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汾水湍湍濁波揚
中午時分,永安侯終于趕到了趙承闖禍的村落。他默默看着多年未見的天子,實在不知道該怎麽開口。
紀桓走上前,對他深施一禮:“見過永安侯,仆乃貞陽侯家丞,攜……”說到這他看了趙承一眼,有些頭疼該怎麽在農人們面前編造身份,自己的弟弟又是永安侯甥,這似乎有些說不過去。幸好永安侯體貼地擺了擺手,紀桓幹脆閉上了嘴巴。
永安侯對趙承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而後他令人将一百金賠付給陳翁,再次抱歉道:“家甥頑劣,多有讨擾了。”
陳翁連連擺手,他們手中托着沉甸甸的金子,怎麽也不肯多取,最後老人急道:“這永安周邊鄉裏,哪家沒得過您的好處?老漢要是知道這孩子真是您家親戚,怎麽也不會把他們扣下。”
兩人推讓間,紀桓來到陳翁面前,低聲道:“長者還是收下為好,十幾歲的少年最是頑劣,犯了錯的就得讓他們知道後果,不然以後還怎麽管教?”
章函徹深深看了這百無禁忌的“貞陽侯家丞”一眼,不得不牙疼地對陳翁說道:“正是如此。”
章函徹一路上都在頭疼如何招待這頑劣的天子,他早就遣人回家報了信,想必這會妻子已經欣喜地在家中準備酒菜了。
但是,可千萬別留這混世魔王在家裏住啊……可憐的永安侯忍不住腹诽道。
濟北王翁主趙容比趙承大了十歲,年少時十分疼愛他,想必如今更甚。此番趙承到訪,她不僅準備了盛大的筵席,還一個勁地憐惜少年身量不足,就好像有人膽敢餓着皇帝陛下一樣。
章函徹只覺得牙疼。可他一向舍不得對妻子有些許違拗,更遑論她此時正懷着身孕。所以當趙容理所當然地說出“陛下便住在妾家中,想玩多久就玩多久”這樣縱容的話時,章函徹簡直覺得天都要塌了。
這可是一國之君,一直在外面耽擱着不回未央宮,真的沒關系麽?
而在妻子将他們的行程規劃到五日後時,章函徹覺得自己不能再沉默了。
他清了清嗓子,斟詞酌句地對妻子說道:“阿容,陛下前來定是有正經事要做的,否則怎麽會一直不回長安?”
趙容愣了愣,覺得夫君說得十分有道理。這時章函徹一臉幸福地對趙承告罪道:“阿容有了三個月身孕,難免有些糊塗,陛下見笑了。”
那一臉幸福簡直要閃瞎趙承的龍眼,一時間,他都不好意思打擾可憐的永安侯了。
鄰桌的紀桓不動聲色地碰了碰趙承垂在幾案下的手。
Advertisement
趙承會意,趕緊說道:“阿姊,不必麻煩了,我來河東的确有些事,讨擾個兩三晚已綽綽有餘。等以後閑下來,再來探訪阿姊可好?”
章函徹頓時松了口氣。
懷孕的趙容沒一會工夫便累了,章函徹小聲告了個罪,親自将她送去後宅休息,許久才又回到席間。
趙承已經差不多酒足飯飽了,章函徹邊讓人安排住處,邊同他閑聊了起來。
閑話間,趙承便說起了一樁趣事。他對章函徹笑道:“……那老翁竟說朕的馬賣不上價錢,卿說好不好笑?”
永安侯附和地牽了牽嘴角。
趙承不動聲色地對他舉了舉酒觞:“無論如何,今日之事多虧卿了,待朕回長安後,必會加倍賞賜。”而後他假意抱怨道:“要是他們養了馬就好了,朕也不用踏了農田才尋到出路了。哎,說來養馬應該更有利可圖吧。”
章函徹無奈地看着沖他擠眉弄眼的天子,不得不開口道:“陛下容秉……”
趙承滿意地點了點頭,趕緊說道:“姊夫莫要客氣,咱們可是一家人。”
章函徹抽了抽嘴角,認命地嘆了口氣,說道:“非是河東百姓不知養馬利大,只是河東郡……這一項稅費太貴了。不僅如此,官府還規定馬匹不允許私人買賣,除了出價極低的官府,就只有馬賊敢要。兩廂加起來,害得不少人虧得入不敷出,這兩年自然就沒多少人再願意養馬了。”
趙承怎麽也沒想到,傅融斂財已經到了涸澤而漁的瘋狂地步。一個太守,如果政績不錯再加上有人提攜,有個五年就能升遷。傅融當年大抵打得就是這樣的主意,把地方的油水榨幹,下一任是死是活便與他無關了。可是不知道哪裏出了錯,五年後他居然連任了,大概傅融此時也正焦頭爛額着呢。
趙承冷笑了一聲,他還以為傅融是特地不給他弄好馬,現在看來可真是“錯怪”了他。
夜已經深了,趙承還在和紀桓秉燭夜談。
“……河東一郡,只有一個太守并兩個列侯。傅融如此胡鬧斷的可是大家的後路;就算永安侯願意息事寧人,可平陽侯呢?拒我所知,吳衡與傅融素有嫌隙,為何沒有抓住這個機會?”
紀桓默然。平陽侯這些年都不理傅融,要麽是因為沒空,要麽是因為惹不起。可是閑散諸侯能有什麽可忙的,他一時間是想不出來;而至于傅融的後臺——非得要他說的話,他總覺得有些牙疼:傅融不正是從他們紀家出去的麽?
趙承看了紀桓一眼,就知道他在想些什麽,心情突然就好了很多。他促狹地說道:“怎麽走神了?莫不是卿做了什麽對不起朕的事?”
他看着紀桓難得無所适從的樣子,忍不住笑了出來:“長卿胡思亂想什麽呢?紀相縱使老糊塗了,也不會縱容底下的人做出這等事來。”
“多謝陛下。”紀桓這才松了口氣,不過他馬上又皺起了眉:“世父不糊塗,可是紀家何止百人;出了長安城,還不都是一個紀字?但是若說平陽侯還分不清這些事,臣……”
紀桓沒有再說下去,趙承便已明白了他的意思。他短促地笑了一聲,自言自語道:“姊夫生怕朕揚了這汾河水,還不肯與朕言明呢。”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