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好彩頭
李倏不善騎射,就沒跟着去湊熱鬧狩獵,他騎了一匹溫馴馬兒在草地上慢行,坐在馬背上望叢林着綠,山巒蔓延,心中了然開闊。
身後響有馬蹄聲,李倏沒回頭也猜得出是誰跟在身後,年輕人都去射獵了,上了歲數的都在喝茶飲酒談天論地,偏個韓風臨要在他跟前亦步亦趨。
李倏勒緊缰繩,停下來等韓風臨,“機會難得,怎麽不和他們一起去打獵?”
韓風臨搖搖頭,“臣于騎射之術少有鑽研。再者陛下不去,臣也覺得沒什麽意思。”
他這嘴還真是一刻都不消停,當年學堂念書時,四書五經的夾層裏怕是藏着西廂記。
李倏沒搭話,擡起下巴,眺望遠處的山巒,“這城郊的天地要比京都遼闊許多。”
“是啊,陛下要常出來走走才好。”最好只和他兩個人一起。
今日李倏未着朝服,穿着也不比平時那般富麗堂皇,将長袖挽起紮成勁裝,長發束作馬尾,戴了一頂小巧金冠,若不相識會以為他是哪家的年輕小公子,全然不似平日裏那個不怒自威的天下至尊。
韓風臨一刻也沒舍得把目光移開,他很喜歡李倏這樣,就好像撕開一層面具,讓他窺見一絲真實,他甚至覺得二人之間的距離驀然縮短。
韓風臨躍下馬,彎腰捋了一把青草杆子,手指靈活轉動,不一會兒就編了個蟋蟀出來,“陛下,給。”
李倏捏着草杆,放在手裏把玩了幾下,不由得笑了,“韓卿會的還挺多。”
韓風臨看李倏的笑容,自己也覺得開心,“臣年少時家道中落,還曾随父母兄弟去田間勞作過,這些小玩意是臣跟那些農家小兒學的,比不得宮中精細物件,能博陛下一笑就好了。”
李倏從未吃過此類苦楚,便是靠想象也不能了解那大概是何種境況,自然也不能感同身受。
他将那只蟋蟀放回韓風臨手中,“替朕收着。”
韓風臨接回,放進腰間垂挂的荷包裏,擡頭仰視着李倏,伸出雙手呈環抱姿勢,“陛下,下馬陪臣走走罷。”
李倏今日心情不錯,便扶着韓風臨的手,借力翻身下馬。
Advertisement
韓風臨拉着李倏,背着陽光朝遠處走,郊外不比京城,腳下沒路,還有許多坑窪綠植,走得久些,李倏就開始氣喘,韓風臨離得近聽得清楚。
他停下腳步攏開草植,将外衣脫下來,平鋪到地上,“陛下坐着歇會兒。”
李倏拉動披風朝身後一甩,直接躺下去,雙手交叉墊在頸後,凝望天空。
韓風臨就地坐在李倏一側,低頭看着他的陛下正平躺在草地上,發絲如瀑鋪在身後,有一些落在韓風臨掌心,仿佛是世間絕色,讓韓風臨沉溺在其中,再也不想移開眼。越看越心生喜歡,不自覺擡手輕捏李倏的肩膀,待李倏一雙眼睛望回來是,方才後知後覺自己做了什麽動作。
他收回那只作亂的手,燦燦一笑,“陛下身子單薄,該多出來曬一曬。”
李倏斜了他一眼,不明白韓風臨為何總在意這些沒用的,自有禦膳房和禦醫院替他将養身子,難不成非得長成一副粗狂身體才叫男人不成,李倏揚着下巴,眺望天邊流雲溢彩。
韓風臨倚在李倏身旁,半支起上身與李倏閑談,“陛下覺得,今日這場賽事,會是誰贏?”
李倏略沉思片刻,答道:“郭家大公子頗有其父當年風範。”
韓風臨很是驚訝,“陛下竟不覺得是寧王殿下?”
“……”
韓風臨竟覺得是他?那還是真是誤會大了,李倏突然就有些擔心,把禮部交到韓風臨手中,到底是不是個正确的選擇。
陽光明媚,曬在人身上暖洋洋的,李倏聽着蟲鳴聲,竟有些困倦。
韓風臨伸手換自己墊在李倏腦袋下面,拉過李倏的雙臂揉着,替他舒筋活血,“今日起得格外早,陛下不若打個盹,等會臣再帶你回去。”
營帳離這裏不過百步遠,回去睡也很方便,但若是那樣,定是宮人侍衛圍作一團,韓風臨沒太多機會獨自守着李倏,私心想多停留些時辰。
李倏竟沒拒絕,就着韓風臨的手臂閉了會眼睛。可不知是何緣故,他竟沒能睡着。大概是因為風有些涼,又或許是因為蟲鳴太盛,還是因為那似能穿透一切的目光,大剌剌落在他臉上,讓他忽覺有些不自在?
日落西山時,狩獵者紛紛歸來,兵部尚書已着人去清點各處收獲的獵物,李倏打眼看過去卻不見李長澤。
便問道:“寧王現在何處?”
一衆官家子弟揚聲道:“寧王殿下輸給了臣等,憤然而去,稱要為陛下打只熊瞎子回來。”
“哈哈哈……”
惹得衆人,啼笑皆非。
自己這侄兒有幾斤幾兩,李倏心裏清楚,他要真是遇到熊瞎子,怕是跑都來不及,“可有人跟着?”
兵部尚書拱手道:“陛下放心,殿下身邊一直有護衛隊暗中跟随。”
既如此,随他去罷。
衛兵清點完獵物數量,到階下奏報:“啓禀陛下,除卻寧王殿下還未歸來,其餘參賽者中,皇後娘娘打的獵物最多。”
李倏擡眸,朝臺下望去,那成堆的野鹿獐子,不覺欣慰,“朕的後宮中竟儲了一位巾帼英雄,來人,将那柄寶弓擡過來,賜給皇後。”
至于李長衍,在與不在,于名次上并無分別。
“謝陛下。”沈令儀一早便瞧出那是把不世好弓,她向來喜歡舞刀弄槍,射殺獵物時便格外努力了些,此刻自然是欣喜萬分。
衆臣齊聲恭賀:“恭喜娘娘。”
沈令儀接過弓,手指勾了一下弓弦,贊道:“從前臣妾聽父親提起過這把弓,今日一見果真不凡。”
有位年輕武将大着膽子提議,“這等好弓,臣是頭一次見到,娘娘不若拿它演示一番,也好叫臣等開開眼。”
若在宮廷可算得上是失儀,不過身在郊外獵場,沒規矩些反倒叫人自在,李倏便沒出聲,由着沈令儀自己處理。
那弓臂是強弩所用之材料所制,拉滿需要一百多斤力氣,圍觀者不禁懷疑起,皇後娘娘那細胳膊細腿當真拉得動這柄寶弓?人群中甚至不乏心生惡毒者,等着想要看沈令儀如何贻笑大方。
擡頭見有雁群飛過,沈令儀微微一笑,從箭筒裏取出三支箭,搭在弓弦上,拉動彎弓作滿月狀,三箭齊發。
“锵锵锵”,三只大雁應聲而落。
衆人稱贊:
“皇後娘娘好身手!”
“皇後娘娘武學奇才,實乃國之大幸。”
沈令儀性子冷淡,自冊立皇後至今三年,除卻必要場合,她很少出昭陽殿,面對恭維奉承,不想回以同樣虛僞言辭,通通用微笑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