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有麥子的甘甜
天色不早,周家三口明日還要準備開店,告辭時,周奶奶把打包好的的一份生煎包帶上,到隔壁村子串門找常奶奶。
對于常奶奶,周檸印象裏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兜裏總會揣着水果味的硬糖,周檸小時候沒少去常奶奶家串門子。
兩家奶奶是幾十年的摯友,少年時便玩在一處,周奶奶不願去城裏頤養天年,也有因為常奶奶的緣故。
乘上末班車,一個小時後回到蘇市,天色早已黑透。
昏黃路燈下,人影綽綽。
周父扛着一袋面粉,格外有奔頭,周檸和周母也沒閑着,合力拖着只麻袋,因小區設施老舊,沒有電梯,在三樓喘口氣時,遇到恰好散步回來的宋叔叔嬸子,幫忙搭了把手,擡到五樓。
瞅着她們解開麻袋口,李建民驚奇地說:“你們家怎麽買了這麽多豬肉?”
周父樂呵呵,特意選了一條肥瘦相間的五花肉遞出:“剛好碰見老家鄉民殺豬,都是正兒八經散養的土豬,比養殖場的肉質好,拿去嘗嘗鮮。”
李建民不肯收:“使不得,你們家也是小本買賣,可不能這麽大方。”
周父臉一板:“客套啥,平時你們也沒少幫我們家,都是街坊鄰居,以後說不定還有互相幫襯的地方。”
李建民不好再推拒,便收下。
送走李叔叔嬸子,周父把冰箱冷藏室騰空,塞滿了豬肉,還有剩餘放不下,自言自語說:“看來明天得買個大大的冷藏櫃。”
周檸洗完澡,拿幹毛巾擦拭着頭發:“爸,早點睡,明天還要早起。”
周父應和一聲,只好忍着心痛把剩餘的豬肉用保鮮膜裹了一層又一層,塞進冷凍室。
早晨七點半,周氏小飯館準時開業。
第一鍋生煎包新鮮出爐,早有排隊等候的人迫不及待地說:“給我來十個。”
Advertisement
周父低頭打包裝餐:“一共二十塊錢。”
掃完手機收錢碼,女孩似餓極了,迫不及待抓起一只生煎包放嘴裏,被燙了下,驚叫:“天吶,也太好吃了,絕絕子啊!”
引得行人紛紛側目,有人張嘴就來:“店家請的托兒,也不找個演技好點的,太浮誇了。”
瞧着那十幾個排隊的食客,路人不免心癢難耐,真有這麽好吃?□□人民對于美食的執着,無人能及。
陸陸續續有食客排起長隊,眼看隊伍要排到馬路牙子。
有人踮着腳尖伸長脖子:“不知道是不是太餓,我怎麽覺得今天生煎包好像更香了。”
又一人附和地說:“我也覺得,好濃的麥香,讓我想起小時候麥子豐收,奶奶蒸的大饅頭,嚼着特別香,有麥子的甘甜。”
排在前面的路人上下打量這兩名女學生:“你們之前吃過啊,真有這麽好吃?”
女學生說:“當然,我們宿舍小姐妹買的,而且這家店每天只賣十鍋生煎包,來晚了買不到。”
路人哼哼:“營銷罷了。”
寬敞的馬路,一輛黑色路虎駛過,主駕駛裏的男人餘光瞥見這條街的“盛景”,笑着搖頭:“有這麽誇張?”
沒多久,他就笑不出來了。
……
八點十分,最後一鍋生煎包了,周檸望了望後面陸續又過來排隊的人,提醒:“除前面二十人,後面不要再排隊,今天的賣完了,請明天再來。”
有人大失所望離開,曾沛急躁地抓了抓後腦勺,跑過來說:“店主美女,看在我等了十幾分鐘的份上,能不能幫我多做一份,我老板特別挑嘴,要是吃不到美味的食物,他就會心情不好,心情不好,我就遭殃了。”
周檸動作如行雲流水地撒上白芝麻和蔥花,關火,為難地說:“準備的食材全部用完,我也沒辦法。不過我有個熟客,你問問她願不願意分你一份。”
這個大喘氣,曾沛差點一口氣沒喘上來:“謝謝你,店主美女,好人好報。”
周父清了清嗓子:“好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