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修仙第六十式
工作太忙,以至于許久沒有關心老趙的網紅事業, 而今事情基本上了正軌, 趙敏也有閑心。
老趙的視頻素材拍得夠多,也進行了粗剪, 趙敏幫他完善潤色。“尋找手藝人”活動要求一個三分鐘的短片,趙敏接過剪輯師的重擔。
畫面首先呈現的是一家人吃飯的場景, 長條桌坐在對面, 西式餐桌,不符合中國人的審美, 顯得沒那麽親密。飯後, 穿着圍裙的女孩兒打掃為生,大理石的桌子很漂亮, 可她搬不動。喊了老趙過來,兩個人也無法擡高,最後鏡頭出現的是一個壯年男人的手臂, 肌肉滿滿, 輕輕一擡, 桌子就離地了。
畫面一轉, 老趙鋸子、刨子齊上, 是做圓形餐桌和圈椅的過程。拍攝木匠做工過程, 老趙經過幾個月的摸索,畫面越來越漂亮, 又有自己獨特的樸素審美。
大圓桌上安玻璃轉盤, 不要什麽金色花邊的浮誇, 就這樣簡單的透明玻璃鑲上去,就足夠方便。圈椅上還有墊子,桌上還有桌布,都是傳統中式雲紋,與這中式雕花、中式房屋裝修般配極了。
趙敏下廚這段節奏很快,但色香味俱全、冒着熱氣的美食依然讓人一不開眼睛。滿滿一桌子菜擺滿圓桌,一大家子人圍着吃飯。此時鏡頭已經是遠景,最後虛化成背景,鏡頭聚焦在老趙之前做的一個小木雕擺設。
趙敏精心找的配樂,又征求了老趙、陳琪、老魏、馮茶他們的意見,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到了。自覺畫面精美、過程流暢、元素豐富、配樂優美,怎麽都能火一把。
結果……趙敏發現,自己是越來越跟不上時尚網民的審美了。評論裏最火的、常常被人截圖的兩個片段,居然是陳琪和馮茶。
陳琪就沒完整出鏡,一雙強勁有力能搬動大理石桌子的手,偏偏成了熱點。
“再見黑衣小哥哥,真是不容易啊!”
“美好的肉體,回來了!”
“嘤嘤嘤,人家也是大力士呢……”
還有馮茶,馮茶坐下,又嫌棄墊子太軟,坐着太熱,動作潇灑的把墊子掀了,挂在椅背上。到了馮茶這裏,畫風更是各種魔幻。“耿直boy”“大老爺們兒怎麽能坐花墊子,走開走開!”“不,軟墊是個小受坐的,爺很攻!”
多虧兩個號沒賣出去,趙敏跟着轉發,也為老趙創造點擊量。吐槽實名制太嚴苛不方便,實際為獎項公平背書;嘲諷智障兒童歡樂多,實際為制造萌點……這樣的小手段,趙敏沒少耍。
老趙在手藝人中間,是走到社交傳媒最早的那一批,又有趙敏保駕護航,票數一路高漲。
趙敏這邊萬事皆順,李進那裏就處處不順了。
Advertisement
“唉,淡定,咱們以前做項目,前期不也經常碰壁嗎?正常,正常。”玉滿堂笑着拍李進的肩膀,他是少數民族,黝黑的皮膚常常讓人打趣和姓氏不匹配。
“村民看着全正果品的水果賣高價,明明也眼紅的,可就是說不動!全正果品的桃子,也是本地品種,九顆一箱能賣七十元,他們的九十斤只能賣七十元,這樣大的對比,他們不是不知道,怎麽就說不動呢?”
李進撓頭,一般社會組織或者基金會,做項目的第一步是聯系政府,請政府出面,證明他們的合法性和可靠性。可作為冠了“華夏”二字的專業人士,他們更崇尚“自我啓蒙”和“自我覺醒”,行政手段是社工領域最忌諱的。
“轉來轉去,根本還是在發掘鄉村精英上,村民們顧慮本錢太少、不了解市場、沒有渠道、不信任我們等等,等等的問題,只需要有個他們信服的帶頭人,一切迎刃而解。”玉滿堂總結道。
“話是這麽說,可趙家人更說不動。”李進哀嘆,“總算知道什麽叫唯上智與下愚不可移。村民們不是愚昧,是環境閉塞、信息不暢,我還能找到切入點,他們雖然将信将疑,但肯定動搖了。趙敏那裏,她專業理論比我還紮實,又有實幹經驗,那是真刀真槍商場拼殺的人,要打動她,難!”
“你不是說她爸爸是突破口嗎?”
“別說了,世上就沒有傻子。我已經被樸實的農民大叔教做人了,兜兜轉轉,根本不給準話。糖衣吃了,炮彈打回來,一臉憨厚的笑容表示,家裏他做不來主。”
金玉堂哈哈大笑,“厲害了,帶我去見識見識。”
上回李進也是誤打誤撞,金玉堂還沒去過本縣最有名的新興企業呢!
趙敏他們包的山,并不禁止游人上山玩耍,只是不允許摘水果、破壞設施,李進一行順利上山。
和李進比起來,金玉堂更受老趙歡迎。“好,好,這才是幹活兒的樣子呢!”金玉堂幫老趙搬木料,皮膚黝黑,一身腱子肉,喜得老趙連連贊嘆。李進曾經也妄圖“幫助幹活、拉近距離”,可在老趙看來,斯斯文文的首都小夥子,總不好意思讓他多幹。
金玉堂名字、外表都太接地氣,老趙留客吃飯,不再吊着他們,明确表示:“不成啊,總說産業,那是大投資,傷筋動骨的,你們初來乍到就幹這樣的大事,容易閃着腰。不如先幹點兒小活兒,也讓大夥兒知道你們是什麽人。”
“我也沒哄你這朋友,我在家就是享清福的,事情都是閨女做主。”老趙拍着金玉堂的肩膀,“她可不好勸。”
金玉堂聽了若有所思,謝過老趙之後,很有一段時間沒來。
老趙反有些不習慣,“都是好孩子,可惜現在工作太不好幹了!”
“爸,他們都是有大情懷的人,可惜這世界不是單憑一腔熱血就能成事兒的。”說實在的,趙敏對基金會,尤其是致力于扶貧等基金會十分有好感。她的家鄉落後貧窮,否則她不可能輕易包下這些荒山。可除了家鄉人,又有誰會平白無故幫助建設呢?趙敏對李進一行欽佩不已,可也只有欽佩。
老趙的圍脖經營得挺好,三分鐘視頻十分有水準,過往視頻也讓觀衆喜愛,不出意料突破瓶頸粉絲猛漲,還得了一等獎。
“他們說一等獎是德國三個月的培訓,包吃包住,德國,歐洲那邊的!”老趙拿着手機,驚慌失措跑到客廳。
“不錯嘛,趙叔,你這都混出國了!”馮茶十分捧場的接過手機。
“不成,不成,我普通話都不利索,英語更不行。就一個初中畢業的文憑,哪兒敢出國。”老趙一顆大頭搖成撥浪鼓,“我和他們商量商量,應該能換……吧。”
“德國說的是德語。”馮茶利落補刀。
“那……”
“爸,你操心什麽,既然安排你們去,肯定考慮到這些情況。尋找手藝人這活動找到的人大多數都是傳統技藝傳承人,好多都不會外語。到時候會給你們配翻譯的,你就當出過散心了,也見識見識人家的技術。放心,出國的時候,我和陳琪陪你去。”
“人家說只出一個人的錢,三個月呢,你們哪能丢下家裏一攤子。”
不,我的意思是送你出國,馬上回來。瞧這自作多情的,趙敏沒解釋,就讓老趙這麽以為吧。
“什麽時候出發?我看時間來得及,給你報個德語速成班。常用語就那幾句,再學點兒木工專業的單詞,實在不成比劃幾下應該也能明白,不是說肢體語言最形象嗎?”趙敏沒心沒肺道。
“這把年紀,學外語多丢人……”
“我想想,沒聽說縣裏有德語班的,倒是滿大街的小學生英語、中學生英語,我查查市裏有沒有。”趙敏沒理會老趙的嘀咕,打電話問了在市區工作的高中同學,開辦課外補習班都要在教育局備案,他幫忙問了,市裏也沒有。
“得,想學還學不了,這麽大的市,連德語補習班都沒有。”
“網上學。”陳琪建議。
“也是,我查查哪個網上教學靠譜,語言這種,至少要能交流,要不請個一對一輔導?”
“我說,不用費神了,反正也學不會……”老趙還想阻攔。
“老魏會日常用語。”陳琪語氣平淡地扔炸彈。
“什麽?”趙敏驚訝,老魏貌不驚人,居然還會德語?“我問問他。”
“明天就回來了。”陳琪按住趙敏打電話的手。老魏回老家辦事了,這段時間桃子成熟期過去了,老魏趁機處理私事。
馮茶左右看看,嘟囔道:“難道就我什麽特長都沒有?”
“有的,你腿特長!”趙敏笑道。
老趙見反對無效,也就偃旗息鼓了,等着趙敏安排,他已經習慣了由趙敏做主。老趙忍不住腦補起德語上課的情景,在他有限的求學生涯中,只有學習英語這一門外語的經歷,當時十分別扭,總張不開嘴。老趙暗自下決心要好好聽老師講課,不浪費錢,經常向老魏請教,不怕孩子們笑話。
若讓他自己開口要求學,老趙抹不開這臉,現在可好。
老趙自得:看吧,虛應幾句,閨女就把事情敲死了,我果然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