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請立皇太子
第七十七章請立皇太子
自官家登基以來,尚未立過太子,而儲君之位乃國之根本,也早已是時候談儲君之事了。官家有八個兒子,曾經的皇長子被貶成為庶人,自是不提。官家沒有嫡子,立長應是二皇子許王。許王任京府尹四年,訴訟刑獄無所失,立賢也應是許王。奈何官家從不提立太子之事,這讓許多大臣心中有所不安。
首相呂蒙正和許王交好,又得官家器重,由他來提立儲之事,再合适不過。
這一日,朝堂之上,左正言宋沆進言:“陛下即位十餘年,望早日确立皇太子,以安社稷。”
左正言是言官,向官家進谏是本分。官家聽到這句話,心中不喜,面上卻是不顯,只是淡淡道:“立儲乃大事,若是過早立儲,恐會引發朝廷混亂,此事暫且不用提。”
“陛下,正是因為立儲乃國之大事,牽扯根本,才更應該早日确定皇太子人選。”宋沆道,“儲君之位空懸多年,恐會造成人心不安,還望陛下慎重考慮此事。”
官家怒:“人心不安?是誰的心不安了?此事朕早已有所決斷,宋卿不必多言。”
對于官家如此反應,宋沆顯然沒有預料道。在他看來,許王擔任開封尹幾年,早已有賢名,且官家多次不避諱地褒獎許王,甚至直言許王像年輕時候的他,這不正是處處暗示許王會是官家選定的下一任國君嗎?
早朝不歡而散,呂相伴君多年,又深知帝王之心,知曉這是官家對許王所擁有的勢力有所擔憂,便勸說許王道:“王爺,依臣之見,此事還是暫且不要提,王爺此時更應該低調行事,消除官家對您的忌憚。”
“嗯……”許王似是而非地應了一聲,今日朝堂之上,官家的态度他也看到了,可只是提了一下立儲君,并未提要立哪個為儲君。可阿爹對他向來滿意,他不相信阿爹會不願意立他為太子。
一邊的宋沆不在意地笑道:“官家對王爺寵愛有加,王爺又賢名在外,政事無所失,這些年來也是小心謹慎,從來沒有逾矩的地方,官家怎會忌憚王爺?”
“你懂什麽?”呂相心中不悅,可在許王面前,他也不好直言,便只道,“此事暫且不要再提,等過些時候再說不遲。”
對于呂相的謹小慎微,宋沆很是不以為意。許王的那些勢力都是官家默許的,官家又有意培養許王為太子,又怎麽會真的嫉恨自己的兒子呢?一定是自己舉薦聲勢不夠。對于宋沆的小心思,許王也看的一清二楚,他也深以為然。阿爹早已默許自己培植勢力,必然不會因此而不立自己為太子。
幾人各自心懷鬼胎,宋沆很是看重這次的擁立之功。官家立許王為太子是板上釘釘的事,若是自己最開始舉薦,想必今日之許王,異日之官家必會記自己一大功。
在許王的默許之下,宋沆糾集幾個言官跪在大殿之前,高聲大呼:“請陛下早日立皇太子,開封尹許王崇執謙退,恭孝有加,文武雙全,堪為國之儲君,請陛下立開封尹為太子。”
垂拱殿內,官家扔了手中的奏折,壓抑着怒氣。
Advertisement
“官家,您看……”王德鈞欲言又止。
“不用管他們。”官家沒好氣,又重新撿起奏折,“就讓他們跪着!”
王德鈞知道,官家這是真的生氣了。也是,官家在朝堂之上,已經否決了右正言的進谏,怎麽現在就慫恿多位大臣又來了呢?這不是明顯不把官家的話放在心上嗎?以官家的性子,怎麽會不生氣?
在官家看來,若不是他們提議的那個儲君之選,是自己早已有所決斷之人,早已把他們這些人拖出去了。
而跪在殿外的幾位大臣,沒有得到回應,便更加大聲地呼喊,呼喊聲傳遍皇宮,沒多久,京城官場就全都知道了幾位言官請立冊封太子之事。
先前在朝堂之上,襄王就聽到了宋沆和幾位大臣的請封,心中已然大震,沒想到許王動作這麽快。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官家竟然駁回了他們的舉薦。他心中略一想,就明白了。
此時得知宋沆幾人再次跪在殿外請求冊立許王為太子,他心中雖然有氣,可卻并不擔心。以他對阿爹的了解,阿爹是不會這麽輕易就同意立太子的。想到楚晅離京之前,對自己說的話,襄王心中并無多少擔憂。
或許是幾位大臣太過高調,官家煩不勝煩,對王德鈞道:“你去,讓他們回去,立太子之事,朕早自然有所決斷。”
“是。”王德鈞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可過了沒多久,又進了殿來。
“怎麽?”官家聽到殿外還有呼喊聲,斜睨了他一眼,沒好氣道,“他們可是不聽?”
“官家……”王德鈞有些尴尬,也有些氣憤,沒想到宋沆此人這麽不識好歹,他好心勸說,他竟不放在心上,“左正言他們也是為了……”
“夠了!”官家一揚手,打斷了王德鈞的話,“當真是狂妄!讓侍衛把他們抓捕起來,以狂妄之罪論處!”
“是!”王德鈞心中一凜,心想這右正言怕是沒有什麽好果子吃了。
幾位請立太子的言官被官家以狂妄之罪貶斥的消息很快傳出了宮,襄王一怔,露出一抹譏諷的笑來。
幾日後,當日在大殿外進言的幾位大臣皆被貶官。
因此,許王惶惶不安,生怕官家以為此事和他有關,擔心宋沆連累了自己。與此同時,許王府內也發生了一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
這日,張氏送走了許王,剛回自己的院子,身邊的一個使女對自己耳語一番,張氏氣的當場摔了杯子,咬牙道:“去把那個賤人給我拖來!”
使女早已料定她會這般生氣,卻還是裝作被吓到了的樣子,便連忙抖着雙腿退了下去,找了兩個粗使婆子,壓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上來。
女子被壓倒跪在地上,煞白着一張臉,不停地哭喊求饒:“請夫人饒了奴婢,請夫人饒了奴婢吧……”
“綠莺,你說你犯了這麽大錯,我該怎麽罰你?”張氏此刻的怒氣已經平複下來,可一臉帶笑的她更加可怕。
“是奴婢有錯,奴婢知錯了,請夫人饒了奴婢吧。”綠莺繼續磕頭求饒,頭發散亂,額頭都磕破了皮。
“哼!”張氏冷哼一聲,“我給你恩典,讓你代我去侍候王爺,沒想到你竟這般不知道好歹,竟敢偷偷倒了避子湯,我看你是根本就沒把我放在眼裏。”
“沒有……奴婢沒有……是王爺……對,就是王爺……是王爺不讓奴婢喝避子湯的,請夫人明鑒……”廳堂內,只有綠莺哭泣求饒的聲音和“砰砰砰”的磕頭聲。
“大膽!”張氏把手中的茶杯扔到她身上,滾燙的茶水燙的她瑟縮了一下,也不顧被燙傷,只顧繼續求饒。
“你求饒做什麽?”張氏冷笑,“你懷了王爺的子嗣,這可是大功一件呢。怎麽沒有早早禀了我來,是想單獨向王爺讨賞嗎?”
“奴婢不敢……奴婢不敢……”綠莺哭求道。
“不敢?”張氏站起來,走到她面前,挑起她的下巴,冰冷的手指在她臉上游移,“我看你敢的狠呢!”
“求夫人……求夫人……饒了奴婢吧,奴婢願意落胎……”綠莺怕極了,她是知道張氏的手段的,她能懷上身孕,自己也沒想到。她是懼怕張氏的,可王爺多年來沒有子嗣,若是她能為王爺誕下長子,那麽她就可以母憑子貴,這一輩子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她是想躲過張氏,偷偷禀報給王爺的,可是這麽些時日,她連王爺的面都沒見到,沒想到竟先被張氏知道了。
“落胎?”張氏嗤笑一聲,“那這可不是便宜你了?”
她不再管綠莺的求饒,一腳踹開了她,厲聲吩咐道:“來人——把這賤婢給我拖出去,亂棍打死!”
“夫人……夫人……奴婢懷了王爺的孩子,王爺知道了不會饒了你的……張氏……你這個毒婦——”
聲嘶力竭的聲音逐漸消失,取之的是棍棒聲和呼痛聲。
掃了一眼廳內的人,張氏勾唇,淡淡道:“這就是背叛我的下場,都看到了嗎?”
“奴婢不敢!”衆人連忙跪下表忠心。
看着她們一個個的戰戰兢兢,張氏很滿意地笑了。
李氏作為王府的王妃,對這件事自然不可能一點兒風聲聽不到,可她能怎麽辦呢?王爺只相信那個張氏的話,她連王爺的面都很難見到,更別提若是她拿這件事去向王爺告狀,王爺只會以為,是她要誣陷張氏。
張氏并不怕有人告密,她的手段,王府的人沒有不知道的,自然也都知道王爺對她的寵愛,自然不會幹這種吃力不讨好的事,只要他們都好好巴結她,将來的榮華富貴少不了。
當日,許王回到王府之後,心中仍是恐懼,便又去找自己的那朵解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