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抵達沖縣
今天周一,廢品站的院子裏只有三個埋頭整理的工作人員,一個陰沉的瘸腿中年的大叔,兩個年紀不大、眼神清澈的少年男女。
“通知你們好,我們想買些舊報紙回去糊牆。”按照招待所小姑娘的建議,沈青沒有傻呆呆的說找高中課本。
少年男女擡頭看了一眼沒說話,又低頭默默做事。
中年大叔也只打量了兩人一眼,伸手指了右側的房間,“都在那裏,自己進去找吧。”
“謝謝大叔。”沈青帶着沈翔進了右側的房子,裏面的書籍、報紙整齊的摞在一起,用繩子捆成一摞摞的,挨着擺滿了半間屋子。
在看到報紙和報紙在一起,書籍和書籍擺放在一起的時候,沈青松口氣,分門別類的,就要好找的多了。
這一刻,她對外頭三個工作人員很是感激。
“姐,找哪些?”沈翔叉腰看一圈。
“化學方面的,高中課本,再拿點廢報紙,嗯……要是看到古籍了,就是發黃的,豎着寫字的線裝書,放一邊我來挑選。”
又指了一行行的書籍,“一人一行,開始吧。”
這個年代的書籍種類不如後世多,一眼掃過去大多都是各年級的課本,倆人一行沒走完就湊出來兩套高中課本。
就連‘古籍’都找出了好幾本,反到是化學方面的書籍不好找的,真正深奧的幾乎沒有。
沈青并不意外,學化學的要麽是學生,要麽是化工廠,學生有專業的課本,化工廠的普通工人不需要太多的化學知識,真正高深的化學書籍都掌握在技術人員手裏,而這樣的人是不會舍得丢棄書籍的。
找不到她也不強求,實在不行等賺錢了多跑幾趟市裏,去圖書館借書抄好了。
主要任務已經達成,但還有幾行沒掃完,沈青留給了沈翔,“你先找着,我去其他地方看看,別忘了拿些報紙。”
她雖然沒有空間,但有一顆撿漏的心。
Advertisement
沈翔沒擡頭只嗯了一聲。
換地方之前,先跟大叔打個招呼,“大叔,我去隔壁看看有沒有家裏需要的東西。”
大叔沒吭聲,擺擺手示意她自便。
院子裏一排的泥土屋子,放報紙書籍的在最邊上,其他的屋子也幾乎都敞着門,分門別類的放置着不同的‘破爛’,隔壁是卻胳膊少腿的家具、木頭,再往旁邊一間堆積着各種各樣的雜物,一眼掃去看見了幾個髒兮兮的廢舊油燈、破洞茶壺、缺口的調料罐子、發黴的破舊棉被,靠左邊第二間則是破爛瓷器,一眼掃去幾乎沒有完好的,想到外面拉着板車等活的人,不用看也知道,這裏面不知道被人尋摸多少遍了,畢竟,人人都有一顆撿漏的心,只要你能藏得住。
靠左第一間的屋子是唯一一個鎖着的,沈青扒拉着門縫只看到一團黑,“大叔,這間屋子為啥鎖了,裏面是啥?”
“配件,要嗎?”大叔起身從兜裏摸出鑰匙問道。
沈青搖搖頭,“不要。”
大叔一聽立刻坐下。
沈青果斷略過這間以及瓷器那間,專挑了放家具木頭和雜物的兩間。
因為這兩間不需要具有專業的眼光,只要審美及格,專撿好看的挑就可以了。
她自有一套歪理,卻百試不爽。
好看的不一定有價值,但有價值的一定是好看的。
不好看又有價值的,那是留給專業大佬的,咱就別眼饞了。
尋尋覓覓、翻翻揀揀,拿出她沒錢時候最挑剔的眼光,很快就在雜物間湊夠了四樣。
一只老舊的黃銅油燈,造型好看,一只陶瓷的存錢罐,看着很順眼,一個黑漆漆的調料罐子,罐壁上金色的字寫得超級好看,讓人愛不釋手,最後是一枚印章,缺了個角,但是字體還都是完整的,一時沒認出這四個太複雜的繁體字,但不妨礙她覺得字印的好看,實在不舍得丢手。
雜物間還要不少發黴的棉被,味道實在算不上好聞,沈青轉到隔壁的家具木頭屋子挑選最後一樣。
這次的運氣特好,她一眼喜歡上了擺在瘸腿桌子上的一個根雕,雕刻的假山流水,十分精細,就連噴濺在池中的水花都栩栩如生清晰可見,就是可惜,假山頂上應該缺了個亭子,只剩下一小塊木頭茬子。
好在根雕只有一個巴掌大,往包裏一揣就能走,木頭看起來也不像是名貴的,也不屬于違禁物品,回頭擺在屋子裏也沒事兒。
挑好東西看看外面的天色還早着,她又轉回到廢舊報紙書籍那屋子,沈翔也剛掃完,腳邊堆積着小腿高的‘古籍’,“姐,這麽多全要嗎?”
“當然不,太多了。”沈青蹲下來挨個兒看了一遍,撿了十本合眼緣的留下了,剩下的讓沈翔分散放回去。
“行了,就這麽多了,走,付錢去。”
東西倒是沒多少,就是種類太多了,大叔懶得一個個算,全按廢舊報紙給算了,一分錢三斤,一共二十斤,付了七分錢,又進去拿了兩本‘淘汰’過的‘古籍’。
回去沒坐公交,雖然用報紙包了一下幾本違禁‘古籍’,但她不敢冒險。
‘古籍’她也想好了去路,這東西她連看的興趣都沒有,只打算回頭挖個坑埋好,等改革開放了再鑒定,真要是古籍,不管是換錢還是捐博物館都可以,總不會浪費了。
書籍太多,體積不小,不方便大刺刺的拿上班車,沈翔寄放在化工廠的門衛室裏,呂大爺給藏在桌子底下,等回頭他們來拿就行了,其他的沈青放在包裏自己帶着。
……
第二天天沒亮姐弟倆包裹嚴實退了房間,坐公交去了客運站,買了直達沖縣的車票。
上車前,姐弟倆一人戴上一個棉布口罩,沈青還特意拿出她早就準備好的頭巾裹腦袋上,帽子沒帶塞包袱裏了,沈翔則直接光着腦袋。
車上可沒有天燃氣管道,冷飕飕的,姐弟倆一人抱一個暖水壺,口中嚼着生姜。
沖縣比他們家所在的江北縣要近,八點發車,十點就到了。
下了車,姐弟倆看着陌生的環境一時有些茫然無措。
不過持續的時間不久,相鄰的縣差別不大,都是低矮的泥土房屋,灰撲撲、來去從匆匆的行人,飛舞着垃圾的街道。
姐弟倆戴着口罩,跟其他人截然不同的裝束,回頭率十分之高。
沈青臉皮厚無敵,沈翔可不行,沒一會就拉着她姐抱怨道:“咱別站在這裏看了行嗎,又冷不說,還跟猴子似得,來一個看一個。”
沈青嗯了一聲,由着沈翔扯着胳膊往前走。
“現在去哪裏?”是直接是大隊長介紹的親戚那裏還是找個老鄉借住,或者是住招待所。
沈青沉吟道:“招待所吧。”
雖然說了找老鄉住,但真正做的時候,沈青不想為難自己,她不想住在陌生人的家裏。
找本地人問了路,兩人往招待所去。
“姐,住招待所會洩露我們的消息吧。”沈翔擰眉問道,“要不還是找個人家借住吧……咱還方便打聽消息。”
“不要。”沈青拒絕,“我不想住別人家……陳家眼下顧及不到我們,他們忙着找大妮姐呢,只要我們在他們查到村裏之前收集齊證據就行了。”
找到招待所的所在,倆人又趁着時間還早,把沖縣的縣城逛了一圈,熟悉下大街小巷,如果啊,真的要跑路啥的,不至于迷路了。
要是夏天就好了,房檐下、樹蔭下會有很多爺爺奶奶們出來乘涼,往邊上一坐,收集起信息簡直不要太方便。
不像現在,所有人都恨不得腳下長出個風火輪飛回家,一張嘴灌一嘴的雪沫子和冷風,能不說話絕對不張嘴。
中午回招待所開了兩個房間,一分錢熱了三個餡餅姐弟倆分吃了,再喝點熱水就八成飽了。
下午的時候沈翔留在招待所,憑着他那張很拿得出手的‘小白臉’很順利的就跟櫃臺後面的兩個大姐聊到了一起。
沈青則背上包出去了。
她前天到市裏借了電話給大隊長通知了,事情有變,讓方白彤他們晚一天來,跟他們同一日到。
不過江北縣到沖縣的班車下午才到,她現在就是去接人的。
天氣冷,她不想挨凍,卡着時間去的,結果班車還是晚點了,她在寒風中的凍得涕淚橫流了一個小時,方白彤他們才到。
不過也沒比她好多少,縮着脖子,抖的跟寒號鳥似得。
“倒黴死了,班車半路壞了,要不是恰好遇到兩個當兵的同志幫忙修,就是天黑都不一定能到。”鄧翠玉抱怨道,“這破車,我再不想坐了。”
“那你這個願望可能實現不了了,回江北的就這一輛車。”陳向南看熱鬧不嫌事大。
沈青默默把花了一分錢灌到的熱水壺遞過去,“你倆抱着暖暖吧,你們的壺給我,我去給你們灌熱水。”
“我跟你一起。”陳向南和白成軍、王茂林急忙道。
抱着熱水壺,腿腳活動着,等走回招待所,身上反而沒有那麽冷了。
不打算再開新房間了,三個女孩把兩張床并在一起就夠了,沈翔那邊并起來也不夠,就讓招待所的人多給了一張床,他們沒多加被褥,就沒收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