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三十三(下) 一定是葉氏的旺夫運……
府裏添了個小郡主, 各個都得了賞,上下喜氣洋洋的,誰不說小郡主的好話!
晚上論功行賞後, 劉象想着吳氏念經的功勞, 去了她屋裏略坐坐。
吳氏侍奉了王爺好半日,怯生生開口重新讨要一個觀音, “我那尊送給了二娘,這裏光禿禿的,平日裏想為王爺念經祈福,也沒有個着落。”
劉象難得痛快的答應了。
但他并未久留,仍去葉氏屋裏歇息。
幾日後, 銀樓老板親自上門送貨,同時來讨要剩下未付的銀錢。
原來吳氏那個純金的觀音,實際上只有外面薄薄一層金衣,裏面還是銅制成的,而劉象被那吳氏一番蠱惑, 竟然叫人給她打了個實心純金的觀音像。
因此那銀樓老板再有懼意, 也不能不來讨要這個棺材本的錢。
王妃要氣瘋了, 陰沉着臉付了錢把老板送走, 當即就扣着純金的觀音,留在了自己屋裏。
而那一直欣喜地等着金觀音的吳氏, 左等右等不見人将那觀音像送來, 待到晚上去王妃屋裏請安, 一眼看見王妃屋裏竟然供上了一尊新的純金觀音,想都不用想,那是王妃把自己的給截胡了!
她都要氣哭了。
王妃冷冷看着吳氏的臉色一變而再變,變得泫然欲泣, 也不去理她。
葉玉杏坐在王妃下首,大冷的天還拿着個團扇晃個不停。
片刻之後,王爺竟然也提早回來了,看見一屋子女人,十分快樂,“王妃今日有事要說?”
王妃假笑叫他坐了主座,自己也四平八穩的坐在位子上,好整以暇道,“是有兩件事,原也是要與王爺說一說的。王爺既來了,就一起聽了吧,省得還要勞人去傳話。
這一呢,蘇氏前日言語無狀,王爺将她綁了,恰好叫我查出了一些二娘忽然早産的事兒。
那涉事的賤奴與蘇氏頗有一些來往,我也不好再往下查,怕丢了王府的人,讓王爺難做,索性就将那賤奴發配到咱們的礦上去做苦力。”
劉象聽了,臉色為之一變,拍桌子怒道,“賤人焉敢如此!”
雖然二娘生的是女兒,但也是他的子嗣,敢動他的子嗣,就是把人打死都不為過,——可是蘇氏,劉象看了眼王妃,她說怕自己難做。
劉象這一眼看過來,看得王妃心裏毛毛的。
王妃強忍着不适,按着他的手,安慰笑道,“這事兒還得虧了葉側妃,也是她那日罵了那個幹擾吳氏念經祈福的婆子,王爺您還踢了那個婆子一腳,我當時便起了疑心,果然就查出了真相。”
王爺冷哼道,“好,好,本王就知道!”一定是葉氏的旺夫運!
葉玉杏被他看得臊的,用團扇擋着半張臉,起身半福又坐下,只不與他對視。
王妃見葉氏順服,頗為滿意。
至于蘇氏,這件事點到即止,她并未說要把蘇氏怎樣。
第二件事,王妃只是指了指那尊金觀音,對劉象道,“這個我瞧這不錯,就放在我這裏罷。”
劉象一愣,下意識看了眼吳氏。
待大家從王妃上房這裏出去時,四娘拉着葉側妃一邊往她屋裏走,一邊小聲嘀咕,“她不是先說了怕丢了王府的人,不好往下查麽,怎麽後又說最後也查明真相?”
葉玉杏也學着她,低聲道,“這不明擺着呢麽,還說?!”
要是劉象追根究底問,查清了沒有,王妃就會拿出來先前說好的話來堵他,怕丢人,沒敢徹查;要是劉象含含糊糊不怎麽追究,王妃就會把這事兒拿出來,當成邀功,每每有用了,都會說一句,虧得我查清了真相,怎樣怎樣。
這種話術實在不是她能熟練運用了的。
又或者她哪日做了當家人,也就漸漸會了這種本事?真也難說。
葉玉杏與四娘有一搭沒一搭說着,心中暗嘆幾番。
她也不羨慕王妃的位子,勞心勞力卻終究與夫婿漸行漸遠。
兩人說些閑話才經過東院幾步遠,葉玉杏摸着腰間的荷包,擡頭道,“我的扇兒呢?什麽時候丢的我都沒什麽知覺,咱們去找一找。”
金釵回頭去看金玔金羅幾個,大家都沒沒有帶,只好說,“是不見了,想是方才側妃遺落在王妃屋裏了,我去找吧。”
葉玉杏就和四娘坐到了東院門口的石獅子旁邊,早有東院看院門的送來兩張椅子,還有一個小幾,熱情周到地給他們添茶倒水上果品之類。
自從她封了側妃,金玔就回到她身邊,此時東院還有金玔的姐妹,聽見動靜都忙出來服侍。
這時,吳氏神色怏怏地走了回來,猛瞧見她那門口坐着兩個人,待要繞路走,實在無路可走,遠遠躲着也不行,她總得進院子,于是不情不願挪着過來,給葉側妃請安。
四娘簡直得意極了,翹着二郎腿笑道,“喲,這是怎麽了,跟霜打了似的,可別說是我們欺負你了。”
葉玉杏笑着瞪了四娘一眼,對吳氏道,“你回去歇着吧,這裏不用你侍候。”
吳氏又蹲了福,也不敢從正路上走,只低頭繞着大門牆根進去了。
四娘瞥了一眼她的背影,啧啧道,“我今兒竟也嘗了一把狐假虎威的好處,當真過瘾。”
走去院子裏的吳氏悄悄沖着大門外啐了一口。
金釵很快就把掉落的團扇找到,服侍側妃與四娘一同回了花園的院子去。
俗話說好事多磨,葉玉杏的側妃還沒去滄州謝恩,滄州好似缺糧缺的過分似的,上次那位催糧官走了沒有半年,新一輪的催糧官又來了。
此番那催糧官帶了新的旨意:前段日子陛下受涼生病,不能見外臣,貴妃照顧陛下緊跟着病了一場,不能見外命婦,如今兩位祖宗都好了,魯王該帶着請封的王妃,以及最近新封賞的側妃去謝恩了。
魯王前些日子拿下了十個大小郡的兵權,心裏惴惴不敢去。
別的不說,那個齊王可是對他很有意見。
孫正就給他出了注意,“齊王不足為據,王爺只管奉承陳相。”
他讓劉象除了糧食之外,主動捐上一批揚州那裏抄來的金銀財寶,一路敲鑼打鼓宣揚陛下仁政,讓人人都知道你為陛下獻寶去了,就這樣轟轟烈烈去滄州。
倒時,不論最差什麽情形,也能叫他圓頭圓腦的去,須尾俱全的回來。
若再幸運的話,說不準還能讓那是個郡的兵權落到明處。
十月底,魯王劉象再躲不過,只能帶着王妃越氏、側妃葉氏兩個,一路乘船緩緩慢慢北行,前往滄州行宮,面聖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