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姜嚴帶來的數量不多,一看就是專程送來給夏母的。夏伊寧此時不在家,姜嚴也沒覺得特別拘束。

夏母讓傭人去裝盤順便稍微加熱,領着姜嚴往餐廳走,邊走邊問:“你這個蟹殼黃是甜的還是鹹的啊?”

“阿姨,我兩種口味都買了,不過我更喜歡吃鹹的。”

夏母笑着等傭人把加熱好的蟹殼黃送過來,微熱後香氣更濃,輕輕一嗅,久遠的記憶被隐隐勾起。

她慢慢嘗了幾口,神情莊重,弄得姜嚴也跟着有些緊張。

“這還真是找對人了,看來你的消息還挺靈通的。”

姜嚴當然不會把黎子峰的計劃說出來,只挑了其中能說的部分解釋:“我聽說有家老店做這些傳統小吃特別地道,就去吃了幾次,發現味道真不錯,所以才想在婚宴裏也加上。”

夏母點頭贊同,态度比上次光聽她說時要堅決許多。有些東西,說再多次也不如吃一回有說服力,這還不是剛出爐的,就已經很打動她了。如果是廚師在酒店裏現做,不怕征服不了那群老吃客的嘴。

“那你去和老板談過了嗎?價錢方面好商量,或者有其他的條件也可以談。”

姜嚴見夏母松口,心裏也高興。不過想起老板的态度,她還不敢百分百打包票。

“暫時遇到點困難,老板說這場婚宴檔次太高,他做不了。”

“只是一道小吃而已,不會影響什麽。再說能夠入選這次婚宴,也相當于為他的店做了一次宣傳,何樂而不為呢?”

姜嚴也是這麽勸老板的,可他似乎對于出名這事并不熱衷。

“我想他應該有其他的顧慮。其實也不能強迫他,只是覺得有點可惜。”

這是實話,比起黎子峰滿心滿意想從老店身上賺錢,姜嚴想的卻是呈現傳統美食的味道,讓更多人了解。

夏母想了想,也沒把話說死。只是這期盼已久的味道如今遇到,實在難以輕易放棄。

Advertisement

“距離婚宴還有些日子,你再去試試,只要是能夠實現的,要求高一點也無妨。”

作為頂級豪門,夏家并不吝惜花銷,夏母自然希望寶貝女兒的婚宴不留任何遺憾,力求做到最完美。

姜嚴見蟹殼黃輕易就把挑剔的夏母征服,心中對老店的信心更足,也更不願意這樣的店被黎家收購。對于主打連鎖餐飲的黎家來說,市場占有率和可複制性才是他們的追求。

至于傳承和味道,他們根本不在乎。

姜嚴又去了老店,只是不急着進去買吃的。她到附近的居民區逛了一圈,碰到了前幾天也在店裏吃東西的人。這幾個人對姜嚴也有印象,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連着好幾天到店裏,想讓人忽略都難啊。

“今天怎麽沒去店裏啊?”

“還不餓,待會再去。我以前不常來這裏,所以想看看周圍環境。”

這是典型的海城老城區,有着最為著名的石庫門建築,當然也有堅持住在這裏而不肯搬離的老海城人。

“你這小姑娘蠻有意思的,人家年輕人都愛逛商場,你倒好,跑來看弄堂啊。”

他們說的是在附近不遠的高檔商場,大牌雲集,是年輕女生的最愛。

“各有特色,不矛盾。”姜嚴倒是沒有捧一踩一,平和的語氣和淡然的性格挺受這些年長者的喜歡。

他們随意聊着,說些家常,姜嚴也打聽到一些關于老店的情況。

“老錢有時候特別固執,你看他十幾年都不願意好好裝修門面就知道了。”這些人跟老店的錢老板做了幾十年鄰居,關系并不僅僅是食客與商家這麽簡單。

“現在做生意不能光講味道怎麽樣,還要看包裝宣傳,要搞什麽營銷。我們年紀大了,不講究這些就只認口感。但是年輕人不懂這些啊,有些人一看這店鋪又舊又土,都懶得進來。”

這些人的吐槽并不是嫌棄,而是帶着濃濃的惋惜。

姜嚴也覺好奇,老店生意不算興隆,可是店鋪是多年前就買下來的,房租能省一大筆,每月的開支壓力不會特別大。

“錢老板為什麽不願意裝修做宣傳呢?”

“固執呗,覺得靠宣傳吸引人丢了手藝人的臉面。非要堅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點,現在連他家兩個孩子都不願意接手生意。”

錢老板有一兒一女,據說兒子是搞IT的,女兒則做起了主播。

“不過錢老板的手藝真的好,吃了就上瘾,還想再吃。”姜嚴對于老板的手藝給予很高的評價,這的确是一家餐館的精髓所在。

和這些街坊聊完,姜嚴對于錢老板的情況了解更深。正好臨近飯點,幾個人都說要去吃飯,于是便結伴同行。

看到他們一起過來,錢老板還有些意外:“路上遇到了?”

“小姜去逛弄堂,我們就聊了一陣,一起過來吃午飯。”

有了這幾位街坊活躍氣氛,姜嚴和錢老板的關系又近了些。

等大家心滿意足吃飽離開,姜嚴并沒走,錢老板知道她還沒放棄勸說。可是一個這麽水靈的小姑娘誠意滿滿來了幾次,他也不好拉下臉趕人,只是默默嘆了口氣。

姜嚴飯後點了壺茶,店裏雖然也供應茶水,但價格不便宜,跟其他小吃相比,顯然貴出一截。即便是常來的街坊,也沒多少人會特地點上一壺,畢竟不夠實惠。

錢老板親自沏了茶端過去,坐到姜嚴身邊:“小姜,你為什麽一定要讓我去給那個婚宴做點心呢?”

“我覺得是一個難得的展示機會,可以把海城的傳統美食呈現出來,而且對你的生意也許也有幫助。”

能出席這場豪門聯姻的人,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蟹殼黃如果真能讓他們印象深刻,自然不愁後續的資源,哪怕是一句宣傳語就勝過普通廣告。

“你也看到我這店裏來來去去的都是普通客人,我做的也是普通食物,這種宣傳太高級了。”

聽出錢老板話裏的落寞,結合之前從街坊那裏了解到的信息,姜嚴換了個角度勸說。

“老店也該被更多人知道,才能讓這傳統的味道一直傳承下去,不是嗎?”

錢老板感慨:“想要傳承下去,這手藝也得有人來繼承才行啊。你看廚房,也就我弟和弟媳這樣年紀的在幹活。年輕一輩,來都不肯來店裏。”

曾經讓錢老板引以為傲的手藝,竟連自家後輩都吸引不了,也難怪他在矛盾中艱難前行。

“那就試着改變一下,給傳統也給年輕人一個機會。”

錢老板被這個說法挑起興趣,看着她:“怎麽個改變法?”

“保持傳統口味,但也要跟上時代發展,擁抱更多潛在客戶,例如像我這種年紀的。”姜嚴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表情很是生動。

錢老板用長輩的憐愛笑着搖搖頭:“你們現在的選擇太多了,我看我女兒手機上那些軟件,一會兒一個推薦的,哪裏輪得到我這小店。”

他還主動提起了前陣子有人來找他談收購的事,這也不算是秘密,不遠處幾家情況相似的老店也遇到了。

“他們說店鋪我還能繼續保留,就只是把店名和經營權賣給他們,價格還開得挺高,但我左想右想覺得不太對勁。”

錢老板醉心廚藝,很小的時候就跟着父親一起出攤,對于資本運作,不太了解。

“是不怎麽對勁,不是所有店都适合連鎖經營,也不适合貿然擴張。有的店能經營那麽久,是因為保持了最初的味道,而不是因為有資本的介入。”

錢老板也沒指望從姜嚴那裏得到具體的指點,不過有人和他抱有相同的想法,還是令他覺得高興。

“就沖你這句話,我去給你做幾個蔥油餅。”

錢老板說的幾個,純屬客氣。姜嚴吃了兩個,袋子裏還給她裝了十個。

“剩下的你帶着回去慢慢吃。”

姜嚴從錢老板那裏離開的時候,夏伊寧給她打了個電話。

“媽媽說你上次帶去的蟹殼黃特別好吃,你方便告訴我地址嗎?”

“阿姨還想吃?”

“她沒說,但我覺得她想的。”

姜嚴看了眼旁邊的蔥油餅,改變了路線:“我這就去接你,今天讓阿姨再試試其他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