看着面前的畫卷,卻是沒接,只問:“我若娶了趙家之女,陛下豈不是懷疑姜府投入了太子門下?”

趙家嫡女正是太子良娣,聽說生的貌美,很是受寵。

這時,他面前的太子殿下正看向他,于是,姜玉堂便清楚的看見太子殿下嘴角浮出一抹耐人尋味的笑意。

他道:“不會。”

太子眉眼淡淡的,甚至還帶上一絲笑意:“你娶了趙家,陛下反而更不會懷疑。”

姜玉堂當時還不明白,太子只讓他去看手中的畫:“聽聞你喜愛這樣的女子,趙家四房的小姐倒有幾分相識。”

祖母之前讓他選畫,他随手指了一幅。之後祖母大概拿着畫四處去尋,只沒想到太子那兒也驚動了。

姜玉堂将畫打開,只見那畫上女子穿着豆綠色的長裙,纖細白皙,氣質清冷,倒當真兒與他指的那幅畫有幾分相識。

只瞧一眼,姜玉堂便知道太子對于姜府,只怕是早就惦記,勢在必得。

而太子對他也并未敷衍。趙家家世與姜府不相上下,而這女子的長相也是由着他親自挑選。

“趙家四房之前下放泉州,如今已遷至回京,過上兩日就能抵達京都。”

太子捧起茶盞,喝了一口:“孤不在京都與你來說更好,從明日起孤啓程去揚州,等再回京便是隆冬了。”

目光落在他手中,太子笑道:“三個月後,孤回來聽你與趙家小姐成婚的好消息。”

馬車停了下來,趙祿彎腰在一邊擺上矮凳。

姜玉堂拿着畫卷從馬車上下來,才剛走上臺階,青石板上馬蹄聲兒響起。

侍衛下了馬快步朝他走來,湊在他耳邊說了幾句話,姜玉堂的眼簾一點一點閉上。

他派人背地裏去查趙良娣,這才知曉,太子與趙良娣一年前就開始不和。

之前趙良娣剛入東宮時他不止一次聽說,太子對趙良娣十分恩寵,琴瑟和鳴。

可如今卻又聽說,趙良娣關在院子裏,太子已經一年沒過去。

難怪,太子會說,他與趙家聯姻陛下不會懷疑。

如果說,姜府是太子首選,如今拉攏勢在必得。那趙府呢?一年前就開始鬧不和,徹底打消了所有人的心思。

太子是從何時就開始布局的?

姜玉堂想到什麽,深吸一口氣,這才察覺自己心口到後背都泛着涼。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