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調查 ◇
我只是希望您知道,昭陽地産裏的毒瘤不拔不行。
江修銷假回來的第一場會議,就是南湖項目調查結論的彙報會議。
這次事故歸根到底就是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導致承重牆強度不夠,最終坍塌。而深究下去,這些不合規的材料供應商和操作施工方究竟是誰引入的?質量報告究竟是誰糊弄過去的?其中存在什麽樣的利益輸送?這種利益輸送究竟是在單個項目存在,還是整個昭陽地産都已泛濫?
每一件事情都值得追查下去。
事實上,在江修的授意下,調查組也确實這樣查下去了。
檢查組的事故調查報告已經出來了一周多了,江修還在醫院的時候就仔細看過。報告裏面已經列明了最終鎖定的幾名重要責任人名單,其中有的存在利益輸送的嫌疑,有的存在渎職現象。
而這些責任人裏,職級最高的,牽扯昭陽地産集團總部的管理者。
不知江修出于什麽樣的考慮,這次彙報會的參會範圍不大,除了調查組主要負責人,就只有江修和宋啓君兩個人,甚至連宋铮都暫時沒有被叫過來。
因為方雲晚的那碗番茄雞蛋面,這場重要的會議,江修遲到了半個多小時。
頌文的人大多知道,宋啓君生平最恨人遲到,有時候,約的人遲到一分鐘,他便拂袖離去,一刻也不願意等了。
可今天他卻對江修難得地有幾分耐心,江修到的時候,一屋子的人都在等着他一個,只是宋啓君黑着張臉,會議室裏的氣壓低得令人喘不過氣來。
江修自知理虧,坐定後沒多解釋什麽,只轉頭示意調查組負責人開始彙報。
不知道是不是是念在江修前一段病重,宋啓君雖然因為他浪費了大家半個小時時間,心裏有火,卻壓着脾氣沒有發作。調查組負責人拉出事故主要責任人名單時,宋啓君的臉色陡然陰沉下來。
名單上赫然有幾個名字,是宋啓君無比熟悉的。
那都是早年跟他一起打江山的老人,後來頌文的生意越做越大,這些跟宋啓君一起同舟共濟過的人深得他的信任,便被分派到不同板塊去,開疆拓土,随着各個板塊發展壯大,他們日漸成為各個板塊的中流砥柱,獨當一方。
Advertisement
宋啓君死死盯着那幾個被懷疑存在利益輸送的人名,他怎麽也想不到,當年踏踏實實的人,怎麽會動起這樣的心思?
這些頌文集團的元老們,不僅宋啓君認得,江修和調查組的同事也認得。其實這次會議,除了向宋啓君彙報調查結果外,更要緊的,是向他探探口風,下一階段,該如何推進下去。
彙報完畢,調查組負責人朝江修看了一眼。
江修會意,抿了口水,清咳一聲,向宋啓君說:“本次涉事的人員不只有施工方的人,也有我們頌文自己的員工,有一部分人職級還不低,下一步的計劃,我覺得還是得向您請示一下。”
“你們下一步什麽計劃?”
江修示意調查組相關負責人先離開會議室,取過激光筆,将PPT翻到有涉事人員名單的那一頁:“目前的證據已經相對充分,我們打算把這部分材料整理後移交公安機關立案,由公安機關介入下一步調查。”
“他們可能面臨什麽?”
“更專業的意見,可能還得請律師來判斷。但是我們之前跟法務部的同事探讨過,這份名單裏的絕大多數人,有可能被刑拘。”
宋啓君久久盯着投影儀投出來的那幾個名字,重重嘆了口氣:“只能這樣嗎?”
宋啓君中年喪妻,晚年喪女,又跟他這個外孫相看兩相厭,這些年他孤家寡人一個,除了宋铮,常走動的就是這些當年一起做事業的這些老朋友。
他和這些人的感情,江修不能體會,卻可以理解。
會議室裏只剩宋啓君和江修兩個人,宋啓君沒什麽要掖着藏着的,嘆氣聲越發多了起來。他曲着手指叩了叩桌面,對江修說:“你接手頌文的第二年,就大刀闊斧地搞制度革新,砍去了一波老人,你記不記得那時外頭怎麽說我們的?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說我宋啓君見利忘義過河拆橋。”
這事江修當然記得,那時他年輕氣盛,自以為照章辦事,支付了足夠的辭退賠償金,合該理直氣壯。可大多像當年的頌文那樣作風老派的公司,偏要談法不外乎人情。
盡管他辭退的都是些仗着資歷倚老賣老的閑人,也支付了優渥的賠償金,可在別人看來,還是頌文不近人情,驅逐老功臣。
因為這事,江修跟宋啓君本來就不甚融洽的關系雪上加霜。兩人白天在公司的會議室裏吵,晚上回家在餐桌上吵,後來江修索性搬出宋家老宅,住到外面去。
隅城的圈子就那麽大,那幾年關于頌文的閑話多了去了。
江修對那些議論充耳不聞,在他雷厲風行的風格影響下,頌文集團一改內部人浮于事的作風。而與此同時,江修幾番三顧茅廬,從各處挖來不少優秀人才,逐步推倒內部按資排輩的風氣,不少重要崗位上都是能者居之。
後來,集團的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運營效率持續提高,加之江之恒當年目光獨具,提前布局的各個板塊遍地開花,頌文集團大放異彩,那些議論聲漸漸便成了誇獎江修青年才俊的奉承。
成王敗寇,自古如是。
宋啓君的話還沒有說話,江修抿着嘴等他繼續說下去。宋啓君擰緊了眉頭,臉上的皺紋像是更深更長了,他指給江修看:“這些留下的老家夥,都是能做事的人,可是,可是怎麽這麽糊塗啊!你看,這幾個人,再過幾年就能退休了,為什麽要趟這趟渾水啊!”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身處一個行業裏,有時确實很難獨善其身。”江修在昭陽地産待過,對業主方與施工隊之間的貓膩,他多少也了解一下,“只是這次牽扯到了人命,我覺得終歸要給死難者一個交代,希望您能理解。”
宋啓君又是一聲長嘆:“他們也是沒想到會帶來這樣的後果。”
“興許是,但畢竟已經無法挽回。”江修與宋啓君之間親情冷淡,習慣了這樣公事公辦的語氣溝通。
即使他要說的事與他自己密切相關,“還有一件事,我不确定是否與此事有關,但我希望您同步知悉。”
大多數時候,宋啓君的優柔并不會在江修面前顯露,難得的一回剖白心境,就這樣飛快地被江修冷靜疏離地打斷。
早年,宋啓君因為江之恒的關系,連帶着也不喜歡江修,對這個孩子向來冷淡。
如今年紀大了,羨慕起兒孫繞膝的好處來,而這個孩子好像已經不再接納他了。
俗話說得對,真的是種什麽因,得什麽果。
宋啓君暗自苦笑,收斂起感傷情緒,看向江修。
江修說下去:“我半個月前急病入院,那時徐章應該有跟您彙報過。”
“是,我知道這件事。”
盡管知道,卻從頭到尾沒有去探過一次病。看起來,他們之間似乎當真是疏離的同事關系,而毫無血緣羁絆。
但江修卻不在意這些,他繼續說:“許路遙懷疑,我那時并非生病,而是中毒。”
“中毒?”
“對,并且用藥劑量不小,是沖着要我的命去的。”
江修依舊冷靜異常,仿佛他口中那個險些被毒死的人并不是他自己。
習慣了忽視江修的宋啓君這時才再次想起,筆直端正坐在他面前的人,半個月前剛剛在鬼門關外繞了一圈回來。他把目光從屏幕上的名單,轉移到江修身上。
從宋錦懷上江修開始,在宋啓君眼裏,江修就是個小拖油瓶。他不喜歡江之恒,連帶着也不喜歡這個姓江的小東西,後來宋錦和他一起出車禍,宋錦死了,他卻活了下來,宋啓君沒緣故地把失去宋錦的賬記到他頭上,對他更是沒有好臉色。
江修長大後很像宋錦,不僅長得神似,性格也像,聰明而果決,除了那顆遺傳自江之恒的脆弱心髒。宋啓君不是沒想過給江修治病,可宋錦死後,江修不知去向,他找到江修把他接回身邊時,他已經十幾歲了。醫生說,早過了最佳治療時期,做手術風險太高,建議先保守治療。
這一治便就是好多年。
這些年裏,宋啓君最不想見到的便是江修生病。不是因為心疼,而是因為他生病的時候,像極了江之恒。宋啓君很容易就會想起很多往事,關于江之恒的,關于宋錦的,還有關于那個因為江之恒而走失的孩子的。
那個孩子如果還在,也比江修大不了幾歲。
“宋董?”被宋啓君的目光盯得不自在,江修忍不住喊他。
宋啓君回過神:“你最近得罪了什麽人?或者,你還能想到誰可能給你下毒嗎?”
“沒有。”江修有些遲疑,“但我最近做的最遭人恨的事,應該就是要求調查組将廉潔調查擴展至昭陽地産全盤,也許動了什麽人的蛋糕。”
“那也不至于對你下殺手!”宋啓君憤然拍案。
相比之下,江修顯得異常平靜:“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自古都是這個道理。若是這件事當真與徹查昭陽地産有關,我只是希望您知道,昭陽地産裏的毒瘤不拔不行。”
幾句話間,宋啓君像是又蒼老了些,他疲憊地揉揉額角:“嗯,這件事就按你的想法處理吧,盡快查清楚事故背後的利益關系和害你的人,當然,一切都要在确保你自己安全的前提下。”
交代完,宋啓君站起身,緩緩朝會議室外走出,走到門邊時,終于把纏在喉嚨裏的那句話說了出來:“我知道因為你父母的關系,你比誰都希望頌文蒸蒸日上。但是出了這樣的事,哪是休養半個月就足夠的?自己身體也不是多好,還是要多注意保養。”
他們之間很少有這樣殷殷關切的溫情時刻,宋啓君這話說得別扭,江修也是愣了一愣,才幹巴巴地回應了兩個字:“好的。”
宋啓君走後,江修讓徐章把調查組的人喊回會議室來,并安排徐章去簡餐店買了咖啡和三明治,讓大家邊吃東西邊開會。
而江修自己不舒服,沒什麽胃口,只握着一杯牛奶時不時抿一口了事。
這場會議又進行了将近兩個小時,一直到下午上班了才結束。江修回來的第一天上午,便被工作擠得滿滿當當,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江修結束會議回到辦公室,徐章把分門別類的文件送進辦公室裏,提醒他:“許醫生說您下午需要輸液,我已經把下午所有需要會面的非緊急日程都推掉了,你是在這裏輸液,還是去休息室?”
“就在這裏吧,我邊批點文件。”江修邊說着,邊旋開筆,攤開一本文件夾。
“好的。許醫生應該一會就……”
徐章話未說完,卻見江修的筆從他修長的手指間滑落下去,砸在桌上發出一聲悶響,繼而江修身子軟軟向前軟倒下去,驟然無聲無息地倒伏在辦公桌上。
作者有話說:
今天是事業修;
感情修太傷了,得讓他緩緩;
下一更周四,恐怕你們又得生氣,哎哎哎;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