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春日獵
李長衍倒吸一口氣,趕緊擺手撇清自己,“我可沒那個胃口。”
他眼睛在李倏和韓風臨中間轉了幾轉,只覺氛圍與往日大不相同,李倏身邊那些個莺莺燕燕可沒誰會這樣,膽敢在他皇叔頭上動土,這個始終低眉斂目的臣子決計不是省油的燈。
若是将人得罪了,給李倏吹一吹枕頭風,那他不就是上趕着給他小皇叔給收拾,識時務者為俊傑,李長衍開始專心應付那道火腿鮮筍湯。
悶聲吃下一碗飯和一碗湯,将碗筷放好,便起身向李倏告辭,“我吃好了,去拿了溪山煙雨圖就回府,皇叔和韓大人慢用。”
李倏點頭,“去罷。”
韓風臨剛站起來想送一送,就被李長衍擺手按下,“韓大人,不必多禮。”
李長衍拉上葉容去拿那張圖,走得很急,一轉眼便沒了人影。
李倏甚至覺得身旁被帶起來一陣風,“冒冒失失的,明天叫他把《道德經》抄兩遍。”
韓風臨驚訝回頭,随即明白李倏是在說李長衍,忍不住笑了笑,重新坐下。
他替李倏添了一碗湯,“臣瞧殿下很喜歡這道鮮筍湯,臣嘗過确實不錯,陛下也喝一些罷。”
李倏不是很喜歡火腿味道,挑揀着只夾走了碗裏飄着的筍絲,餘下的都沒動。
這些日子韓風臨也瞧出來了,李倏不喜歡油膩腥氣的吃食,苦的辣的都不喜歡,肯多夾兩筷子的都是鮮甜爽口的,偏又不敢格外偶愛。
帝王飲食總歸時要小心。
李倏随口問了一句,“桑蠶祭祀之事辦得如何了?”
韓風臨停下筷子,“陛下不必憂心,都已經處理妥當。”
李倏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麽,起身離了飯桌。
Advertisement
年初年末總是禮部最忙的時日,剛忙完禮桑之事,又開始着手春獵事宜,韓風臨恨不得原地轉圈。
可即便是分身乏術,還是分出一绺心思用來看住李倏,他擔心又出現同上一次一樣的事情。
李倏在深宮中長大,對一生一世一雙人的說法實在是沒什麽概念,況且他心中也清楚李倏并不愛他,又或者說李倏愛的并非他本人,若他不盯緊些,保不齊李倏又會召什麽人侍寝,他實在不放心。
是以無論當天多忙,韓風臨都會趕在閉宮前回李倏這兒就寝。
陽春三月,城郊圍獵。
每年朝中都有幾項重要儀典,須得李倏以皇帝儀仗出行,春日圍獵便是其中之一。
那一日,李倏需着帝王冕服,親拜廟堂,而後乘坐六駕馬車,率百官駕臨皇家獵場。屆時,中宮皇後也會随駕前行。
車程并不長,不足一個時辰,聖駕便就已經來到京郊。
雖說已至仲春,但京郊不比都城,風吹過還有些許冷意,躍躍欲試的年輕人只穿着薄布衫,竟還能活蹦亂跳。
李倏站在營帳前看着那些年輕人,一個個恣意張揚,自己竟也被勾出些少年意氣。不過他也只是心存向往,若真要他頂着風雨太陽去練武,李倏身嬌體貴,卻是萬萬不肯。
李倏長在宮闱,讀過千書萬卷,卻未曾提過一刀一槍,每每行走間宮人侍衛跟着一堆,人身安全也暫時受不到威脅,着實不需要高超武藝。
君王不谙武道,也不過是一件無傷大雅的事情,沒人會放在心上。
韓風臨是此次春獵主事,打着侍駕的幌子,光明正大跟随李倏身旁,連席間座位都離得李倏最近。
風拂過,掀動着李倏衣擺,忽覺有些冷意,還未出口吩咐,便有一件披風落在肩頭。
韓風臨親手替李倏系上系帶,低聲同李倏講話:“風大,陛下還是留意些。”
臣子關懷君王卻也無傷大雅,李倏便沒拒絕,待韓風臨退侍一旁,下令命人擡出一把弓。
席下有臣子眼尖,一眼就看出這弓的來歷,“臣記得十八年前先帝用此弓射殺了一只鹿,陛下那時只有五歲,在旁即興賦詩一首,先帝一高興就将這把寶弓賜給了陛下。”
李倏哈哈一笑,贊道:“老大人好眼力。”右手撫上弓身,神思也被往事牽扯,“朕将它拿出來做彩頭,今日誰射殺的獵物最多,真就将它賜給誰。”
李長衍當即接話,“這寶弓不錯,皇叔替侄兒看守一時三刻,侄兒勢在必得。”
李倏笑他,“小子狂妄。”
李長衍聞言手提起弓箭,一馬當先躍入叢林,衆人見狀紛紛上馬,争先恐後着緊随其後,一時間獵物四處逃竄。
待人都去了,李倏想轉身回自己營帳,看到皇後正站立在不遠處,滿目殷羨,“梓潼出身武家,何不同去?”
皇後眼睫微閃,卻有猶疑,“臣妾是後宮中人,去獵場上怕是不合規矩。”
李倏淡然一笑,“無妨。”
“謝陛下。”她臉上有掩蓋不住的笑容,匆匆向李倏行了一禮,便領着宮人回營帳更衣。
這是韓風臨第一次見到沈令儀,沈家這個小女兒在行伍之間長大,見識過邊關風沙,跟随父母親學得一身好武藝。韓風臨本以為那會是一個英氣逼人的大女子,竟不知她身量嬌小纖弱,眉目清麗,若非曉得她出身,還以為是出自江南水鄉的閨閣女子。
這個女子同李倏行過祭天大禮,朝拜過八方神明,經禮部授過寶冊寶印,不出意外死後還要落在帝王原配那頁史書上,流傳千古。她是世上唯一一個可以名正言順站在李倏身邊的女人,一想到這裏,韓風臨心底就泛起無邊酸澀甚至嫉恨。
沈令儀重新回來時,已經卸下釵環,着上一襲紅色勁裝,她向李倏抱拳躬身,行了一個臣子之禮,轉身于衆人前飛身上馬,很是輕盈利落。
高大軍馬載着小小女子,疾馳而去,李倏都忍不住心中暗嘆:大漠中長出的明豔花朵,可惜鎖在深宮不得出。
韓風臨從旁看在眼裏,免不了吃味,“陛下待皇後娘娘真好。”
這話若是出自別人之口,一半真心一半奉承,可從韓風臨口中說出,那便是半瓶子醋兌進來,酸味彌漫。
李倏神情淡淡,“皇後乃是國母,朕也理應尊重有加。”
二人之間這話,不知情者也聽不出其中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