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見好就收辣椒醬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追捧……
随着天氣越來越冷,市面上可供應的新鮮蔬菜越來越少,方檸他們制作的辣椒醬卻在這個時候迎來了一波銷售高峰。
原本十二個人的加工坊一下子擴大到了五十個人,大家加班加點地趕貨,每天生産出來的辣椒醬有幾千瓶,饒是如此,仍供不應求。
周圍公社種植的辣椒,幾乎全被他們加工坊收購了去。
眼看加工坊就要因為原材料辣椒的供應不足,瀕臨停産,方檸不得不想辦法增加新産品。
像香菇醬啊,野珍酸筍醬啊、豆瓣醬啊、蒜蓉醬啊等等,都被她開發了出來。
總之,盡可能就地取材,擴大産能,降低成本。
這下,山上的野生菌還有竹筍,這可就遭了殃。
彼時,已進入冬季,地裏沒什麽農活。
反正閑着也是閑着,還不如進山去找野生菌、挖竹筍,賺點外快。
于是,寒冬臘月的,大家不畏嚴寒,一窩蜂地往山裏鑽。
景建國怕出事,不準他們單獨進山,尤其是進深山。
大家對他的話一只耳朵進一只耳朵出,他們不怕危險,就怕賺不到錢。
這年頭,大家都窮怕了。
更何況,大家心照不宣,加工坊或許只能開一個季度,等到了開春,天氣變暖了,可能就關閉,開不下去了。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天氣冷,食物不易變質;天氣熱,食物就容易變壞變腐敗。
錯過了這次賺錢的機會,下次誰知道還有沒有?
Advertisement
所以,大家對找野生菌,還有挖竹筍,都積極得很。
不僅隊裏的人,就連其他隊的人見狀,也會偷偷上山去采野生菌、挖竹筍,然後拿到他們大隊的加工坊裏來問,他們收不收?
方檸自然是都收下咯,有多少她收多少。
跑業務的那個小夥子叫王大明,經過他不懈的努力,終于把貨鋪到了縣城的鋼鐵廠、紡織廠裏去了。
這兩個都是這邊的大廠,廠裏的員工加起來有幾萬人。
快年底了,廠裏要給員工發福利。
辣椒醬因為香辣美味,成了員工福利的首選。
天氣冷,吃點辣味的菜能暖和暖和身體。
辣椒醬,不管是做菜還是拌飯都很好吃。
作為員工福利發下去的辣椒醬,受到了鋼鐵廠和紡織廠員工們的一致追捧。
接着,以這兩個大廠為輻射,向整個縣城蔓延。
于是,這個冬天,縣城流行起了吃辣的潮流。
縣城有幾十萬人口,幾乎人人家裏都會買上一瓶辣椒醬。
可想而知,這辣椒醬的銷量有多恐怖。
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光靠賣醬料,純利潤就有幾萬塊。
景建國知道後,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方檸喜氣洋洋地道:“大伯,我想在隊裏開個醬料廠,你覺得如何?”
景建國面色一僵,勸道:“小方啊,見好就收。”
方檸不禁氣惱地道:“大伯,我都向你證明我的能力了,你為什麽……就是不支持我?”
景建國嘆道:“上面發話了,咱們是農民,要務實,別搞這些有的沒的。”
方檸無語了,“難道農民就只能種田,不能開工廠,進廠去當工人?”
景建國很佛系地道:“凡事不要強求。”
要知道,為了方檸在隊裏辦的這個加工坊,他可是頂着重重壓力。
最近,他聽到點風聲,上面似乎想派人下來摘桃子。
與其便宜了別人,還不如直接關了算了。
方檸不知道這些事,她以為是景建國太膽小了,害怕擔責任,才不同意她辦廠的。
一氣之下,方檸忍不住跟人吐槽了這事。
誰知,一傳十,十傳百,隊裏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
大家議論紛紛,說什麽的都有。
“開一個加工坊,就招了五十個人,要是開家醬料廠,那招的人豈不是更多?這樣一來,咱們不就都有機會當工人了?”
“做什麽美夢呢,要是大家都進廠當工廠,那隊裏的地誰種?到時要交公糧,咱們隊拿什麽去交?”
“種地有什麽意思,辛辛苦苦種一年的地,連肚子都不能填飽。”
“就是,還是當工人好,每個月都有工資拿。”
“城裏人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到糧食,咱們又不是城裏人,廠裏會給咱們發糧票嗎?”
“有錢,沒有糧票,吃什麽,豈不是要餓死?”
……
大家各說紛纭,可是,到了最後還是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
方檸知道,辦廠這事急不得,得慢慢來。
這年頭,大家都偏保守,不敢開拓,不善創新。
那是因為,這年頭的人都經歷過戰亂,很多人為了活下來,已經竭盡全力了。
他們沒有受過好的教育,他們的眼界決定了他們的格局,他們的格局決定了他們人生的高度。
他們很多人都不奢求什麽大富大貴,只要衣食無憂即可。
離過年還有幾天,加工坊的帳做出來,總共盈餘八萬六千多塊。
加工坊共有五十二個人,除了基本工資每人每月二十塊外,還有加班工資十八塊,方檸還給這些人另外發了獎金,每人五十塊,管理層七十塊。
剩下的錢,方檸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出去再說。
買拖拉機、買收割機、買挖掘機、買化肥,預訂水泥,給隊裏鋪路,尤其是大隊去往縣城的那條路,鋪上水泥路。
這一通操作下來,錢花得七七八八了。
景建國傻眼了,他沒想到方檸居然這麽會花錢!
隊員們卻歡呼雀躍,而且還大力地支持方檸。
拖拉機不僅能耕地、運輸,還能修路。
收割機能解放雙手。
挖掘機主要用于工程建設,像修路、挖池塘這些,就用到挖掘機。
至于化肥,那還用說,自然是增加糧食産量了。
還有水泥,鋪路呗。
這些好處顯而易見,隊員們簡直樂開了花,景建國即使有意見,也得憋着。
你是大隊長又如何,我還是你長輩呢。
隊裏姓景的人家占了大半,大家都是沾親帶故的關系,要是按資排輩,景建國這個大隊長根本就排不上號,隊裏起碼有一半的人算是他的長輩。
這也算是宗族存在的好處之一,抱團取暖、團結互助。
“媽媽,爸爸什麽時候回來?”
自從景熙離開後,慎兒就三天兩頭地問方檸這個問題。
算起來,景熙離開已經有兩個多月了,這家夥,他說他會在年前趕回來的,這離過年也沒幾天了,她連個人影都沒見着。
這段時間,方檸一直忙着加工坊的事,對兩個孩子有點疏于照顧,慎兒的頭發都長到脖子上了,她這才發現。
方檸摸摸他的頭,“再等等吧,說不定過幾天你爸爸就回來了。”
慎兒:“媽媽,我好想爸爸。”
方檸又何嘗不想景熙,可是在孩子面前,她還是堅強點比較好,“慎兒,你的頭發都這麽長了,媽媽幫你剪掉好不好?”
“媽媽,我可不可以留長發?”在古代,除了剃胎發,慎兒一直沒剪過頭發,猛地來到這邊,他長長的頭發變成了板寸頭,他好不适應,如今,好不容易把頭發養得稍微長一點,讓他剪掉,說實話,他有點舍不得。
方檸:“你看這邊,有哪個男孩子留長頭發的?如果你不怕被人嘲笑,那你想留就留呗。”
慎兒托着腮思忖了一下,而後,萬分不舍地道:“媽媽,你幫我把頭發剪掉吧。”
方檸拿出剪刀,咔嚓咔嚓的,将慎兒的頭發剪成西瓜頭。
這款發型,讓慎兒看起來非常地有活力又洋氣。
小榮兒見狀,也讓方檸幫他剪一個像慎兒一樣的頭發。
随後,不到半天的功夫,隊裏像慎兒、小榮兒他們這般大的小男孩,幾乎全跑到方檸家來,期期艾艾地想讓方檸幫他們剪頭發。
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舅。
所以,大家一般都會趕在年前去理個發,以求新年新氣象。
鄉下地方,理發沒那麽講究,尤其是小孩子,大多數都是在家裏剪,發型什麽的就不用說了,總之,只要把頭發剪短就行,哪管你什麽美醜。
可是,小孩子也是有他們的審美的。
看到慎兒、小榮兒他們的頭發剪得這麽好看,他們心動到不行。
從小到大,方檸的頭發基本上都是她自己剪的,她早就練就了一手好手藝。
這一天,她光給隊裏的小男孩剪頭發就剪了一天,累并快樂着。
剪頭發對她來說,是一件很解壓的事。
這些孩子的家長很客氣地給她送來了各種各樣的東西做報答,有的是一個雞蛋,一顆白菜,幾個紅薯,一把香蔥,心意雖小,但誠意滿滿。
又不是多貴重的東西,方檸都收下了,而且還給他們回禮了,回的禮也很簡單,就是她親手做的冬瓜糖。
幫慎兒、小榮兒剪頭發了,妍兒自然也不能少。
妍兒的頭發養了幾個月,由原來的枯黃幹燥變得烏黑濃密了許多,只要幫她稍微修一下發梢和浏海就可以了。
景衛國不好意思叫方檸幫他剪頭發,他問她借了理發工具,讓安老爺子幫他剪。
方檸曾一度擔心,他接受不了這邊的習俗,沒想到,在入鄉随俗這一塊,他比他們接受得更好。
晴朗的天氣突然下起了大雨,雨聲嘩啦啦,急切又焦燥。
這雨一下,就下了整整一天一夜。
雨剛停,嚴澤就敲響了方檸家的大門。
他背着個孩子,蓬頭垢面的,樣子顯得十分地狼狽。
“方姐,我妹妹病了……”他聲音嘶啞哽咽,看向她的目光帶着求助的意味。
方檸忙把他們請進屋,随口問道:“你爸爸呢?”
嚴澤頓時泣不成聲,“他昨天被我們大隊長分配去修水渠,結果……被水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