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見她陷入沉思,黎子峰難得耐心十足地等着,像是吃定了姜嚴最後會參與投資一般。

“怎麽樣,是不是覺得這就是個天上掉錢的好機會?”

姜嚴不動聲色,連着點了兩下頭,說:“聽上去的确挺誘人的,可是這是你家的生意,我也只能是羨慕的份了。”

“看你這話說的,我們這麽多年交情,有好事怎麽會少了你。”黎子峰又湊過去一點,壓着嗓子說,“給你個友情價,三千萬,全是原始股,到時候就算上不了市,融資幾輪過後你也賺翻了。”

三千萬……姜嚴現在能用于投資的大概也就三百多萬流動資金。況且就算她真有三千萬,也不敢全砸在黎子峰身上,這人多不靠譜她一清二楚,不過這想法她不會告訴黎子峰。

“我得考慮考慮。”

見她像是心動了,黎子峰也沒催她當場決定。他看了看周圍:“于銘也想入股,和我說了好幾次了,我沒松口。這個機會優先留給你,就當是送你的結婚賀禮了。”

姜嚴看着他:“你送這麽大一份禮,你家裏人同意嗎?”

這群二代平時吃喝玩樂不帶猶豫,可是真要涉及到生意,誰也沒拍板的資格。

黎子峰臉色一僵,有種被看穿般的窘迫,又有些不甘:“其實這是我爸的意思,說難得有合作的機會,想讓我帶上你一塊兒。畢竟以後你算是夏家的人了,可以互惠互利。”

這下姜嚴算是徹底明白了,是想借她的關系跟夏家搭上線。

“那行,你把具體的信息再說一下,我認真考慮。”

黎子峰做生意不在行,傳話的本事還算及格。一來二去就把近期他家看中的幾家店基本情況說完了,姜嚴默默記在心裏,想的卻是另一個計劃。

“情況就這些,你要是還想了解什麽,我回去問清楚再告訴你。”

“好,那先謝謝了。”

劉心儀開口叫他們:“你們倆別窩在那裏說悄悄話了,甜品都上來了,還要我們等到涼了啊。”

Advertisement

姜嚴趁着這機會脫身:“紅豆沙,我來了。”

第二天姜嚴就去了黎子峰提到的老店,位于老城區,距離現在人氣熱鬧的美食街不太遠。可是與人氣爆棚的網紅店截然不同,這家老店頗為冷清,除了門面裝修老氣陳舊之外,還透着另外一股“老氣”。

姜嚴走進店裏,看到零零散散坐了幾桌客人。穿着打扮一看就知道是住在附近的居民,都已不是年輕人。他們邊吃邊跟老板聊天,很是熟絡的樣子。

老板忙前忙後,年紀與他們相當,除了有兩個年輕些的服務員,廚房裏忙碌的,也大多是中年以上的人。

“請問想吃點什麽?”年輕的服務員走到姜嚴桌旁,輕聲發問。

“你們這裏的招牌特色是什麽?”

“海城傳統小吃我們都有的,你可以看看菜單。”說完,服務員就從桌面的塑料桌布下抽出一張塑封過的菜單。

姜嚴把正反面看了一遍,說:“麻煩給我來碗柴爿馄饨,再要一份蟹殼黃。”

“好的,請稍等。”

正在跟客人聊天的老板朝姜嚴看了眼,視線并未過多停留。

店裏偶爾也有年輕客人,大多是路過進來随便吃點的,和這些幾乎隔三差五就來的街坊不一樣。

姜嚴點的的東西很快就上桌了,她沒多耽擱就吃了起來。味道和她在很多地方吃的不太一樣,尤其是蟹殼黃,已經很久沒有吃到過這種口感了。

她眼神越來越亮,心裏的計劃也更加堅定。但她沒急着表現,甚至沒有和店裏任何人多說話,像個再普通不過的食客,默默把面前的東西全部吃完。

**

自從拍完婚紗照,夏母對姜嚴的印象略有好轉,但這些日子也不見夏伊寧帶人回來吃過飯。

“寧寧,小姜最近都在忙些什麽?”

“她在忙家裏的事。”

“姜家的生意她也參與?”

“沒有,是家務事。”

夏母點頭不再多問,她對姜家內部八卦沒太大興趣。她看了眼神色如常的女兒,直接提醒道:“距離婚禮不遠了,你該多帶小姜回來吃飯,和家裏人接觸一下。”

夏伊寧臉色木然,對于這個提議并不想執行。

“以後有的是機會,不急在一時。”

“婚前和婚後是兩個概念,你也要替小姜考慮一下,以後來家裏過日子的是她。”

夏伊寧對婚姻并無經驗,父母屬于門當戶對,兩情相悅,她無法把經驗借鑒過來。不過既然母親發話,那她也不會強硬拒絕。

“好,我晚點給她打電話。”

這時廚房管事前來回話:“太太,按照你的吩咐,明早有蟹殼黃。”

“好,辛苦了。”

等管事離開,夏伊寧問:“怎麽突然想起吃這個?”

“其實一直想吃,但總也吃不到特別正宗的了,也不知是我口味變了還是我的記憶變了。”

記憶裏的味道,才是她一直牽挂的。

姜嚴第二天又去了那家老店,依舊吃的還是那兩樣。老板見她又來,朝她點了點頭。

吃完後,姜嚴又要了幾個油墩子打包帶走,結賬的時候,對老板笑說:“味道真好。”

話不多,但一下子拉近了兩人的距離。老板也是滿臉笑意:“謝謝支持,下次再來。”

姜嚴連着又去了幾天,老板對她有了印象,除了眼神示意,還會開口打招呼了。

夏伊寧把姜嚴帶回夏家吃飯,夏母問起婚宴試菜的事,兩人都說沒什麽要改的。姜嚴在夏母面前向來話不多,大多時候都是夏母說着,她聽着。

“小姜,以後這裏就是你的家,你也不要太拘謹了。”

難得夏母主動示好,姜嚴也不會不領情:“謝謝阿姨。”

“再叫幾天阿姨,之後就該改口了。”

氣氛還算融洽,只是姜嚴看着面前的蟹殼黃,并不怎麽想吃。大概是有了對比,才知道哪個更好。她沒覺得自己以前挑食,但現在莫名就是不想吃面前這個。

“海城的傳統小吃,越來越少了。”

聽到夏母的感慨,姜嚴心生一計:“阿姨,我有個想法,在婚宴上加一道蟹殼黃。”

“為什麽這麽想?”

夏母臉上挂着淡淡的笑,并未因為姜嚴的異想天開而生氣。夏家婚宴全城矚目,請的客人非富即貴,每一道菜品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相輔相成,寓意特殊的。

蟹殼黃這樣的小吃,怕是不上臺面。

“我跟伊寧都是海城人,海城的傳統小吃也不該缺席。”

“想法不錯,但也要味道過關才行。客人裏面不少都是老海城,嘴可刁了。”

“我認識一位老板,手藝不錯。阿姨如果有興趣,可以讓他來試試。”

夏母被她這麽一說,還真是有了興趣,就算不加入婚宴,能找到手藝好的師傅,請回夏家也是值得的。

當姜嚴把這個機會告知老店老板的時候,沒想到對方竟然一口拒絕。

“我們只是小本經營,這麽高檔的婚宴,我們做不了。”

“又不是負責全部菜品,就只是一道蟹殼黃而已,比你店裏每天賣出去的數量少多了。”

老板顯然還有些猶豫:“不行的,酒宴和小店是兩種類型,不一樣的。”

姜嚴沒想到平時總是笑眯眯跟客人聊天的老板,在這事情上如此謹慎保守。但她并未放棄,也不死纏,見當下請不動,就幹脆做回客人,點了她熟悉的柴爿馄饨。

吃完後,她打包了幾個蟹殼黃。

姜嚴把蟹殼黃送到夏家,夏母從牛皮紙袋打開的一瞬,就被觸動。

“小姜,這就是你上次說的那家店?”

“是的,阿姨你先試試味道如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