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可悔前諾終蒼茫
趙景在趙承耳邊拼命地咬出了一句話:“阿承,你答應朕,姓紀的,一個都不能活。”
趙承實在太震驚了,他猛地從虛伏的姿勢裏掙脫出來,腰背繃得筆直,本能之下做出了十足十的抗拒姿态。
饒是趙承經歷過那麽多風浪,也還是被他父親的話驚呆了。只見趙景眼神詭異,笑容扭曲,他枯瘦的手爆發出的驚人的力氣,讓趙承一時間竟沒有掙開。趙景激動之下劇烈地嗆咳了好一陣子,直到嘔出血,才算勉強平複下來。他急促地喘息着,單薄的胸腔一起一伏的,卻還是執意說道:“紀平,紀媛,紀桓,這些姓紀的人,終究要死于吾子之手!”
趙景的手沒有半點溫度,簡直不似活人。而趙承,他覺得他的父親,瘋了。
父親為什麽要這麽做?紀媛是他的妻子,紀平是他的重臣,至于紀桓……他怎麽知道誰是紀桓?趙承平複了好久心情,才堪堪能夠故作鎮定地對趙景說道:“父親,您累了。”
趙景的眼裏閃爍着狂熱的光芒,卻只能虛弱地說道:“不,你是覺得朕瘋了吧。”
趙承心中稱是,嘴裏卻生硬地說道:“絕無此事。陛下累了,臣侍奉您休息吧。”
趙景閉上眼睛躺回榻上,深吸了一口氣,說道:“趙承,朕沒有瘋,剛才的話,不過是朕給你提個醒。只要紀家在朝一天,就沒有我趙家人說話的份。你覺得朕在說胡話?那也沒關系,很快你就會坐在朕的位置上,到了那個時候,你會比朕更加迫切地想要除掉紀家人。”
趙景突然對趙承詭異地一笑:“阿承,你還年輕,多好。”
趙承看着父親病态的快意樣子,不由得打了個冷顫。
趙景這病已是彌留之際,要是少費點神說不定還能多活兩天。可惜他不。他憋屈了一輩子,多兩天少兩天又能怎麽樣呢?他再次拉住趙承的手,費力地說道:“阿承,阿翁只想跟你說說話。”
趙承兩輩子都沒聽他的父親說過這麽多話,更沒機會像正常父子一樣,叫出一聲“阿翁”。他怔住了,在“父親瘋了”和“聽聽也無妨”之間進行了一番激烈的抉擇,最後他順從地在趙景面前跪坐下來,打算好歹聽上幾句。
這很可能是他最後一次跟父親說話的機會,何況他又不會把他的胡言亂語真的聽進去。
趙景滿意地笑了笑。他終于像一個正常人一樣,不疾不徐地開口道:“阿承,你恐怕不知道,朕從小就身體虛弱,隔三差五就要病上一回。如果先帝還有第二個兒子,他絕對不會把皇位傳給朕。朝野上下多少事,朕能親力親為的卻不多,所以朕只能倚仗外家。那時候紀穆還在,紀家人還不那麽猖狂,那是本朝為數不多的幾年太平日子。”
“後來紀穆老了,越來越糊塗,越來越喜怒無常。他紀家真正野心勃勃的紀平和紀媛他視若珍寶,卻偏偏對延年嚴厲,甚至還将他逐出家門。紀穆雖然教子無方,可是威嚴深重,紀平再惋惜也不敢說什麽,從此,紀家的族譜裏再沒有紀延年的名字,如果他不成器,不能掙出一番功業自立門戶,就只能做個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
趙景的情緒漸漸平靜了下來,神色也有了些許溫柔。他瞥了兒子一眼,輕聲道:“怎麽?我說他說得有些多了麽?別不耐煩,這就快完了。幸好延年争氣,弱冠之年南征北戰,無一敗績,後來立功封侯,成就不在父兄之下。可惜啊……”
Advertisement
趙景的神色漸漸帶了惋惜:“你說他要是不姓紀,該有多好呢?”
趙承總覺得自己聽到了什麽不該聽的東西。
“不說這個了。”趙景微微嘆了口氣:“反正人都沒了,朕也該下去找他了。”
趙承:“……”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幸虧今上快要崩了,否則被滅口的妥妥就是他了吧!
“後來紀穆死了,紀平和紀媛一個把持前朝,一個把持後宮,紀家人愈發猖獗,而朕能做主的事情,也越來越少了。”趙景自嘲地笑了笑:“後來,朕甚至什麽決定都做不了,最多只能給紀平下下絆子,可就是這樣,也只能把他的決議拖上幾天而已,結果還是他想要的結果。朕看着大周在朕手裏日漸衰微心裏又多恨,你又能知道麽?”
趙承忍住翻白眼的沖動,心想要是您不給紀相下那麽多絆子的話,想必大周還不會衰微的這麽厲害,真的。
怨恨不僅會消磨人的意志,還會讓人漸漸失去理智,漸漸變得什麽都看不清。就像他的父親,被恨意蒙蔽了雙眼,便把國力衰微全部歸咎于紀平,全然意識不到自己把私人恩怨帶到國事裏,是一種多麽可怕的愚蠢。
何況趙承記得,至少紀平兢兢業業,沒有半分對不起他。
趙景還在自顧自地說下去:“還有那個女人,心裏眼裏只有她的家族。幸虧啊,她沒有孩子,否則我趙家的江山遲早要易主!”趙景的眼神有些迷茫,似乎在回憶着什麽:“她懷過一個孩子,朕已經很小心,很小心了,可她還是懷了一個孩子,那年她已經三十歲了。朕每天提心吊膽,後來,嘿嘿,太一神終于聽到了朕的祈願,她那個孩子沒有了。”
趙承覺得,他的父親已經不可理喻了。
趙景神秘而吃力地對趙承勾了勾手指,示意他低下頭來。趙承不明所以,便聽趙景在他耳邊說道:“其實朕的三個兒子裏,最喜歡的就是你,可是紀媛恨你。”
紀後的确不喜歡趙承,但趙承認為,他的嫡母對他的感情大概還談不上“恨”。
不過聽完了他父親後面的話,趙承便覺得如果他的嫡母恨他,那大概也無可厚非。因為趙景對他說道:“因為紀媛流産後,朕寵幸了她身邊貼身侍奉的宮人,然後便有了你。”
……趙承覺得他小時候紀後沒把他掐死實在是心胸寬廣。
然後趙景忽然笑了:“可她沒有自己的兒子,不得不立一個年紀小、相對容易控制的人為太子。紀媛大概永遠都想不到,她忍着惡心扶植的你,會比你的兩個哥哥可怕得多。阿承,你會比他們、比我們走得都遠,你會前途無量。”
大概是趙承的表情太過震驚,趙景反思了一下自己是不是吓着了他“最喜歡的兒子”。最後他輕輕地拍了拍趙承的手背,那大概是趙承兩世來唯一一次從父親身上感受到的單薄到幾乎一下就會随風而逝的名為“寬慰”的情緒。
而後趙景便寬慰他道:“不要緊,紀平老奸巨猾,你必然鬥不過他,可他大概也沒幾天可活了。而你再大一些,紀媛也該老了,紀家這一輩再無人才,吾兒勿憂。”
哦,原來他只要熬到紀平和紀媛過世就可以了,聽起來不太難的樣子。
趙景看着趙承明顯松了一口氣的樣子,自己心裏也覺安慰。他這一“安慰”,便少不得再說些什麽:“朕幫你除掉了紀延年,紀家無後啦。”
“臣謝……”趙承心不在焉地随口應道,但下一刻,他便意識到自己聽到了什麽了不得的東西。趙承霍然起身,失聲問道:“陛下說什麽?!”
趙景瞥了他一眼:“怎麽?朕說,紀延年死于北地沙場,實是朕的手筆。”
趙承覺得嘴都不是自己的了,他磕磕絆絆地問道:“可、可是,先生實乃國之棟梁,而且沒有一絲不臣之心啊!”
趙景長嘆了一聲:“是啊,朕也舍不得,可是,誰讓他姓紀呢?”
“如果他活着,紀平一死紀媛就會把他推出來,你依然沒有出頭之日。唔,延年的兒子似乎是個人才,在做你的王太傅?阿承,找個機會,除掉紀桓吧。”
要是面前這人不是大周的皇帝,要是這人折騰的不是他自家的天下,趙承真懷疑他是敵國派來的奸細。做皇帝的病得就只剩下一口氣了,還忙着除掉少數幾個能拿得出手的朝臣,這是怎麽樣的境界啊!
如果一個能力不足以匹配他的地位的人,坐在那高處不勝寒的龍椅上,他怎麽能不變得多疑呢?
趙承沒有回答;他永遠都不會答應他的父親。或許趙景在最後的時刻,終于像一個父親一樣,把他所有未了的心願都寄托在了子女身上,但他不知道,在他的兒子所經歷的那些他想不到的漫長歲月裏,“父親”早已變成了一個模糊的符號。
趙景敏銳地捕捉到了趙承臉上的那一絲不以為然,于是他異常嚴厲地對趙承說道:“你不願?你舍不得紀桓?”
趙承面無表情地看着他的父親,沒有回答。
趙景突然凄厲地質問道:“你有什麽舍不得的!我都可以舍棄延年,你又憑什麽舍不得!”而後他的眼睛終于從趙承臉上挪開,色厲內荏地嘶吼了起來:“我馬上就要死了,你說過的,生同裘死同穴,我沒有失約!”
作者有話要說: 三次元有點事,更晚了,桃子賣個萌道歉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