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十章

就在這樣和諧愉快的氣氛裏,五小時的路程,走走停停,不時繞遠,兩天才走完三分之二。第三天上午時分,他們的車子穿過一個小鎮時,在路上直接被人攔下來。一路上遇到過幾次臨檢,小鄒為海尼斯準備的護照發揮了良好作用,也許因為海尼斯那愈發讓人覺得如沐春風的笑容,也許是護照仿得太好,每次都順利過關。海尼斯曾經問了一句“你哪兒搞來的假護照?”,結果小鄒只是露出了神秘笑容答曰:“蛇有蛇道。”高深莫測的樣子,像足了世外高人,獲得了另外三人的一致鄙視。

剛停下來時,他們以為又是臨檢,可攔車的兩個年輕男女穿的是便裝,也不像背包客——關鍵那年輕女人身上還系着圍裙,手中捧着個竹籃,似乎裝着糕點之類。小楊搖下車窗,笑得人畜無害,用流利的法語跟兩人交談,兩個年輕人說完還從車窗裏探進黃頭發的腦袋來跟坐在後座的段奕和海尼斯打招呼,又接着招待下一輛車的客人去了。

小楊從女人的籃子裏取了一個羊角面包,又遞給後座兩人一人一個,興奮地轉頭:“原來今天是鎮上一個叫雷蒙德·波特的攝影師的七十歲生日,波特先生平時愛好做甜點,所以生日宴會就是在廣場搞甜點制作大會,邀請所有人參加呢,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啊老大。”

段奕興致缺缺把玩手裏的面包:“甜點……”黃油煎蘑菇還差不多,甜點什麽的到底哪裏像人類食物?

海尼斯卻眼前一亮:“甜點?走吧,去吧?”

段奕立刻精神一振:“還等什麽,快去廣場!”

鄒振寒&楊耀宗:“……”

他們老大啥時候把見風使舵技能點到滿級了……

小鄒一打方向盤,順着眼前的十字路口左拐,将三人送到廣場附近,自己獨自去找停車場。等他停完車回來,在一群接一群互相打鬧、嬉戲、拿着面粉黃油雞蛋互砸的人群中穿梭而過,好不容易找到東方三人組時,彼此都是一身白面,連臉和頭發上都沾滿白霜似的面粉。小楊系着條粉紅花色的圍裙,懷抱一個玻璃碗正在打蛋,一邊唉聲嘆氣:“這些老外,玩脫了吧,這哪兒是甜點制作大會啊,純粹是糟踐食材大會。”

段奕則護着海尼斯,在廣場中間幾張長桌子前穿梭,欣賞着百人動手做甜點的盛況……實則就是混亂,不過每個人看起來都玩得很開心。白色長桌的中間包圍着一張巨大的工具桌,桌上現在堆滿了一個個外皮焦黃的泡芙,幾個廚師正拿着奶油裱花袋往泡芙裏填餡料——那些裱花袋有淺黃色,巧克力色,粉紅色,紫藍色等等,代表着不同的口味。一個白頭發,粉紅皮膚的老頭穿着廚師白袍,正在将沾了加熱的焦糖溶液後的泡芙一個個壘起來。

此外還有樂隊伴奏,以及司儀主持——一個穿得花枝招展的金發美女,正用誇張的語氣播報着大會靈魂人物——七十歲的波特先生在糕點鋪的幾位甜點廚師協助下制作泡芙塔的過程。

四人之中小楊法語最好,此刻正邊打蛋邊跟在兩人身後邊磕磕碰碰地擔任同聲傳譯:“泡芙塔我記得是法國各種慶典上的傳統甜品,婚禮也用,就是把一堆泡芙堆在杏仁脆餅上面。啊,這個泡芙塔用了香橙、巧克力、藍莓、草莓和原味五種餡料的泡芙,剛剛烤好從店裏面送過來……泡芙就是要趁熱吃,外皮酥脆,內餡甘甜爽滑……靠我也想吃……”

小鄒雖然對甜點沒有特別的狂熱,但也不至于像段奕那樣厭惡到聞之色變,看着小楊沾着面粉的臉,默默點頭:“我也想吃。”

沒人留意他的一語雙關,段奕先是吐槽了将泡芙壘高再拆開吃掉等同脫褲子放那啥多此一舉,接着摸着下巴皺眉看老頭。那法國老頭正一臉愉悅,像個拿着積木搭得高興的小孩,一點點将泡芙塔堆到一米五高——根據司儀解說,能壘到一米五已經是高手,頂尖的甜點大師則能将一個泡芙塔給堆到兩三米。

“這老頭眼熟啊……難道還是什麽名人不成?”

Advertisement

其他人也跟着打量,之後紛紛搖頭表示不認識。而解說已經進入j□j,最後化為小楊那沒啥起伏的解說:“波特先生在撒杏仁糖,泡芙塔上撒的杏仁糖是婚禮傳統,其實泡芙塔也是婚禮傳統。哦,波特正在給泡芙塔蓋頂,用的是跟底座一樣的杏仁脆餅,其實我個人更喜歡姜餅一些——這是那個司儀小姐說的,我倒是更喜歡全麥餅幹。哦哦完成了……”

司儀高昂的喊聲很快被鎮民們潮水似的歡呼聲掩蓋,尖叫聲,掌聲,甚至還混雜着諸如“耶!”“烏拉!”“媽媽咪呀!”之類的外語,空中飛舞着黃油塊,蛋糕,舒芙厘,牛角面包,馬卡龍,甚至還有幾個打蛋器和雞蛋……不知道哪幾個倒黴蛋被砸到了。以及幸好沒人高興得連碗也扔上天。

不就是做了個泡芙塔,至于這麽興奮麽……

四個東方人仰望星空,不對,天空,小楊喃喃自語:“當初外教就語重心長告誡我們,即使是地球村的時代,文化沖擊依然會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跳出來吓你一跳……我想我現在就被吓了一跳了。”

“見識太少了,下次帶你去啤酒節。”段奕拍拍小楊腦袋,慈祥摸頭,一派寬厚老大哥作派。

最初的高昂歡呼之後,擴音器裏響起一個老頭的宏亮聲音。他說得很慢,加上這句話太簡單,不止小楊,連半吊子的其他人都聽懂了:“我把泡芙塔送給,這對穿情侶裝的亞洲年輕人。”

于是仿佛伴随着唰——的效果音,人群紛紛扭頭,段奕和海尼斯瞬間成為廣場上百餘人的視線焦點。

段奕這人枉為設計師,其實挺懶,選好的搭配,同款同色衣服一次就買幾件,加上出行匆忙,帶的衣服也不多,今天借給海尼斯的跟自己穿的,恰好是同款同色的米色套頭衫,前襟的抽象雄鷹都是一模一樣的。

兩人彼此對視一眼,本來沒覺得是什麽大事,沒想到會遇到這麽一出。

此時已經百口莫辯,幹脆也就順水推舟,在幾個工作人員熱情簇擁下走向泡芙塔。那老頭子笑容滿面地打量着他們,視線落在段奕臉上時停留良久,而後露出更加愉快的笑容,迎着兩個年輕人上前。

小楊抱着碗,早就停下手上動作,原本打發的乳白蛋白已經液化得差不多了,他憂心忡忡地看着老大跟他戀人在和法國老頭交流:“海尼斯這麽高調沒問題嗎……我看到現場好多人拍照。”

“這裏不是去聖米歇爾山的必經之路,結束了我們就原路返回,繞一圈繼續往西,沒人會發現。”小鄒倒是不擔心,不知道從哪兒找來一盤剛烤好的馬卡龍,一口一個吃得開心,于是小楊也跟着跳上桌子,跟着一口一個吃起來。

而這次麥克風已經交到了段奕手上:“謝謝波特先生,為了感謝波特先生的厚愛,更為了感謝鎮民們的熱情,我和我的男朋友決定将泡芙塔送給所有人享用。”已經順水推舟到了承認男朋友的地步,老頭子功不可沒啊。

意料之中的事,老頭也許只是一眼看過去發現白種人中間鶴立雞群有那麽兩個長得英俊還穿情侶衫的東方人比較引人注目,才一時興起說要送給他們,可整整一米五的泡芙塔,即使他們腦抽要帶走,橫着豎着都放不進車裏,繞一圈還不是讓現場觀衆享用了。

雖然大家都明白,廣場還是二度爆發出了歡呼,于是剛剛壘起來沒幾分鐘的五種口味泡芙,又一個個被拆下來分送到每個人手裏,連作為底托和裝飾的杏仁脆餅都沒剩下半塊——段奕說的脫褲子放那啥,當真一點沒錯。

老頭則笑吟吟地看着段奕:“十多年過去了,你也長成了這麽出色的男人。真想不到還有再見面的一天,命運女神真是難以預料啊。”

這句話換成了英語,所以連海尼斯都聽懂了。段奕從腦海深處找到了一張相似的臉,目瞪口呆:“你是……給我們拍照那位……”

老攝影師點頭,渾濁的眼睛裏透着感慨萬千和喜悅:“時間過得真快啊……”

甜品大會進入尾聲,小鎮的幾家糕點店都送上了美食,全是波特先生訂的。不過他沒留到最後,享用完泡芙塔後就帶着兩位中國客人回家去了。小楊和小鄒則被留在廣場,繼續享受慶典福利。

波特的家在小鎮東邊,是一棟三層的小洋樓,波特太太三年前過世,波特先生現在獨自居住,只有個鐘點工每天來打掃。布置得溫馨舒适,老頭招待兩人在客廳田園風格的布藝沙發裏坐下,又泡了花草茶,這才取出平板電腦,調出一個文件夾,有些驕傲地遞給兩人。

段奕不是沒想過單獨見攝影師,畢竟老人曾經無意中做了他那段青蔥歲月的見證者。這些隐秘的過往,不宜公開,只适合獨自品味,然後束之高閣珍藏。

但是臨走卻猶豫下,讓海尼斯一起跟了來。并且因為這個決定而感到安心——再也不用獨自面對任何事,因為有你在身邊。這種感覺,當真不錯。

文件夾的名字叫做my best works,而其中一張照片,就是當年方修聿和段奕的合影。段奕才重溫沒多久,如今在異國看見,仍然感觸良多,這張顯然是攝影師當年用單反拍的,估計拍完又立即用立可拍補了一張送他,相比之下單反這張角度和時機抓得更好,小段奕的笑容更明澈,修哥的眼神更柔情。

海尼斯卻是睜大了眼睛,看看照片,又看看段奕,努力在青蔥水嫩的少年和如今的魁梧男子之間建立聯系,最後終于遲疑地說了一句:“……還是挺像的。”這個舉動令段奕眼角忍不住微微抽搐幾下,最後還是忍住了沒瞪他。

波特是個成功的攝影師,長期和法國版國家地理雜志有合約,還擔任過巴黎攝影藝術館的總顧問,如今退休,卻選擇了這麽一個不顯山不露水的小鎮隐居,誰曾想會遇到十幾年前異國他鄉僅有一面之緣的小少年。

他和段奕絮絮叨叨了一堆關于中國錦繡山河壯麗,人造景觀宏偉,人文歷史悠久,藝術底蘊豐厚的感慨,最後終于問到照片裏另一人的消息,段奕由始至終溫和回話,仿佛被段臻附體,連問到修哥時語氣也沒有變化:“他十年前自殺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