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躲避

未及厘降,先開邑封,食邑四郡,盛寵之恩。

公主及笄前冊封并非罕事,如清露公主李雲霄,便是幼年加封。但李雲霄空有封號,并未享湯沐増賦之事。李氏皇室中,及笄前就享食邑之恩的公主,只有康樂長公主一人。

康樂長公主及笄前食邑兩郡,封戶五千,已是特殊恩寵。太上皇疼愛女兒,于康樂出嫁時增封五千戶,是以康樂長公主食邑萬戶,位同王爵,風光無比。

如今寶鸾首次受封,便已食邑萬戶,且臨川清河常山巴陵四地,人傑地靈,民熙物阜,無論哪一地,皆是皇家子孫夢寐以求的封邑之地,聖人一口氣将四郡全都給了寶鸾,大方程度,令人咋舌。

聖意下至中書省,侍郎舍人們目瞪口呆。

“公主小小年紀,怎能享萬戶之賦?”

“陛下此舉,未免失衡。”

“公主并非真正的皇室血脈,厚養宮中便已足矣,何必賜湯沐受賦之恩?”

拟旨之事拖了三天,侍郎舍人們觀望太極宮的态度,然太極宮不曾派人阻攔,皇後那邊也沒有只言片語。衆吏心中明了,知道此事已成定局,未再拖延,依聖人之意,制敕冊命。

聖意昭明,永安宮人人震驚。

短短十日,天翻地覆風波起伏。偷龍轉鳳一事,随奴成皇子,公主成魚目,人人嗟嘆命運無常造化弄人。三公主美麗和善,交好之人數不勝數,這位如珠似寶的小公主該何去何從?衆人皆為之擔憂。

就在大家惋惜小公主的命運時,聖人的封冊昭告天下,昔日帝國的明珠依舊是皇室的掌中寶心頭肉。

食邑四郡賦萬戶,封號無雙,恩寵無雙。

郁婆聽聞寶鸾加封之事,心中再如何怨聖人當年對趙妃薄情寡義,也不得不感慨一句:“陛下待三公主極好。”

縱使混淆皇室血脈,亦未抛棄未冷待,尋常世家郎君都未必能做到的事,一國之主做到了。

對于三公主而言,陛下是位好父親。可對于其他人,陛下未必能……

Advertisement

郁婆憂心自己養了數十年的孩子也會盼望這份父愛,這份父愛高不可攀,若是有所期待,必會為之所傷。

紅牆堆雪,冬梅滿樹粉白,清寒凜冽。廊庑竹簾晃動,簾內熏籠暖暖,少年跽坐缂毛坐毯,寬袖玉帶,烹茶品棋,膚白頸長。他指骨修長,一枚黑玉棋子捏于指間,悠然自得。

宮人們偷觑自己的新主人,小皇子雖年少,比不得那些長成的青年高大威猛,然他修長清瘦,自有一番迢迢風姿。少年俊美,眉目如春,唇角噙笑,似山間雪雲間月,勾得人心生向往。

她們初來清思殿時,因聽聞侍奉的郎君長于山野做過虎奴做過随奴,皆心灰意冷。一個乍享富貴之人,能有什麽教養呢?他若粗魯野蠻,她們只能終日受苦。

出乎意料的是,這位郎君謙遜有禮,清嘉溫潤,并不像她們想象中那麽粗俗無知。他待人待物,進退有度,對仆從更是親切溫和,竟像從小生長于永安宮似的,氣度端雅,可與太子殿下比肩。

數日功夫,衆人皆折服在班哥袍下,這種容姿出色謙謙有禮的少年,誰人不愛?

他不自卑不自大,遇事肯虛心向人請教,從不端架子,恰到好處的熱情,如春風拂面。清思殿有這樣一位郎君,衆人的心漸漸安定,偶爾遇到好事長舌之人,殿內宮人言辭切切維護班哥,不肯叫人說班哥一句壞話。

廊外三兩宮人正為瑣事争吵,聲音細碎,随風晃晃搖搖吹進三面竹簾內。

——“拾翠殿辦宴,與我們何關,你巴巴地跑過去幫忙,六殿下顏面何在?”

——“我只是好心幫忙,哪裏想那麽多?”

——“拾翠殿那位和我們六殿下的淵源,滿宮皆知,若被人瞧見清思殿的宮人出現在拾翠殿,別人指不定說出什麽難聽的話埋汰六殿下。”

——“他們也真是的!憑何拿六殿下以前的事揶揄?六殿下就算做過随奴又怎……”

說話的宮人被人捂住嘴,兩人忌諱莫深。

那些貴族郎君娘子能拿這種事說笑,他們這些奴仆可不能亂傳話。

吵嘴的兩人漸漸走遠,簾內侍候的宮人們白了臉。

今日廊庑遮簾煮茶賞雪,乃是六殿下一時興起,這地方偏僻,除了随侍的人以外,其他人并不知道六殿下在此。

宮人們惶恐看向熏籠邊跽坐的少年,他緩緩擡目,面上并無惱色。

宮人們不由憐惜:六殿下心胸寬仁,當真君子典範。

班哥揮揮手,示意宮人們退下。

梅花香寒,粉白幾枝插于玉瓶內。班哥扔了棋子,面上溫潤之色頓消,眼底戾氣躁動,骨節分明的手一把拔出玉瓶裏的枝條。梅枝折斷,花瓣空中飛舞,破碎的殘瓣拂過他的長眉,悠悠旋落袍間。

郁婆在宮內休養數日,對宮內流言蜚語有所耳聞。偷龍轉鳳雖落下帷幕,但衆人的竊竊私語卻尚未消失。

聖人已經認回班哥,認下寶鸾,無論是真皇子還是假公主,兩個人都得到了應有的身份。衆人不能拿身份說事,便拿兩人從前的過往說事。

堂堂皇子竟給自己的養妹做奴,再沒有比這個更好的茶後閑話。

郁婆以為班哥是因為方才那兩位宮人的話心生惱意,輕聲勸慰:“這些無聊的話傳不了多久就會消失,永安宮永遠不缺新鮮事。”

班哥凝望牆那邊的拾翠殿,眼底陰沉之意更盛。

原來她辦宴了。

她辦宴卻不請他。

她為何不請他?她為何不肯同他見面?

班哥摧花的手撚出黏稠花汁,一滴滴從他指間滑落。他根本不在意別人的譏諷嘲弄,他只在意她為何不理他了?

自那日紫宸殿寶鸾送班哥帕子後,就再沒和他見過面。她刻意躲着他,即便兩殿相鄰,兩人亦未偶遇碰面。

郁婆見慣班哥人前裝笑人後陰鸷的模樣,但凡他眸中湧起陰恻恻的寒意,那便是他裝不下去要露出真面目的時候了。

郁婆着急:“班哥,這是皇宮,你身份不同往日,切不可任意妄為。”

班哥轉眸輕笑:“阿姆別怕,我知道分寸。”

郁婆又說了些什麽,班哥一味颔首點頭,實則一個字都沒聽清。

他心裏挂念寶鸾,既惱怒又郁悶:到底為何?為何小公主要躲他?

小公主不是心胸狹窄之人,不會為偷龍轉鳳一事怨他,她若怨他,當日前往紫宸殿的路上就不會和他說那樣一番祝福之辭,更不會見他在皇後面前落淚後悄悄拿羅帕給他。

她似雪一般純真善良,他篤定自己能夠再次靠近她,以新的身份,獲得她的親近得到她的關切。可這幾天,他去尋她,她竟避而不見,還悄悄托人帶話給他,問他能不能重新向聖人請恩換一座宮殿居住。

她躲着他,甚至都不願和他相鄰而居!

為何?到底為何?

“嘩啦”一聲,班哥掀翻棋盤,站起身。

郁婆駭一跳,想要拉住他,但見班哥轉肩看來,漆黑發戾的眼眸中,并不全是幽冷陰郁。

他雙眉若蹙,多愁無奈,像受了極大的委屈,眼睛通紅,似有淚意。

少年低喃:“阿姆,難道我不該拿回自己的身份嗎?”

郁婆從未見過班哥這種模樣,無論何時,他總是沉靜從容,傲世輕物。他臉上的笑有多親和恭謙,心裏就有多不屑一顧,他從來不會質疑自己不會後悔,有時候她看着他,看到的不是一個孩子,而是不屬于這俗世的一塊雲間山石。

足夠堅硬,足夠冷情。

可就是這樣一塊山石,懊惱茫然地問她:難道他不該拿回身份嗎?

郁婆發怔半刻,遲緩道:“……你以前從來不會問我該不該做一件事。”

班哥凝望牆那邊的拾翠殿,風裏明明什麽動靜都沒有,他卻恍惚聽到小公主與人玩鬧的聲音。

班哥情不自禁往前兩步,寬袖被風舞動猶如鶴飛。

郁婆在他身後道:“班哥,永安宮不是個好地方。”

班哥眼睛黑泠泠,盯望拾翠殿飛檐樓閣:“阿姆,這地方好不好,別人說了不算,我說它好,它便好。”

郁婆噤聲。

班哥指了矮牆那頭:“阿姆,你知道那裏住了誰嗎?”

郁婆答:“知道,是短你半天出生的那個孩子。”

她至今都想不通,趙妃那日生産過後,半天功夫,到底從哪裏尋來的女嬰?

班哥聲音低柔:“可惜那日你被人扶下去未曾見到她,你若見到她,定也會喜歡她。她是個最可愛溫柔的人,這世間沒有比她更漂亮更溫善的人,你只要瞧她一眼,就會愛她嬌憨模樣。她在哪裏,哪裏便光華萬丈。永安宮有她,便如仙宮。”

郁婆訝然。

不等她細看班哥面上柔意,班哥驟然冷笑:“可她最易上當受騙,現今不知是誰,在她面前胡言亂語,撺掇她躲避昔日舊人,待我查出……”

郁婆後背一寒,來不及說什麽,眨眼功夫,班哥随風消失。

白垣牆外,殿瓦高檐,少年身影如箭,極好極快的輕功,鬼魅般行走于拾翠殿屋舍之上。

拾翠殿中,寶鸾被人圍坐中央,滿殿絲竹樂起,伎人舞如水蛇,觥籌交錯,笑聲四溢。

李世跽坐案旁,隔開寶鸾身邊所有想要近身的貴族郎君,一掌拍向長案,呵斥聒噪的小娘子們:“吵死了,一刻不停歇,我三妹都快被你們吵得耳聾了!”

少女細小的聲音幽幽飄來:“……那倒沒有。”

李世面熱,趕開圍着寶鸾的小娘子們,扭頭同寶鸾道:“小善,和二兄說說話,二兄來了半個時辰,一句話都沒能搭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