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自從年前葉華施買了個電視機,葉初幾乎就成了電視奴,成天守在電視機跟前不帶動,就連周細琴姐弟倆也不出去玩了,就在屋裏看電視。

那電視機放在客廳,葉華施和陸夏音就在書房待着。

葉華施從褲子口袋掏出一疊用塑料袋包得方方正正的鈔票,再從餅幹盒子裏找出年前存下來的錢,全部加在一起數了數,差不多是六千多塊錢。

他去了這大半年,賺到這些錢已經算很可以,但是比他賺得還多的人比比皆是。

陸夏音看他數着手裏的錢道:“你都把錢拿出來做什麽?”

葉華施擡起頭來,眼神裏隐隐帶着點興奮:“夏音,我去問過了,我租這房子的房東願意以3000元的價格賣給我,等我買了這套房子,以後這便是我們的家了。”

“呀!”陸夏音驚呼一聲,似乎被他的決定驚吓到,她說:“你,想好了?”

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這樣問,明明他現在手裏的錢是足夠付的,可她仿佛踩在空中一樣,心裏就是不踏實。

葉華施道:“對呀,你不高興嗎?”

應該是高興的吧?

陸夏音愣了半晌,有了自己的房子那才算是在這個地方紮了根,有什麽不高興的?

她随即笑了起來,白皙的臉上清晰地浮現兩個酒窩。

葉華施癡癡地看着她的笑臉,忽然用粗糙的手指戳了戳一邊的酒窩:“我真沒想到買房子能讓你這麽高興。”

陸夏音抿了抿嘴巴,把他的手打開:“你的手太糙了,弄得我臉癢。”卻背過身去,似乎不想被他看見自己害羞的模樣。

如果有鏡子的話,她一定能看見自己的臉早就紅得如熟透了的紅棗一般。

自從陸夏音答應和自己領證後,葉華施比從前更正經起來,做得最親密的動作也無非是拉個手,此刻他忽然很想親一親陸夏音紅得近乎透明的耳朵。

Advertisement

他只是這麽想,身體卻下意識幫他做了。

等冰涼的嘴唇碰到溫熱的耳朵時,兩人都是一愣,陸夏音更是一瞬間從脖子到臉紅了個透,她一把推開他,啞着聲音道:“你做什麽呢?”

葉華施笑道:“這還用問嗎?當然是親你了。”

他說得無比坦蕩,這讓陸夏音無法生氣起來,可她又很氣惱,于是只能咬咬嘴唇,一跺腳跑了。

葉初還捧着下巴看電視,忽然感覺背後一陣涼風刮過,轉頭一看發現媽媽飛速地跑向隔壁,還以為媽媽出了什麽事,電視也不看了,拔腳跟着追了出去。

陸夏音徑直回了自己屋裏,臉又紅又燙,她着急地尋找什麽可以冰敷的東西,低頭一看,卻發現葉初正一臉擔憂地望着她道:“媽媽,你身體不舒服嗎?”

她學着從前陸夏音照顧她那樣,擡手在陸夏音的背上輕輕拍了拍。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卻讓陸夏音心裏流過一股暖流,她蹲了下來,摸了摸葉初的臉頰道:“媽媽沒什麽事,你去接着看電視吧?”

“真的嗎?”葉初緊皺的眉毛終于放松下來。

陸夏音道:“是啊,快去吧。”

在這一刻,她忽然覺得自己幸福無比,臉上的紅暈也漸漸退去,家庭美滿,事業有成,人世間最幸福的事也莫過如此了。

葉華施給自己留的時間并不多,他把房子買下來後便又要着急回去南邊。

陸夏音還沒想搬過去,等兩人領了證再搬過去也不遲。

葉華施坐了好幾天的火車,頂着一身的臭味到了熟悉的火車站,他長的高,體格看着也不差,雖然是一個人來的,那些扒手也沒把他當行竊對象。他這次來坐的車廂比從前更擁擠了,很多人的眼神裏既忐忑又興奮,估計大部分都是第一次來。

他一下車就買了份報紙來看,這是他養成的好習慣,看報紙能獲取每天最新的政策動向。

今天這份報紙內容讓他眼前一亮。

他所在的這片區域,未來将實行一項招商引資政策,凡是港商或外商來投資建廠的,一律給予稅收優惠和政府補助。

果然讓他等到了合适的政策,葉華施把報紙疊起來便匆匆往自己的檔口跑去。

隔壁的檔口笑道:“你這一回去小十天,損失可不少。”

葉華施不慌不忙:“沒事,我都跟那些老主顧說了。”至于新主顧,他就是在這裏守上一整天,恐怕都做不來多大生意。

原因無他,只不過是因為跟他賣一樣東西的人變多了。

他早就知道,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賺到後,便會有一群人湧入,市場蛋糕就這麽大,自己比其他人做得再好賺得還是會比之前少,因此,他總在時不時地謀求新思路。

報紙上的新政策,對他來說無異于雪中送炭。

他沒多說什麽,開了店鋪門後便開始整理貨架上的商品。

等了三天,林學城又來給他送貨,他的臉色有些憔悴,不好意思道:“抱歉呀,我們那邊的玩偶銷路不暢,已經倒了很多家工廠,你想要的貨物我只給你買了一半。”說着就把剩下的錢交給葉華施。

葉華施沒說什麽就把錢收下了,撸起袖子把貨車上的貨物卸了下來,清點登記對賬,忙活了一整個下午才算是清點完,而林學城恰好剛去其他地方送完貨回來。

若是因為送貨送晚了來不及回去,林學城便會來葉華施這裏借宿一晚。

小小的二樓亮着一個橙黃的小燈泡,葉華施把捏得皺皺巴巴的報紙展開來道:“你們那邊的工廠有沒有考慮遷到這邊來?”

林學城摸了摸後腦勺道:“是有聽說過,不過很多人都是觀望态度。”他這話确實沒錯,自從日本那邊的動漫在港城那邊越來越受歡迎,越來越多的工廠承接了那邊供貨商的訂單,擠壓了本地玩偶的市場,這也是那邊的玩偶工廠會倒了一大片的原因。

除此之外,港城不斷上漲的物價和人工費都讓那些小老板吃不消。

玩偶都是走量的,一個玩偶賣給供貨商3、4元,賣到日本那邊卻要3,40,元,差價都被中間商賺了。

林學城後知後覺道:“你該不會是想讓那邊的工廠遷到這邊吧?”

葉華施笑道:“是有這個想法,不過,”不過他一無資金,二無技術經驗,一切都得從零開始。

可如果是接手港城那邊已經破産了的工廠再遷到內地來,開一個工廠或許會容易的多。

他指着報紙的頭條道:“看,最近這邊出了吸引外商投資建廠的優惠政策,如果我能把港城那邊的工廠收購再轉到這邊來,起步就沒那麽難。”

林學城咽了咽口水道:“這想法聽起來不錯,你要不辦個證件跟我去那邊一趟?”

葉華施沉吟了一會兒,笑道:“好,我改天去辦證件,跟你一起去一趟。”

想要辦證件也沒那麽難,就是手續麻煩和等的時間長了點罷,葉華施因為攤位上的生意耽擱,一直到快九月份才跟着林學城去了港城那邊。

原以為首都那邊已經夠繁華,可等葉華施進了港城之外,才發覺自己是井底之蛙了,周圍的景色眼花缭亂的,一雙眼睛根本就不夠看。

如果非要指出有什麽不同的話,找不到更好的描繪的葉華施只會說顏色多和更吵鬧一些,的确,這裏的衣服款式更随性,更不拘一格,顏色款式多樣,同樣,這裏的人就和衣服一樣,更大膽開放。

葉華施沒有時間逗留太久,他被林學城帶去簡單地吃完一頓飯後,就去附近的郊區考察幾家快倒閉了的玩偶工廠。

他們去的都是承接制作本地玩偶的工廠,因為沒有搶到外國供貨商的訂單和人工成本的上漲,工廠面臨着即将倒閉的未來。

昔日繁華熱鬧的高樓此刻似乎早已人去樓空,只有看門大爺搖着把蒲扇,昏昏欲睡。

葉華施并不懂這邊的話,還是讓林學城給他翻譯,兩人你來我往地說了好幾回,林學城告訴葉華施道:“這裏的老大爺說了,這家工廠快倒了,老板欠了很多錢,前天才把工人的工資結清,估計下一步就是把機器賣了。”

葉華施道:“那老板呢?我可以去見見他嗎?”

林學城笑道:“我們可趕巧了,那老板就在工廠的辦公室裏。”

和老大爺打了個招呼後,兩人便被領着到了辦公室門口。

這裏的老板武岩為避免員工出現漏算工資的事情,所以這幾天一直待在這裏,此刻他左手夾了根煙,右手支着腦袋,似乎顯得很疲憊,連煙蒂快燒到手背了也不知道。

聽見外面的腳步聲,他下意識睜開眼,勉強打起精神向外看去,卻發現來的是兩個沒見過的年輕人。

他剛想問話,卻發現兩個人竟然自顧自地用普通話交流起來,以為他不懂中文呢!

武岩站了起來笑道:“你們是從內地來的?”講的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葉華施一愣,随即笑道:“對,我是內地來的,這位是本地的。”他拍了拍林學城的肩膀,又道:“請問您是這兒的武老板嗎?”

武岩道:“我是。”

他請人坐到對面的會客桌上,燒水泡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