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合作食品廠

而大隊長也趁機讓七人在那份證明——合作廠歸屬小河村四個生産隊(一隊二隊三隊四隊), 小河大隊不得已任何理由和借口幹涉、參與,簽字、按手印。

從此之後,小河村的四個生産隊算是沒有後顧之憂了, 哪怕以後其他生産隊後悔也沒用了。

臨走的時候,任誰都看的出來七人臉色不好看,賺錢不賺錢的另說, 但是大隊長撇開其他六個生産隊就過分了,有小隊長暗自嘀咕,感覺跟後娘養的似得。

大隊長聽見差點就點頭了,可不就是, 論遠近親疏, 小河村确實是親兒子呢。

送完人一回來,大隊長立刻高興的喊了大哥沈飛和老爹, 還有四個生産隊隊長晚上來家裏喝酒。

沈青暗笑,大隊長真是精, 昨兒個大哥給了一份目前供銷社各類點心價格的單子以供參考,根據她娘做點心的成本算,不算人工的話, 利潤至少有五成。

偏偏現在什麽都貴, 就人工費最便宜。

食品廠鐵定賺錢。

可惜婦女主任和六個生産隊隊長不知道, 他們過來糾纏其實只是出于眼饞, 不甘心被撇開的心理, 要是大隊長一開始說開了,真讓他們六個生産隊參與, 人家還真未必同意。

因為前些年就有大隊也曾開辦過食品廠, 賠的褲衩都不剩了, 最後是全大隊人三年不吃肉、蛋勒緊褲腰帶才還上欠款, 而那時候形勢還沒有如今這麽緊張,不用割資本主義尾巴,養多少雞豬都沒人管,都用了三年還賬,有這個前車之鑒,就算有方子,也不能帶給人多少信心。

哪怕是大隊長,一開始也只是被沈青形容的那一番新奇的滋味吸引,加上閨女在旁邊一個勁兒的慫恿,才願意嘗試一下,嗯,順便讓一心想發家致富的閨女死心,免得一天到晚沒完沒了的騷擾他,後來吃過後,真香!

這時候才真正的起了辦廠的心思。

至于糊弄婦女主任,一則是大隊長手段強硬,态度堅決,另一個就是他故意讓人含糊其辭,給人造成一種方子很普通的錯覺,看不到有多少利益,這才讓婦女主任等人不再糾纏,願意放棄。

但是這紙證明能不能堅持一年,沈青持懷疑态度,不過那是以後的事兒,是大隊長他們該煩心的,眼下的她,只想快點吃上酥脆可口的小餅幹。

房子要蓋好還得一段時間,用的是熱水拌了泥和鍘成小段的稻草,再用方木框塑成一個個方形的土磚,拿進特意騰出的一間空屋子裏晾幹才能用。

冬天土難挖,費勁兒的很,但有個合作廠的大蘿蔔吊在前頭,工地上熱火朝天的,都盼着表現好讓大隊長和小隊長們看上,自家也有人能進廠。

Advertisement

人工用的也是小河村本村人,一戶出一人,除非家裏沒有成年男子。

哪怕是吳桂玉家,何老二也不敢不來,甚至也要争着表現。

……

房子還沒蓋好,大隊長和四個生産隊隊長着急的很,自從吃了那三種點心之後,他們再吃供銷社的點心,居然覺得太難吃了,當然,掙錢的信心也更大更加迫不及待了,要不是麥粒還沒磨出來,其他材料也不齊全,他們恨不得晚上誰也別睡了,幹!

此外,還有兩種小餅幹,以及烤餅幹的爐子都還沒影兒呢。

大隊長又喊了兩個會砌爐子的,在沈青的描述下,沈母等幾個常年做飯的嬸子的參與下,用了兩天時間弄出來三個露天烤爐。

爐子烤了兩天才幹透能用,沈母在家裏做好餅幹胚端過來烤。

因這爐子她從來沒有用過,一爐需要多長時間心裏沒底,沒敢烤太多,先一小盤一小盤的試試,試了那麽四五次,沈母才算摸準。

接着就是一大盤子、兩種餅幹一起上了。

而自從解決了婦女主任以及其他六個生産隊隊長之後,村裏要成立合作食品廠的事兒也瞞不住了。

當然,只聽說先做點心,但是具體的不清楚。

大隊長今天才解除了封口的禁令,大人們自然不會多話,但豆子不是個能憋得住的,早就告訴全村孩子,他吃了,還特別好吃,比供銷社賣的最貴的牛奶餅幹還要好吃。

因此,從修爐子開始,這片空地上就圍滿了人,大人小孩子,全都圍着一米高的豆子,打聽那點心究竟有多好吃。

前面五爐雖然失敗了,但是味道聞着可不差,糊了的,不好的殘次品,也在大隊長的同意下分給周圍看熱鬧的大人孩子了。

哪怕是殘次品,也依舊好評如潮。

豆子吃了一塊頗為嫌棄,掐着他的小拇指指尖一點點放言,“還沒有之前點心的這麽多好吃。”

引得衆人遐想連篇,那豈不是比肉還好吃?

“可不是,裏面就有肉呢,比我奶炖的五花還香,香掉舌頭啦!”豆子比劃着,吐沫星子亂飛,一個肉松餅被他吹噓的快堪比龍肉了,聽到最後沈青險些沒有笑出來,肉松餅居然成了天上神仙才能吃的寶貝了,他小姑得了仙人點化才得到方子的。

眼瞅着越吹越歪,隐隐有‘四舊’的傾向,沈青趕緊把豆子嘴巴捂上,澄清一波,絕對跟神仙沒關系,其實就是其他地方的點心,沒有傳到咱這兒來,被她撿了個漏。

沒有人去自尋煩惱糾結這方子究竟是神仙給的還是撿漏來的,因為第六爐餅幹已經散發出了誘人的香味兒,甜鹹交織,奇異的和諧,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轉移到了爐子上。

着急的孩童又蹦又跳,每隔兩秒鐘就得問沈母一次,“沈奶奶,還要多久?”

“沈奶奶,好了沒?”

“沈奶奶,再不拿出來又該糊了。”

“沈奶奶,你看我今天乖不乖,能不能多給一塊獎勵我。”

“沈奶奶,你以後能天天做嗎,我每天都想吃。”

……

沈母笑眯眯的摟着寶貝孫子,回應着孩子們的問題,豆子得意的抱着沈母的胳膊,目帶挑釁和得意,這可是他的奶奶!

孩子們羨慕又嫉妒,為啥他們就沒有這樣一個奶奶呢?

沈母很快宣布可以開爐了,孩子們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緊盯着爐子,剛才的情緒早就不翼而飛,一個個的心思轉動開來,怎麽才能多吃一塊兒呢?

餅幹切得小,烤出來也不大,哪怕孩子也能一嘴一個。

大隊長守在旁邊坐鎮,孩子們誰也不敢提出多一塊的要求了,但都機靈的眼巴巴的瞅着自己爹娘,當爹當娘*的又好氣又好笑,但是能咋辦呢,只能先緊着家裏的小吃貨來了。

當然,也不是白吃的,吃完後大隊長會随機找人說說自個兒的感受,看看是否需要改進。

沈青分到了一塊蘇打餅幹,很好吃,她不覺得哪裏還需要改進。

聽完群衆意見,熄了火,大隊長又喊他們開了個會。

這次主要是商量材料以及接下來廠子的建設。

大隊沒錢,更別提生産隊了,所以大多數的材料都是各生産隊湊,公平原則,也避免将來吵的一滴雞毛,四個小隊幹啥都照一樣的來,誰也不準多,誰也不準少。

至于牛奶,太貴了,用不起,直接省略。

而後一數,發現還差個糖。

這個自己沒法生産,就是會用麥芽熬糖的都不多,當然,也沒人舍得讓麥子發芽,那太暴殄天物了。

所以,糖得在外頭買。

然後是人工,不能光靠着沈母一個人做。

這個得在村子裏選人,選那些手藝好有經驗的中年婦女,在房子蓋好之前,由沈母負責給她們培訓。

招人得有工資吧,倒是定了,三十天的工給十二,平時沒活兒的時候、農忙的時候該下地還得下地,口糧依舊從各人歸屬的生産隊領取。

當然,東西沒做出來,也沒賣出去,現下小隊裏一分錢沒有,全都是先打白條。

包括前頭說的白糖。

大隊長準備讓魏琳的爹走關系賒賬弄些來。

最後商議的是廠長以及會計,銷售人員。

會計沒的說,村裏誰算賬也沒沈飛利索,他可是專門學過的,加之本身就是大隊會計,以及,親妹妹沈青提供了方子,因此對于沈飛的廠會計身份一致通過。

而廠長身份上衆人有些争執,生産小隊長有四個,未免厚此薄彼,商量後一致推選了大隊長。

大隊長也給拒絕了,說好了大隊不饞和就絕不能破例,只要他一天是大隊長的身份,就一天不能當這個廠長。

沈青倒是躍躍欲試,先要毛遂自薦,差一點就站起來了,又被她娘給按下了,“咱家都進倆人了,要是當了廠長,我和你哥都得下來,不劃算。”

怎麽個不劃算法呢,她娘是這麽算的,做點心的工人是三十天十二塊錢,會計十五,兩人加起來一個月就是二十七塊錢,而廠長的工資跟會計一樣,十五塊錢,比起來,肯定是兩個崗位拿錢更多,沈母才不會讓閨女壞了自家的‘好事兒’呢。

沒有選出來,最後商議過後由四個小隊長共同商議,必要時候大隊長做決定,都沒有給予具體職位,也就是說,五人不拿工資的。

最後是銷售人員,這個更好選了,嘴皮子溜的,膽子大的,聰明伶俐的,年輕的,很快就從村裏的青年裏選出了五個人。

“大隊長,上次大妮姐的事兒,知青們積極參與,給他們兩個銷售名額吧。”

方白彤幾個還想過年回海城,讓他們提前出發,一路走一路賣,等賣到過年直接回海城。

“他們不是沒出啥力嗎?”一隊的小隊長不願意,因為選出的五個人裏一小隊有倆人,要是把名額給了知青,他們小隊豈不是跟其他小隊一樣。

“那就給知青兩個名額,一小隊去掉一個,一共六個銷售吧……小青,你覺得知青選誰好?”

“大隊長決定就好。”沈青被她娘擰了一把沒敢說意見。

大隊長也沒客氣,選了鄧翠玉和白成軍。

之後就是讓沈飛把剛才商量的職位寫在大紙上,貼在大隊幹部辦公室門口的布告欄上公示。

若是沒有異議,兩天後可以開始培訓了。

在這之前,大隊長得先去魏家,讓魏琳的爹陪着去賒賬買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