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概是彩蝶的一番話真的驚醒了頹喪中的賈敏,為了自己那可憐的,未曾蒙面的女兒而收斂了那些傷春悲秋的心思,南敏的身子竟然慢慢的養好了起來。雖然還是不得林如海的待見,卻牢牢的占據住了林家主母的位子。
如此一來,倒讓林如海開始對她有些另眼相看了。
畢竟嫡子和庶子在世人心目中總是不同的,林如海也不能免俗,所以他想着,如果賈敏能一直這麽看清自己的身份的話,那麽讓她生下自己的孩子這一點,也并非是件難以忍受的事情。
前提是,她的身子确确實實的養好了。
就像國不可一日無君一樣,一個家不可能一直沒有主母管家,雖然林如海能游刃有餘,但這到底是女人該做的事情,林如海不可能一樣管家。而且林黛玉漸漸的大了,也要有人教導她琴棋書畫,教導她禮儀,教導她人情世俗,教導她該怎麽管好一個家。
這些事情,林如海固然同樣能教導她,但一個男子,再怎麽心思細膩,也比不上一個母親能教導得更多。
林如海曾經想過要從宮中求下幾位嬷嬷來,但她們又哪裏比得上親生的母親更盡心呢?雖然林如海不會把賈敏當成烏喇那拉氏那樣尊重,但她能夠擔負得起主母的位子,盡到她應該盡到的義務,而不再做那些意圖颠覆林府的傻事的話,林如海自然也不會吝啬于她該有的地位,以及與她的地位相配的權力。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賈敏不再犯傻。
所以,在新年後,林如海讓已經健康了許多的林黛玉去見她的母親,然後又時不時的到賈敏的院子裏去坐坐。而賈敏從一開始的受寵若驚到現在又恢複了以往華貴的作派。
林如海在問詢過老太醫之後,挑了個賈敏容易受孕的日子與她成了好事,雖然賈敏以前身子太弱,所以不容易懷孕,但養過之後果然好了許多,再加上賈敏也想要一個兒子好為自己提一提地位,所以特意去人求了娘家,要來了雖然會損了身子,但卻能讓人極快受孕的藥丸子。
而賈家也不願與林如海疏遠了去,聽說賈敏已經能出來了,又要求懷孕的藥丸子,賈母雖然不願看着女兒損了身子,但為了賈家,還是有所取舍的。
于是,在一年後,林黛玉六歲的那一年,她終于有了一個嫡嫡親的弟弟,林府終于有了一位嫡長子。
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兒子,林如海自是心花怒放的。在此背景之下,甚至于對着賈敏都有了幾分好臉色。
兒子與女兒,在一個父親心目中的地位自然有高有低,正如嫡女與庶女在此中的區別一樣。所以,喜得麟兒的林如海并沒有輕率到當場給這個孩子取名。
事實上,在這個孩子出生之前,在老太醫診脈出是個兒子之後,林如海便在一張紙上寫下了數十個名字以作備用。而在孩子出生之後的第二天,林如海就迫不及待的拿着孩子的生辰八字到揚州有名的道觀請了觀中的真人測算,然後才小心翼翼的從中取了一個泠字做為自己寶貝嫡子的大名。
兒子還小,女兒卻已經大到足夠去學習琴棋書畫的年紀了,而且繡花、烹饪、禮儀,人j□j故,甚至于是管家也不能輕忽掉。
Advertisement
賈敏雖然偶爾有些拎不清,但林黛玉的奶娘王媽媽卻是林如海精挑細選出來的,所以有她在一旁看着,也不怕自家女兒學到什麽不好的。但林泠卻不能呆在賈敏的身邊,免得學成了賈敏那樣目光短淺的樣子,可不是個男孩子該有的模樣。
所以林泠便像當年剛出生的林黛玉一樣,從賈敏的身邊抱開,被林如海放到了身邊。不過,林黛玉卻是會每天到賈敏的院子學習。
對于林泠被抱養到林如海的身邊,賈敏雖然擔憂他年紀還小會不習慣,但再多的卻也沒有了。畢竟林如海是林泠的父親,林泠是林府的嫡子、長子,更是獨子,難道還會有人敢不盡心照顧不成?
所以,賈敏便一門心思的把自己的母愛全數發散到了林黛玉的身上,把自己在娘家時學到的都教給了她。
林黛玉前世就是個才女,不會因為轉世重生後,把記憶還留着卻把這些技巧給忘掉。對于她來說,孩子的身子太過遲鈍,但對于這些她本來就會的東西,自然還是比那些普通的孩子上手得快了許多。
賈敏見了心中越發高興,更是把自己所會的傾巢相授了。
而賈敏在為林黛玉而感到驕傲的同時,也對賈家在同生子的藥丸一起送來的那封信上所提之事,有了一點把握了。
原來賈敏在娘家裏還有兩個哥哥,大哥哥賈赦降等襲了爵位,成了一品将軍,可是他向來酷愛美色,是個不成器的。而二哥賈政向來性子正直,又愛讀書,可惜兩次考試都是名落孫山,後來父親過世之前請了遺折,為二哥求了個職位,原是工部的員外郎,品級也不高,只六品而已。
不過,賈政雖然算不上什麽高明人物,但生的孩子倒是極好的。
如今五個孩子,大兒子賈珠為嫡長子,性子與賈政一般愛讀書,而且讀書也比賈政要強些,如今已是過了殿試,只等着授官了。可惜的是他在此大喜之際大病了一場,倒是看着有些不好。不過,賈家雖然不再算是榮國府,卻也是尊貴的世家,什麽好藥材沒有?調養一些時日必是能好全了的。
排行第二的是嫡女賈元春,原是元月初一的生辰,那可是大好的日子,也因着這個日子故取名為元春。賈太君特意的請了人來測算,都言之是個尊貴的命數。而為了不辜負這個尊貴的命數,賈太君便把她送到了宮中,初便為掌管皇後的禮職,充任女史。
排行第三的賈寶玉可是不得了的人物,甫落胎時,就口中銜着一塊通靈美玉,上頭一面寫着‘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反面則是‘一除邪祟 二療冤疾三知禍福。’由此可見日後也是個不得了的人物。
另外兩個一子一女則都是庶出,皆為趙姨娘的子嗣,卻是不怎麽出奇的。
而賈敏的心思因為賈史氏的書信而挂落到了賈寶玉的身上了。
這賈寶玉是賈政與其妻王氏的嫡出小兒子,只比林黛玉大了一歲,正好配得上自己的女兒。尤其賈寶玉有一塊通靈寶玉,而林黛玉也不惶多讓,有一金圈玉環,正是她四歲那年重病時得了高人所賜,可不正好是一對?!
既然有了日後與賈家聯姻的心思,賈敏在每日教導林黛玉的時候,便有意無意的就會把話題牽扯到賈寶玉的身上,只希望女兒能看到這個孩子的好。待林黛玉長大了,林如海為她挑選夫婿,而自己為她選定賈寶玉時,她能自然而然的力挺自己的選擇。
況且賈敏自認是為自己的女兒挑了個好人選,也就管不上什麽适不适合,又合不合禮數了。
可是她不在意,不表示別人也不在意。
林黛玉是重生而來,哪裏會不知道與她相處了幾年的賈寶玉向來自恃富貴閑人,又最是看不起仕途經濟,稱那些讀書上進的人為國之祿蠢。可是林黛玉的父親就是個官員,而賈寶玉的父親也是官員,這話說出來是到底是諷刺了誰呢?
不可否認,原先林黛玉在賈家中苦悶,而賈寶玉又是個溫柔小意的,賈家中也就這麽一個人物能入得了眼了,所以林黛玉自然而然的就對他芳心暗許。可是得來的是什麽樣的結果呢?
林黛玉不說,卻不表示她什麽都不知道。
林家的財産全部都被賈家握在手裏,林黛玉連嫁妝都不能湊上,若是不能嫁給賈寶玉,那怕是活不下去了。
可是賈太君雖然一意心思将林黛玉和賈寶玉湊成一對,可是賈寶玉的母親到底是王氏,而非史氏,她看中的是她姐姐的女兒薛寶釵,所以哪裏能容得下林黛玉呢?
所以林黛玉還是死了,甚至于死後連個好名聲也沒留下,人人都說她是因為賈寶玉另娶她人而郁郁寡歡才病死的。這樣一來,林家的名聲算是徹底的沒了,世人都知道林如海的女兒是個不守婦道的,還沒嫁人就思了春,惦記了自己的表哥,還害病了自己。
如此一來,林黛玉如何能不怨呢?
可是說賈寶玉好話的是林黛玉的母親,她也只能忍了,不敢說出什麽辯駁的話來沖撞了賈敏。更何況,林黛玉本不該知道賈寶玉的那些沒有擔當的事跡的。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