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鹽糖水、撿了個人
孟錦繡的小鋪面裏,桂花糕一經推出,立刻受到了食客們的熱烈歡迎。
這些日子,凡是來買朝食或者香煎豆腐的客人,都要買幾塊桂花糕回去。
“孟小娘子不知道,這桂花糕我家娘子極愛吃,每天都催着我出來買。”
“我家娘子也是,孟小娘子這桂花糕又松軟又甜糯,我以前從未吃過滋味如此好的。”
孟錦繡聽着客人們的誇獎,忍不住笑起來。
她又聽有人議論。
“聽說近日南邊水患頻發,似乎有些亂。”
“我也聽說了,還好長安城內太平,也不知道今年南邊好不好過。”
孟錦繡聽着客人們的低低議論聲,不免又想起前幾日徐二娘的話,她搖搖頭,将手裏的桂花糕遞給客人。
孟錦繡沒想到,早上才聽客人說起流離失所的話題,下午自己就撿了個人。
下午時分,孟錦繡去後街的豚肉鋪子,買了一大塊豚肉回來。
因着不趕時間,孟錦繡邊逛邊往鋪面的方向走。
這些日子氣溫漸漸熱了起來,立夏之後,桃花和海棠開過一季便落了,桑樹和榆樹卻越發的枝繁葉茂起來,萬物顯出勃勃生機。
因着各種蔬菜開始豐富起來,孟錦繡琢磨着除了菘菜之外,裏脊夾餅中的蔬菜也該換些新花樣。
就這麽随意的想着,在經過正街的時候,她發現街上躺着一個人。
孟錦繡走過去看,發現是名年紀不大的女郎。
這小女郎似是昏厥過去了,雙目緊閉、面色消瘦蠟黃,看上去氣若游絲的樣子。一雙鞋磨損的厲害,不知走了多少路,才終于撐不住昏倒的。
周圍站着三三兩兩的行人,圍着那小女郎低聲議論。
“看這模樣,應該不是咱們長安城裏的人,反倒像是流民?”
“我聽說最近外面起了水患,莫不是逃難來到咱們長安城的吧?”
“她怎麽昏過去了?莫非得了什麽病?”
此話一出,周圍那些人紛紛離遠了些。
孟錦繡上前去扶起這名小女郎,聞言搖搖頭,朝那說話的行人解釋道。
“應該不是生病,我看她臉色蠟黃消瘦,鞋底又損壞的厲害,多半是走了許久的路,體力不支餓暈的。”
有行人見孟錦繡想幫這小女郎,好心開口提醒:“雖是如此,孟小娘子還是謹慎些,或許是城外的流民也說不定呢。”
孟錦繡抿嘴笑笑:“應該不是,若是沒有公驗,想是進不了城門的,又怎麽會出現在咱們永崇坊裏。”
“勞煩各位搭把手,将她擡到我那裏去吧。”
幾個行人聽孟錦繡說的在理,紛紛點頭,都贊孟小娘子的心地極好。
孟錦繡聞言只是笑笑,和衆人一起将她自地上擡了起來。
這小女郎年齡小、分量也輕,幾人一起擡着走,很快就到了孟錦繡的小鋪面裏。
孟錦繡将後院一間房略打掃了打掃,然後将幾張胡桌并起來,暫且讓人把她放在上面,算作臨時的“床”。
一名常來買裏脊夾餅的熟客,朝“床”上看了那小女郎一眼,向孟錦繡轉過頭來問。
“孟小娘子,她這麽昏着不是辦法,要不要請郎中來看看?”
孟錦繡想了想:“既然是餓暈的,找郎中來也是要先弄醒了再灌湯藥,反倒更耽誤了時間。勞煩客人看着她一會兒,兒去去就來。”
那客人忙點點頭,孟錦繡感激地朝他笑笑,自回了前面的小鋪面裏。
她先在竈上燒開一壺熱水,又從一旁拿過兩只竹杯子,裏面分別放了饴糖和鹽。
等往竹杯子裏倒入熱水調勻之後,孟錦繡端着這兩杯鹽糖水,重新回了後院中。
等杯子裏的水變溫熱之後,她将那小女郎的頭微微擡高,然後将兩杯水依次給她灌了下去。
轉眼的工夫,那小女郎的面色就變得紅潤了一些,雖還是蠟黃的,卻沒有先前那麽出氣多進氣少,眼看是緩過來了。
一旁那客人看的瞠目結舌,驚奇的朝孟錦繡問道:“孟小娘子,這兩杯清水竟然這麽神奇,莫非可以把人救醒嗎?”
孟錦繡笑笑,朝他解釋道:“客人看着像兩杯清水,其實不然。實則一杯加了鹽,另一杯加了饴糖。糖可以在短時間內補充人體能量,鹽則可以補充消耗的水分,确實能将人喚醒。”
“不過這才只是暫時的,最根本的,還得要好好吃飯才行。”
那客人點點頭,忙将這救人的法子記下來,見沒事了便告辭離開。
孟錦繡想了想,去前面的竈上熬了一鍋紅豆粥,然後又回來守着。
大約過了半盞茶的工夫,這小女郎終于轉醒了過來。
房間裏面,地面打掃的很幹淨,但四周牆角還挂着蜘蛛網。窗戶朝外打開着,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屋裏的光線很亮。
這小女郎盯着窗戶發呆了片刻,似是不相信自己身處在如此安寧的地方。
緊接着,她聽到耳邊傳來一道聲音:“醒了?先把粥喝了吧。”
那小女郎稀裏糊塗的接過孟錦繡遞過來的粥,盛粥的瓷碗不大,白色碗裏是熬的軟爛稠糊的紅豆和稻米。
待将一口熱騰騰的粥含在嘴裏,她才似醒過來般,猛吞了幾口紅豆粥,眼淚刷的一下子滾了下來。
“謝、謝謝小娘子。”
細弱的聲音傳出來,因感激帶了點結巴,聽上去有些怯生生的。
孟錦繡嘆了一口氣,這小女郎估摸着只有十幾歲,若是放在現代,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
她和善的沖她彎起雙眼,放緩了語氣安慰道:“先喝粥吧,有什麽話等吃飽了再說。”
等這小女郎吃完了一小碗粥,孟錦繡将碗接了過來。
怕她沒有吃飽再要,孟錦繡細細朝她解釋道:“你餓了好幾天,不宜一下子吃太多東西,這一小碗紅豆粥已經很夠了。”
小女郎點點頭,臉上全是感激之色,顯然對她來說,這一碗紅豆粥已經足夠好了。
她告訴孟錦繡自己名叫阿蘿,因着外面水患四起,才逃難到了長安城,想在城裏找份差事做。
不料差事沒有找到,自己先因為走的時間太久,餓昏在了半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