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過年程丹家沒什麽特別的,就是拜年走親戚,有時候母親會把年邁的外婆接過來過幾天,程丹聽到母親和外婆的對話。
母親:“你要看開點,樂觀點,不要總是想着那麽多不開心的事情,病都是愁出來的,心情好了病自然會松快點,你看誰誰誰,每天樂呵呵的,80多了還每天早上六點出去晨練呢......”
外婆:“人都有老的時候,等你們老的時候你們就知道這個滋味了......”
外婆是個快90歲的老人了,年輕時生活得太苦,老了就有很多基礎疾病,所以每次程丹的母親這樣說的時候,程丹總是覺得其實挺沒道理的,這種強制樂觀的安慰讓人有些煩,就好像,只要人樂觀,就能夠長生不老似的,本來生病這件事情就身不由己,得病的人本來就是受害者,再者別人開始說樂觀怎麽怎麽樣,對病情有怎麽怎麽樣的幫助,就好像 如果自己的病沒有得到緩解,就是因為自己不夠樂觀,這倒成了得病的人的錯了,莫名又加了一道沉重的枷鎖......
生病這種疼痛,本來就是很難抵抗的,程丹以前肚子疼的時候都要在床上躺一下午不想吃不想喝睡不着手機都不想玩的,所以程丹在想,如果一個人長期處于持續的或者頻繁的某種程度疼痛的折磨中,在這種疼痛下要怎麽才能保持樂觀呢?不是開玩笑嗎?不天天罵人就不錯了......
程丹有時候會幻想,要是有一天自己得了癌症躺在病床上,可能天天都會覺得煩躁,這時候要是誰來勸自己樂觀想開點,她就該踹他了,該煩躁煩躁,該抱怨抱怨,該消極就消極,或者對着窗戶聽着音樂整夜流淚徹夜不眠感念自己這一生,偶爾狀态好的時候不疼了就該吃吃該喝喝該娛樂娛樂,朋友來看自己要是指責自己說怎麽想對怎麽想不對,那程丹就把他們踹走......
程丹以前勸過母親對待外婆的方式,發現無論勸多少次母親都沒有什麽改變,後來程丹發現母親其實是知道怎麽更有愛地相處的,畢竟如果程丹有什麽錯的話,母親總是在別人身上或者是家庭身上找理由,卻不在程丹身上找理由,但是對待外婆的時候,卻總在外婆身上找理由,而并不怎麽去考慮外婆所處的時代環境,後來程丹就明白了,程丹的母親和外婆年輕的時候都在不那麽寬容的時代裏泡大的,所以身上總是積累了很多僵硬的教條和傳統觀念束縛的捆綁,母親抱着對程丹足夠的愛,凡事即使自己接受不了也總會覺得程丹這麽想有她的理由,但是對母親對自己的母親卻沒有那麽多的愛,所以有時候看什麽不對的都覺得是這個人自身的問題。
後來程丹就不幹預母親和外婆相處的方式了,因為要改變的不是方式,而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情感,這個是外人難以改變的。
程丹抱着外婆貼了會,程丹在外的時候并不想念家人也不想聯系家人,但是跟家人在一起相處的時候也很親切愉快,程丹的臉蹭着外婆的臉,這時候外婆也會變得慈愛起來,剛才跟母親生的氣一掃而空,她撫摸着程丹的頭:“什麽時候帶對象回來啊?廠裏一個合适的小夥子都沒有嗎?......哎,你以後不要像你媽似的,天天愛絮叨人,等你媽老了,你對她好點......”
表哥表姐們都有了孩子,所以過年的時候程丹的一大樂趣就是觀察觀察小孩子,表哥家的小孩才兩歲多,就開始有自己自主探索世界的意識,喜歡拉着程丹的手,然後一個人邁着小步子走在前面試圖在陌生的領域到處走走轉轉,程丹會拿着包裝各樣的食物逗她,她也會積極地嘗試以前從沒吃過的食物,她還會對沒見過的植物動物感到好奇并且觀察,她會學習大人對她講的語言即使并不明白意思,程丹突然覺得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這些新鮮事物的刺激應該在她這個小小腦袋中建立起了神經元之間的連接,開始為後來的人生做相關的儲備。程丹以前總以為在六七歲能記事之後教育或者環境才開始對人産生影響,但是後來想想,影響應該産生在更早的時候。
表姐家的孩子大表哥家的孩子半歲,程丹發現這兩個孩子就有很明顯的區別,表哥家的孩子明顯表現得更為大膽外向,會積極地親近陌生人展露笑顏,積極跟陌生人建立聯系,而表姐家的孩子就會表現得更為敏感謹慎,拒絕跟不太熟的親戚有肢體接觸,從這點來看,內向和外向的區別其實基因影響很大一部分,在寶寶時期就有體現。這時候親戚們就會讨論評價:“小果外向小昕內向,以後小果可能混的更好一些......”
這時候程丹就會想,內向外向并沒有什麽好壞之分,只要家長不過多幹預,不強迫一個內向的孩子逼着她外向,或者不壓抑一個外向孩子的天性,都能夠挺自在地成長,未來嘛,就是人得去找讓自己感到舒服的環境,內向的孩子就找到不用怎麽去跟人交流的環境,外向的孩子找熱鬧的環境,總能在不同的環境中摸索到讓自己舒适的方式,自在的生活。
更有意思的是,程丹發現即使剛兩歲的孩子,也有很強的自由意識,每次小果做了一個大人可能覺得并不正當的舉動,比如吃了家長不讓吃的零食或者動了家長規定不準動的東西,然後家長做出要打的她的樣子來威吓她,試圖讓她聽話,但是她并不害怕,她會通過......叫或者喊......反抗回去來對付這種威吓,這是她小小的身體反抗壓迫的方式,而這種方式往往很奏效,現在的家長對孩子也非常疼愛,而她做的舉動也不能被稱為嚴格意義上的錯誤,所以家長不會因為這種小事真正地處罰她。這種方式倒是某種程度上起到了正面的效果,小果可能會發現通過自己主動的抗争可以戰勝壓迫,為自己贏得更多的自主,她可能就會不斷地去重視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用更積極的态度去和客觀世界相處。這樣看着,程丹覺得挺好的,希望小侄女能一直保持着這股勁頭,用那稚嫩的嗓音向想打壓她的人一直反抗下去。
大年初四的早上,程丹的媽媽在客廳喊程丹起床,應該是收拾收拾準備去大姨家拜年,程丹剛準備起,就看到手機上紀航的電話,下意識就感覺不好。
“我到你們這邊的機場了,待會去酒店,你今天去親戚家嗎,我去找你,我們見一面?”紀航的聲音有點興奮和期待。
程丹其實也挺了解紀航的性子,熱乎勁沒過的時候就像剛談戀愛的大學生。
Advertisement
“準備過來待幾天啊?”程丹帶着沒睡醒的嗓音平靜地問道。
“明天早上走,我家明晚要來客人”紀航的興致一點也沒有被打擾到。
“那你把位置發過來吧,我待會起床去找你。”程丹繼續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問。
紀航沒想這次來見程丹的父母,他就是想到程丹長大的城市來看一看,要是冒然要見程丹的父母程丹可能會不高興,所以他主動告訴程丹自己訂酒店了,也沒準備去程丹的親戚家找她,怕程丹誤會。
程丹跟母親編了個同學聚會的理由,然後也沒多說什麽就收拾收拾出門了,對于程丹來說,親戚家去不去也無所謂,去也可以,不去也可以。爸媽也沒有強制這個東西。
程丹去到酒店的時候調侃了紀航一句:“不是吧,分開沒幾天呢,還有幾天我就回去了,這麽憋啊?還打個飛的過來”邊說邊準備脫衣服。
紀航馬上阻止了她,有點惱怒地解釋道:“你把我想成啥人了,我就是想你了,順便來你的家鄉看看,剛好我家今天沒什麽客人......”邊說邊為了證明什麽似的幫程丹把衣服重新穿上。
程丹笑了笑,嘆了口氣說道:“行吧,那走吧,我帶你轉轉,這會都快中午了,咱們去吃個火鍋,挺久沒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