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無聲

後來那晚,顧溪在慶大論壇帖子下回複——

“我從沒告訴別人我喜歡你,以後也永遠不會說出口。天涯海角,各居四海,我們各奔西東。

“祝以後你的每個啓程都是良日。”

gx.2009.9

二〇〇八年,顧溪轉來新荷市第九中學讀高三。

那些天正逢開學,九中門口圍了一大波車輛。周圍的同學都穿着藍白相間的校服,只有她一個轉學生穿着土裏土氣的運動衫,下身搭配七分牛仔褲,擠在人群裏顯得很瘦弱。

顧溪拖着一個巨大的行李箱在食堂前徘徊。

門口全是人,她口袋裏的電話響了。

林薇在電話裏交代,“溪溪,到了姑姑家一定要聽話,懂事,好好學習,不要給姑姑和姑父添亂,對了,你姑姑家裏還有一個表哥,你到時候就認識了。”

顧溪:“嗯。”

“你爸給你打電話了嗎?”

“沒有。”

林薇頓了一秒,“好,我知道了。”

顧溪的父母顧赟和林薇是大學同學,兩個人都是慶大的。

六七十年代上慶大并不比現在容易,而林薇的父母恰好是高知文青,都在慶大圖書館任職。出生于書香家庭,林薇從小耳濡目染文化氣息濃厚的家庭氛圍,不怎麽費力就考上了慶大。

而顧赟則不一樣,父母祖上都是小商小販,靠着挑燈夜讀才從專科升為大學學歷。

Advertisement

林薇和顧赟在顧溪十五歲那年分居了。

顧溪高二那年,林薇和顧赟的關系徹底破裂。

這兩人一見面就吵架,吵得四合院周圍的鄰居紛紛來勸,有幾次林薇和顧赟發神經毆打在一起,鄰居大媽吓得報了警。

這些年兩個人居然沒有鬧到離婚,顧溪知道是因為財産分配的原因。

林薇和顧赟這對夫妻的矛盾達到頂峰這幾年,兩人情場失意,紛紛投身于各自的事業。

顧溪常常會回想,這段關系令兩個人都不快樂,短暫的分居也好。

“你爸媽……離婚了?”前一段時間報警的鄰居大媽不加掩飾的問,“好久沒見他們來接你放學了。”

顧溪聽到這裏頓了下,“沒、沒有離婚。”

緊接着,她小聲說,“我們要搬家了。”

“搬去哪兒?”

“新荷市。”

“哦。”鄰居大媽想了下,“沒聽說過這個地方啊,這是哪兒個犄角旮旯地兒。這年頭小鎮都亂的很啊,你一個女孩子在外要注意安全。”

林薇和顧赟冷戰的這段時間,遭殃的是顧溪。

雙方都以“工作忙”“見面吵架”為由,沒時間照顧她,跟踢皮球似的,誰都不想接手顧溪。京附不能住校,放任顧溪一個高三生獨自住在京城的老四合院,他們都不放心。

在這段時間裏,顧溪時常覺得自己像是一只皮球,被父母踢來踢去的,最後妥協的結果是,顧溪将被送到遠在新荷的姑姑家。

顧赟早早幫她聯系好了學校,辦好了當地新荷九中的轉學手續。

顧溪在高三部報道結束,拿到報名表和校牌學生卡,拖着行李箱輾轉校外的陌生小巷。

到了晚上六點,顧溪打了個出租車。

新荷市的公交車早上六點開始運行,一天只有早晚六點,中午十二點,三趟車。這個點等二十分鐘也來不了一輛公交車,顧溪選擇了放棄。

出租車過來了。

她鑽進出租車,上車後才想起已經過了半天了,林薇和顧赟這兩個人卻一個電話也沒給她打過。

顧溪心想要麽是這倆人心大,要麽是他們真的把她給忘記了。

車停在公園,顧溪不認路,拿出手機反複撥打林薇的電話。新荷的夜晚燥熱難耐,地表騰騰将水汽蒸幹。

她早已累的滿頭大汗。

蹲在地上休息。

也就是這時,顧溪看見了馬路對面一片廢棄的工地。

工地四周擺放着巨大的廢鐵殘次品,周圍沒攝像頭,又十分隐蔽,便成了不良社會哥的根據點。

黑壓壓的三兩個高個兒社會哥蹲在那,手裏各自夾着一根點燃的煙,靜默地抽着煙沒說話。

有個男生半倚在樹下,黑色短袖卷在肩膀,樹影婆娑遮擋他優越的身形,顧溪遠遠看見,他指尖零星的火光。

他擡手摸了摸口袋,掏出一枚打火機扔給別人。

不多時,傳來幾個混混罵罵咧咧的聲音,正捉弄不知哪兒來的一條雜狗,扯了嘴裏的煙頭丢向遠方。

“操,這野狗怎麽老是沖着謝爺叫啊。”

“不會是發/情了吧,哈哈哈。”

“滾你丫的,這是條公狗。”

“謝爺,你請咱們吃個飯呗,你打暑假工攢了不少錢吧,兄弟們都來捧個場了啊。”

狗吠聲響徹雲霄,男生沒動,只是悠閑的掐滅指尖的煙,三五個頭發五顏六色的社會哥脫下外套舉起來逗狗,嬉皮笑臉的,顯得尤為浮躁。

髒、亂、破敗又無法無天

不久,其中一個黃毛單腳跳了提來,一聲哀嚎響翻天——“靠,這狗居然對着我的腳撒了泡尿。”

“啊哈哈哈哈,笑死老子了。”

“哈哈哈哈,狗就在謝爺面前叫,怎麽不往謝爺反倒往你腳上滋尿。”

“昆哥,狗都嫌棄你,把你當電線杆了。”

“野狗見了謝爺也不敢撒野。”

為首的人被稱作“謝爺”,顧溪只看了眼就對那群人有了定論,她背着書包默默往回走,就聽見身後傳來一陣狗吠。很快身後的人聚了一團,路人看了也要繞道走,場面混亂,地上散了一地的煙頭。

而男生只是淡淡的看着,八風未動,眼神不屑一顧。

讓人感覺他既厭惡這裏,又厭惡這群人。

他點了一根煙,緩緩夾在耳後,猩紅陣明陣暗,看了一眼那群厮打成一團的人轉身離開。

模樣很冷。

車站出口的街巷錯落嘈雜,巷子口站着好幾個攬客的黑車,他們都是男性,嘴裏不停地念叨着“去哪兒”“去南街嘛”,說得通通是方言。

人生地不熟,卻沒有人來接她,顧溪深吸一口氣,拖着行李箱往車站外走。

聽着新荷的方言,陌生感撲面而來,她低頭繞開那些黑車,裹緊外套往街道裏走。

她今天沒背書包,只挎了個斜挎包,包太小了,好多東西裝不下。所幸她的挎包裏只裝了身份證和鑰匙,別的東西都放在行李箱裏。

夜晚,天空開始下雨。

天色太黑了,顧溪沒有帶傘,她匆忙給姑姑發了個短信報了地址,便推門進了隔壁一家陳記湯包館。

這會兒店裏人挺多的,顧溪繞過座位來到最角落的獨座。

顧溪進店後點了杯法式檸檬汁,店員将檸檬汁端上來。顧溪将行李箱整理好,安靜的坐在那兒咬着吸管。

這是剛才那個店員咋咋呼呼從門外鑽進來,“老板,門關緊點。”

湯包店老板探出頭,“怎麽了?”

“那幾個小子又來了。”店員惶恐不安,“上次在我們店裏打架滋事那幾個。”

湯包店老板罵了一句“操”。

從湯包館外湧進來一大片人,都是年輕的男生,個個個高體壯,頭發五顏六色,看上去不像是好人。

又是那群人。

顧溪本能地緊張起來,她低頭拿出手機,在屏幕上摁了串電話號碼,但沒撥通。

1-1-〇。

早來的幾個人占了前面的座位,有個黃毛一直在說話。

進出之間門開了幾下。

黃毛從前臺拿了個菜單,幾個男生點了一桌的菜。

黃毛突然笑道:“謝爺。”

幾個小弟開始起哄,“謝爺,這次請我們吃飯呗。”

“你可別說了,咱們謝爺兜裏沒錢,他是個窮光蛋啊。”

“江湖傳說啊,也有落魄的時候。”

這時那個被稱作“謝爺”的男生起身,周圍一片起哄聲,都高喊他結賬。

從模樣來看他是人群中最紮眼的,習慣了被成群的人簇擁,連姿态都倨傲頑劣。

他走到前臺從口袋裏拿出一張紅色的卡,懶散的倚在收銀臺邊,眼也沒擡,“結賬。”

老板看了他一眼,“成年了嗎?你多大?怎麽來我們店喝酒?”

“十九。”

老板指了指酒桌那邊,“那其他人呢,都成年了嗎?”

他低啧了聲,“比我大幾歲。”

問到答案,老板沒再問什麽了,轉身走向後廚。對于這類喝酒抽煙年輕的混混,老板都會嚴格查他們有沒有成年。

女店員是個二十歲上下的小女生,端茶水過來,嗓音有點嗲,接過卡,問,“叫什麽?”

他說,“姓謝。”

男生的聲音格外令人熟悉,與記憶裏的脆朗不同,相反,揉雜着青春期成熟男聲低沉的沙啞,染上了些不羁與痞氣。

這時他結完賬轉過身,視線不冷不熱看過來。

女店員有點惱怒,語氣卻帶着撒嬌的意味,“這位同學,我問你會員卡上的名字叫什麽,家庭住址,學校地址。”

什麽賬要這麽清楚的個人信息。

情賬。

他含混的笑了下,“謝西逾,男,十九歲,九中高三20班。”

顧溪猛的怔住了,擡眼看過去。

男生穿着黑色皮衣,衣擺紮進深色牛仔褲裏。

體态颀長,外左耳骨上有粒很淺的耳洞,眉骨的最末梢有一處褐色的疤。指尖夾根猩紅的煙,無比娴熟的咬在唇邊,離經叛道又痞懶。

湯包館左側第一盞燈壞了,光線很沉。

空氣裏有燥熱的油煙味。

他的指尖白皙,一只手的手腕上繞了繃帶和固定板,另一只手垂在身側似乎能看見手背上清晰的筋脈紋路。

接着,女店員往他身旁靠了靠。

男生沒躲,依舊那麽随性散漫,倚着牆痞痞的勾着唇角笑。

女店員朝他眨眨眼,繼續夾着嗓音說話,“我們店裏有優惠活動,充值兩百送五十,充四百送一百,帥哥,有沒有興趣?”

“這樣吧,你在我這裏充,我給你多一點優惠,充兩百再送一碗白米飯,你們人多,而且經常來,你看怎麽樣?”

謝西逾大概覺得很沒意思,他顯然并不吃這套,滿臉寫着“看傻逼”的表情。他嗤笑,話語卻輕蕩,“沒興趣。”

陳記湯包館內開着暖色調的吊燈,這會兒店裏沒什麽人,幾個後廚大媽坐在一張桌子上擀餃子皮。店內陳設很新,塑料桌布卻沒包裹嚴實,露出黑色的橢圓桌角,吧臺上擺放着一個中等大小的金色招財貓。

顧溪又像從前那樣,只一眼就從人群裏看到了他。

謝西逾。

不是京北附中的謝西逾,而是新荷市九中的謝西逾。

鬼使神差的,顧溪從口袋裏摸出手機,手機界面停留在黑屏白數字的11〇上,她将數字給删了,捏着手機的指尖微微泛白,嘈雜聲中手機“咔嚓”一聲,照片上的男生黑衣黑褲,瘦高,不羁,玩世不恭,倚在牆角勾起薄薄的唇。

畫面定格。

第一次一眼看見他時,她剛滿十五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