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林黛玉不好拿話沖撞了賈敏,免得被傳出去沒得讓人覺得她不孝的。可是旁的人卻沒這層顧忌,尤其那一位還是林如海派來照顧大姑娘,以防止大姑娘的性子被賈敏這個不稱職的林家主母給帶壞了的。
賈敏一次兩次的在大姑娘面前提起賈寶玉,身為大姑娘的奶娘的王媽媽初時還能認為是主母惦念着娘家,說起娘家兄弟的孩子倒也正常。可說的次數一多,就讓人覺得有些不妥當了。
眼見着賈敏又一次當着林黛玉的面提起這個賈寶玉,一意心思的說着他有多好,多上進,王媽媽忍了又忍,終于還是沒能忍住,皺着眉頭重重的咳嗽了一聲。
可惜賈敏不過是看了王媽媽一眼,并不如何把這個奴才給看在眼裏,轉眼又自說自話起來。
王媽媽見賈敏還不住口,不得已之下便開口了:“夫人,聽您的話那位表少爺的為人是極好的?”
“那是自然。”賈敏矜持的點了點頭,但心中卻很警惕,生怕對方說出什麽讓她不好招架的話來。
而賈敏所料也沒錯,王媽媽想要的,正是讓她不好招架,這樣以後她才不會說這些拎不清的話來,害了姑娘。
“聽夫人的意思,想必表少爺真真是一表人才的。現如今表少爺也有七歲的年紀吧?也是該進學的時候了,不知道有沒有被先生教導過男女七歲不同席的道理呢?”
賈敏一聽,臉色驟然一沉:“你這是什麽意思?”
“奴婢并無旁的想法,不過是張口就來罷了。”王媽媽笑容可掬的給賈敏福了福身,仿佛并不知曉自己把賈敏給氣得腦袋都要冒出煙來似的。“奴婢的性子最是憨直,這一點老爺也是說過的,若是奴婢方才因為笨嘴拙腮的關系不小心說錯了什麽話,惹得夫人生了氣,也還請夫人看在奴婢是老爺特意挑給大姑娘做奶媽子的份上,多多擔待,恕了奴婢這一回吧。”
見王媽媽拿林如海來壓人,賈敏縱使臉色鐵青,被氣得夠嗆,但也不得不對王媽媽輕拿輕話了。
須知道,奶媽子好歹代表了自家女兒的首頁,若是被賈敏給罰了,林黛玉在這府中可不就失了面子?那往後她可還如何在這府中擺大姑娘的款兒?
本來有賈敏這個做主母的母親在林黛玉身後為她撐腰,按理來說是不該也不會有人腹議的,可無奈于賈敏并不受寵,而林黛玉底下還有兩個庶出的妹妹,難免就會被下人們拿來分個高低,即使生下那兩個庶女的姨娘同樣并不受林如海寵愛也是一樣,因為人心都是如此的黑暗。
而最重要的,還是因為這個王媽媽是林如海經過千挑萬選之後,配到林黛玉身邊的,而且還是林家的家生奴才。
賈敏這前就是因為把林家大半的下人換成了她從賈家帶來的陪嫁們,這才觸了林如海的黴頭,幾乎一夜之間夫妻情盡。如今好不容易才因為大姑娘在林如海心目中的地位才得到另眼相看,繼而生下了嫡子,可不能再因為這件事又讓林如海發惱才好。
想到之前被軟禁的日子,賈敏只覺得生不如死!
Advertisement
雖然她還就是林家的主母,雖然那些下人在對待自己的問題上并不敢怠慢,雖然依然是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那種不得見人的事實,那種不招夫君待見的心理落差卻不是那麽好受的。
就因為之前給娘家去信訴苦之後,母親為了給自己出氣做下的一個決定,就讓賈敏不敢再随意的與娘家聯系。畢竟賈家的下人不經林如海的同意是不允許随意出府的,因此送信的這些活兒,都要交給林府的家生奴才來做。
賈敏到現在還記得,在自己懷了玉兒時,本欲送信與娘家,告訴母親和哥哥們這個好消息,同時也想讓母親為自己出謀劃策,應該如何用肚子裏的孩子挽回自家老爺的心的時候,那負責跑腿的林府家生奴才聽說要送信到賈家時,那驚訝到近乎驚愕的表情,讓賈敏每每想起來都不由得鐵青着臉。
她只覺得對方是在變相的指責質問自己,是不是要幹什麽對林家不利的事情!
雖然當時那封信中除了想用腹中的孩子讨好林如海之外,并沒有什麽敏感的話題,但一想到那名家生奴才可能會出于謹慎,以及對賈家的戒備而轉身就把信給送到老爺的案幾上時,賈敏便覺得渾身的不自在,而且太過失了面子。
最後,賈敏只能裝着不舒服,又找了借口把信拿了回來,把那名林家的家生奴才給打發走了。
直到後來,賈敏被解除了軟禁,陪嫁的賈家奴才們的看管也跟着松懈了一些之後,賈敏才敢偷偷摸摸的讓自己的人去送信,與賈家恢複了聯系,并從母親賈史氏的手中求來了生子的密藥。
所以,賈敏生生的忍下了這口惡氣,不欲與王媽媽起了争執,只諷刺的說道:“倒是我的錯了,确實不該與玉兒說這些。只是寶玉是我的侄子,出生至今卻因為我在揚州的關系未能一見,如今聽說他出版自然心中高興,難免就多說了幾句,沒想到有些人就是看不得旁人好。”
賈敏諷刺了幾句之後,又一把攬過自己的女兒,笑道:“算了,我的玉兒也确實是個大孩子了,很該注意這些忌諱才對,我日後要小心些才好了。”
看到賈敏避開了這個話題,又變相的承諾了以後再不會這般無視禮教這後,王媽媽心中滿意于自家大姑娘的名節沒有遭到損害,也就不在意賈敏對她的那些諷刺了。
只是賈敏到底還要管家,再兼顧林黛玉的學業的話還是有些顧不上來的。因此,林如海又四處托人尋幾位德才兼備的女先生來為女兒教學。只是好的女先生不是說有就能有的,所以只能暫時由賈敏照管着了。
本來林如海還覺得讓林黛玉呆在母親身邊不會出什麽大問題,畢竟賈敏也不會害了自己的女兒不是?可是沒想到她竟然如此的不着調,明明林黛玉已經六歲了,是知事的年紀了,可賈敏卻還拼命的在林黛玉的耳邊提起一個大了她一歲的表哥,這是何道理?又是何居心?
對于王媽媽報告的那些關于賈敏的行徑,林如海只覺得不可思議。雖然之後她也歡度了再不會在林黛玉的面前那個賈寶玉,可是林如海怎麽可能還會輕信賈敏?怎麽可能拿女兒的未來來冒險呢?
若是林黛玉真的對那個賈寶玉上了心,日後可怎麽辦?
不能再讓賈敏跟自家的寶貝女兒呆在一起了,這樣簡直是在拿女兒的未來和名節,甚至是林家的家風開玩笑!
林如海想了半天,最後決定要隔開她們,而理由也很容易找——教琴棋書畫和刺繡烹饪的女先生不好找,也沒辦法親自教給林黛玉《女誡》,可教導四書五經的先生卻能輕易得的。
女兒和兒子是不同的,兒子的啓蒙先生是不能馬虎了事的,但女兒的先生頂多教導她一些書裏面的知識,也不求甚解。畢竟女兒可不用去考科舉,去做狀元。
正好有人舉薦一名姓賈名雨村的中年男子做林黛玉的先生,皮相不錯,生得腰圓背厚,面闊口方,劍眉星眼,直鼻方腮。
林如海調查了一下,這賈雨村名化,字時飛,別號雨村。原系湖州人氏,生于仕宦人家。但到他時,祖宗根基已盡,人口衰喪,只剩下他一人。
他想進京求取功名,無奈囊內空空,只得暫寄姑蘇城裏葫蘆廟中安身,每日賣文作字為生。後因甄士隐相助,他才有錢上路,考中進士,做了知府可不久就因為恃才傲物,不肯逢迎上司,而被人以貪酷徇私的罪名而革職。
林如海與他說了幾回話,考教了一下對方的賞識之後,覺得他為人品德尚算可以,畢竟未曾深交,其裏未知,但學識确實是不錯的,又因為着急把林黛玉從賈敏身邊隔離開,所以林如海很是迫不及待的把林黛玉帶去拜了師。
交了束修之後,林如海便叫林管家收拾了位于內院與外院之間的水榭,做為林黛玉學習的地方。
對于一直被養在深閨的林黛玉來說,并不知道她的這位先生日後得了舉薦重新為官之後,會做下多少件致使無辜百姓妻離子散的惡事,所以在面對賈雨村這個前輩子同樣教導過她的先生自然很是尊敬。
而賈雨村在正式教導林黛玉之後,不由得對自己這個女學生的聰慧而感到驚訝,倒是收斂了自己幾分敷衍了事的心思,對着林黛玉的學業有了幾分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