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那日和齊王的談話,在遲禦看來好似一場戲,荒謬而令人發笑。

祁遠喜歡自己?

口中說說的罷。

若是喜歡,他後宮中那樣多的妃嫔,和那樣可憐的長姐,是什麽位置?玩物?

在遲禦看來,祁遠不過是給自己一個借口,好不讓亡國之君的重擔被他一人負擔着罷了。

遲禦從不相信帝王有情。

或者說若是秦肅向他表白,他還會相信些。

一個是自幼接受帝王教育的後宮中美女無數民間還有許多香豔小段子描寫的亡國之君,一個是長于後宮生于民間,後宮中現下只有遲禦一人,不是睡在禦書房就是睡在他宮中的,一直記着他娘親不停追封追封再追封的中興之帝。

就算沒有那三年的現代婚姻記憶,遲禦也相信秦肅不是祁遠那樣冷情。

罷了,只要不是祁遠暗戳戳在搞什麽陰謀就好了。

那就不是什麽大事兒。

遲禦轉眼便把齊王給扔在了一邊,繼續養傷,管理後宮,聽皇帝抱怨朝堂,又與皇帝讨論朝堂的事。

只是他總覺得皇帝變得有些奇怪。

首先一樣,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奇怪。其次,有時候溫柔過頭又有時候莫名其妙的生氣,态度變的很奇怪。還有,晚上愈發喜歡往自己宮裏跑了。原本皇帝還是睡在禦書房居多的,他還暗中誇過他真是兢兢業業,這下總往中宮跑,談完事情還總喜歡盯着他看,奇奇怪怪的。

遲禦百思不得其解。

而皇帝這裏呢?

Advertisement

其實皇帝是相信齊王的話的。

因為他明白,做過皇帝的人,就懶得撒謊了,也不屑撒謊。

可他看着遲禦對齊王的真心話嗤之以鼻,心中只覺的快慰。

這又是為什麽呢?

卻是皇帝開始覺得是不是自己對遲禦也有些情意了。

遲禦既有現代的記憶,又潛意識裏把皇帝當做那個做了他三年丈夫的秦肅看,态度自然帶了些親昵和坦然,不自覺也帶出來些情意。

這情意自然是對着秦肅的。

皇帝也是秦肅。不是說了,皇帝算是【沒有屬于現代記憶】的秦肅麽,那他自然能感覺出來遲禦那微妙的情意是對着自己的。

皇帝長至如今,腦子裏先是只有複仇,後來多了那樣多的江河人民,可說要不曾憧憬過感情,那是笑話。幼時他皇娘的情意是他奪權奪帝位籌謀多年的動力,這便算是嘗過感情的滋味了。他本覺得,有過娘親的愛,他的人生便圓滿了,若是強求愛情,說不得會落得和他那父皇一樣衆叛親離。

也因此,他是真心實意想要讓他父皇斷子絕孫的,所以他“娶”了遲禦,正要把他當做擋箭牌和好用的臣子,也對他多有優容。

在他眼裏,遲禦縱才華橫溢,卻心太軟。

他跟着遲禦去往齊王府,便是怕齊王說的太多,弄得遲禦心懷愧疚,又心有郁結。所謂“慧極必傷”,便是說的這樣。

可沒想到聽了一場大戲。

先前關于該不該怨恨的話題先不論,當遲禦說出“恨你”的時候,站在角落裏的皇帝眼見齊王整個人的氣場都不對了,出口就是“我那樣喜歡你……”

喜歡?

遲禦滿臉驚訝,皇帝也滿心驚訝。

皇帝一入越國當質子,便已經足夠成熟了,已經有了想法,要取代他的父皇,要讓他的父皇付出代價。他畢竟是嫡長子,廢後也盡心教過他,以致他的眼光城府都不缺,只是有些偏激。

這樣的态度表現在老辣的齊王面前反而令他放心。

皇帝一開始就盯上了遲禦。

為了安全和表面功夫,他雖然不能出宮,在宮裏行動也受限制,但卻是能和皇太子碰面的。

那太子一眼看過去就是被寵大的,多能耐暫且不論,太子身後跟着的伴讀卻足夠機敏。

皇帝長于冷宮,對于人情冷暖和看人臉色這兩件事是了解的十分透徹。他一眼,先是看重遲禦的地位,又是滿意于遲禦的家世,再有又看出遲禦心軟好拿捏。

既下定了決心要套人近乎,還得把握機會,皇帝便一邊充實自己一邊打聽消息。

還沒等他下手,遲禦便去了戰場。

皇帝覺得可惜。

他又看出皇太子對遲禦格外親近,便有心想要利用這點。在他看來,若是能從齊國積蓄力量,從外攻破越國,是再好不過了。反正他也沒有什麽忠君愛國的思想,在他看來,這越國本來就該是他的,嫡長子繼承嘛,那他怎樣處置都不為過。

機會來的很快。

齊王老奸巨猾,既已忌憚遲家權勢,便致以雷霆一擊。

皇帝眼見太子去求齊王了,便想方設法打聽到了遲禦的安置地,沒等太子找過來便把人圈走了。

反正齊王也不會在意一個未長成的小臣。

——我放着他培養你們君臣感情,把原本的怨恨之情給培養沒了,那多傻。

他這麽想着,耐着性子去安慰遲禦。

果然沒看錯人,遲禦是個聰慧剔透的人,已經猜到了他的心思,也配合着皇帝。皇帝這才開始欣賞他,只因遲禦确實是才華過人,又足夠堅韌。

這時候他正好收到國內他皇娘留給他的人傳來的消息,倒是越國開始亂了。

縱使百般謀劃,他也還是個未成年,在這當口也有些激動。

這時候遲禦又反過頭來安撫他了。

他在齊國蟄伏的最後一年,一半時間在安置在齊國發展出來的人脈,一半時間和遲禦相處,談論些軍國事,談論人生理想。

這是他第一次遇到這般才華橫溢的人,他又是個霸道的性子,便下定了決心,有機會一定要把人挖過來。這樣的治世之才給那個才華平平的皇太子,虧了。

聽聽那個才華平平的皇太子現下在說什麽?

“背負一個人的喜歡,真有那麽容易放下?”

誰管你喜歡不喜歡的,遲禦已經是朕的人了,再喜歡也不是你的。

還有什麽?

“總該叫你一輩子欠我些什麽吧?”

他的一輩子已經是朕的了,你是想要向朕要東西嗎?向來到朕手上的就沒有漏出去的道理!

皇帝本來打算一直站到結束都聽着的,這時候一沖動站了出來:“你不欠他的,也不必欠他的。所謂‘出嫁女歸夫家’,你雖然不是女子,也算是嫁給朕了。既做了朕的皇後,那就是朕的人,斷沒有幫着舊主的道理。按照宗法來算,你名字前還能冠上‘秦’姓,哪裏就不比他更親近了?”

皇帝看着齊王震驚又夾雜懷疑的眼神,心下不滿。

他想,你的喜歡就是借着君臣之舊步步相逼?

我心心念念接到越國的人,給他權柄,授以兵将,好不容易養熟了一點,因為你幾句話就動搖了心神,可不是虧本了嗎?

皇帝又有些怕遲禦真的因為齊王的話而負疚在心。

他轉頭去看遲禦,見他一副安然坦蕩不但沒有愧疚反而舒了一口氣一樣的神情。

這才對,這才是我看中的人才。

他滿意的想。

等回到了宮裏,皇帝才回過味來:作為一個皇帝,他實在不必要這樣在意一個臣下的心情的。縱是負疚又如何?能辦事的臣下就是好臣下。

皇帝若是不夠聰明,哪能在那樣的逆境中奪了帝位占了疆土還在沒有經過教導的情況下把這樣大的土地治理的算是井井有條?

所以他馬上就醒過味來,齊王的話影響到的不是遲禦,而是他自己。

說不得是對遲禦産生情意了。

皇帝這樣懷疑,當然要時時在意,這才顯得有些奇怪了。

又過了幾日,遲禦沒發現皇帝的更多奇怪的事,便也抛在一邊,繼續忙碌了。

他傷好的差不多了,再過幾日便可上朝,便忙着琢磨政事。

皇帝也不去煩他,自己在一邊觀察,揣摩自己的心思。

這日正是夏至,天氣驟然炎熱。皇帝晨起便覺得有些煩躁,便叫了一杯苦茶來才去上朝。

說來也怪,雖是剛剛打完仗,這年的氣候卻出奇的好,前一年的冬日便下了幾場大雪,春耕之時的降雨也剛剛好,直至夏日,依稀下了幾場雨,也是剛好。

既無災患,三個月的政權交接也平和地過了,這時國內各地都上了軌跡,呈現出欣欣向榮的事态來。

——朝臣們便開始關心其他事情了。

“皇上登基數年,膝下尚無子嗣,何不廣開秀選,充腋後宮?”

又是這事兒。一旦天下太平,就總有些人想要管閑事。皇帝已經不是第一次在朝上被要求“廣開秀選”了,他便也當做常事,順口道:“朕無心于此,卿毋再提。”

這裏的朝堂卻有些不同。

往日這樣便也就罷了,皇帝總也推脫,朝臣也不好強求,今日卻是左丞相穩步出列:“臣有本奏。”

“奏來。”

“皇上不想廣開秀選,也應從京中擇适齡秀女入宮才是,皇家重嗣,皇後善妒,皇上三思。又有皇後本為齊國舊臣,中宮之位甚重,焉知皇後心意?既已入主中宮,則後宮不幹政,皇上實該斟酌。臣懇請陛下收回兵權。”左相端着一張臉,正氣凜然道。

“臣複議。”

“臣複議。”

……

皇帝看着底下跪了一排的臣子,只覺得心頭火氣。

然而這三個月來,沖着遲禦去的朝臣也不是一個兩個了,皇帝向來是不理他們的,這次也壓着火氣沉聲道:“皇後深得朕心,卿毋多言。”

按說這樣也就到頭了,朝臣們再勸兩句,皇帝再反駁,便可退朝了。

卻見朝臣的末尾有一文生突然上奏道:“皇上怎可如此糊塗?!皇後他畢竟是齊國和親而來,皇上實在不可如此信任!如今皇後已不問朝事三個月,皇上正好收回軍權才是!還有皇後的舊部,怎可另編一軍?且皇上登基數年,理應大選了才是!……”

這是哪裏來的潑皮,連上朝的禮儀都不知嗎?

皇帝皺着眉,卻看見那狂生大聲道:“先皇寵信妖妃,致生靈塗炭,兵禍亂起,皇上難道要重蹈覆轍嗎?!”

“啪”!

朝堂突然安靜下來。

卻是皇帝氣的拍案而起。

皇帝生平最恨別人提到他的父皇,更恨有人把他和他父皇相提并論。當初他打入宮中砍下他父皇的腦袋,合該算是亂民起義的,宮中的舊臣卻說他是“清君測”,使力讓他光明正大登了皇位,那時候他就知道群臣不可靠了。

可朝臣多是心思靈敏善看眼色之輩,就連他當初給他父皇的谥號定了“幽”,都無人敢辯,還衆口一詞地贊美。

這麽會看眼色,怎麽會不知道他不想留下子嗣?

只不過是看着遲禦的位子眼紅罷了。

可他現下心中的憤怒,可不只是因為被和他父皇相提并論了罷?應該更多憤怒的是遲禦竟然被和那妖妃放在一起說!

荒唐!

“來人,把他拖下去。”

等會兒就把這人扔到天牢裏去!要不是做皇帝不好直接把朝臣當堂打死,他還真想這麽幹!不過那樣一來便和他那總做此類荒唐事的父皇有些相像了。

總不能為了一個狂生壞了自己的心情,還帶累名聲!

然而皇帝卻被這火氣沖的越發清明起來。

他這幾日為了證實他對遲禦的心思,很是花了些時間,還未看分明,此時卻突然明白:朕确實是有些喜歡他了。

這個場合,這個時間,卻是剛好。

皇帝冷笑一聲,“朕今日就跟你們說個清楚。皇後德才兼備,才華橫溢,既掌兵事,戰績斐然,又有治世之才,朕心甚愛之。朕自得皇後,政事清明,疆土亦得,皇後之才,天賜矣!你們若有皇後半分機敏,也不至于只盯着這掌權的位子看!不好好想着怎樣幫朕治理國家,還要陷害忠臣?!再有人說皇後的不是,都辭官去罷!朕的朝堂不需要這樣的人才!還有,別再提什麽廣選秀女的事,朕此生得皇後一人足矣!”

“退朝!”

他拂袖而去。

作者有話要說:  最近在惡補各種古代耽美言情小說來學習,真是各種刷新三觀啊QAQ

QAQ想奏折的話想的心力交瘁蠢作者三年沒好好學語文啦……大家湊合着看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