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偶然施救
夜落無家可歸,又失去記憶,杜老先生憐惜她的身世,又看重她的品性,将她收留住進了書香學堂。
住,也并非白住。每日,學堂大小的打掃就成了她的活。
她自然樂得悠然自得,每日除了努力的學習,就是将學堂打掃得一塵不染。
一個啞女,手有殘缺,入學堂學習豈是易事。
旁人習字用的是右手,她卻兩手同時習練。其他的學生在歇息玩鬧,她仍孤身一人在溫習書本。
學堂內上學的大都是富貴人家的纨绔子弟,有的比夜落小上幾歲。
他們最初還覺得夜落新奇,時常前來搭讪,當得知這是一個右手有疾口不能言的啞女時,那一股子好奇就變成無休止的捉弄。
夜落來學堂最晚,書桌自然也在最後。
她來到書桌旁,上看下看桌上椅下全看了一遍,才安然地坐下,這已經是她近一月來慣有的習慣。
她環視了一圈,見那些公子哥兒一雙眼睛滴溜溜轉個不停,那些張嘴巴憋着一線欲笑不笑的弧度,她看着就忍不住好笑,一抹微笑偷偷地溜上了她的臉。
她淡然自若地打開書本,翻到今日先生要講授的課頁。一打開,一只黑乎乎的蟲子正在她的書本上蠕動着白白短短細細的絨毛。
前日,他們在她的桌子裏放了一只蝗蟲。夜落心想,蝗蟲是害蟲,她要為民除害,她捏着那蝗蟲的翅膀在衆目睽睽之下拿去喂了雞。
昨日,那些小子經過半日的竊竊私語,在她的衣服上放了一只蜘蛛。
最近陰雨連綿,後院的蚊子增多了些,這麽可愛的小蜘蛛,放她的衣服上做裝飾可是大材小用了。她小心地将蜘蛛護在手心,将它放入了後院的樹木中。
今日,這些小子看見她對着毛毛蟲舉手無措,他們一臉得逞的笑意再也掩藏不住,化作一聲聲哄堂大笑。
Advertisement
夜落淡定地端起書本,來到笑的最得意的那個公子哥的身邊,書本一翻,就要将那只看着肥肥胖胖的蟲子轉手他人。
那公子哥見狀驚叫着翻下了桌,躲在了人群之後。
旁的子弟們早顧不得哄笑,跟着避開了幾尺遠。誰站在夜落的前面她就往誰旁邊去。
夜落耐着性子,手托着書本上的毛毛蟲,端着一張标準的和藹真誠的笑容愣是将這些纨绔子弟追着書香學堂的圍牆跑了一圈,累得他們氣喘籲籲,躲夜落像躲鬼一樣躲得遠遠的。
他們以為這只毛毛蟲會成為他們嬉鬧的犧牲品,不被拍死也會拿去喂雞。
誰也不曾想到,這女子竟将那只肥肥的蟲子裝在一個盒子裏,每日露水青葉好吃好喝地養着它,還堂堂正正地帶到課堂與他們這些公子哥兒學習。
有了這只蟲子的坐鎮,這些公子們的手腳明顯老實了許多,被蟲子毒一身紅瘡可比看人哇哇大哭要嚴重得多。
如此待了兩月,《五經綱領》、《三書四德》夜落已是默念成知,識文知理不在話下。
課堂的;
書籍已無可學,杜老先生應允,她無需在課堂學習。他将她帶了藏書閣中,那裏有百年典籍,書中海洋,任她翻閱。
那只養得肥肥胖胖的毛毛蟲由杜老先生親自下令,轉手給比夜落來得還晚的一名學子撫養成蝶。
近來天氣變化多端,杜老先生的腿腳頑疾因氣候變化突發,已不能下地行路。
夜落感念老先生的授業之恩,忙跟在小學童的身後,一起請了村中附近的郎中前來學堂為先生診治。
行至學堂門外,一道呼天喊地的嚎哭從學堂附近的一戶人家傳來。
只見一對夫婦抱着一個五、六歲的男娃兒跪在地上。男孩的雙眼大睜,眼神渙散,身體軟弱無力,看着了無聲息,一圈人圍在旁邊束手無策。
有人言道:“這娃兒如此驚恐,定然被鬼附了身,要請驅鬼的道長前來做法事才能得救。”
有人唾罵:“道士最擅長裝神弄鬼,皇女慶道之日,城中就有一名道士言傳,說什麽熒惑星西行,天下大亂。過了這麽久,這天下不還好好的?可不能相信道士的話。”
也有人勸道:“我看着娃兒已是入了鬼門,不如盡早準備後事,讓他投胎到個好去處。”
七言八語之下,那對夫婦的哭叫聲更是凄厲不忍。
夜落不由分說,拉起郎中前往查看。
郎中觀了孩子的脈象和眼皮,問道:“他究竟為何如此?”
那對夫婦支支吾吾也說不明白,只道,“他一人在門外玩,我們見着他時已經是如此的模樣。”
他們央求着郎中施救,卻見郎中搖搖頭,“黑眼瞳已到了眼際,脈虛且時有漏脈,已是斷跳之象,老朽愛莫能助,還是早些準備後事!”
婦人聽完,臉色煞白,眼一黑暈倒在地。
孩子的爹六神無主,一會喊妻,一會叫子,兩手不知該顧妻子還是管兒子。
就在郎中起身後,夜落沖過來,也不知她哪裏來的力氣,一把将氣息奄奄的男孩從孩子爹的手中奪過,反抱在自己的懷中。
她将雙手握成拳放在男孩的腹部,以一個特異的姿勢進行沖擊。沖擊的速度很快,令人眼花缭亂,圍觀的人眼見這一幕驚得呆若木雞。
在她幾個來回的沖擊下,男孩「哇」的一聲,從口中吐出了一顆指甲大的果核。
她停止手上的沖擊,扶着男孩的身子,将他放在草地上平躺。
片刻後,男孩睜大的雙眼恢複了正常的大小,眼神清晰明亮。
他深吸了一口氣,哇哇大哭,撲進了阿爹的懷中,仿佛剛剛做了一個噩夢。
夜落又抓起婦人的手,在她的手間一揉,婦人也慢慢地醒轉。
孩童與婦人身子全部無礙,夜落才放心地将郎中帶入學堂內。
夜落不理會郎中詫異的眼神,将他引至先生的房中。她一人坐在了後院的石階上蕩蕩默默。
她望着一簾如洗的碧空,腦中依然停;
留着方才施救前頭痛欲裂的光景。
孩子的爹娘發出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嘶喊,聽在夜落的耳中如同一只只猛獸的怒吼,怒吼聲迂回徘徊在耳畔,令她頭痛欲裂,幾乎蹲在了地面上。
疼痛過後,一個清晰的聲音告訴她:面色青紫,雙眼大睜,胸廓凹陷,這是窒息的先兆,必須立即急救!
那一套施救的方法仿佛銘刻在自己的記憶深處,在一個偶然翻起的時機,那一份記憶就如一根線,指引着她随心而行。
“夜落如此凝神注目,是在想事?”
杜先生用過藥,也慢慢來到後院,坐在了她的身旁。
杜先生說:“你在我藏書閣閱書無數,老夫考考你知理如何。君子多交,從善其道,講的是何道理?”
夜落從袖中取來筆墨,下手有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杜先生點了點頭,又問:“學習講究的是何理?”
夜落:“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杜先生滿意地點了點頭,“老夫剛聽聞,今日你施手救了一個孩童一命。”
夜落猶豫,剛要下筆回話,卻被杜先生伸手止住。
“郎中說,那孩童已然性命不保,是你的妙手回春,将一個死門之人救活,這份起死回生的醫術,竟是連他一個從醫幾十年的老頭兒都嘆為觀止。莫非你曾學過醫術?”
她茫然地搖搖頭。
杜先生嘆了口氣,愛憐地說道:“孩子,老夫與你所處時間雖短,但知你不同平常的人。你知書達理,過目即會,勝過老夫堂下無數的學生。如今,你有那回春之術,不如追随本心,去做懸浮濟世的事情。”
“先生……”
夜落望着如師如父的杜先生,眼中噙滿淚水。
杜先生繼續說道:“這世間貧富有之,貴賤亦有之。有人碌碌無為而平步青雲,有人懸梁刺股卻鳳泊鸾飄。前路漫漫,你可願踏前一步?”
杜先生的意思她懂。她本是字體不識的人,來學堂的目的是為了有言可述,如今讀識無礙,學堂已不是她最終的歸宿。她要做的只是順從本心,找回自己。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寫下此句,她已是黯然神傷。
杜先生神情複雜,他并未多說什麽寬慰的話,只勸勉她繼續學習,“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你雖不在學堂,卻仍需謹記: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目送杜先生的身影消失在房門內,她拜手稽首,跪在石階上久久未回。
離開學堂前,杜先生交給她一封書信,讓她前往招搖城的醫堂-妙林春。
——題外話;
急救普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當上呼吸道因為異物阻塞呼吸不暢時,可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緊急處置,危急時刻救人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