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留守兒童
=========================
安逸覺得自己腦門上和基因裏都刻着“多餘”兩個字。她屬于計劃生育不允許的存在,為了生她,被罰的傾家蕩産,結果不幸還是個丫頭片子,後來又生了弟弟。面對被罰地家徒四壁的家,她和弟弟就被送到了跟她爸媽交惡多年的奶奶家,父母去了城裏上班。她就記得奶奶惡狠狠地瞪着她。她很想喊爸媽等等我,但是又很清晰地知道他們是不會停下的。她就那麽無助地看着父母的車開走了。這個感覺她一直記的很清晰,後來很多年,經常遇到什麽事情的時候,如果拿不到,她都沒有別人預想中的失望跟無奈,她的心态總是“拿到了是幸運,拿不到正常”,春兒她們說安逸是樂觀派,其實安逸自己覺得自己是悲觀主義者。她還記得那時候耗子每次都瞪眼“你是對自己性格有誤解還是對“悲觀主義”這個詞有誤解?”在他們看來,安逸每天開開心心的,不管再努力争取,拿不到的時候她也很淡定,這不是樂觀主義是什麽?安逸反倒自己覺得自己是悲觀主義,不管自己再怎麽努力,拿不到才是常态,這不是悲觀主義是什麽?所有人都說安逸除了吃喝玩樂什麽都不管不顧,其實安逸自己倒是覺得除了吃喝玩樂她還能做什麽呢?因為不管她做什麽,好像“想而不得”“愛而不得”都是她人生的常态,開心也是活,不開心也是活,索性開心地活着,畢竟別人沒有陪着你不開心的義務。安逸本性善良,所以她選擇平淡又開心地活着。
後來是吃飯,每次吃完後,奶奶問“還吃嗎?”,安逸很害怕被罵,就低聲說“我不吃了”。結果奶奶罵“小小年紀就會裝模作樣了,你裝給誰看呀,想等你爸媽回來告狀是吧”。安逸很害怕地哭了。姑姑走過來,戳了安逸一下“長的跟你媽一樣讨厭”。安逸就那麽怯怯地站着不敢說話。每次看着姑姑家的表姐表妹們熱熱鬧鬧地玩耍,奶奶在旁邊給她們準備好吃的,安逸都在一旁偷偷看着。
每次放學後,安逸都不敢回家。她讨好似的跟着同學回他們家,同學的媽媽經常遞給安逸一個蘋果,有時候是梨,安逸覺得那真的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到了吃飯的時候,同學媽媽讓安逸回家,說家長會着急。安逸一步一步拖着不願意回去。不出意外,迎接她的是謾罵。安逸一邊哭着,一邊扒拉着飯。奶奶問安逸還吃嗎?安逸怯怯地說“吃”,奶奶破口大罵“你爸給的那點錢,都不夠你吃的,一個女娃,吃那麽多”。安逸吃完後,就趕緊順着牆根溜出去,唯恐慢一步又被罵。
後來是生病了,七八歲的樣子吧,沒敢給老師說不舒服。熬到放學,她自己順着記憶裏的路,往衛生站走去。裏面的女醫生是媽媽的朋友,她印象裏以前每次媽媽帶她過去的時候,那個阿姨都給安逸好吃的。安逸這次也一樣,自己走進去,喊阿姨。“去那邊躺着!”聲音很冷。小小的安逸脫下鞋子,自己坐在位子上等着。旁邊的小孩在媽媽懷裏哭哭啼啼,他們媽媽和醫生安慰着。安逸很渴,沒人理她,她就自己走到院子裏的籠頭旁邊,用手捧着自來水喝了幾口,又乖乖坐回位子上。後來一個男醫生過來,給安逸量體溫39.8°,他讓安逸躺在病床上,輸液。安逸很聽話,自己躺在那裏,看着一滴一滴的液體進到血液裏。安逸眼淚偷偷流下來了。等到針頭拔出來後,安逸吐了一地,女醫生過來罵了安逸一頓。安逸低着頭不敢說話。她自己走到籠頭那裏,小手捧着水,漱口。然後給醫生說再見,雖然沒人回應,她拿起東西自己回了家。奶奶破口大罵安逸放學也不回來,小小年紀就胡逛,安逸一聲不吭。等到媽媽回來了,又見到了女醫生阿姨,女醫生溫柔地撫摸着安逸的頭“安逸越來越漂亮了,是個大姑娘了”,安逸一聲不吭,就那麽看着她。媽媽訓安逸怎麽越來越呆了,也不知道叫阿姨。
每次爸爸回來的時候,小安逸恃寵而驕。她不敢合眼,害怕一合眼,爸爸就離開了,她又要挨罵。都說安逸晚熟,但是安逸自己覺得她好像懂事很早。後來她12歲的時候,爸爸坐車離開的時候,她哭鬧着不讓他走。奶奶罵她,她怼回去“你管我!”,後來奶奶對她好了不少,至少安逸覺得自己能夠吃飽飯了。那次的事情讓安逸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自己強大很重要。後來安逸經常想起這件事,覺得後來所有人誇安逸多優秀多厲害多猛的時候,安逸都覺得所有事情加起來,都沒有小時候她回怼她奶奶時候那麽厲害。有些事情努力就可以做到,有些事情真的就特別特別需要勇氣!尤其是第一次,很有勇氣地對抗着外界帶給她的不公。安逸後來看到過一個網絡調查問卷“你長大後做過什麽報複性行為?”很多人都說報複性消費,安逸覺得自己是報複性“怼人”,特別特別剛,尤其是工作中特別容易得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