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商海浮沉, 每天都有公司新開也自然會有公司謝幕。這對于看慣了同行店鋪不停轉手輪番更替主人的老板們來說,姜氏破産的新聞帶來的觸動遠沒有他們對于姜嚴的關心多。

雖然姜嚴很少在他們面前提及自家的事情,但家裏公司破産不可能對她毫無影響。大家都看到了新聞,但沒人給姜嚴發消息問她情況如何, 這種時候的言語關心未必是姜嚴最需要的。

這天幾個老板湊在錢老板的店裏商量生意的事, 說着說着就聊起了姜嚴。

“老錢,過幾天小姜過來, 我們要不要問問她需要什麽幫忙?”

錢老板想了想, 不太贊成過于主動:“看小姜的态度再說吧, 她要是沒開口,我們也別太心急。”

“小姜會不會覺得我們過于冷漠了?畢竟她這麽年輕,看問題容易表面化, 我怕她心裏難受。”

錢老板對姜嚴頗有信心:“她比同齡人沉穩不少,未必承受不住打擊。但她自尊心也強, 我們別好心辦壞事。”

一群中年大老爺們七嘴八舌說了一堆,最後也沒得出個定論。唯一能夠達成統一意見的就是:如果姜嚴真開口了,他們都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等姜嚴真來了店裏, 他們果然只是仔細看着她,除了比平時多了幾句關心的話,也沒打探更多關于姜氏的事。反而是姜嚴, 看到他們臉上關心又拘謹的表情,忍不住笑着說自己沒事。

這些日子,她已經看過不少旁人對她的種種關注,大多源于姜氏破産的新聞一次次被媒體炒作。好在她平時除了公司和老店, 也沒太多其他地方可去。

于銘和黎子峰約過她兩回, 說是給她解憂, 還大方表示費用由他們全包。即使只是在電話裏說,姜嚴也能感覺到他們臉上那等着看她好戲的得意。

自然是想都不想就拒絕,之前礙于他們家跟姜氏還有些生意上的往來,姜嚴也不想故意搞破壞。既然現在都徹底擺爛了,她更沒必要跟這群假惺惺的“朋友”接觸。

夏伊寧這幾天在忙AG項目正式啓動前最後的準備工作,幾乎都在加班,姜嚴也懶得回去。想來想去,似乎只有去老店才能有點樂子,誰知剛把車停好,就又接到了黎子峰的電話。

“姜嚴,你別磨蹭,我們今晚在夜色酒吧玩個痛快。大家都到了,就等你了。”

姜嚴一邊往老店走,一邊皺着眉回他:“我早就說過沒空過去,你們自己玩吧。”

黎子峰那邊背景嘈雜,看樣子已經到酒吧了:“我們知道你心情肯定不好,悶在家裏也改變不了什麽。正好有借口出來透透氣,你家那位大小姐肯定不會阻攔的。”

姜嚴想起這兩天夏伊寧的确問過她是否需要休假,反而是她覺得無所謂,照常去上班。平時她大多用夏伊寧當擋箭牌,但今天莫名就想直接怼回去。

想到黎家為了圍追堵截老店,在背後搞出來的種種卑劣行徑,姜嚴真覺得像吃了蒼蠅一樣惡心。

“跟她同不同意沒關系,是我自己不想過去。我最近有很多事情要忙,沒空也沒必要透這種氣。”

黎子峰嬉笑依舊:“別逞能了,你家那點事我們都知道了,你現在還能有什麽可忙的。如果你覺得尴尬,我讓他們待會別在你面前提這事就好了嘛。”

姜嚴已經看見錢老板店鋪的招牌,燈箱亮着,還有不少客人進出,她的心情略微好了些。

“我自己的時間不需要別人幫我安排,我還有事,就這樣。”說完後姜嚴直接把電話給挂了,真是再多說半句都覺得浪費唇舌。

錢老板見她來了,依然是笑眯眯的樣子。

“今天想吃點什麽?”

姜嚴也和平時沒多大變化:“廚房剩什麽,我就吃什麽吧。”

距離結束營業時間也不遠了,姜嚴知道店裏不會剩多少餘貨。

錢老板卻不許她這麽将就:“想吃什麽就直說,什麽都有,包夠。”

姜嚴和他們混熟了以後,也慢慢拉近了距離。她想了一下,說:“那我想吃荠菜大馄饨。”

“行,你等着。”

姜嚴看着錢老板進了廚房,在他弟媳耳邊說了幾句話,之後便又忙活起來。過了一會兒,一碗香噴噴的大馄饨就出現在她面前。

姜嚴還真覺得餓了,開心吃起來。錢老板坐在她旁邊慢悠悠喝着茶,偶爾跟幾個熟客打個招呼。

“怎麽樣,好吃吧?”

“品質一流,不愧是老店。”

見姜嚴說着跟外賣平臺上被點贊次數最高的評論相同的話,錢老板哈哈笑起來。

“明明被誇了很多次,但還是你今天這句最讓我開心。”

等姜嚴吃完,店鋪正式結束營業。正好其他幾位老板過來,見她吃得一臉滿足,心情也跟着好起來。

他們見姜嚴情緒穩定,的确不像是受了太大打擊,紛紛稱贊她心态好。姜嚴知道他們其實一直都在為她擔心,只是憋着不好表達。

“家裏發生變故,對我肯定會有一些影響。但人嘛不可能總是順遂的,我現在仍然擁有的比我失去的要多,所以我算是個幸運的人。”

見她這麽說,幾位老板默默點頭,這種苦中作樂的感觸他們都曾有過。

“而且我多得你們照顧,外賣平臺生意越來越好,說不定不用多久,我的副業收入就能超過我的工資。”

“這個好辦,等生意穩定了,你的收入絕對不會低。”這些老板都是經驗豐富的人,看這營業額增長趨勢就知道将來肯定會更好。

光是平臺收入還不夠,他們還想再表達一點對姜嚴的關愛,這倒是完全出于長輩對年輕人的關心。

“既然你對做菜有興趣,那我們每人教你做一道。你回去想想要學什麽,告訴我們就好。”

姜嚴這天打包了一份大馄饨回去,她記得上次夏伊寧好像挺喜歡吃的。不過這麽晚了,估計夏伊寧可能已經快睡了。姜嚴摸着還有餘溫的碗邊,想着如果這些東西能做成速凍的,想吃的時候自己加工一下,能否保證味道新鮮依舊?

她在廚房待得久了些,夏伊寧從房間出來,找了一圈才看見她的身影。

“晚上沒吃飽嗎?”

姜嚴聽到她的聲音,轉過身,看見夏伊寧披着長發,應該是洗完澡剛吹幹不久。

“我帶了大馄饨,在想着要不要告訴你。”

夏伊寧邁步走了過去,朝她手邊放着的東西看了兩眼:“我的确很想吃,但今天太晚了。”

語氣裏的遺憾半點不摻假。想吃是真的,怕胖也是真的。

姜嚴能理解她的糾結,沒有多勸半句,揭開盒蓋:“等涼了以後我放進冰箱,明天當早餐也不錯。”

蓋子揭開後,那記憶中的美好又被勾起,夏伊寧的遺憾更重了些:“是挺不錯的。”

像這類湯湯水水的食物,其實姜嚴不是很愛打包,一是不便,二是覺得不如現做的好吃。

她問夏伊寧:“如果能在家裏吃到現做的馄饨,你覺得怎麽樣?”

“當然很好啊。”

夏伊寧以為姜嚴想吃,但平時她很少和管家提要求,不知是真不講究還是不好意思開口。

“你要是想吃,我讓廚師以後多做幾次。”

說完後,夏伊寧卻輕嘆了一口氣:“但我總覺得廚師做的沒有老店的味道好。”

她也這麽覺得。不過一個人吃缺點意思,有人一起分享倒是挺有趣。

姜嚴笑而不語,心裏已經把大馄饨列為第一道想學的。馄饨皮是講究,那荠菜的切法其實更講究。平日裏聽老板們偶爾切磋,她才知道這些看似尋常的食物,能夠擁有超一流口感,并非僅僅因為客人們的偏愛。

被長久偏愛,定然是擁有無可取代的魅力。

過了幾天,姜嚴把自己列好的菜單交給老板們,同時提出自己的新想法:考慮研發速凍半成品。

“其實也有不少客人跟我們提過,說是想多買點放在家裏,周末不上班的時候想吃也方便。”

姜嚴也在平臺留言裏看到過不少類似的內容,這讓她相信市場需求是存在的:“要區別于超市那種量産的口感,在實現難度上會比較高。生産成本高了,其他方面的成本就得盡量壓縮。”

幾位老板都坦言:“的确不容易,而且綜合成本絕對不會低。真要擺到超市裏和其他牌子競争,是沒有價格優勢的。”

即使節省了營銷成本,還有超市的入場費,大一點的超市還要求賒銷。這些對于剛有起色的老店來說,仍是挑戰。

姜嚴想起夏氏旗下好像有生産速凍食品的工廠,不知道能不能在生産方面為老店争取些便利。

姜嚴估計這事可能得找夏伊寧幫忙,夏晨永和夏晨旭那表面不說,臉上表情和眼神都已透着距離感,姜嚴清楚說了也是白搭。

至于夏琅言,更是沒空管她的這點小事。想來想去,還是找夏伊寧商量更合适。

這天的晚餐,姜嚴特地從老店打包了不少她愛吃的東西。事先又打了招呼,夏伊寧一下班就準時到家,終于不用糾結會不會胖的問題了。

聽姜嚴說完此事,夏伊寧正好剛吃完一碗馄饨,湯都喝了半碗。

“你如果是想要讓廠房分出兩條生産線,問題應該不大。但要是還想要其他更多的便利,恐怕不容易。”

姜嚴也知道一下子提太多要求的确不好,不過她也沒想到夏伊寧竟然沒有拒絕。

“其實老店能重新得到關注,又有那麽多客戶支持,真的很不容易。要是真能生産出口感跟店裏相差不多的半成品,對于擴大市場份額絕對是質的飛躍。”

夏伊寧口中還殘留着美味帶來的愉悅和享受,又見姜嚴臉上難得一見的認真和确信,一時間也分不清究竟是被哪個打動得更多。

她考慮了一下:“我先去仔細打聽一下具體情況。”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