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憤怒的考據黨于謙
有詩為贊:陰風熏得皇帝醉, 直把龍床作馬桶。
朱祁鎮在夢中, 只覺得溫暖把自己包圍了,尤其是屁股下面, 熱乎乎的。他絞盡腦汁的想着應該如何應對于謙, 說實話,殺他的時候可沒想到還能再見到他!給他立衣冠冢之後, 也沒想到還能再見到他。怎麽辦!
他被于謙這番嚴厲的質問說得心裏惴惴不安, 想努力平息他的怒火, 又不知道該怎麽辦。
于謙只是分出一縷神識進入他的夢中,本人還在乾清宮中呆着呢, 看到床上彌漫開來的一團不明液體, 他皺着眉頭退後兩步, 暗自嘆息。前恭後倨,何苦來哉!人能言語自能窺,天意無言人莫欺。
朱祁鎮讪讪的幹笑兩聲:“于太傅,你且息怒。朕待你不薄……”
說這話真有點不好意思, 他又傻笑兩聲:“朕把你的靈位附廟, 往後,大明的一世二世乃至于萬世,都會在太廟中祭拜你,太子又特意加封你,是榮寵至極。朕給也先修的廟, 只是在皇城外的小地方, 你不要生氣。”
于謙沉默了一會, 腦子亂亂的,滿滿理解了他的意思。這位皇帝居然以為,于某人是因為嫉妒,才來托夢!?
于大人憤怒的爆發力:“我嫉妒他!我嫉妒他什麽!嫉妒他能掌權,抓來敵國的皇帝嗎!是啊!我也想抓住脫脫不花!滿朝都在掣肘!附廟有什麽,我已把人世間的榮辱看淡,附廟,我也不住在太廟裏,不會等皇上你死了之後跟你朝夕相處!
一世二世乃至于萬世……呵呵,這話說的真好,真耳熟!上一個這麽說的是秦始皇!兩世而亡!為什麽?因為窮兵黩武!因為他以為當了皇帝,天下百姓不敢造反!大明初定鼎時,是天命所歸,可是元朝奪了宋家天下時,宋朝也是天命所歸!趙匡胤平息諸過亂政,一樣是天命所歸!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故天命無常,惟有德者居之!!!
君子以恐懼修省!!(震卦)畏懼天威,修身以德,反省過失,然後才能無畏無懼的說笑,吉!
你從小讀聖賢書,卻不知天命不懂人心,全無仁義!”
文四悄悄摸摸的坐在華蓋殿的房頂上,就着燒鵝喝美酒,暗暗的點頭:“文化人就是不一樣,咆哮的時候都這麽有範兒。要換成我,我得從朱元璋是個死禿驢開始罵……”罵人先罵娘,打人先打臉,出刀必見血。
胡十三娘郁悶的咬着燒鵝的骨頭:“我的小可愛氣哭了。”
給也先立廟的消息無風而走,宮裏傳揚的沸沸揚揚,宮外也知道了。
郕王府雖然備受冷落,出去買辦的家奴聽說了這消息,告訴了管家,管家告訴了王妃。
Advertisement
汪王妃破口大罵的時候,小郕王聽見了。
回去就哭的不要不要的,怎麽哄都哄不好。上一次哭的這麽慘,是和狐貍初見的那一天。
文四瞥了她一眼,這狐貍居然要把叔侄倆都吃了,真有雄心壯志,胃口也真好!還小可愛,聽着就那麽……彌漫着養成系的味道……你們這些妖精啊,真是越來越腐化堕落了。
她拎着酒壇子,大口喝酒,小白牙兇殘的撕扯着美味的肉:“大美人~一會跟姐們幹一票大的去!”
胡十三娘道:“殺了皇帝!洗劫內庫!”
“咦?不是啊,你這麽有雄心壯志?”
“俗話說要劫劫皇綱,要票票娘娘嘛!”
文四伸出沾着鵝油的手,給狐貍撓脖子:“娘娘,您哪天方便啊?”
胡十三娘一怔,随即歡欣無限的跳起來,撲向文四:“現在,就在這兒!”我還沒試過鬼仙呢!
“幕天席地,無遮大會!”
皇帝都被罵懵了,他從未被人用這樣的語氣訓斥過,嬌生慣養多年的朱祁鎮感覺好心酸,好痛苦,好郁悶:“你還想要朕怎樣!也先畢竟沒有殺朕,又善待朕,又恭送朕回國。他被脫脫不花殺了,朕為他立廟祭祀,略……”略表寸心。
于謙放棄了,徹底放棄跟他講道理了,任何人都知道,也先放走他,是因為大明另立新君,手裏的皇帝一下子從奇貨可居變成了不好處理的舊貨。他沉默不語,決定用幻術讓他明白一個道理——即便是戍邊軍卒,也是人生父母養的,也有血有肉。
活着的時候有高低貴賤,死了之後墳墓的尺寸不同,可是在奈何橋上了,所倚的只有道德。
場景忽然轉變到荒郊墳茔,遍地鬼火處。這裏陰風陣陣,鬼氣森森,貓頭鷹的咻咻怪叫,杜鵑啼血,青蛙鼓噪,還有猿啼之聲,交相輝映。
高大的陵墓,矮小的墳茔密布緊湊,就像是打翻了面包店的貨架,俄羅斯大列巴和法式小面包、切片土司滾在一起。
別說是一個已經被吓尿的、膽小的皇帝,就算是某個傻大膽見到這個場景,也得被吓尿。
于謙博覽群書,現在出現的每個場景都有據可查,陰風陣陣援引了李白的詩,杜鵑啼血更是典故,猿啼同樣被古人吟詠。這遍地的墳茔雖然在位置上略加改動——将軍的陵墓附近不會有這麽多亂葬崗、千戶和百戶的葬儀不是這樣的,但是!但是将軍陵墓的封土高矮、坐落的尺寸、前苑後陵、鎮墓獸、石刻人像等等,全都非常考據!
只是不知道瓦剌人怎麽給死去的太師修陵寝,作為一個考據黨,他有些郁悶,心中耿耿。
只好退而求其次,不讓死掉的也先出場。
朱祁鎮已經吓的尿不出什麽了!說的文雅一點:腹內空虛。
在于大人的幻象中,一切都井井有條,矮小的墳墓中爬出了缺胳膊斷腿沒腦袋的小兵,在高大一些墓裏爬出來游擊将軍等中下層官員,在那些又高又大的墓地中,接二連三的走出來一批熟人——一批于謙的熟人,都是他過去的同僚、上司,是土木堡之變中殉國的一批文武重臣,以上一任兵部尚書和英國公為首。
因為軍報中寫了他們的死狀,朝服又自有法度,所以,也很真,一絲瑕疵都沒有。
皇帝已經要抽過去了,吓得心口直抽抽,渾身上下抖若篩糠,腦子裏嗡嗡作響,眼前一陣陣的發黑,可就是暈不過去。
英國公問:“皇上,聽說你要給也先立廟?”
“你要給也先立廟?”
“你怎麽能給也先立廟?”
“皇上,不可如此。”
“也先立廟的事,請皇上三思而行!”
“皇上,萬萬不可啊!”
“請皇上收回成命!”
這些話,都很熟悉。在皇帝決定禦駕親征的時候,大臣們就是這樣說的,只不過那時候皇上聽在耳中只當沒聽見,沒有現在這麽好的效果。
在正統年間,皇帝經常被這些大臣勸說,說的話也差不多,當時不屑一顧,現在他都快跪了。
朱祁鎮學着兒子說話:“諸位愛,愛卿,朕,朕都都都知道了,不,不立廟,不立不立,諸位請,請回吧。”
“朕即刻下旨旨,拆,拆了,拆了!”
“諸位的高,高論,朕都,都記住了,一定照做。做。做!”
于謙見他如此行徑,實在是失望,這一幕他應該見過,當時文武群臣死在他眼前,不見他有什麽觸動。
唉,不想把他吓死,操控着幻象中的諸位同僚轉身回去,回到墓門口,猛然間想起自己成了神仙,不在為人臣子,但是這些位老大人的身後清譽要緊,又操縱他們對着朱祁鎮深施一禮,随即消散。
朱祁鎮一翻白眼:“呃……”
_(:з」∠)_我死了我死了我死了!
于謙嘆了口氣,驅散夢境,見這個黑胖子在床上一身是水,分不清楚是汗是尿,他連忙轉身離開。自己在月下徘徊思量,嗯,行事匆忙,幻象不夠周密,和皇帝争論,沒有好好計劃,唉,瑕疵太多了。李德貴想要弑君,此事還需仔細思量,只要有人弑君,太子登基,就會有對他不利的傳言。
萬貞兒這位尚宮,實在是太大膽了,她以小恩小惠籠絡人心、刺探皇帝政策也就算了,竟敢對着皇帝起殺心,将來會不會擅權禍國?可惜太子對她情根深種,不好辦,實在是不好辦啊!
“唉。”不如意事常□□,可與人言無一二。
郁悶的于大人慢慢飄回東宮,考慮着找萬貞兒談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