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姜豉

收到這麽多東西的阿芒兄妹倆, 除了連聲推辭道謝,手足無措之外,眼睛都有些發紅。

要哭卻強忍着的模樣最讓人心疼。

在街頭流浪了四五年, 他們頭一次有個真正能遮風擋雨的住所, 可以獲得“短暫”的安眠,又收到了這麽多的好意。

好像以前受過那麽多的苦, 挨過的打, 忍過的饑餓, 都沒有那麽重要了。

阿芒記下了每一張帶着笑意和善意的臉龐, 雖然現在的他還不起這份天大的恩情,可總有一天能夠報答大家。

安安則時不時摸摸自己手上的镯子,頭上鮮亮的頭花, 生怕等會兒閉上眼睛這些東西都沒了。

大家都看着兄妹兩個笑, 圍在他們邊上說了好多話,等到碗筷都收拾完後,大家也一一告辭,畢竟晌午後還有事情要忙, 等到祝陳願也準備回去時, 曲融叫住了她。

眼見清明沒有幾日就要到了,他心裏挂念着一件事, 有些猶豫地問她:“小娘子,你知道阿巧的墳冢在哪嗎?我承了她天大的恩情, 想清明時去祭拜一番。”

曲融心知, 是那些他每個日夜反複看了一遍又一遍的信件, 給了他莫大的勇氣, 才使得他最終改變了主意, 選擇留在這個讓他曾經覺得無比痛苦的人間。

他低頭看自己的手臂, 頭一次心裏頭那麽平靜,無波無瀾,曲融想,他該放下心中的執念。

祝陳願最近日子都過糊塗了,恍然發現今年的清明來得有些早。

“知道的,不過近來清明都不是祭拜的好時候,時有細雨,寒食那天天象應該不錯,正是祭拜的好日子。反正都不能燒紙錢,不如寒食那天我帶着你過去,正好去掃墓。”

“那紙錢便由我來出。”

她沒有在這上頭多說什麽,商定好此事以後,她辭別幾人回去了。算算日子,寒食就在後天,不能生火的日子裏,食店也不開張,家裏頭還要多備些吃食。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總是最讓人難熬的,一連三天都得吃冷物,天氣也陰冷,吃到肚子裏頭極為不好受。

回到食店後,祝陳願跟夏小葉交代一聲,“之前說過的,眼見也要清明了,我們準備寒食去給阿巧掃墓,到時候你跟着一塊來吧。”

Advertisement

夏小葉點頭,這事便是祝陳願不說,她都要問的。

因寒食,食店今日早早就打烊了,祝陳願采買完東西後,在晚上開始做寒食節要吃的東西。

必不可少的就是姜豉,與鹽豉和豆豉不同,姜豉不是拿姜做成的吃食,而是肉凍。

祝陳願拿起一只豬蹄來,用刀給它剁成小塊,投入滾水中,焯過後撈起,再起鍋放料炖煮。

等到豬蹄已經能夠用筷子穿透表皮,則舀出多餘的湯汁,剩餘的小火熬到慢慢沸騰起泡收汁。

做姜豉的豬蹄得去骨,湯汁裏不能有骨頭沫子和殘渣,去完骨後的皮肉切成小塊,不需要太過細碎,放回到處理好的肉湯中。

祝陳願将炭火熄滅,盛出肉湯,蓋上木蓋,只等着它變冷凝固成肉凍。

晚上寒涼,放置一晚便能由肉湯一點點結成塊,晶瑩剔透。

等祝陳願一覺睡醒後再去看,盆裏的肉湯變成了米黃的肉凍,軟軟彈彈的。

姜豉直接吃,味道也不錯,但祝陳願更喜歡蘸料嘗,她将鍋燒得通紅,倒入油,随後下入剁碎的豆豉爆香,快速盛出,往裏頭加姜末、熱水、适量的醋、醬油和韭黃,攪拌均勻即可。

她把姜豉切成片,整齊放在盤子裏,自己先夾了一塊蘸料嘗嘗味先,與之前做過的水晶脍不同,姜豉表皮爽滑,蘸了料汁後,豆豉的鹹,醋的酸,姜的辣,韭黃的軟嫩,全都附在表皮上,鹹香四溢,等到肉凍在嘴裏化開,又添了另一層味道,在舌尖綻開。

最妙的是裏頭的肉末,要是精肉的話,軟爛不柴,若是肉皮,只用輕輕一抿,就會在嘴裏化開,綿軟的皮肉一點也不遜色于濃油醬赤烹煮出來的,不油不膩,軟滑順口。

祝陳願嘗了好幾塊才收手,開始熬煮麥粥,這也是寒食節那幾天得吃的,就是用泡軟的麥仁放到鍋裏煮,倒入磨好的杏仁糊,等麥粥熬到黏稠時,再放入麥芽糖。

等到糖香味四溢時,陳歡幾人才過來吃早食,麥粥是祝程勉最喜歡吃的,他給自己盛了一大碗,嘴裏說道:“阿姐,下次煮麥粥我可以給你挑麥仁,你多熬點粥就成。”

糖粥最好吃在于放的麥芽糖,甜滋滋的,尤其是杏仁糊煮時,與麥仁混在一起那股不甚明顯的甜味,又軟又糯,熱氣騰騰的,吃到肚子裏頭舒服極了。

涼的時候就沒有那麽好吃,不過冷冰冰的嘗着也別有一番風味,只是吃多了總得鬧肚子。

祝陳願擡頭看他,最近國子監學業繁重,祝程勉每天都得熬到很晚,她忙起來時也沒有仔細瞧過他,現下卻發現,他瘦了一大截,原本白胖圓潤的臉,也有了尖下巴的模樣,眼睛大了點,也許是有些拔高了,倒顯得臉頰上的肉都沒有那麽多。

說話做事也有些沉穩起來,稚氣都褪去了一點,明明今年的生辰都還沒過,可瞧着就跟長大了一歲一般。

不過照舊愛玩,哄得幾個夥伴就能從汴京東跑到汴京西,上房揭瓦。

現在看起來倒是十足的乖巧。

祝陳願心裏發軟,摸摸他的頭發,輕聲說道:“你要是願意吃,過了寒食我再給你做。”

他塞得嘴裏鼓鼓的,連連點頭。

陳歡也笑着接話,“忙了好些時候,最近繡院裏從寒食休沐到清明後,不如我們出城游玩去,正好避開清明踏青的人潮。”

雖說清明得上墳祭拜,但其實每年的清明節,都是人們出城踏青游玩的日子,沒有什麽傷感一說,玩得都歡快着呢。

“等寒食第二日再去游玩吧,寒食那天我得去掃墓。”

祝陳願簡單地說了一下阿巧的事情。

祝陳勉連忙咽下自己嘴裏的粥,連聲說道:“我可以叫上十八和平安一起嗎?我們說好了去外頭放紙鳶的。”

陳歡點頭,攪動着碗裏的粥,“當然可以,不過要讓他們先跟家裏說好。”

得了準話的祝程勉晃蕩自己的腿,決定今日到國子監就去問問,他想出去放紙鳶已經很久了,現在快要得償所願,高興地不得了。

祝清和不說話,她們決定好以後,自己跟着就行。說好那日全家一起出游後,幾人吃完早食,就各自出門去了,留下祝陳願一人忙活着未來三天的飯食,一天都圍在竈臺邊上轉悠,才做了幾盆吃食出來。

寒食那天,果真豔陽高照,街邊賣糖粥、稠饧、酪乳餅等的都紮堆在一起叫賣,湊在一起竟也香氣逼人。

祝陳願拿了一堆上墳祭拜的糕餅、肉類等出門時,夏小葉已經等在門口了,手裏握着一把鐮刀,準備到時候除草。

曲融單手也拎了一籃子的紙錢出來,阿芒和安安則一大早就起來,在院子裏打掃和劈柴,沒有閑下來的時候。

安安看到曲融出去,噔噔蹬跑過來,揚起腦袋說道:“伯伯,你要快點回來,我和哥哥等你吃飯。”

将手上的糖塞給他,就又跑遠去賣力地掃地了。

剩下曲融看着手裏的糖發呆,随後輕輕笑了起來。

幾人會合後,便走小路出城去,這天出城去上墳的人也多,小青山就在城門口不遠處。

繞過茂密的樹叢荊棘,祝陳願心裏想着第三棵樹,果真拐過最高大的那棵樹,就有一個小墳包在下面,墓碑上被細密的野草覆蓋,看不清雕刻的字。

祝陳願擡頭看樹,這裏是個好地方,夏日曬不着,小雨的話也淋不到,還有清越的鳥鳴聲可以聽。

夏小葉拿上鐮刀走到墓碑前,蹲下來很細致地将上頭的野草連根拔出,等到墓碑一點點顯露出字跡時,碑上刻着的阿巧兩字顯現在幾人眼前。

沒有碑文,沒有落款,只有屬于她自己的名,顯眼至極。

曲融凝視着這方小小的墓碑,拿過備好的掃帚,清掃上面的塵土,每一寸他都掃得很認真,哪怕只有一只手可以用力。

他将帶來的紙錢,挂滿墳邊的樹梢,看着風吹動樹梢,紙錢沙沙作響。

本來,他也會是埋在土裏的一員,不過一念之差而已。

寒食禁火,清明也不讓燒紙,曲融很遺憾不能将自己寫好的信件燒給阿巧。

但他将自己那麽長的時間所遭受到的苦難、折磨、痛苦與悲傷,全都寫下來,這一封又一封包含了他不堪回首的信件,曲融準備埋在這裏。

他費勁地挖了一個坑,把幾十封信疊好放到裏頭,盯了一會兒,看土一點點覆蓋在上頭,直到信完全被土埋沒。

那些屬于曲融之前不能提起的禁忌,在土層之下,被徹底埋葬。

他眺望前面郁郁蔥蔥的樹林,仰望碧海無雲的天空,傾聽耳邊的鳥鳴,感覺無形之中壓在他背上的東西,一點點消散。

春日的天可真好啊。

曲融想,他越過了困住他的寒冬,看到了遲來的春光。

作者有話說:

曲融、阿芒和安安這三個人物,差不多就結束了,很後面還有個劇情點,寫完就有屬于自己的幸福了。

鋪墊走得有些長,可能看得心裏難受,給大家發紅包吧@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