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沈荷帶着幾個娃兒出門的時候,幾個好大兒們正摟着媳婦兒歇晌覺。
人都道春困秋乏,春天本就容易犯困,再加上農活兒累人,家中又都養成了歇晌覺的習慣。
等到姜大幾個美美睡醒了,從炕上伸懶腰起來。
就聽見許春秀在院子裏一驚一乍地,“大哥大嫂,東子,三弟妹你們快來啊,出大事啦!”
這大白天的能出啥大事?
姜大幾個疑惑臉,跑到院子裏一看,就看着許春秀手裏攥着一張紙,苦哈哈道,“娘帶着黑娃兒他們到後山挖野菜去了。”
嗨,他們還以為出了什麽不得了的大事呢。
原來是因為這啊。
姜二就很無語,不由得思忖,人都說一孕傻三年,自家媳婦兒肚子裏的娃還沒生呢,這腦子就不咋好使了?
娘帶着幾個孩子們出門挖野菜也值當得這麽大驚小怪?
現在是春日,後山的野菜一茬一茬的,鮮嫩又肥美,村裏的老太太就喜歡帶着小竹籃去挖野菜去,回家摘洗幹淨,不管是熬粥還是涼拌味道都很鮮。
今個兒陽光挺好,娘出門一來散散心曬曬太陽,二來走走路,對腿腳好兒,這多好的事啊,姜大幾個還真想不出,為啥老三家的能露出這急的跳腳的模樣來。
很快,許春秀就自個兒給出了答案,眼瞅着老太太一時半會兒家不來,她就寶貝似得捧着剛從雞窩裏撿來的雞蛋回屋去了,一路上嘟嘟囔囔,自言自語,“娘也真是的,都多大年紀了,還跟小孩兒一樣,人大夫說了,每天早晨沖一碗雞蛋水對身體好着呢,今個兒早晨娘就沒喝雞蛋水,中午也沒喝,不行,等下午娘回來,我還得盯着娘喝!”
姜大幾人:“...........”
說起老太太喝雞蛋水這件事來,還要從去年冬上說起。
那陣子,沈荷剛從病中緩過神來,身子虛得很,臉色臘白蠟白,整天在炕上病歪歪躺着,下炕走幾步路都喘大氣。
姜大幾個擔憂啊,傷心啊,生怕老娘就這麽走了。
本着窮家活醫的想法,姜家四兄弟就輪流背着老娘往縣城跑,不是去衛生所,就是去拜訪醫術高超的老中醫。
這麽碰啊,看的,還真讓姜家人尋到了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中醫,人稱“賽扁鵲”,為啥不叫賽華佗呢,因為他八十歲的老哥就叫賽華佗,去年已經走了。
這位賽扁鵲呢,自個兒都一大把白胡子了,頭發也全白了,發根兒卻還是烏黑烏黑的,臉色紅潤,走路也很利索。
而且人老大夫的确是有真本事,給沈荷把了一次脈,沉吟了一會兒,題筆洋洋灑灑寫下了一味中藥方子。
姜大幾個按着方子抓了藥,回家咕嘟咕嘟熬好了,端給老太太喝了。
很神奇地,原本病怏怏的沈荷就這麽一碗藥一碗藥的喝下去,先是臉色有血色了,再是也有胃口吃飯了,精神頭也是肉眼可見一天好過一天,沒事兒下炕走一遭兒都不咋喘大氣了。
姜大幾個激動得眼淚嘩嘩,又跑到人老中醫面前,問還有啥保養身體的秘方。
賽扁鵲瞅了眼四兄弟,知道這老姜家就是幾輩子在土裏刨食兒的莊戶人家,就是家裏有個當生産隊隊長的大兒子和在部隊當兵的三兒子,也跟縣城月月拿工資的工人沒發比,就道,你們啊,家裏不都養着土雞?
四兄弟忙點頭,賽扁鵲又道,那就把家裏的土雞養好了,每天早晨起來,給老太太打個土雞蛋,用熱水沖出蛋花來喝下去,保準兒滋養。
姜大幾個聽了,鄭重點頭。
回家後,把家裏的三只雞當成祖宗一樣伺候,每天下了雞蛋,第一時間就是給老娘沖蛋花喝。
這蛋花水沒滋沒味,一股子蛋腥味兒,沈荷就很嫌棄。
前頭為了身體還能忍着一口氣灌下去。
等到身子骨養過來了,老太太她就開始造反啦,不樂意喝啦。
姜大幾個愁得啊,平時啥事兒都能聽老娘的。
這件事兒可不能由着老娘性子來了,于是一家子輪流在家裏逮着老太太喝雞蛋水。
今個兒是許春秀逮老太太。
沒想到老太太這麽狡猾,早上推說早飯吃太多,再喝就撐着了,要不中午再喝?
許春秀覺得,老人家腸胃不咋好,別給撐難受了,遂點頭應了,誰知道啊,老太太能趁着大家夥兒歇午覺的功夫,帶着幾個小豆丁跑路啦。
許春秀就很氣。
*******
沈荷還不知道,自個兒回家要面對兒媳婦幽怨的小眼神兒。
這會兒老太太精神氣十足,挎着小竹籃,正帶着黑娃兒幾個踏青游春呢。
大溪山後山那是風景老美了。
滿山的青綠,漫山遍野都是望不到頭的綠,溪水環繞,黃鹂鳴叫春燕飛來。
溪岸邊柳村枝桠嫩綠,倒映在清淩淩的溪水中,白牆黛瓦的村落掩映在一大片翠林中,沈荷樂悠悠走在山水中,只覺得上輩子家中那些所謂大師搞出來的園藝真真是拙劣極了。
“奶,前頭有好多野菜呀。”
大丫突然驚喜喊了起來。
黑娃兒幾個撒丫子奔過去,前面的山坡下一片綠油油。
荠菜,苦菜,折耳根蕨菜應有盡有。
黑娃兒幾個就背着小背簍,歡呼着跑了過去,背簍一放,小屁股一撅,揮舞着小鏟子,可勁兒往小背簍裏塞野菜。
沈荷上輩子就沒挖過野菜,這也沒啥,孩子們挖什麽她就跟着挖什麽。
一老幾小興致昂揚,就跟蝗蟲過境一樣把一小片肥嫩野菜挖了個精光。
等幾個走了,跟在後頭的沈柳狗狗祟祟過來一看,差點兒沒氣暈過去。
她的老天爺哎!
沈荷那個敗家老娘們兒,居然帶着幾個小崽子把這一片野菜都挖光了!
這老姜家一家子肯定是屬黃鼠狼的!
一點兒也不剩呀,就不知道給她老婆子留一點兒!
想偷偷跟着沾光的沈柳老鼻子都氣歪了。
沒錯,這幾天她一直偷偷跟着黑娃兒幾個,重點是盯着黑娃兒,就是想找個機會,把黑娃兒騙過來,再對小家夥胡說八道一通,說什麽後山溝子可是個好地方啊,上面啥都有啊,野兔子肥野雞的遍地都是,你想吃肉不?想吃就跟自個兒去後山溝子,去了後山溝子就一準兒有肉吃!
這樣黑娃兒就能動心,系統給她的任務就能完成了,後山溝子那麽些深老坑。
黑娃兒這個小兔崽子随便走幾步,就能掉到坑裏去。
就這樣,沈柳就狗狗祟祟一直跟在黑娃兒小屁股後頭。
可惜,理想很美好,現實很無情。
黑娃兒這個小癟犢子就是不落單啊。
任憑沈柳絞盡腦汁,費盡心思,就是得不了手。
為啥啊,她也想知道啊。
誰能跟她說說,為啥黑娃兒這個小崽子就是撒尿也要拉着蛋娃兒一塊去?
一個崽子在灌木叢裏撒尿,另一個崽子就在邊上扛着小木棍站崗還唱歌兒,這樣的畫面想想都太美。
沈柳心累了,服氣了,這一家子都是深井冰吧!
心很累的沈柳都快哭出來了,還得咬牙邁着老腿兒跟在後頭。
沈荷祖孫幾個,這會兒正眼巴巴地蹲在河灘子上,看着小河水裏蹦跳的肥魚。
黑娃兒幾個,可是記得前頭那炖炖魚湯的鮮香,就咂巴着小嘴道,“奶,魚湯好吃。”
“豬肉也香。”
蛋娃兒流口水。
“笨蛋,只要是肉都好吃。”
大丫鄙視了弟弟一下。
二丫和三丫小姐倆乖乖地看着河裏的魚兒,小羊角辮一翹一翹的,看模樣小姐倆也很懷念。
沈荷笑看幾個小饞貓,就道,“咱們今天挖的荠菜也好吃,等回家啊,奶讓家裏人去割半斤肉回來,再舀一大碗白面,給你們做荠菜豬肉馄饨吃。”
荠菜肉馄饨?那是啥啊?
小家夥兒們還沒吃過呢。
三丫仰着小腦袋問,“奶,荠菜馄饨是什麽呀?”
“好吃嗎?”
“加了肉呢,肯定香。”
于是,沈荷就開始繪聲繪色描述,“荠菜肉馄饨呀,就跟肉餃子差不多,擀面皮,剁餡兒,餡兒裏頭上肉沫兒,荠菜,奶啊再多給倒些香油,加點兒蝦皮,香着呢。”
黑娃兒幾個聽着眼睛就瞪圓了。
呀,馄饨裏頭有肉有荠菜還有香油和蝦皮,那得多好吃啊。
二丫就奶聲奶氣驚嘆,“那我的小嘴巴還能留着嗎?”
沈荷一頭霧水。
黑娃兒幾個也不解撓頭,問,”為啥呀?”
“因為馄饨太香啦,我會把小嘴巴一塊吃掉噠。”
小姑娘一本正經。
黑娃兒幾個:“..........”
沈荷聽得可樂,笑眯眯道,”我家二丫真是個小可愛。”
“我,我也是小可愛。”
三丫不甘示弱。
老太太幹脆全都誇了一遍兒,“嗯,我家的寶貝們都是聽話的小可愛。”
黑娃兒三個都驕傲挺直了小胸膛。
“奶奶也是我們家的大可愛。”
祖孫幾個你來我往,樂呵呵商業互吹。
這可苦了躲在不遠處窩在草窩子裏的沈柳,因為蹲的時間太久,她走路都不會走了。
沈荷這邊兒,又帶着小豆丁們在後山逛了逛。
覺得時間差不多了,想看看東面河灘子那塊兒安家的野鴨群就歸家了。
沒想到,還能有意外之喜。
河灘上的野鴨子真不少,嘎嘎嘎在河裏游來游去,黑娃兒幾個撒丫子一樣奔出去。
沈荷在河灘上站定,突然一只野鴨就從蘆葦叢裏蹿出來了,翅膀受了傷,看樣子是狼咬傷的,滴滴答答留着血,撲棱着翅子掙紮着跳了幾下,沒了力氣,撲棱一下子直直砸在了老太太腳下的大竹筐裏。
沈荷:???
天降肥鴨?
正好黑娃兒跟蛋娃兒一前一後,小手裏舉着一大把蘆葦跑過來,看見這一幕,興奮的連蹦帶跳。
“哇,奶,哪來的大肥鴨啊?”
大丫帶着二丫三丫也跑過來看稀罕,看着竹筐裏的大肥鴨,呱唧呱唧鼓起了小手。
“奶奶真棒!”
“奶超厲害噠。”
老太太自個兒也還懵呢,她就站在這一下,這一只野鴨就自個兒飛到她筐子裏來了。
這怎麽說?
算了,說不好就不說了。
最重要的是孩子們有鴨肉吃,可以打打牙祭了。
這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祖孫幾個就樂滋滋背着肥鴨和野菜回家了。
現在天色尚早,沈荷回了家,留在家裏的許春秀跟一陣風一樣打着旋兒奔過來,“娘,回來啦,累不?渴不?早上的雞蛋水還沒喝呢,現在喝了呗?”
想起那沒滋味的雞蛋水,沈荷的臉就抽了抽。
最後,老太太還是被兒媳婦逮住,喝光了雞蛋水。
“........”
這天晚上,老姜家一家人美滋滋吃了頓鴨肉湯,還蒸了鍋玉米面窩窩頭。
土竈蒸出來的窩窩頭特別酥軟好吃。
姜大前頭聽自家臭小子講,老娘抓了只肥野鴨回來,還道不可能呢。
等回家看到竹筐裏死不瞑目的肥鴨,還有歡天喜地的一家人,大黑臉上就一臉夢幻。
或許,他家的老娘運氣就格外好吧。
同村的姜大福家,沈柳埋汰的跟土耗子一樣,哆嗦着老腿兒回了家。
姜大福端着飯碗出來,一看見老娘這樣子,差點兒把飯碗給摔了。
“娘,這是咋啦?摔溝裏啦?鬧的跟豬崽子一樣?”
姜大福憨頭憨腦。
沈柳一巴掌拍過去,怒道,“兔崽子,閉上你那臭嘴,你要氣死親娘我啊!”
姜大福:“.......”
他說啥了啊,本來娘就跟豬崽子一樣啊,渾身髒不拉幾的。
沈柳:“........”
*******
日子來到四月初,許春秀肚子裏的娃足有九個多月了。
眼瞅着生娃的日子就要到了。
老姜家全家嚴陣以待。
陳秀英跟吳鳳妯娌倆,早早就把許春秀生娃兒要用的東西準備好了。
像是小娃娃需要的小衣裳啊,要穿的小襪子,小鞋子,還有小棉被,尿布什麽的都準備好了。
兩天後,許春秀下身見了紅。
姜二火急火燎借了二大爺家的驢車,鋪好被褥擺好枕頭,保證媳婦兒躺得舒舒坦坦,去了衛生院。
許春秀住進醫院的第三天淩晨,生下了個七斤六兩的小閨女。
有了個粉嫩嫩的小閨女,姜二都快樂瘋了,忙“得得得”趕着毛驢車回家報喜。
沈荷盤着腿兒在炕上縫小衣裳,一聽兒子說兒媳婦生了,是個小孫女,老太太是真開心,忙叫陳秀英妯娌倆把家裏的雞蛋拿出來些,煮些喜雞蛋,拿着去老許家報喜去。
陳秀英忙應了,跟吳鳳忙了起來。
姜二背着十幾個喜雞蛋樂颠颠到老許家去了。
許老娘在家裏拾掇菜園子,聽說小閨女生了個丫頭片子,不鹹不淡應了幾聲,吩咐兒媳婦去拿半斤地瓜面,幾個雞蛋來回禮。
許家大嫂心裏頭不舒坦,現在正是四五月份,青黃不接的時候,家裏糧食都不夠吃,雞蛋也要留下賣錢兒買油鹽呢,哪兒有多餘的糧食給個賠錢貨回禮!
許老娘也不是真想拿糧食和雞蛋給外孫女回禮。
她心裏也不痛快呢。
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
都嫁出去當別人家的兒媳婦了,還回娘家來啃老爹老娘。
真是,養閨女幹啥啊!
姜二一見這樣,心裏的火就起來了,他們老姜家的閨女寶貝着呢,管你們許家人啥事兒!
當即一扭頭,話都沒說,直接拎着一籃子喜雞蛋家去了。
剛出屋的許大嫂,“哎,東子,你這是咋回事啊,怎麽走了,那籃子喜雞蛋還沒留下呢!”
“.......”
許老娘也是氣得不行,等着老頭子和兒子回來,在家裏罵罵咧咧,又摔碟子又拍碗,罵姜家人沒有禮數,姜遠東沒禮貌沒家教,果真是有爹生沒爹養類類雲雲。
剛開始許老頭還悶頭吧噠吧噠抽着旱煙袋不講話。
後來也聽不下去了,黑了老臉罵人,“你個老婆子快閉嘴吧,還嫌家裏丢人丢不夠!都是自個兒的孩子,兒子閨女有啥不一樣,自打春秀懷了孩子,你這當娘的就沒去看過一眼!咋地,春秀不是你閨女?你就這麽嫌棄春秀,別忘了,你自個兒也是個老賠錢貨!”
許老娘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你、你你你,個死老頭子.......”
許老頭也不願意跟她瞎咧咧,背着手回屋悶着去了。
又是一場春雨過後,這是今年的最後一場春雨了。
地裏的麥苗長得挺好,就是田裏的雜草也跟着瘋長。
社員們整天扛着鋤頭往地裏鋤草去。
許春秀頭上包着塊花頭巾,懷裏抱着個小襁褓,襁褓裏的小□□娃甜甜酣睡。
沈荷笑眯眯坐在炕頭上,點了點小孫女的小嫩臉,笑得合不攏嘴,“看看咱家的小丫丫,睡的多甜。”
陳秀英坐在板凳上納鞋底子,聽這話笑道,“娘,這是四丫,不是小丫。”
按照老姜家女娃的排行,前頭有了大丫,還有了二丫和三丫,姜二的閨女就是小四丫。
沈荷依舊樂呵呵的,“對,是小四丫,人老了,這記性就不好喽。”
吳鳳把竈房裏溫好的雞湯端過來,放在炕頭上。
“娘還年輕着呢。”
“二嫂,雞湯好了,快趁熱喝吧。”
許春秀小心翼翼把閨女放在炕頭上,陳秀英手裏的調羹也沒用上,咕嘟咕嘟幾口就喝完了一碗雞湯。
看得婆媳幾個是目瞪口呆。
這雞湯剛從竈上端下來,老二家的就這麽大口喝了?
陳秀英就問,“二弟妹,你不燙嘴?”
許春秀大大咧咧揮手,“大嫂,沒事兒,根本就不燙,這是娘特意宰了家裏的雞給我炖的湯,不能浪費!”
一家子笑笑呵呵日子就這麽過。
一轉眼兒,老姜家的小四丫就快要滿月了。
這天早晨,陳秀英就過來問沈荷,想商量一下,小四丫的滿月酒要咋辦,還有小四丫的大名要叫個啥。
這個事情,沈荷老早就想好了。
今個兒是姜四逮老太太喝雞蛋水。
姜四看老太太慢吞吞喝完了,殷勤扶着老娘坐在桌子前。
沈荷讓小兒子閃人。
從炕頭上的木櫃裏拿出一身小衣裳來,碎花帶小粉的棉布做成的,一針一線都板板正正,整整齊齊,還有一雙嶄新好看的小花鞋。
陳秀英驚豔不已,“娘,這是做給小四丫的?”
沈荷頗有些不好意思,她本來是做了雙小虎頭鞋的。
後來才聽人說,小男娃才穿小虎頭鞋,女娃啊,要穿小花鞋,就連夜給做了雙小花鞋。
小花鞋紅色的邊縫用彩線勾了花字紋,白底紅面的棉鞋上繡了福字。
做工不算很好,但看着十分喜慶。
沈荷收好東西,笑道,“這是小四丫滿月那天穿的,等你和老三家的生了孩子啊,娘也給做一身。”
陳秀英也不扭捏,笑着應道,“好,我跟三弟妹就等着。”
“滿月酒啊,咱們家就盡最大的程度給小四丫辦好,孩子一輩子就一次滿月酒,小四丫的名字,就按照老姜家的傳統來,大丫叫青萍,二丫叫青水,三丫叫青湘,小四丫就叫青溪。”
“娘,這個名字好聽,真好聽,還是娘會起名字。”
陳秀英贊不絕口。
沈荷就笑,“就你嘴甜。”
陳秀英笑着扶着家婆起身,拿起包着小衣裳小鞋子的小包袱,一起去了西屋。
許春秀還在坐月子,看到婆婆精心給女兒準備的小衣裳小鞋子,眼睛就兔子一樣紅了,“娘,您對我們真好。”
說着就要掉眼淚珠子。
沈荷佯道,“這孩子大好的日子哭啥。”
“娘,我現在可喜歡你啦。”
“那你以前就不喜歡我老婆子?”
“哪能啊,以前也喜歡,現在最喜歡。”
……
“娘,今個兒這雞蛋水有滋味吧,我在裏頭滴了香油,還滴了幾滴醋,這樣喝起來肯定好喝..........”
老太太一出來,姜四就閃過來,在邊上絮絮叨叨的,沈荷老臉一抽,怪不得她剛才喝雞蛋水那麽酸呢,真是.......擺擺手,先讓姜四閃一邊去。
姜四委委屈屈應了,跟只大狗子一樣坐在小板凳上。
沈荷無奈,這孩子......
“小四,你先到外頭去,你在這兒,娘說不出話來。”
姜四:“.........”
他知道了,娘不愛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