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對罵[VIP]

衛琰為人正直忠誠,但他和泰興帝君臣之間卻有一個共同話題——懼內。

陳夫人氣得一瞪眼,衛琰馬上就軟了,對着陳夫人連連作揖告饒,“夫人贖罪,我不是有意怠慢夫人的,是想着太子恢複神智之後朝中變化沒留神。”

“太子癡傻的時候你天天在家裏對着我唉聲嘆氣,太子現在好了,是值得高興的事兒啊,你還琢磨什麽。”陳夫人嗔道,她歡歡喜喜的說,“後天是阿遣休沐的日子,正巧讓他說說太子病愈之後性情如何。”

衛琰皺眉,“夫人有意讓四娘入宮?”

“我願意不願意不重要,重要的是娘娘還沒把這話說破,但她讓我帶着兒女進宮,咱們家就不能失了禮數。不管四娘以後有沒有這個造化,皇後娘娘在她尚在閨閣時候看重,都是四娘出嫁時候的本錢,能讓她以後日子過得更加平順。”面對女兒的未來,陳夫人比衛琰冷靜得多。

衛琰搖頭,“我不是想阻止四娘的青雲路,若太子真不錯,四娘嫁過去我只有高興的。前面幾個月阿遣回家也沒見他說過太子早就病愈的消息,可見太子病愈不久,現在誰也不知道太子到底是個什麽性子,我擔心他不學無術,委屈了四娘。”

“娘娘自小教養到大的,能有什麽大毛病。”陳夫人十分看好神龍,還不是她女婿就一個勁兒的開始在丈夫面前說起神龍的好話,“你們在前頭沒瞧見,晚宴的時候,太子坐在皇後娘娘身邊,發覺哪個菜能讓娘娘多看一眼,馬上伸筷子幫娘娘夾到盤子裏,也沒忘了身邊幾個伴讀的飯量。你們男人啊,成天就盯着朝堂上争權奪勢,在家裏頭別在婚前厮混出孩子都有臉自稱‘青年才俊’,哪知道我們女人家憋在宅院裏頭,想得的只不過是個知冷熱的人。”

“尋常家世不錯的男兒房裏尚有幾個寵妾豔婢,我也不求太子能‘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他哪怕像陛下似的好女色還能別讓人傷了皇後娘娘的臉面,我就心滿意足了。”

陳夫人說的動情,完全沒發現丈夫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誰對你說什麽了?!”衛琰沉下臉,朝堂重臣的氣勢頓時唬住了陳夫人。

陳夫人很快緩過神,生氣的去拍丈夫手臂,“你吓唬我幹什麽。”

衛琰無奈,“好好好,是我說話太大聲的,求夫人告訴我,四娘是遇上了什麽事情,居然讓你覺得四娘不配找個有才又有德行的丈夫。”

陳夫人嘆了口氣,這才把前些天的事情對丈夫說了,“這件事情我本來不想瞞着呢,但四娘怕你氣急了動家法打傷阿遣,求着我先瞞你些日子,我才一直壓着沒說。阿遣在宮裏偶遇榮祿大長公主和李驸馬生的小女兒,對人家一見傾心。李姑娘最近随着榮祿大長公主頻頻入宮,在鳳栖殿也沒少碰見阿遣,一來二去的,兩個人都有那麽點意思。正巧快到重陽節了,阿遣上回休沐求四娘陪他去銀樓逛逛,親自畫了樣子,想給李姑娘打一根金簪做定情信物,讓我去探探榮祿大長公主的口風。”

“也怪我沒想着多派些人手跟着,他們姐弟倆一共帶了八個丫鬟、四個小厮就出門了。結果在銀樓裏遇上吳家大郎,誤把阿遣當作姑娘調戲。阿遣氣不過帶着小厮和吳家的打起來了,四娘聽到動靜出來勸架,不知道怎麽搞的讓吳家人撿着了她從小帶到大的金鎖片。吳家夫人上門拜訪過我了,話裏話外暗示我四娘跟她兒子有首尾,想糊弄我把四娘嫁過去。我瞧着吳家來者不善,若是拒絕了婚事,吳家恐怕要壞了四娘的名聲。”

陳夫人猜得不錯,她剛把事情解釋完,衛琰就怒火沖頭,“這個孽子!這世道女子過得不易,他為了逞兇鬥狠就把四娘害到如此田地!等他回來,我非打斷他的腿不可!”

“你行了,別光顧着嘴上痛快。知道怎麽回事就趕緊想想法子。”陳夫人推着丈夫手臂阻止他教訓兒子的宣言。

Advertisement

衛琰幹脆的表示:“既然阿遣和吳家子争鬥的事情是真的,明日入宮,我對陛下直說,請陛下幫我讨回四娘的金鎖片。”

“你還說兒子胡鬧,你比兒子還過分。你把事情說開,倒顯得身正不怕影子斜,可這種陰私事情鬧開了總有人說嘴,是想讓四娘去上吊嗎?”陳夫人頓時抹起眼淚,不管不顧的說,“我知道自己是續弦,事事不如姐姐。可我這些年也是把整顆心都掏出來了,大郎二郎三娘我哪一個都沒虧欠,比對自己的孩子都好,各個婚事安排得妥妥當當的,新媳婦進門就把姐姐嫁妝膽子拿出來給他們三個平分了姐姐的嫁妝。你到了四娘就這般對她?你對得起我這些年的付出麽。”

“你別瞎想。我平日裏怎麽待你,你是知道的。”衛琰簡直一個頭疼得兩個大。

他和頭一個妻子青梅竹馬,年少成婚,連着有了兩兒一女後,之後妻子體弱病逝。因為怕別人家的姑娘進門對前面妻子留下的孩子不好,衛琰在和岳父、岳母商量過後,續娶了妻子的同胞妹妹。衛琰比陳夫人年長了八九歲,加上成熟之後更懂得為人處事,與後面妻子處得反而比頭一個妻子更好。

四娘和衛遣兩個孩子分外聰明漂亮,衛琰嘴上雖然總是教訓他們倆大膽妄為,實則心裏更疼愛幼子幼女,否則,衛琰擔任吏部尚書負責監管百官政績德行,也不會甘願冒險把自己家孩子和吳家人之間鬧出的矛盾捅到泰興帝面前。

衛琰琢磨了一會,咬牙下定決心,“等阿遣回來,你對他問清楚太子為人,我找幾狀吳煜在任上的錯處,給他評個中差,讓他滾回邊城去。”

陳夫人頓時感激得紅了眼眶。

丈夫人品太好,她從沒想過衛琰會為了自己所出的一雙兒女而打破多年為官的原則。

她咬緊嘴唇,最終卻說:“我進宮時候把事情告訴娘娘。”

衛琰頓時就不明白了,“你不讓我告訴陛下,卻要自己說給娘娘聽?這有什麽區別。”

“你真以為娘娘在後宮三千佳麗裏二十多年聖寵不衰,是靠着陛下一片真情?那是因為娘娘是個聰明絕頂的女人。宮裏陰私事情肯定比四娘遇上的這點惡心人多了。娘娘若是真的看中四娘,肯定會出手把事情解決掉,哪怕只是為了籠絡你随口說的客氣話,知道了真相也不會往外面傳閑話。”陳夫人總算露出笑臉,重新高興道,“多虧老爺把四娘和阿遣教得出衆,否則我再想借娘娘的權勢也搭不上話呢。”

衛琰和陳夫人想得很好,可惜他們沒料這些話等不到他們向崔皇後開口,吳家人在第二天進宮的時候已經把事情鬧到崔皇後面前了。

當年懷國公為太祖看守恭王花費不少精力,對子女教養得恨不得法。恭王和懷國公接連過世後,營州的恭王後人已經構不成對朝廷的威脅。于是,政務交順利交接到官員手中。

營州雖然地處偏遠,一年之中又總有五個多月的冰雪嚴寒,可耐不住營州既出上好的人參等名貴草藥,又出不少好皮草。商賈往來頻繁,實在是個賺錢的好地方。

在懷家遷出營州後,掌管白狼大營的便是吳煜。

吳煜這個人利欲熏心,膽大包天。

泰興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就曾經送來一座與真人等大的白玉觀音。“白玉觀音”聽着高雅,可吳煜送的不是尋常廟宇裏面供奉的神像,而是一尊做齊了淫/亂姿态的觀音像,美其名曰“送子觀音”。泰興帝那時候還不如現在經歷了數千美人,直接看傻了。

不知道他腦子怎麽想的,泰興帝真的信了吳煜當初說“心疼太子在宮中束縛衆多,不得展顏”的鬼話,在登基後把掌管白狼大營的肥差給了吳煜。

吳煜一家子全跑到營州,把好好一個軍隊大營的戰士養成了劫掠往來商賈的私兵,短短十幾年功夫,硬是從一窮二白的人家賺的盆滿缽滿。

吳煜擔心自己四處搶掠的事情被禦史監抓了,幹脆把一年四季搶來的財物都分成兩份,跟泰興帝四六分賬。

——泰興帝得四成,吳煜得六成。

正所謂拿人手短,此後果然在禦史參吳煜的時候,泰興帝按下奏章不發,給足了“同夥”面子。

泰興帝不肯拿吳煜下獄也讓朝臣看清楚泰興帝好奢侈、好美色的本質,從此都有樣學樣的給泰興帝分贓。

按道理說崔皇後在後宮裏享受着所有臣子搜刮的民脂民膏,早該把吳煜是誰忘沒了,奈何泰興帝得到那具白玉觀音是他改變的開始,崔皇後一想到自己原本舒心平靜的生活徹底變了模樣,就沒辦法不怪罪吳煜。

吳煜進京述職,女眷也是要進宮拜見崔皇後的。

正巧趕上神龍過來鳳栖殿給崔皇後請安,直接把六個伴讀都帶來了。

崔皇後聽了穆懷淵的建議後,尋常不敢與神龍親近,可多年來養成的習慣又讓她忍不住關心神龍。

于是,母子倆默契十足的改了往日習慣,每日坐在一處用早膳,抛棄“食不言”的規矩,說說各自一天都有什麽事情。

崔皇後聽說吳煜夫人求見的時候臉色變化,恰巧讓神龍看了去。

神龍誤以為是誰來找崔皇後麻煩,死活磨蹭着不肯走,非要一直跟着見見這位吳夫人。

吳夫人在營州張狂慣了,進門叩首問安後,還沒等崔皇後叫起就嚷嚷起來,“娘娘可要為我兒做主,吏部尚書衛琰家姑娘與我兒有了首尾,把貼身的金鎖片都給了我兒子,現在得了娘娘青眼就翻臉不認人了!”

“你胡說!”和其他幾個伴讀比起來總顯得刻薄傲慢的衛遣頭一次氣得紅了臉,完全不符儀态的跟吳夫人當着崔皇後面對罵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越鑰栎钺的地雷x2、偏執駐足的地雷、Mescarline的地雷x2+手榴。

衛遣:今天,我要找個人吵架,讓你們見識見識什麽才是真正的圓規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