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搬入新宅
(三十七)
眨眼冬去春來, 等到衛姮過完十歲的生辰,順安侯府便搬了新家。
這次沒有搬去前世通化坊的大豪宅,那裏前後挨着英國公府與齊國公府, 委實招搖。
而是搬到了後頭的安仁坊,比通化坊稍遠些, 府宅雖不及通化坊的奢貴, 然而地方大, 院落多,很适合衛府上下一大家子人口。
通化坊是孟氏建議的, 還有一處待考量的便是安仁坊了。
孟氏可能喜歡熱鬧便于結交的環境,對家中諸人道:“翹翹兒是太後愛重的姑娘, 素日總提點将她領進宮裏瞧瞧,我們侯府總也不好住得太僻遠,畢竟也關乎着太後的臉面。還有衆多夫人們素日往來, 卻也要行走方便的,媳婦看不如就通化坊吧。宅子貴是貴些, 我娘家那邊也可融着點兒,都是一家人。”
這樣一來,要挑選好宅子, 是因為翹翹得太後愛重, 住太偏怕會丢臉面。
宅子太貴怎麽辦, 也得住啊, 那就孟家贊助一筆, 日後方便孟氏往來迎客,府上大人也不好說什麽了。
——近些年來,孟氏借着翹翹兒得寵的名義,多有從中結交鑽營。便是她孟家的綢緞, 許多丈夫品階不如衛謹的夫人們,為着巴結她,也特意去她家的綢緞莊訂款式。
衛姮卻要逐步收起這條路子,不讓芳娘用這個去斂財斂關系了。
前世衛家多招搖,哥哥們自幼養尊處優,卻都為醇良心性,一心事職,未有心察覺那些勾勾當當。衛姮今世只想要努力維系阖家的平安順遂,不求榮光多少,但能避開鋒芒最重要。
大人們坐在正廳裏一同讨論,小姐公子們陪侍在旁聽講,衛姮便忽然提議道:
“莫不如安仁坊吧。常言道‘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祖父與二叔是禦前太醫,父親又在工部事工程,原都是個朝乾夕惕,小心謹慎的官職,不應太過招搖應酬。翹翹兒思想早年祖父的作風,原是最最安妥的。安仁坊雖不比通化坊富貴,但宅子大,日後哥哥們成親了,府上院子也足夠用,一家子住在一起和和美美。再則安仁坊地段不偏不僻,适合芳娘請客張羅,兩全其美。而翹翹兒,也不應得了太後寵愛,便非要搬去奢豪之處。太後喜歡我,和住在哪兒無關,衛家若因着宮中眷顧,愈發審慎儉廉,才是配得贊揚的做法,祖母阿爺你們說是與不是?”
她這番話一說,頓地把孟氏心裏的盤算摘了出來,孟氏自己想要鑽營結交,莫要打着衛姮的名義當盾牌。
小女孩兒字句珠玑,話都說到衛衍正的心裏了。衛衍正肅着老臉,心嘆果然是自己盼來的大孫女,說得每句話都是他老頭心裏想的啊。
衛衍正早就這麽想了好幾年,可前些年翹翹兒眷戀芳娘,芳娘說啥就啥好,她祖母又是個無底線溺愛的。衛衍正眼看着家裏作風一點一點的微微就偏開了,卻也沒法去同老太婆争吵,畢竟都是為着翹翹兒。
Advertisement
如今可好,大孫女開竅,曉得官場敬終慎始,安不忘危了。小小年紀,委實難得。
當下家中上下一致聽得認可,孟氏一個人的主意也就說不上話。左右安仁坊也是個好地方,遂便這麽定下了。擇選個黃道吉日,阖府喜樂融融搬去了新宅子。
安仁坊的宅子很大,為着方便,幾個大院仍按着正院、錦泰院、陶然院等名字從舊宅襲過來,大院裏頭的小院則照着各自的分配。
衛姮挑了個叫“嘉月庭”的小院子。因着靠近院牆邊有一棵大樹遮擋,又不在錦泰院的顯耀處,衛卉不想選這個。衛姮正好覺得适合自己養花,有獨立的空間感,遂便挑下了這處院子。
搬完家,順安侯府按例擺宴請酒,請了京都交好的各士族官貴人家。前庭大人們喝酒,隔着道院牆,內院是婦人們吃飯閑聊的。
衛姮做為侯府大小姐,飯後自然在後院招待着各家的小姐們。
貴女千金在一塊,無非就是吟詩作畫、投壺雙陸等游戲。後者衛姮擅長,因着同李琰習了一段時間飛镖,近些時日又有宇文宕常來侯府提點,她投壺幾乎十投八個準,贏得姑娘們陣陣叫好聲。
吟詩作畫有二小姐衛怡小才女在,場面更是撐得起來了。正是四月花開之際,衛怡叫人拿來幾柄白折扇,想要參與的小姐們自擇一把,在其上描花作畫,一會兒叫對面的公子們過來點評,前三名出挑者各送随禮一份。
作者有話要說: 嗷,白天瞌睡多了,這章真的短~~~_(: 」∠)_
------
感謝:
ppwan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21-06-05 14:07:45
讀者“湛藍”,灌溉營養液+122021-06-05 13:07:13
讀者“棒棒糖”,灌溉營養液+12021-06-05 11:13:36
讀者“菜媽”,灌溉營養液+52021-06-05 01:50:26
讀者“張征達”,灌溉營養液+32021-06-05 01:40:58
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