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出征北上

幾天後,平城方面又傳來驚人消息,老濟州侯聽聞魏侯造反,念及從前與老魏侯爺的舊交,親自去往平城想以長輩的身份勸說魏侯,不料被平城軍攔截在城外,雙方發生沖突,濟州侯中箭,傷勢不明。

濟州侯乃緋侯爺的父親,皇帝陽洙的親姑丈。得知這個消息,陽洙震怒,立即頒令,命大将軍鄭嶙為主帥應霖為副帥率旗下焰翎軍十萬人馬讨伐魏侯,即日出發。

讨伐大軍浩浩蕩蕩的從帝都出發,五日後剛剛在平城外紮好營帳,北關告急文書便飛馳而至帝都,據報百僮國大軍數日前突然來犯,以迅猛不及的速度連奪邊境靈州,連州和大關三座重城,得聞此訊,舉朝震驚。

當年陽洙祖父先武帝曾與百僮國交戰,百僮兵敗後雙方簽署條約,以後百僮國每隔五年向大淵進貢牲口木材皮毛,幾十年來相安無事。

百僮本屬北地小國,物資匮乏,兵力不足。五年前老王病逝,由不被人看好的二王子繼位。新王登基後陽洙也曾注意過百僮局勢,幾年來未見異動,便沒再多理會。不想這個彈丸小國如今竟敢公然挑釁浩浩大淵,而且還剛好選中焰翎大軍讨伐魏侯時發難,陰謀味十足。陽洙連夜與衆臣商讨,還是未洞察出兩者之間的關聯。

邊關失守事關重大,要火速派軍北上支援。但此時大将軍鄭嶙應霖在平城圍困魏侯,無法抽離。帝都的将帥們不是年事已高,不适遠征,就是應驗不足,難委重任。正陽殿上陽洙為主帥人選心煩不已,就在這時應霖之子二品将軍應乘風從臣列中走出,主動請纓:

“陛下,臣應乘風願率軍北上,驅逐百僮蠻夷,收複邊關失地,揚我大淵國威!請陛下恩準!”

陽洙揚起眉頭,看看殿下應乘風。應乘風是應崇優的侄子,也是陽洙看着長大,陽洙深知他自小就熟讀兵法,沉穩內斂,将來必定是運籌帷幄的大将之才。但應乘風畢竟年少,從未上過戰場,難免經驗不足,如此重要之戰,不知他能否擔當得起。

見陽洙躊躇,一旁的陽越站了出來:

“父皇,兒臣願為督軍從旁協助應少将軍北上,抗擊百僮。”

陽洙深深看了陽越一眼,見他目光堅決,神色從容。低頭略微沉思了一番,眼角掃過殿下的楊晨。

楊晨立即會意,站出來朗朗道:

“陛下,自古英雄出少年,當年陛下初上戰場也不過二十歲,便成就了神武英明的戰神傳奇。太子殿下和應少将軍少年壯志,睿智果敢,此次北上定能收複城池,大獲全勝。經過戰火歷練,相信兩位日後一定能成為我大淵又一代明君賢臣。”

有丞相力保,其他大臣也紛紛附議。陽洙當下就任命應乘風為援軍統帥,陽越為監軍,率焰翎軍餘部二十萬将士即日北上邊關,迎戰百僮。

正陽殿聖旨一下,浮山衆人立即在應府開了個小會,商議由舒展博與陽越應乘風同往北關,從旁提點照應。楊瑞也趁機在楊晨那裏軟磨硬泡來一個糧草押送官的職位一起随大軍出發。

事不容緩,八月初三,由應乘風挂帥的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出征北上。大軍出發的一路上,帝都百姓傾巢而出,夾道相送,把寬敞的大道堵的水洩不通。

Advertisement

陽越騎着戰馬,朝陽映在他一身明黃戰甲上,襯得他整個人燦爛耀眼,宛若天人,與兩旁英姿飒爽的應乘風楊瑞齊頭并進。三位少年将軍的光彩惹得全帝都閨中待嫁的少女們裙袖揮舞,彩帶漫天。大淵年輕一代就此華麗的躍進歷史舞臺,卸下父輩們的光環,開創起屬于他們自己的曠世功勳。

首次披挂上陣的雀躍,掩蓋了即将面臨的血腥殺戮,北上途中陽越三人興奮不已。趁一個獨處的機會陽越策馬趕到應乘風身邊,關切的問:

“乘風,事出突然匆匆出征,來不及問你的傷勢是否已經痊愈?”

應乘風知陽越心中的顧慮,爽朗一笑:

“男兒立于天地間,哪能不受磨難,之前的遭遇我只當自己被砍了一刀,如今結疤脫落了,何須耿耿于懷。目前最重要的是快點趕到邊關,解三城燃眉之急。”

陽越看他一臉從容淡定,知他已經徹底放下,心下由衷的佩服。

大軍日夜兼程,于三日後趕到被百僮攻破的靈州城外五百裏處,與當日破城時逃出的靈州守軍殘部會和。靈城總兵吳浩是個五十開外的魁梧大漢,聽到太子親臨,立刻率手下官兵跪拜迎接。陽越讓應乘風接收安頓靈城衆将士,自己把吳浩叫進軍帳中問話。

“我聽鄭嶙大将軍提過吳總兵,他贊你智勇雙全。據我所知靈州軍力充沛,糧草富足,何以一夜間被百僮攻破?”

吳浩聞言立即跪倒地上,慌忙道:

“下官無能,不能守住靈州,下官罪該萬死。”

陽越上前攙他起身,寬慰道:

“吳總兵,我只是想了解整件事的經過,并非要追究責任,你無需緊張。”

吳浩這才稍稍定下心,随即對陽越抱緊雙拳,恨恨的道:

“太子殿下明鑒,不是下官要推卸責任,實在是百僮人太過奸詐狡猾。破城前一個月靈州城中不斷有百僮商隊湧進。下官也派人探查過,并未發現可疑之處,靈州素來有百僮人到此通商,下官也就沒有太留意。誰知破城當天靈州守軍發生了集體中毒事件,士兵們上吐下瀉,個個身體酸軟無力,嚴重的還口吐白沫,渾身抽搐。而那些假扮的百僮商人趁機打開了城門,引城外埋伏的百僮大軍進城。我軍疲态應戰又腹背受敵,根本沒有勝機,下官為避免全軍覆沒了,只好帶着剩餘的人馬從西門殺了出來。”

陽越又問:

“如今城中情況如何?”

“下官正要禀告,據派到靈州的探子回報,昨天晚上百僮大軍傾數出城,向北撤兵。下官恐防又是百僮人的奸計不知是否該回靈州,請太子殿下定奪。”

陽越低頭沉思了一下,道:

“吳總兵先下去療傷休息,如有需要我再傳喚。”

支退了吳浩,陽越立刻請來舒展博,把剛剛吳浩所講的重述了一遍,然後問舒展博:

“師傅認為百僮軍隊是否真的撤出了靈州?”

舒展博不答反問:

“即便是百僮人又設下什麽詭計,你會不顧靈城中的大淵百姓嗎?”

陽越搖頭,舒展博滿意的微笑。

随即陽越與應乘風商議後,決定先帶五萬人馬進城,餘下的大軍暫時留守城外。

陽越率軍剛一踏進靈州城門,便被眼前狼藉的景象震呆。只見靈州城內,大街小巷屍橫道處,兩旁房屋多半燒毀,四處衰敗,哭嚎一片。偌大的靈州城竟然在幾日內被百僮鐵騎欺淩至此,俨然成了一座廢墟。

應乘風跳下馬,扶起倒在道邊的一位老婦詢問,老人垂淚凄楚道:

“百僮人入城後到處燒殺搶奪,青壯男子被圍到一處射殺,年輕美貌的女子全數被掠,城中所有吃的用的都被百僮人搶走,帶不走的就放火燒掉。如今我們連果腹之物都沒有了。”

聽到老人控訴百僮的暴行,衆人憤恨不已。陽越命人立刻拿出軍糧分派給城中百姓,又在幾處還算完好的房子裏設立臨時醫站救助傷員。

之後陽越應乘風和舒展博帶衆将到破亂的靈州州府裏商議目前的情況。一進大廳,吳浩就憤憤的開口:

“這是百僮國預謀好的,他們志在掠物而非奪地。”

陽越搖搖頭:

“不只如此,他們更大的目的是套出我們的軍糧,虛空焰翎軍儲備,讓我們前行艱難。我沒估計錯的話,前面的連州,大關情況也必定與靈州差不多。”

“不錯,”

應乘風附議:

“百僮人以連州,大關百姓為餌,我們即便看穿是圈套也不得不去。”

舒展博問陽越:

“救援的糧草幾日能到?”

陽越推算了一下:

“即使從最近的幾城征集,最快也要兩天運到。”

應乘風嘆了口氣:

“就是說我們至少要給靈州百姓留下兩天口糧,那樣的話,根本不夠焰翎軍用,就算大軍勉強支持到連州大關,也無力解救那兩城的百姓。”

幾人沉默了一會兒,陽越道:

“為今之計只有大軍暫時駐紮靈州城不動,我帶小隊人馬運部分糧草先去連州大關。”

“不行。”

應乘風立刻否決:

“萬一連州大關的百僮軍沒有撤離怎麽辦?你貴為太子,絕不能以身試險,要去就我去。”

陽越搖頭:

“你是全軍主帥,要統籌大局,更不能冒然前往。”

陽越兩人争執不下,一旁沉思了很久的舒展博緩緩開口:

“不出意外,連州大關現在應該和靈州一樣是空城。我擔心的是另一件事,百僮為北疆蠻夷小國,人口稀少,軍隊不甚強大,即便暫時用計拖住我們,但面對焰翎二十萬雄師,他們以何應對,實力差距百僮人應該清楚,卻仍要引我軍前進,這背後定有玄機。”

舒展博深謀遠慮,陽越幾人聽後面面相觑,不得其解,又是一陣沉默。

就在這時楊瑞一路從外面跑進來,興奮的對陽越叫道:

“陽越,你猜我遇到誰了?”

不等話音落下,随楊瑞一起進來的女孩已經跳到陽越眼前。

陽越見到來人,吃了一驚:

“孫姑娘?”

那女孩正是在平城救陽越楊瑞出魏侯府的孫靈姿。

孫靈姿見到陽越小臉一紅:

“沒想到你竟然是當朝太子?”

陽越歉然:

“當日情況危機,所以我隐瞞了身份,還請孫姑娘不要怪罪。”

孫靈姿一副羞赧,柔聲道:

“我怎麽會怪你。”

這時一旁的舒展博沖陽越輕咳了一聲,陽越連忙轉身為孫靈姿介紹:

“這位是家師,這位是我的朋友應乘風将軍。”

孫靈姿向兩人施禮後,好奇的盯着舒展博:

“你長的真年輕,他不說我怎麽也猜不到你是他師傅。”

舒展博聞言心情大好,誇獎道:

“小姑娘長的漂亮,嘴又甜。”

接着側頭向陽越賊賊一笑:

“你眼光不錯,為師喜歡。”

“師傅,”

陽越知孫靈姿對自己的心意,怕她有所誤會,連忙開口止住了舒展博,然後轉頭問孫靈姿:

“孫姑娘怎麽會出現在靈州?”

孫靈姿水汪汪的眼睛一直不離陽越,講道:

“我是要去百僮國找我大哥,途徑靈州剛好遇上百僮軍攻城。還好我機靈,一直躲在客棧的枯井裏,要不然早被他們抓走了。”

說到這兒,楊瑞從旁打趣:

“我聽說百僮人只抓年輕貌美的女子,你怕什麽?”

孫靈姿登時沖楊瑞豎起了眉毛,想到陽越在場忍了忍沒發作,楊瑞卻憋不住大笑起來。

“楊瑞!”陽越苦笑搖頭,他身邊的人怎麽都這麽沒有危機意識。

這時一旁的應乘風開口問孫靈姿:

“孫姑娘的家兄在百僮國?”

孫靈姿對他點點頭:

“我們家是在江南做綢緞生意的,幾年前我大哥在百僮開設了鋪頭。聽說下個月是百僮太後的生日,百僮大王向我家段莊定了批上等絲綢,半個月前我大哥親自送貨過去了。”

聽到這裏,楊瑞沖孫靈姿大嚷道:

“你們家竟然和敵國做生意?”

孫靈姿翻了個白眼:

“做生意分什麽地域,再說之前百僮不是和我們大淵一直相安無事嘛,誰知道突然就打了起來。”

這時陽越心中突生一法,眼光轉向舒展博:

“師傅,你之前懷疑百僮背後還有陰謀,不如我潛進百僮打探一下。”

“不行、、、”

應乘風剛要提出異議,就被陽越擡手打斷了:

“乘風,我知道你要說什麽,我是大淵太子但也是浮山高徒,帶軍上陣我不敢說,潛進百僮刺探些消息我還是可以應付的。這裏距百僮王都不遠,我來回也不過三兩天,你不用擔心。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你先運糧去解困兩城,我去查查百僮到底有什麽計劃,這總比我們大家在這裏胡亂揣臆的好。”

應乘風了解陽越個性,見他如此堅決,心知勸不了他。

孫靈姿見狀,跳到陽越眼前:

“我和你一起去。”

陽越立刻拒絕:

“不行,此去百僮要暗中打探,人多不便。”

孫靈姿知道陽越說的有理,也不再執拗,伸手從懷裏掏出一錦囊交給陽越:

“你拿這個去織霞綢緞莊找我大哥,他定能助你一臂之力。你千萬要小心!”

陽越謝過她,收好了錦囊,接着又不放心的囑咐楊瑞:

“你負責糧草押送,此役勝負關鍵在于糧草,你要聽乘風的話,凡事謹慎小心,千萬別莽撞出錯。”

楊瑞點頭答應。

陽越對幾人笑笑,轉身去做準備。舒展博随後跟上,又對徒弟低聲交代了一番。當下陽越就只身啓程直奔百僮王都。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