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複診

回到望熹庵中,錦心一邊搗梨,一邊傻笑。

朱思卉道:“你知道他們為什麽留你在我身邊嗎?”

錦心搖頭,“不知。”從前她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每次望熹庵清減仆從,她都以為是自己運氣好。也曾想過是不是那些人良心未泯,到底沒有趕盡殺絕,給姑娘身邊留了個貼心之人。但眼下見姑娘這麽問起,她知道問題沒有那麽簡單。“是因為……我太笨?”

她見姑娘沒有說話,知她是默認了。“我哪裏笨了?我待姑娘還不夠忠心嗎?”

朱思卉問道:“你剛才在傻笑什麽啊?”

“我是替姑娘感到開心,我看你今天氣色極好,不知是不是因為出門的緣故,以後我多陪姑娘出門走走,呼吸新鮮氣息,人也會變得神清氣爽。”她搗完梨後,走到案前,欣賞朱思卉寫好的字。“姑娘的字,似乎與從前不同了。”

這時,門外響起雪梅的聲音,朱思卉道:“小心,有人來了。”

錦心暗想,雪梅的聲音又不小,她能聽到,為何姑娘專門提醒她呢?直到她看見朱鑒與柳氏身後跟着上次來的醫婦,并七八個仆從,這才明白姑娘的話中之意。怪了,姑娘又怎麽知道,還有外人來呢?她又細細一想,是了,倘若只有朱鑒和柳氏過來,雪梅根本不會讓婆子通傳。

柳氏一臉和藹,“思卉,上回你染了毒氣,你父親一直記挂着,讓我叫大夫來給你看看。他放心不下,便親自跟了過來。”

朱思卉道過謝,與醫婦進了內室。

“回禀老爺,夫人,大姑娘身上的水疱已經盡數消除,只有一些淡痕,過不了幾日,便會大好。”

朱鑒道:“那就好,以後安靜待在望熹庵,不要再去草木幽深之處。你母親已經去了,宮裏事情又多,我又當爹又當媽的,難免會有疏忽,你如今大了,自己也要愛惜身子。”

“父親教誨,我銘記在心,以後定當多加小心。”

柳氏也道:“你沒事,我們就放心了。下人照顧不好,飲食有所不周,你一定要告訴我。你雖不是我親生,但我待你們姐妹幾個,是一樣的。”

“多謝母親關懷!”

朱鑒向醫婦道了謝,醫婦笑嘻嘻地接過銀子,又囑咐了朱思卉幾句,“姑娘身上起的水疱,确實是因為侵染了有毒的草木所致。以後待在房內靜心休養即可。”頓了一頓,她又添一語,“按說,尋常人起了水疱,需得半月才好,姑娘的體質十分強健,才五六日,就好得差不多了。”

Advertisement

“大夫妙手回春,醫術了得。”朱鑒說罷,厲聲向朱思卉道,“你還不快謝謝大夫救了你的小命。”

聲音雖大,在醫婦聽來,卻滿含關懷。

醫婦又道:“上回老身疏忽,忘了叮囑姑娘,苦參需得買表面帶突起的,這種苦參産于長白山,于治療水疱十分有效,其他産地的苦參則無此功效。老身鬥膽向姑娘讨問藥材,檢查一下。”

朱思卉道:“真是不巧,我今日剛把藥吃完了。”

醫婦道:“那是半月的藥量,姑娘五六日便吃完了,難怪好得這樣快。治病還得慢慢來,不能一蹴而就。常言道,是藥三分毒,吃得多了,也會損害身體。”

朱鑒道:“哎,你這猢狲,真是愁死我了。哪家的姑娘吃藥不按方子來?”他連連搖頭嘆息,“大夫,小女頑劣非常,勞你操心了。”

柳氏也是一副愁眉緊鎖的樣子,看樣子非常擔心朱思卉的身體。“老爺,算了吧,思卉才十五歲,多喝幾口藥不妨事的。女孩子家哪有不愛惜容顏,一時心急也是有的。”

這時,巧心從廚房端來膳食,“大姑娘,太太特地叮囑廚房給你做的。”。

醫婦親自上前查看,見有清蒸鲫魚、雞湯和幾樣爽口菜蔬。“太太有心了,這些菜十分适合養病。尤其是鲫魚,既有營養,又十分适口,給體弱者食用,再适合不過。”

柳氏滿意地看了巧心一眼。這丫鬟雖不是她的人,倒十分合她的意。

朱鑒道:“叫廚房多備些鲫魚。對了,大夫可知哪家的鲫魚好?”

醫婦道:“柳家巷王麻子家的魚就不錯,他家的魚塘水質好。”

朱鑒千恩萬謝,送醫婦出門,醫婦臨走前,意味深長地看了朱思卉一眼。她心想,這些千金小姐看着溫文爾雅,沒想到也十分讓父母操心。記得前不久,朱大姑娘才剛被魚刺卡喉,沒幾天,又生出這些事來。

錦心疑惑地道:“怪了,姑娘并未吃藥,何以好得這麽快?難不成是這梨子的功效?”

“聽翟先生的意思,是藥三分毒,吃不吃都行,所以我就沒去抓藥。”

錦心道:“可惜方子被雙虹拿走了,不然姑娘還能看上一看。”

“算了,翟先生都說不用吃藥了,郡王府的大夫必然穩妥。”

錦心又看向桌上的飯菜,“姑娘,這些也處理掉嗎?”

“這個可以吃。”朱思卉當下拿過筷子,開始吃起來。

“姑娘何以這麽篤定?民間醫女,未必看得出飯菜有何不妥。再說,巧心是什麽人,你還不知道嗎?”

“巧心端來飯菜,完全是給太太面子。因此,這些飯菜并不是特地為我備下的。再說,我許久不吃五谷,身子也扛不住。”

“還是小心些,萬一裏頭在摻了料,可如何是好?”

“你放心好了,這次的飯菜确實沒有問題。至少我嘗不出來有什麽怪味。”

“可是,萬一是無色無味的毒藥呢?萬一劑量小,姑娘嘗不出來呢?”

“我已經大愈,就算這些東西不幹淨,偶爾吃一吃,也不會有什麽事。”

這次,朱思卉将端來的飯菜吃了個底朝天。

錦心仔細回想朱思卉的話,覺得有幾分道理,“姑娘,你為何不讓我親自去廚房拿你的飯菜,這樣,就算有人想動手腳,也是不成的。”

“你這麽做,便是打草驚蛇。人家自然有新的辦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