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舒立絮語。
我記得自己告誡自己最多的一句話:無論身處怎樣的境地,心永遠不要失衡。
這話像激勵、像鼓舞,但實際只有我自己知道,這裏只有不能改變的無奈及妥協,我不是一個慣于或樂于去掙紮的人,所以只有放縱心在失衡中沉淪。
有的時候,學習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當你滿懷希望想弄懂一切,看書、做作業,然後面對試卷才發現自己依舊什麽都不會的時候,那時候的心情真的暗沉到了極點。
不是說,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都不重要了,把握當下才是緊要。可是當下的一切都靠過去拼接而成,我根本沒有收集足夠的拼圖塊,你卻要我拼湊出未來?
過去的陰影如此這般的如影随形,叫人怎能不心生埋怨?
尤悠看了一眼舒立的成績,勉強鼓勵:“別氣餒,下次加油。”
舒立看着試卷上殷紅的分數苦澀一笑:“謝謝。”
其實根本不用介意的,自己來到這個學校的第一天,不就是抱着來混時間的想法嗎?反正不會呆太久,反正不會在這裏讀到畢業,反正母親又不關心,成績好壞有差別嗎?
可是,有時候想想自己的人生,似乎什麽都不能靠自己掌握,有時候妄圖拿點東西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也發現了無一物。
舒立,就像這個明顯與別人劃分開的名字一樣,他總該有點自己的價值吧。
再一次偶遇李睿舒立表示很無語:“你家在附近?”
李睿穿着一中校服,藍白相間的色調把整個人襯得很青澀,卻又是讓人羨慕不及的好看。
“呃……我家在‘竹苑’裏面。”
竹苑是附近的一個富人集聚小區,雖說是一個小區,但裏面都是別墅單獨成幢并且獨立成院的,舒立看着李睿,心想也是,他看起來就像有錢人家的小孩。
舒立的情緒看起來不高,李睿用肩膀碰他:“怎麽?看到我讓你這麽憂郁?”
Advertisement
舒立白他一眼:“你想多了,我是想到今天又要考數學,有點頭大。”
“你數學不好?”
舒立反問:“你數學很好?”
李睿揚揚眉賤笑:“還行吧,平時就考個一百三四十的。”
舒立端肅地看着他:“真的?”
李睿笑容放大:“你覺得呢?”
舒立冷笑離開:“我就說嘛,你這種人,怎麽看都是學渣。”
其實這真的是真的。大多數人上完了高中通常會意識到這樣一個道理,真正的學霸其實并不是學習最刻苦的人,學習最刻苦的人往往一定是一個班裏的前幾名,但絕對不會是站在頂端的那一個。
所以成為學霸,不止靠後天努力,先天的基因也是很重要的。李睿就是那個繼承了他父母優良基因的幸運兒,可惜他生性散漫,後天努力不足,所以也不是站在頂尖的那一個。
但是對于一向信奉儒家最高标準中庸之道的他來說,這個成績足夠他滿意了。他深知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道理,所以除卻不能遮掩的優秀外在,他一向都是比較低調的,當然,以上僅屬于他個人一廂情願的看法。
舒立第一次見到顧家的女主人是在他來顧家差不多一個月以後,以往舒立都會躲在房間不出門,但是那一天他不想呆在屋裏,決定去後院的樹蔭下看書。
他一直垂着頭,沒注意周圍的動靜,直到走近了才看到那裏原本就坐了一個人。
是個女人,是個很美的女人,不止容顏,她擡眸看人的眼神都那樣柔和。
舒立明顯受了驚,想逃又覺得太失禮,只好惴惴地站在原地說了句您好。
她微笑着合起手中的書,向他招手:“過來,孩子。”
“你是舒立吧?”
舒立小心翼翼地靠過去,下意識将自己手中破舊的書藏在身後。
舒立尴尬。一切比較都顯得那樣諷刺而可笑,膽怯不知所錯的自己、端莊得體的貴婦,自己手中破舊而單薄得《霧都孤兒》、別人面前裝幀華美的厚重書本。
“坐吧。”
舒立坐下,目光凝在石桌上的書皮上,是一本《王爾德作品全集》,這個作者他有點印象,小學學過他一篇很感人的《快樂王子》,他一直都很喜歡那個凄美動人的故事,他還記得第一次讀的時候,他為那個最後死在快樂王子腳下的小燕子心疼了好久。
“你在看什麽書?借我看看好不好?”
舒立将書遞給她,她接過去翻閱了一下。舒立注意到她的手,白皙柔美而纖長,翻起書來很自然熟稔并且有力,他瞬間喜歡上這個阿姨了。
她合上書,看着書頁笑道:“這是很好的書,值得去讀。你喜歡讀書嗎?都喜歡看什麽書?”
舒立有些臉紅:“我……我只有這一本書,我沒有其他的書。”
“哦。”她很随意地回答了一句,并不在意舒立的羞怯。
“二樓的書房你去過沒有?”
“沒有。”
“既然喜歡看書,以後就多去書房逛逛吧。”
她起身似乎要走,臨走時将那本厚厚的書放到舒立的面前,笑容好看又溫柔:“這本書算阿姨送你的見面禮吧,王爾德是我很喜歡的一個作家,希望你也會喜歡他。”
她走得有點遠了,舒立才不可置信地起身向她問道:“阿姨,我真的可以去二樓看書嗎?”
她笑着回頭:“當然,只要你願意。我跟他們說一聲,你愛去就去,什麽時候都行。”
後來提起顧阿姨,舒立更願意把她當作自己的啓蒙老師,他上過學,卻的确從未遇到一個重視他心靈栽培的老師,然而顧阿姨是第一個。
那不是有意的去改變或樹立一個孩子的信仰或是世界觀,只是她舉手投足間散發出個人魅力的時候柔化了身邊的人。
有時候,文學的确是可以柔化一個人的。
所以再後來,舒立才會那樣強烈地在顧思言身上感受到與他母親相同的氣質。他有他父親性格中的果斷剛毅,也有他母親身上的淡然和心平氣和,這樣的人,是不會在俗世的得失中迷失自己的。
他一直記得顧阿姨愛看的那些書,她涉獵範圍很廣,她看哲學、歷史、文學、經濟、心理學、繪畫……幾乎囊括所有領域,他記得她愛席慕容、愛張愛玲、愛餘秋雨、愛杜拉斯……有時候,她甚至把自己當成她的一個閱讀伴侶,遇到讓她心動的文章總會欣喜地告訴舒立去看,但是她又刻意地克制拿自己看文學的目光去限制舒立。
她對生活總那樣坦誠又滿懷憧憬,所以舒立猜想,就是有這樣的母親,才讓顧思言的個性那麽招人喜歡吧。
顧家的別墅只有兩層,但占地面積卻很大,深知城市裏寸土寸金的舒立不禁訝異顧家的財大氣粗。
房子的設計并不出奇,一樓主要是大廳,大廳後加了磨砂玻璃門隔着的廚房和餐廳,廚房和餐廳間也是隔開的。大廳右手邊是兩間備用客房還有唯一一個公共的帶着沐浴設備的衛生間,這一般是下人使用,因為其他房間都是自帶衛生間的。
二樓的設計更是簡單,可以說簡單得毫無創意,二樓和一樓間的中間是中空的,從一樓上去是一道折形回廊,一共四間房間,依次是小型健身房、顧家主人房間、書房、盡頭處是顧家少爺的房間。
書房的門是關着的,舒立扭轉手柄推開門,有些吃驚。其實說這是一座小型圖書館也不為過,裏面的空間以及容納的書籍數量遠比舒立想象的要大和多。而且比起整個別墅的設計,書房的布置可以說是最別出心裁的了。
推開門最新看到的是一張羅列書籍大類的牌子,然後由外到內依次對應書架上的大類名稱,跟圖書館一樣。
比較有特色的是,整個書房被分為三部分,最外層為一般的文學和藝術類,中間為人文社科和心理學等類,最裏層為經濟和哲學等比較深奧和專業性比較強的大類。
劃分三個大類的是三種不同的座椅擺設,最外面是柔和舒适并且很厚的毯子,上面有小沙發和小桌子,其次是比較舒适的躺椅和藤條編織的圓桌,最後是比較正規的書桌,并且書桌上擺放着筆筒和許多工具。
這分明就是顧思言、顧家女主人和男主人的三個層次劃分,這樣有心思的安排,想必一家人的關系很和諧。
所有的一切都表明了一個事實,顧家別墅不是一個只有漂亮外形的空殼子,它的裏面也充盈着家庭的溫馨。
有人還在生死邊緣乞求老天垂憐給予溫飽,可有人就是在他們的磨難面前過得那樣幸福,并且幸福得那樣沒有罪惡。
這就是所謂宿命嗎?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