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三十四(上) 葉氏乃外命婦,不能……

34

王妃從前被冊封時, 并沒有去過滄州謝恩,不知道是那邊忘了,或者還是劉象沒對她提及這件事。

從前沒有謝恩, 于王妃來說本來也沒什麽, 可這一回恰好是她與葉氏互相作陪,這就叫人難免多想。

葉玉杏聽旨時, 亦覺得滄州惡意滿滿。

只是她到底人微言輕,且這種事情也不能自辯。

催糧官來常州,同路帶了兩個嬷嬷,指導魯王妃與側妃兩個禮儀,王妃不耐煩, 把人都給了葉側妃使喚。

劉象好容易給自己籌措了不少軍費糧草,不想滄州那裏來的這樣頻繁,與孫正商量一番後,錢財他自己私藏三分之一,餘下的一半充公常州軍備, 最後一半全都鑄成元寶模樣, 一箱箱搬上船, 送去滄州。

糧草一分為二, 自己一半滄州一般。

他是去過滄州的。

這一回要出發,孫正與他講了許多要緊的事務, 他只覺滄州的情形十分奇怪。

表面上看好似陳相一手遮天, 挾天子以令諸侯, 但真正在滄州直接領兵的,并不是陳相,而 * 是對陳相俯首稱臣的原滄州太守,如今的齊王。

齊王聽命于陳相。

劉象覺得這大約和自己與孫先生之間的關系差不多?

這把孫正吓得夠嗆, 忙糾正一番。

劉象更不懂了。

不過這不妨礙他分別給陳相齊王兩個送私禮。

劉象與一妻一妾北上滄州,第一個拜訪了陳相,第二個就是齊王。

齊王從前做知府時就與劉象有提拔之恩,劉象心裏再忌憚他,面子上對他仍十分崇敬,陳相那裏他給了多少孝敬,齊王這裏一樣一樣的奉上,半點都不叫齊王難堪。

那齊王自打聽說魯王兩個妻妾要來行宮謝恩,就找人打聽了一二,待見到魯王,笑着摟着魯王,兩個勾肩搭背說話。

他調笑說,“你那王妃長得頂多稱贊一句周正,怎麽也不換一個?”他做了齊王,就新娶了高門嫡女做新的王妃。

劉象為難,“哥哥你有所不知,弟弟我那時差點也換了這個糟糠!可這母老虎實在難纏,不但沒有換成,反被她和小老婆聯合起來倒打一耙,弄得人灰頭土臉,不走運不走運!”

齊王哈哈大笑,過了會兒,又說,“聽說你府裏無數的小妾,怎麽偏偏挑了一個名聲不好的弄來滄州?連我這遠的,都聽說你這個側妃,克死了許多人,實在是天煞孤星的命格。”

說起葉氏,劉象可就有話說,他一臉得意,沒忍住炫耀,笑道,“那是齊王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這幾個小老婆裏,葉氏是我娶的最得意的一個。

別的不說,這個命格,實在是硬的當當響。不過你看我,不但活得好好的,甚至還做上了魯王,滿身的榮華富貴,誰敢說我命不好?!

哥哥你想想,這克夫克夫,克的都是不頂事的,她天生就該嫁給我這樣的厲害人!再者說,我這個小妾,那長的可是十分的有滋味!旁人都比不得的!”

齊王聽他一言,倒勾起了他幾分垂涎的心思。

這克夫一事魯王說的極是,能被克死的都是不頂事的!同樣的道理,克不死的,可不就是大富大貴的命格?!

竟叫這沒腦子的魯王撿了現成的便宜。

然而就在王妃與葉側妃兩個進宮謝恩,正與行宮的貴妃手拉着手哭着說話時,外面發生了一件大事。

孫正要避着丞相,沒跟着來滄州,他在劉象身邊留了幾個能幹事的,一早就把打聽來的大消息,迅速傳給了魯王:

一 * 直盤踞京城的叛軍馬三元自立為帝之後,大興改制,抄了京城許多富貴家族,得了山一樣的財寶,從此練兵殺敵勢如破竹,響應者甚衆。

十日前,西北的秦王奉旨東進勤王,在京城外四十裏地,與僞王大戰一場。

那馬三元借着熟悉地形之便,親征前線,出其不意斬斷了秦王好幾路糧草,大亂秦王軍心,緊接着雙方大隊人馬對峙時,僞王佯裝大敗誘敵深入,最後殺了個回馬槍,将秦王先鋒騎兵設伏,同時,趁機斬殺了誤入埋伏的秦王嫡長子。

本該在西北邊境戍衛的秦王嫡長子,竟然這樣糊裏糊塗死在了與賊首混戰的前線。

秦王因此受挫,失了戰心,繼而大敗。

那僞王逼退秦王後,終于騰出了手,向滄州發了挑釁書,十分張揚的聲明,不日将南下掃蕩滄州,若是滄州聰明,早早交了陛下,投降他們,或許能留一條性命。

這個挑釁書沒有送給陳相,而是直接送到了齊王手裏。

齊王忽然被針對,一時緊張,一時得意。

魯王當時在側,拍馬屁慣了,張口就來,“這個狗娘養的馬三元,口氣如此之大,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齊王哥哥你手下精兵無數,大軍八十萬,只要出兵,定然把那馬三元打的屁滾尿流,脫了褲子喊爹爹!

齊王不敢說八十萬軍是假,十八萬才是真,——可他上報陳相叫魯王籌措糧草,就是按照八十萬軍來要的,于是謙虛道,“哪裏就能那麽厲害了?你看秦王,朝廷真是白養了這個西北大将軍,從前總聽說他戰無不勝,原來竟是個膿包貨,竟連個土鼈都打不過!”

魯王忙道,“那可不,只要齊王哥哥你親自帶兵出陣,一舉滅了僞王,這天下第一號戰神,可不就是齊王你的了嗎?那個狗皮秦王算個甚!”

如此吹捧了一番,齊王漸漸就信了,也覺得那馬三元不過是個地裏刨土的匹夫,能有什麽本事,從前的秦王當真是把自己吹捧的太厲害,這一到真章,就露了怯。

居然連他嫡長子都給弄死沙場。

這是有多弱!

僞王挑釁書一事被陳相聽說,陳相召齊王來行宮外的住所相見。

齊王才被魯王吹捧得不知天高地厚,在陳相面前侃侃而談,陳相略一沉吟,就同意了齊王的自吹自擂。

半日後,齊王收到了要他親自帶兵北上剿匪的聖旨,他的跟班魯王又被打發回常州,重新籌措糧饷,及時北運。

戰事緊張,幾乎一觸即發,兩個王連碰頭的時間都沒有,被安排的妥妥當 * 當明明白白。

劉象接了回常州的聖旨,下回他就不用親自再來這滄州了,從來沒有這樣開心過。

王妃與葉側妃從宮裏出來,就被接上車去碼頭乘坐回常州的船,若不是押船的是升做先鋒營小将軍的寶貴兒及劉象的結拜兄弟老八,她們還以為被人劫了道。

就在大家上船的第一天,魯王忽然收到了來自齊王的一封密信。

原來他早看上了這些日子寄居在齊王府的魯王側妃葉氏,本來打算找個機會問魯王要人,在魯王回常州之前成好事。

結果軍令來得太快,不等他給魯王暗示,他們兩個就各自離開了滄州。

然而這齊王賊心不死,待出兵後,就找了機會給魯王修書一封,說的甚是冠冕堂皇:葉氏在宮中與貴妃相談甚歡,前些日子貴妃思鄉心切,魯王如此忠心,應把葉氏留在滄州,給貴妃做個保姆,以寬慰陛下愛妻之心。

末了,那齊王特意标注:葉氏乃外命婦,不能住宮裏,最好讓葉氏先住在齊王府,以供貴妃随時差遣。

這司馬昭之心,劉象此等胭脂場裏的英雄,如何能不知!

他把這封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又驚又怒簡直要當場大哭。

誰也不敢說。

萬一齊王恨他不聽話,日後回了滄州,見天的在陛下與陳相面前說他壞話,可如何是好。

又或者,人常說将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萬一這齊王沒等到他的六兒,從北邊擊退賊首,八十萬大軍直戳拿下常州,那他又該如何是好。

整整一日,他都在自己屋裏打轉轉,或者渾身沒有骨頭似的對着葉氏垂淚,愛的不行,恨得不行,也怕的不行。

誰知道他若是做了對不起葉氏的事兒,那天打雷劈會不會發作在他身上。

別人或者不信,他卻是眼睜睜見過烏鴉巣裏的金子,硬生生砸死了要欺負葉氏的流氓無賴。

葉玉杏一開始以為他為政事忙碌,可他一晚上坐立不安的,就納罕了,問他,他也不說話,只是傷心落淚。

再問,劉象就說,“我此番來了滄州,才覺得我竟如此想念我的大郡主,我的貴妃娘娘!我這回來去匆匆,甚至沒去行宮外磕頭!”

葉玉杏要是信就傻了,她懶得計較,也不看他做戲。

然而劉象畢竟是做了這麽久魯王的人,才睡了一晚上,就叫他想出來了個絕妙的法子。

第二天一早,劉象叫王妃乘坐大船先行下常州回去。

他帶着葉氏重新乘坐了別的随 * 行船只,也不告訴王妃,暗搓搓兩個人北上回去滄州。

齊王不是借貴妃生事麽,他想法子叫貴妃在宮裏擺出厭棄葉氏的态度,就算是完成了齊王的吩咐,同時為了不叫貴妃不好做,他只能最後帶着葉氏灰溜溜離開滄州!

簡直不相信這是他自己想出來的妙計!

葉玉杏聽他說,還是想念貴妃,一定要在貴妃宮外磕頭,她就不解了,“那你帶着我做什麽?要帶也該是王妃才對?”

劉象有苦難言,支支吾吾,都不敢與她同寝。

船只下行極快,可要往上走,就慢了許多,待到魯王的船再次抵達滄州,滄州那裏竟傳來齊王北邊被僞王大敗的消息。

風聞那忠勇齊王整個人被無數支箭射中,倒斃在疆場,最後甚至叫僞王親手斬下齊王頭顱,懸挂在軍營風化了三日,然後遣使者要将那顆頭送還給滄州。

彼時齊王的頭還在僞王軍營外挂着招風。

魯王簡直要吓死了。

他從來沒有這麽感激過自己對六兒的不離不棄,此時恨不能對着葉氏拜了又拜,才棄船登岸,就又要帶着葉氏重新上船,連夜逃離滄州為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