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三十五(下) 終于老天有眼讓她癸……

秦王不拆此處大營, 每日照例叫幾隊人馬在兵營附近訓練,他自己着二十萬大軍晝伏夜行,繞路挺近京城, 誓要拿下僞王大本營所在的京城之地, 給那僞王一個慘痛的報複。

果然此計之下,秦王大軍繞道北邊, 距京不過三座城,那僞王一概不知。

待他大軍開拔至京城北再有百裏地時,與自封将軍的陳相陳誠對峙的馬三元大吃一驚,被迫兵分兩路,他在此處對抗陳誠, 另外分兵北上,支援京城。

秦王要的是速戰速決,不待大軍修整,一旦抵達京城,即令全軍強力攻城。

誰料京城經過一次淪陷, 馬三元的布防十分牢固, 整整三日都沒叫秦王一兵一卒攻入。

此時滄州前線 * 的馬三元少了一半兵力, 惜敗與陳誠。

馬三元果斷退兵二十裏, 安營紮寨給人看,他自己掩人耳目, 帶着大軍學秦王一般, 偷偷繞道要去攻下滄州。

北邊京城秦王久攻不克, 秦王盛怒,眼看僞王援兵就要到了,只能在兒子杜申的勸導下暫時退兵。

退去哪裏?

秦王這一回仍然沒聽杜申的建議,決心去滄州援助陛下。

結果秦王才撤出京城, 就被馬三元的援軍迎頭痛擊,而身後京城大門敞開,無數養精蓄銳的兵勇沖了出來,将秦王前後夾擊。

畢竟秦王戰場征伐數十年,面對如此形勢,沉着應敵。

雙方殺到最後,竟然兩敗俱傷,各自鳴金收兵。

而陳誠發現僞王馬三元跑了,也不追,竟是一路北上,叫他撿了個巧,先是收割了京城亂賊,接着給秦王發下軍令,叫秦王卸甲來見。

秦王殘兵剩勇完全不能與正盛的陳誠相論,只能含恨叫兒子杜申用劍刺自己一刀,也不多加救治,而是假稱受了重傷,讓杜申拿了自己的兵符,叫人擡着他自己去見了陳誠。

陳誠大吃一驚,連忙叫軍中的禦醫來為秦王療傷。

秦王再三推辭。

陳誠心裏有了底,卻也忌憚這個老賊還有別的後手,日日親手照顧秦王起居,端的是無微不至。

秦王在陳誠軍日煎熬度日,那傷病不得醫治,果然日漸嚴重,每日都懇請陳誠放他回西北。

而陳誠久久等不來他讓陛下發來“帶秦王去行宮面聖”的聖旨,生怕再把秦王留在自己這裏,秦王大軍恐生變故,只能放他離開。

放秦王離開之前,兩個老東西互相定了兒女親家。

秦王大手筆,要把自己的庶長子杜申送給陳誠做女婿,誇贊兒子道,“我這個兒子,別的不說,在女色上十分較真,他屋裏連個屁都沒有,二十大幾的人了,沒嘗過女人滋味!日後他成了你的女婿,保管你家閨女絕不會傷心!”

陳誠笑得生受了這個女婿。

他的女兒早在京城淪陷時沒了。

不過收個把養女倒是不在話下。

那杜申聽說自己被父王送給陳誠做了女婿,差點氣死,當面給父王揮淚道別,心裏恨他抛棄自己,于是徹底投敵,帶着自己兩千餘親兵,浩浩蕩蕩去了陳誠大營。

當着陳誠手下衆将軍的面,杜申給陳誠磕了三個頭,認他做了義父。

處理完秦王一事,陳誠才把精力放到了滄州。

滄州的消息在僞王攻打滄州時,一度中斷,直至半月前才重新通了通訊。

原來陳誠帶着收編了齊王的大軍北上時,就下令讓魯王帶兵來滄州,拱衛行宮保護陛下,以防有人趁機攻打滄州。

而他的本義,是等劉象大兵送來,他趁機也把劉象這草包的軍隊收編。

果然馬三元戰敗,就 * 偷偷去襲擊滄州。

待馬三元與劉象兩敗俱傷後,他再來善後。

誰料劉象此人草包,然而卻天生一種運氣:

僞王馬三元先後被秦王和陳相的軍隊打得傷筋動骨,後又被陳誠奪走京城沒了根本,便帶着殘兵偷襲滄州。

然而他還未站穩腳跟,就被劉象的探路官察覺,那劉象不會排兵布陣,只會往前猛沖,一次就把馬三元的大軍沖散,然後東奔西走帶着大軍竟将那僞軍各個擊破。

馬三元向來與正經的朝廷将軍作戰,學了一套厲害的作戰手段,然而魯王這個混人,從來都是投機取巧,根本不講策略,只是一味蠻幹。

這戰術哪怕放在陳誠身上,陳誠自認為毫無辦法。

混戰中,沒人知道馬三元逃去了哪裏。

待劉象斬下馬三元賊首,送到陛下面前邀功讨賞時,大家才知道這賊首如何的倒黴,——馬三元帶着親兵且戰且退時,路遇一炊煙袅袅村莊,順手就要進村搶糧,結果沖進村裏,滿滿都是魯王的強兵。

原來魯王根本沒那膽子随軍去前線,只偷偷蝸居在這小村莊,把命令發出去前面指揮。

馬三元踏入魯王地盤,還沒反應過來,就被魯王豢養的最強的強兵拿下。

魯王親手斬殺馬三元。

如此奇功,陳誠嘆為觀止,不好立刻發難,對于劉象手裏的兵符,只能另做打算。

行宮裏的小陛下聽聞大仇得報,大喜之下封了魯王為魯親王,加太子太傅,魯親王全家老小此時全被接到了滄州,占據了原來齊王的王府,定居滄州。

陳誠一合計,不打算立刻回去滄州與劉象有摩擦,甚至沒有提議陛下重返京城。

他決心帶兵慢慢将北方收拾幹淨,把七零八落的京城修葺好,然後舉行盛大典禮,恭迎陛下正式回銮。

冒險與強人狹路相逢的劉象撿了現成的魯親王來做,聽說陳誠要徹底掃平北方,讓他就在滄州坐鎮後方護衛陛下,十分的高興,尤其霸占了他觊觎已久的齊王府,簡直人逢喜事精神爽,每一天快樂的不得了。

待全家老小都搬來滄州,住進了改了名的魯親王府,他就更加快樂。

一連十幾天都睡在葉側妃的院子裏。

葉玉杏那一箭固然退敵,但她自來了這異世就沒摸過弓箭,且古人的弓箭與她在現代所使完全不同,因此右手用力過猛,被弓弦傷了筋,拿不起重物擡不起很高,更遑論寫字描畫這種精細活。

她傷心了一陣,讓李太醫治療了許久都沒有見效,就把這事放過,劉象卻因此疼愛憐惜她更甚從前。

及至大家搬來齊王府,葉玉杏自稱“廢人”,不肯與衆姐妹聚在一起,仍舊離群索居,在王府選了靠近大花園旁邊的一個荒蕪的院子住下。

劉象為她選中的最好的院子, * 她不肯去,讓給了還沒長大的小郡主,并道,“我心裏有一處意難平,再不願同哪個姐妹一處住的。”

這意難平,說得劉象垂淚哭了許久,傷心了許久,到底陪着她住在這地方,不再勸說了。

葉玉杏把七娘所有的東西都帶來了滄州,只給她老娘留下許多銀子和服侍的下人。

因此她的行李有她自己的,又有七娘的,還有從前那位盛寵的五娘的,竟不比旁人的少。

搬來這院子,她提前命人打聽過,聽說這裏從前是齊王失寵小妾們聚居之所,後來這些小妾瘋了一個,拿了把刀把這院子裏的女人砍死了兩個,砍傷了十幾個,齊王心中忌諱,索性就封了這個院子,待勝仗回來重新修葺。

結果齊王沒能回來,魯王占了此處,為着他六兒,很是把這個院子修的富麗堂皇。

葉玉杏卻不忌諱那些陰私之事,她有兩個從行宮出來的嬷嬷,私下裏打聽得要比旁人更細更清楚,那可憐的失寵砍人小妾也并非真小妾,而是齊王原配。

當年她才進劉府做妾時,府裏替她開喜宴,那日府門死了個後生,正是齊王原配的親弟弟。

劉象好生收殓了那後生,被當日還是滄州知府的齊王擡舉,漸漸有了今日之發跡。

旁人或者忌諱這原配,葉玉杏只嘆人生無常。

她把這原配之事講給劉象,讓人給這院子枉死的女人們去城外立了衣冠冢,又命吳氏在她分到的院子後頭的小佛堂,給這王府從前可憐人念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經,就坦然住了進來。

四娘來了好幾回,每回都嫌棄這裏不好。

葉玉杏像模像樣地把這三進的院子住得十分惬意,還去勸四娘,“無妨,我命硬。”

四娘無話可說。

劉象原先還覺得不好,跟着命硬的六兒住慣了,倒覺得這裏人少清淨,尤其從院子出去,順着花園走到頭,那裏有個角門,出去便是一條小河,更往北走幾百米,有座石橋,而河水另一邊緊挨着的就是陳相府邸,再繼續往東,便是行宮。

在這裏住着,走那角門去行宮慣了,有時從前門走,還覺得路途頗遠,大不如這裏方便。

葉玉杏一力應付這厮數十日,終于老天有眼讓她癸水來了,好說歹說把人勸走,“別的屋裏坐一坐,總在我這裏,旁人都恨死我了。”

劉象哈哈笑着還要親她幾口才肯走去外頭幹活。

從常州就被禁足的蘇氏,即使大家搬到了滄州,還是在禁足中。

趁着搬家時混亂,蘇氏偷偷讓丫鬟給吳氏傳話,求吳氏在王爺面前替她說好話。

吳氏面上答應的挺好,然而很不想管這檔子破事。

如今這裏的宅子大的厲害,她如果不去王 * 妃屋裏,平日根本都見不到王爺。

更不提王爺全讓葉側妃那個狐貍精迷住了,見天的勾引王爺在她院子裏快活,王爺從七娘沒了之後誰也不愛,根本只要葉側妃一個,連王妃都未必能天天見着王爺呢!

想到這裏,吳氏又記起一事,悄悄給她那個做了外室的生母寫了家信回去。

葉玉杏聽金羅說起這件事,想起吳氏初來,看她時的那種奇怪眼神,心道,“還是外面沒人手,要不然就能把信截回來看看她要做什麽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