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學基友

=========================

剛上大學的時候,安逸怯怯諾諾的,覺得自己像是外表打扮光鮮亮麗的醜小鴨似的不倫不類。她每天都自己獨來獨往,而且那時候父母下崗了,家裏很窮,所以她每天都吃着最便宜的飯菜,別人說的名牌之類她聽都沒聽過,別說進商場,就是地攤貨她都不敢多看一眼。春兒和安逸是一個寝室,春兒家境很好,聽說報道時候是好多輛轎車開到樓下送的。開學後春兒的爸媽還邀請她們整個宿舍去學校門口一家飯店吃飯,她媽媽特別漂亮,父親很健談,能看出來知識淵博。後來兩個人混熟了之後,春兒很不屑一顧“他就是老學究,你知道嗎?他自己在家寫書呢,還出版了!那破書要是有人買,我把姓倒着寫”。後來,安逸知道春兒的爸爸是南方某市的副市長。

她們兩個人到底是什麽時候混熟的呢?各執一詞。

據春兒說,她對安逸是“一見鐘情”,第一眼看到安逸,就覺得她們兩個一定會是好朋友!她說她總是坐到安逸旁邊,一直“搭讪”了7次,她才能從安逸眼神中看到安逸對她“有印象”的樣子。當然這個安逸是不承認的,她覺得春兒走哪兒都光鮮亮麗,人群中的焦點,兩個人的唯一共性是都愛遲到,所以每次起床後寝室就剩她們倆人,然後一路狂奔到教室,然後都都坐在教室的後排,自然而然地從熟到鐵。她們倆人後來跟孿生姐妹似的,臭味相投,多年後關系還是鐵的不像樣。

安逸覺得兩個人的認識,是水到渠成——就一起上課,坐在一起,慢慢就熟了。

耗子是什麽情況?他是春兒的老鄉,倆人上大學後又剛好在同一個學院同一個專業,所以捎帶着就認識了安逸。剛開始是傳他和春兒是一對,後來又傳他和安逸是一對,不過這倆傳言都不可信。三個人是無性別的好基友,天天胡吃海喝,開心的很。春兒覺得安逸這個人平時很慫,遇到問題沒有退路的時候,她又孤勇又莽撞,兩種特質在一個人身上混聚了。春兒問過安逸以前的事情,安逸也沒隐瞞她——“其實沒什麽的,就是留守兒童嘛,父母不在身邊,為了不被欺負,有時候就自己勇敢一點”。

“後來呢?”

“後來,父母下崗了,家裏很窮,我哭鬧着非要上高中,感謝老天給了不錯的腦子,考上了大學,然後就這樣了”

安逸很慶幸大學裏有這倆活寶好基友陪着,不管她表現怎麽樣,他們都永遠站在她身邊。這種感覺在一定程度上給了安逸很大的自信,讓安逸有了一種錯覺——自己原來也可以被喜歡。可是錯覺也是一種感覺,安逸慢慢試着走出自己的世界,學着和外界打交道。後來是安逸想做點有趣的事情,就參加了社團,還當了部長,被架到臺上主持過幾次節目。安逸記得有一次燈光打到她身上的時候,她腦子裏一片空白,整個人不知所措。臺下的春兒和耗子握緊拳頭給她加油打氣,忽然她的勇氣就來了,笑着主持了當天的活動。後來過了很多年,有學生問安逸“安老師,請問怎麽樣讓自己自信起來?”安逸就笑笑地說“多交幾個好朋友,努力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勇敢地展示自己,不要害怕失敗,慢慢就自信了”。其實安逸自己知道是春兒和耗子在她背後給她勇氣,甚至是架着她前行。

外界看到的是他們三個的鐵,安逸內心裏一直覺得自己就像是個需要拐杖的人形生物,而春兒和耗子是她能夠直立行走的拐杖。當然這個說法她沒和春兒說過,她都能想象地到春兒能立刻買個拐杖寄給安逸當禮物,安逸一陣惡寒。不過安逸倒是和耗子說過這個感覺,耗子說的是“nonono,那是我們小安逸優秀!”安逸覺得自己更惡寒了。這三個人都是典型的理工科學生,那語文學的都跟外星文似的。各種描述只有他們自己能夠解讀和明白。外人可能會覺得這三個都像是精神病院的病友吧。耗子有個經典的笑話,有一次活動讓大家分享自己大學期間讀過什麽書,耗子絞盡腦汁想了半天“讀者?”臺下哈哈大笑。有人問你真的大學四年就只讀了《讀者》?耗子嘿嘿一笑“其實我連《讀者》都沒讀過!”

其實春兒說的安逸異性緣不錯也不是假的,但是每次都是安逸後知後覺地知曉誰誰對她有過好感。成也蕭何敗蕭何,安逸有幸結交了春兒和耗子兩個好基友,但也正是這倆好基友主動替安逸拒絕了那些男生,讓安逸一直呆在三個人的小圈子中——一起單身。

唯一的例外是陸俊——那段時間耗子剛好因為一個項目去港中文交換了一年。雖然耗子對陸俊真是一點好感都沒有,但是正是耗子對安逸周圍男性的屏蔽,造成了陸俊恰好成了安逸的“初戀”——如果兩個人真的算戀過的話。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