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分肉?”

沈荷這才想起來,昨天好大兒在家裏提了一嘴,說今天下午村裏分肉。

在農村公社,生産隊的隊員都要在一年開春的時候,養上幾頭豬。

跟交公糧一樣,養豬也是公社分下來的任務。

大隊裏養了豬,到了年底交到公社去幾頭,生産隊也會留下幾頭,留着分給隊員。

算起來,大隊裏分豬肉,可是全隊老少都盼望的好事了。

這年頭,村裏人一年到頭都吃不上點葷腥,就盼着臘月多分些肉,能過個好年呢。

今年大溪村生産隊養了八頭豬,全都養的膘肥體壯,油光水亮的,一看就是下大功夫精心養出來的。

這樣的豬交到上頭,不光公社領導高興,就是大溪村生産隊的隊員出去都有光彩。

為啥啊,他們養的豬好啊,分的肉還多,能不高興嗎!

村裏人知道今個兒分豬肉,都早早伸長脖子等着了。

一吃了晌午飯,家家戶戶就拿着盆啊鍋啊啥的在家裏候着,一聽外頭有人敲鑼說,分肉了,那家夥一個個就跟打了雞血一樣,嗷嗷撒丫子往大隊跑,生怕去晚了,分不到好肉。

就是老姜家也不例外,陳秀英和兩個弟妹老早就把家裏的鍋盆刷的幹淨到反光,就等着村裏分肉了。

這會兒村裏的許大媽跟家婆在院子裏說話。

在竈房門口玩的黑娃兒幾個一聽,立馬抄起家裏最大的盆,沖到外頭,“奶,許奶奶,村裏分肉啦?”

“可不,大家夥兒都往大隊跑呢,老姐姐你山子沒跟你說?”

許大媽笑着問。

沈荷也笑,“說了,我沒放在心上。”

“嗨呀,這可是村裏的大事兒,老姐姐你可真能沉住氣了。”

許大媽又跟沈荷說了幾句話,就告辭腳步匆匆往大隊去了。

黑娃兒幾個就拎着盆,眼巴巴地看着外頭。

一個個就跟小鴨子一樣,小脖子伸的老長。

沈荷沒繃住,“噗嗤”一聲笑了,往屋裏喚了陳秀英出來,“老大家的。”

“哎,娘。”

陳秀英在屋裏做針線活,聽到聲兒忙出了門。

“村裏分豬肉了,你帶着幾個小的去領肉吧。”

陳秀英應了一聲。

黑外兒幾個一陣歡呼,高高興興跟着娘(大伯娘)到大隊領肉去了。

隊裏分肉了,許春秀挺着肚子也很歡喜,她月份大了,不能去人多的地方,以免磕着碰着,等一會兒豬肉領回來了,她能在家裏幫忙啊。

沈荷也知道,豬肉領回來了家裏也忙活。

遂回屋從炕上拿了些毛票,糖票出來,交給吳鳳,讓她去添些醬油醋,白糖啥的來,今個兒家裏分了肉,要好好吃一頓呢。

前頭姜家兄弟進山,在山裏頭摘了好些蘑菇回來。

這會兒正在屋檐下晾着。

沈荷邁着腿兒過去,跟許春秀一起把蘑菇泡了,又在院子裏轉了一圈兒,覺得天有些涼了,遂回了屋,上炕繼續給虎頭鞋。

本來她還想做一雙小花鞋的,無奈手生,只能先把虎頭鞋做好,再琢磨做小花鞋的事兒。

不多時,陳秀英就帶着自家的一群小豆丁,歡歡喜喜捧着分到的豬肉回家了。

“奶,咱家分了好多肉,還有豬蹄呢!”

黑娃兒小手裏端着個小盆兒,裏頭裝着四個豬蹄,連蹦帶跳的在院子裏喊。

“我也有肉!”

蛋娃兒小手裏拎着個袋子,裏頭有兩個豬耳朵還有一個豬舌頭。

這是小家夥自動請纓來的。

大丫也笑嘻嘻捧着一小盆豬血,二丫三丫年齡太小,家裏人不放心,遂小姐妹倆就牽着小手,乖乖跟在家人後面。

沈荷在屋子裏聽到聲兒,笑眯眯放下手裏的活兒出來看。

嚯,他們老姜家分的肉可真不少。

別的不說,就說大兒媳婦手裏端着的那一大盆肉,少說也要五六斤吧,再看一眼,那盆裏還有排骨呢,也得有三四斤。

“今年家裏分的肉多,能過了好年了。”

沈荷眯着眼兒。

“是啊,今年村裏收成好,豬也養的壯,咱們家人多工分也多,分的可不就多了,娘,咱這回肉多,練點豬油行不?”

陳秀英回竈房放下肉,看兒子跟猴兒一樣,生怕一個不小心,把盆兒給打翻了,揪着黑娃兒訓了一頓,扭過頭來沖婆婆笑。

往年老姜家分了豬肉,都是要選出些肥肉靠油的。

肥肉靠出來的油渣,無論是炒菜還是拌菜,下飯都很香。

村裏人家一年炒菜都靠油渣了。

不過,以前沈老太當家,過日子忒節儉,每次都只拿一小塊肉出來靠油給一家子吃,這樣炒出來的油渣子少又不香,還不如直接吃肉呢。

要是放在以前,陳秀英可不敢跟老太太提這事兒,不然有她好受的。

可是現在呢,老太太和善又慈愛,說話就是教訓人,也是和聲柔語的,讓人一聽心裏就舒坦。

自打婆婆變了性,家裏日子一團和氣,家熱熱鬧鬧的再也不跟以前一樣,一進家門就讓人壓抑陰沉,不敢大聲說話兒,現在的老姜家才像個家啊。

有時候,陳秀英就是做夢都能笑醒。

大兒媳婦這個提議挺好,沈荷自然點頭。

“行啊,咱家人多,老大家的多切些肉,老二家的,你身子重,就給你大嫂打打下手吧。”

“哎!”

許春秀樂颠颠兒的,也不跟以前一樣矯情說自個兒肚子裏有娃了,跟着陳秀英忙前忙後起來。

正好吳鳳買東西回來了,妯娌仨就一起忙了。

不說別的,陳秀英今天也是喜滋滋的,連帶着手裏的活兒也快了不少。

這個時候,村裏家家戶戶都在靠豬油。

就是站在自家院子裏頭,都能聞見空氣裏的香味兒。

沈荷笑嘆道,這才是生活啊。

陳秀英靠油渣子有一手,先把分來的肥豬肉拾掇幹淨,切成方方正正的小塊,加入鍋裏先中火,再大火慢慢熬,等到熬至肉丁變成淺黃色,出了很多澄清的油時,這油便是豬油了。

剩餘的油渣撒點鹽直接吃,或者是用來炒青菜,對于村裏的孩子來說,也是難得一見的美味。當然。

熬出來的豬油就飯在罐子裏,留着來年吃。

竈房的油煙味香的很,大丫,二丫和三丫小姐們幾個還能忍住,黑娃兒和蛋娃兒兩個臭小子,直接流着哈喇子蹲在院子裏,就等着快點吃上肉渣。

沈荷從窗口看了,就讓陳秀英挑出碗油渣來給幾個孩子吃。

陳秀英端着碗出來,看着幾個孩子亮晶晶的小眼神兒,笑罵道,“這幾個小饞貓。”

黑娃兒幾個你一口我一口吃的小嘴油汪汪的。

很快,一碗油渣子就吃光光了。

幾個小饞貓就又眼巴巴蹲在院子裏。

沈荷這次可不慣着他們了,沉下臉道:“不能再吃了,啥東西吃多了再好吃也不能多吃。”

主要是油渣子對身體不好,偶爾吃些還可以。

要是吃上瘾了,幾個小豆丁身體可不好了。

陳秀英妯娌仨堅決擁護婆婆,真的不給小豆丁們吃了。

小豆丁們就很失落。

沈荷看幾個小豆丁渴望的小眼神兒,又有些心疼。

這年頭,孩子們想吃些好的都很艱難,她想起前陣子,三兒子從部隊寄來了個包裹。

裏頭有孝敬她這個老娘的罐頭食品啥的,還有些毛巾,和一大盒四方形的餅幹。

沈荷從五鬥櫥裏翻出那盒動物餅幹,笑眯眯招呼幾個小孫孫孫女。

“黑娃兒,帶着弟弟妹妹來。”

黑娃兒颠颠兒帶着弟弟妹妹進屋,沈荷打開鐵盒,幾個孩子都驚訝地瞪大了眼。

“哇!這是個小兔子。”

“這是個小牛牛!”

“小猴子!”

“奶,這是什麽呀?”

幾個孩子從小在鄉下長大哪裏見過動物小餅幹。

沈荷就道,這是動物小餅幹,可可愛愛還能吃,是你們三叔從部隊寄來的。

二丫和三丫一聽是爸爸寄來的,立刻驕傲地挺起了小胸膛。

沈荷樂了,摸摸兩個小孫女的小腦袋,叮囑黑娃兒把餅幹分給弟弟妹妹們。

幾個孩子歡喜到不行,拿在手裏愛不釋手,實在沒忍住就咬了一口,又是哇了一聲,跟牛奶一樣好吃呢。

傍晚,姜遠山兄弟仨從外頭回來。

看見家裏洗了白菜,要做豬肉白菜炖粉條,都樂淘淘地搓手。

“家裏還有豬血呢,炖點豬血。”

姜遠山進竈房掃了眼,陳秀英應了聲。

姜遠東和姜四也擠進竈房,看到有豬蹄,姜四就笑着拍手,“還有豬蹄呢,說起來咱娘做的豬蹄最入味了。”

姜遠東也滿是回味,“可不是,咱娘鹵的豬蹄是真好吃。”

“我想吃娘鹵的豬蹄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