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清穿斷發皇後4
香皂不是一天就能做出來的。
只做皂液到是用不了多長時間, 攪拌和冷卻加起來用不上半個時辰,再倒進模具裏等成型,按照成分不同, 也是一兩個時辰到兩三天不等。真正能用, 還得放在陰涼通風的房間晾上至少一個月才可以的。
那仨人争論的焦點, 也不在具體制作上,制作是王串錢怎麽教怎麽是, 陸貴人與葉太醫啥也不懂, 只能聽指揮。他們争的是前期的準備工作。要放什麽東西, 陸貴人是恨不得手上能拿到的材料,都放進去試一試。什麽牛奶羊奶,花草, 水果的,她都想試試。連黃瓜柿子那些都不放過。更別說正是夏季果子豐盛的時候,翊坤宮這會兒內務府供上來果子就有十幾種。她都想試試。要不是純貴妃和楚然一致反對, 她連香菜茄子都敢加進去試試, 簡直要了命了。王串錢說直接放花汁子果汁子的皂不好保存,味道也沒有放精油的好。做出來的東西很雞肋, 貴人不用,覺得粗鄙,窮人又用不起, 做那玩意兒沒有意義。葉太醫是覺得有些藥材可以試試, 像是薄荷葉,玫瑰花, 橘子皮啥的都成,沒好處也不會有壞處。可像是紅棗人參荷葉枸杞生姜什麽的,那不是吃的嗎?放皂裏有啥用?而且放人參, 珍珠粉啥的,多浪費呀。
直到楚然說,都做出來看看再說,才不吵了。
折騰了一下午,到掌燈時分了,成型的就有二十幾種。拿過來讓楚然看。
那她怎麽看呀?
“制皂的事就由陸貴人負責吧。葉太醫從旁協助,王串錢具體執行。等皂做好,拿去找人試着用,看看效果。把成本和效果報過來。做得好,本宮有賞。”
楚然才不會自己天天盯着呢,還多少事兒沒做呢。剛好陸貴人感興趣,就給她一個機會呗。
下午的時候,她親自挑了給純貴妃和婉嫔、陸貴人的花,水都換了,只是濃度低一些。純貴妃的花品種也好一層,靈雨水深度多一點,體現出來身份的差距就成。也沒摳摳搜搜的只給婉嫔和陸貴人一盆,每人兩盆,品質有差別就行呗。
也沒忘了皇上那一份,楚然準備了一甕跟她炕桌上一模一樣的睡蓮,讓有容送去養心殿,順便把晚膳也給送去了。早膳來不及做,晚膳和點心,楚然還是會親手做的。不能搞錯重點,過日子嘛,不能老想着改變世界,自己男人不管了。不像話不是。
第二天一大早,內務府的人就來回話,說林貴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拒絕遷宮,他們也不敢強迫。
什麽不敢用強啊,就是敷衍她這個皇貴妃罷了。覺着有令妃幫着說話,林貴人自己也有寵,皇上最後還是會站在寵妃一邊,皇貴妃不能把他們怎麽樣呗。
行,那你們就敷衍吧,正好,看看誰是人誰是鬼。
她現在最專注的是看醫書,太醫院剛編成不久的《醫宗金鑒》是能做教科書那個級別的寶貝。養心殿的書房裏都放着的,是師父讓人給送來的。知道她感興趣。總不能莫名其妙的就會醫術吧。再說她也只吸收了《黃帝內經》和《神農百草經》兩本書,一通百通,不是也得先看到才能通嘛。
有容是身邊老人兒,又是掌事的姑姑,有些話別人不方便問的,她能問,還委婉的提示了楚然一下,那麽多正事沒做,後宮還一團亂,沒梳理好呢,看醫書有什麽用?等楚然一說,她想自己找找法子,看看為啥一直沒懷孕,怎麽才能快點兒懷上孩子。就再沒人說一個字了。所有人都覺得,有孩子才有一切。皇後的位子,也得有孩子才能穩。
別管這樸實的認識有多可笑吧,理由有用就行。
Advertisement
楚然有空就拿出來翻一翻,确實是好書,一看就會了。但不能表現出她真懂了,得沒事兒就翻翻,還得時不時的問問太醫,多問多請教,拿出個好學生态度來。
妃嫔們來請安,明顯的态度更敷衍,沒治得住林貴人,大家都看清了皇貴妃有名無實虛張聲勢的“實質”,也就不用那麽在意了。
陸貴人請完安直接去了制皂房忙她的事。純貴妃與婉嫔剛得了好東西,态度自然是好的,但沒再多留。說等着香皂能用了再來看。确實也不好天天的賴在翊坤宮裏不走,太谄媚了也不好。
內務府的管事和先皇後的掌事宮女首領太監帶着人來應付差事的時候,楚然都快聽睡着了。磨磨叽叽的,一點兒實在東西沒有。
“娘娘,娘娘,大喜啊!”常青在外面大呼小叫的進來,進門還摔了一跤,趴在地上嘴都笑開了花,不知道疼似的,沖着楚然笑。
“你是越來越不濟事了,毛毛躁躁的。”沒看先皇後的得力幹将們都笑話你呢嗎?
常青才不管別人笑不笑話呢,以後,除了吳書來和李玉,誰見了他都得矮一頭。“娘娘,皇上剛剛發了聖旨,立您為皇後了。還把內務府的總管李公公和乾清宮的有福姑姑撥來翊坤宮當差呢。傳旨的人馬上就到了……”
這話一出,滿屋的宮人都跪下給楚然賀喜,預備皇後和真皇後還是不一樣的。如今立了後,才算是真正的名正言順。
先皇後的幾個奴才先是驚,後是懼,然後才一個個的跪下行禮。
若只是封了皇後,他們還不一定會怕,皇後與皇後還不一樣,他們向來覺得了解皇上,認為皇上絕不會把內務府再交給任何一個人掌控,除了他自己。更不會交給新皇後,所以他們才那麽狂,是一直覺得腰杆子硬,皇貴妃想在後宮順順利利的做她的攝後宮事皇貴妃,就得讓着他們一些。
如今,皇上不但封了後,還把李玉和有福給派過來了。李玉是內務府的總管太監。別看吳書來是首領太監,平時在皇上身邊的時間也最多,但若論起信重來,李玉也不差什麽的。有福更是乾清宮的掌事姑姑,養心殿的事兒也都是她管着,能做皇上寝宮的掌事姑姑的,那得是什麽人?必是絕對信任的心腹。
皇上把這兩個人撥給翊坤宮名下了,說白了,就是來給新皇後撐腰的。有這兩位輔助,後宮還有誰能拿捏皇後了?
還不服軟,能咋辦啊。等着挨收拾嗎?
宮人們剛起來,傳旨的就到了。李玉和有福也一并到了。
接旨吧,又都跪下。
旨意上說了,雖是封了皇後,但封後大典要等到先皇後二十七個月喪期滿後才舉行。但一應供給和待遇,都按皇後的來。
簡單點兒說就是,不通告天下,但你是有名有實的真皇後了。
接完旨意,得去謝恩,先去謝皇太後,再去謝皇帝。
楚然想了想,也好些日子沒去給皇太後請安了。這滿宮裏都知道,她花養得好,送了後妃,還送了皇帝,純貴妃還把那花兒的效果宣揚得跟天宮裏剛摘回來的似的。
有好東西不孝敬皇太後一份兒,不太好。如今也是正經的兒媳婦了。
那就送吧。
挑了四盆花,這回沒送水仙,是蘭花。給花裏澆了些靈雨水,效果其實也還行,而且那水沒入土裏,一吸收,作用的時間還能長點兒。不過就是濃度差一些。鈕祜祿太後這樣兒的,也不能給她太好的東西,她沒夠兒。
說起來,鈕祜祿太後與乾隆這一對母子,也是挺有意思的。
乾隆那人,史書上說他孝,對母親多麽好多麽好。可再看看,他對他爹和他娘的太度,咋滴呀?你娘是親娘,爹不是親爹呗?
所以呀,那孝,只看他需不需要了。對現在這位,那更是,你別妨礙我,別摻和我的事兒,那咱就是母慈子孝娘倆好。但你要是想管我,那咱就另說了。不用說別的,就當年怡嫔的事兒,他就能大半年不能親媽見面。是孝在哪了?
這太後娘娘,自覺宮鬥冠軍,可是早年在府裏,福晉那是挑不出一點錯處的方正人兒,王爺也敬重,還有年側福晉風頭無兩,她想鬥都沒資格。進宮之後,皇後和年貴妃在的時候,誰眼裏看得見她。後來把年妃熬走了,皇後熬走了,三阿哥也處置了,四阿哥終于出頭的時候,以為她能做後宮第一人了呢。雍正爺是寧肯自己管都不麻煩她。她兒子都是實際上的太子待遇,封了寶親王了,她也份位也沒晉上去過。說是晉了貴妃,那就是自己給自己臉上貼金呢,內務府哪條記錄裏都找不着熹貴妃的記錄,更別提啥冊封儀式的。雍正爺到死都沒讓她管過一天的後宮。
到了兒子這兒,想憑着生恩施展一下,又遇上了厲害的兒媳婦,她更鬥不過了。
慢慢的,她自己就找到了最舒适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好吃好喝好享受的整日高樂,想見見誰就見見誰,想聽聽戲就聽聽戲,想玩兒什麽,兒子媳婦兒也會想法子給弄來,小來小去,對他們沒影響的,給娘家的哪個姑娘找個像樣兒點的婆家,給誰陪嫁個莊子鋪子的,也都由着她做主。習慣之後,她也覺着,這樣兒也挺樂呵的。
非得想找點兒勝利者的優越感的時候,就跟耿太妃叫勁。倆人換着養兒子,三阿哥還沒壞事之前,大家都是一樣的,沒誰比誰高貴。三阿哥沒了,耿氏才主動退了一步,把她尊起來了。她是沒事兒就拿捏一下耿氏,非得壓耿氏一頭才行。一樣的養母,弘晝得處處把她尊在前面兒,處處得表現得生恩沒有養恩大。到了乾隆這兒,那就是她這一輩子,對大清朝最大的貢獻就是生了個皇帝,除了孝莊老祖宗,數她功勞最大。
耿太妃呢,也很意思,那腦子是真好使,人也活得通透,心胸還大,能陪着雍正爺喝酒的女人,腦子就錯不了。估計每回她跟人家折騰的時候,人家都當小戲兒看呢。還能把她哄着樂樂呵呵的,不折騰別人去。背地裏,乾隆和富察皇後,沒少孝敬那邊兒好東西。
這些都是師父告訴楚然的。她都當故事聽,可新奇呢。
也知道這位太後好享受,奢靡。那拉氏的記憶裏,也有壽康宮的記憶,但都沒有她自己真正走進來的那種震撼感。
啥叫金碧輝煌,啥叫畫棟雕梁,她算是見到了。富貴窩,應該就是這樣吧。
怎麽說呢,富貴是真富貴,就是總覺得少了點啥。
晃眼,卻又看不出內涵來。
不是花開富貴,就是鳳穿牡丹的,全是花團錦促的繁華,就像是把世間所有的好東西都堆一塊兒了。
啊,對了,有個詞兒,或許跟這情形有些粘和,暴發戶。
就那個感覺。
進了後殿,就有很貴的檀香味兒,太後娘娘致立于給自己立老佛爺人設,後殿裏三間的佛堂,常年香火不斷,她自己每日至少得在佛堂裏念一個時辰的經。說是給皇帝和朝庭祈福。
太後宮裏用的,自然是最好的香,味兒是挺重,但不嗆人。
因着香燒得多,後殿裏花草不多,就是最簡單的那幾樣兒。還有起居室的裏擺着十幾盆月季蘭花和時令鮮花,美化一下環境。擺的更多的都是各種金銀玉石的器具,還有幾件珊瑚的。
“皇太後吉祥,皇太後安。”
“起來吧。”
最簡單的問候完,楚然都不知道該說啥。
沒等她想好說啥,太後吧啦吧啦開始講了:“聽說皇後在宮裏擺弄香皂?那些個勞什子,想用多少沒有的,你是皇後,多少正事要你辦呢?還有,身為皇後,當給後妃做個榜樣,整日裏無所事事的,像什麽樣子。把皇帝照顧好,多生幾個孩子,綿延子嗣,才是正理……”
嗯?
這說的都是什麽?
你要是普通人家的老婆婆,對繼室兒媳婦說說這些,也還行吧。可您兒媳婦是皇後,您這說的是啥?先不說那香皂,幾十兩銀子一塊兒,你不當回事兒,奢不奢糜的,先往後放放。說給後妃做榜樣,多生幾個孩子?你連你兒子為啥立那拉氏當皇後的意圖都沒搞清楚,還在這兒教訓人呢?生孩子?生出來嫡子,長大了好威脅他的皇權嗎?
就這覺悟,上來就想拿捏新皇後,別說是楚然了,就是原來的那拉氏,能就樂意讓她拿捏?雖然那位氏也挺軸的,也沒搞清楚自己的定位,都當了皇後了,還非得生孩子,後面又不管不顧的斷發吧。但人家能熬到坐上後位,肯定還是有長處的,怎麽可能那麽好拿捏呢?
“是,太後教訓的是,臣妾記住了。”楚然态度可好了,還給行了個禮,十分受教的樣子。
反正是你說你的,出了壽康宮,我該怎麽着還怎麽着。你說啥我就認,便我堅決不改,愛咋咋滴。
神奇的是,她這态度,還真就把太後給取悅了。她很高興,皇後這麽聽話。非常給面子的讓身邊的有貴嬷嬷把她帶來的四盆蘭花都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以顯示她對皇後的重視。反手還賞了兩盤子首飾下來。
是的,兩盤子。
紅寶石的頭面兩副,珍珠的頭面兩副,還有一副點翠的頭面。以及一堆镯子珠鏈戒指護甲啥的,那百寶镯上還鑲着鑽石的。說是讓她賞人用。
這可真大方。
楚然再行謝禮的時候,就真誠多了。
這也太好哄了。
這會兒心裏就想着,她要是耿氏,也樂意哄着她。
有個好開端,後面的話就好說了。無非就是謝恩呗。全是聲面話。應付完了,又後偏殿見了見耿氏,還有養在耿氏身邊的和婉公主,是弘晝的嫡女,被乾隆收養進宮的,跟着親祖母長大,在那樣兒的祖母身邊教養,小姑娘性子特別豁達,樂樂呵呵的,特別可愛。楚然看見她,就像是看到了小狐貍和小溪兒,給了不少東西,還讓她多去翊坤宮玩兒。
為了不惹老太後不高興,在偏殿也沒多待,大體是走個程序,就出來了。還得去養心殿謝皇上呢。
封後的旨意一出,她謝完了恩,就該別人來恭喜她的。
事兒多着呢!
不過這時候,還是得低調,遞進來的牌子,只收了牌子,沒讓進宮來。只說等封後大典過後再說。
就接了那拉氏親娘的牌子。
老太太進了宮,行完了國禮行家禮,坐下之後拉着楚然的手激動得直哭。一個勁兒的念叨着娘娘總算是熬出來了,再能為皇上生下一男半女的,這輩子就圓滿了。
得,老輩兒的,都這個想法。
沒法說。
楚然留老太太在宮裏用了晚膳,又囑咐了家裏這時候千千萬萬要低調,不能被別人利用的。她家裏兄弟沒什麽有能為的,就一個侄子讷蘇肯襲了她爹的爵位和佐領的官職,剛又被賞了三等侍衛,乾清門行走。還賞了油房胡同的一處宅子。這就行了。再給多了,他們也受不起。不像是人家富察家,世家大族,子弟裏出息的多。那拉家是真的沒有那人才。本本分分安安穩穩的活着,比啥都強。
“過些日子,等宮裏理順了,我有事情交給侄兒們做,現在一定得穩住了。”
她這麽一說,老夫人覺得皇後沒忘了娘家人,就挺滿足的。
回到家裏把皇後的意思給兒子孫子們一說,一家子火燒火燎的心,也就穩多了。閉着門,輕易不與權貴們結交。安心等着主子娘娘給安排活兒。
李玉給楚然回報了那拉氏一家子的表現,楚然心裏也挺高興的。這娘家還行,不扯後腿的娘家,就是好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