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劉海是陳述的人,因為事态度緊急,一時間也難找到個‘證人’用以指證林如海,少不得就要用趙利民或者陳述身邊的人。而相比于趙利民,陳述身邊得用的人自然比趙利民的更機靈些,所以便由陳述做主,挑了劉海出來。

趙利民是個昏官,但案子總得來說是審過不少的,所以就由陳述在過往的案宗裏挑了一個出來,如今說起證詞來也許說不上是天衣無縫,但至少也不會漏洞百出的。

劉海所演的是一個秀才家中的仆從,湊巧這秀才就是這濮陽縣中的一位,因着前些日子這秀才在帶着家中仆從在外買些筆墨時與旁人起了争執,後被人打得頭破血流,送到醫館救治之後,卻還是因為傷得過重并流血過多而死了。

這秀才家中本還算是小康,只是其父母前幾年去世之後,家中的情形就每況越下,秀才養不起許多仆人,便只留了幾個,其他的都散了個七七八八了。

不過,這秀才雖然迂腐了些,但其待人與其父母一樣很是和氣,所以家中的仆人對他也很是尊敬。而今主人家死了,那麽家中剩下的這些仆從少不得就要上公堂告那毆打秀才之人,讓其為自家主子抵命了。

可惜這趙利民不只是個昏官,還是個貪官,他收了被告之人的買命錢,便把那秀才家中的仆從們都盡數整治了一遍。若是識趣的,自然就灰溜溜的走了,不識趣的,便當堂打死了事。

而劉海,便是要告有人把他那個所謂的主子打死的人,這個人,便是林如海。

事情本該是如此的,只是劉海剛才接觸到了陳述的視線,聽懂了他的暗示之後,便立時明白了過來,這個口供很應該改改了。

所以,劉海雖然仍是把事情的經過原模原樣的述說了一遍,但是,當趙利民讓劉海指認毆打他家秀才主子之人的兇手時,劉海把林如海一行人觀察了一遍後,頗為無辜的搖了搖頭,道:“回大人,毆打我家公子的人并不在這一行人之中。”

“哦?”趙利民在某些時候還真是個實誠人,一點都不會做作,在聽到劉海的話後,更不懂得演戲演全套的道理,竟然直接的就站了起來,指着林如海道:“你果然不認識這人?”

劉海聞言又看了林如海一遍,仔細的盯了好一會兒,方又搖了搖頭,“回大人的話,草民确實不認識這些人。”

“這……”因為剛才陳述并沒有跟趙利民交代清楚,所以趙利民此刻也有些不知所措了起來。

不過,就在趙利民仍在遲疑的這一下子,陳述已經站了出來,笑着說道:“看來一切都是誤會,原是大人您捉錯了人。既然兇手并非是堂下之人,大人不如趕緊把他們給放了吧,我今日領人去捉人時,看他們正從客棧出來,想是要走遠的,還是別耽擱了他們的行程為好吧。”

“啊?哦,對,沒錯。”趙利民原先還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但索性他對陳述的話一向信服,因此也不強行追究緣由,便附和起他的話來了。

畢竟在趙利民看來,即使陳述現在不說,那也可能是因為有外人在這裏的關系,等外人走了,他自然就會把緣由告訴自己的。

林如海又何嘗不曉得陳述在暗地裏玩得花樣呢,只是如今的情形才是對自己有理的,所以他也就不追究太多。況且對方是個聰明人,而聰明人向來不好對付,若是此刻随了陳述的意走了便罷了,若是沒走,說不定這個叫劉海的又要反口了呢。

Advertisement

固然林如海是不怕的,可是身上攤了事兒,難免就對之後的調查設了個障礙了。

林如海當機立斷,不再與趙利民和陳述糾纏,便領着下屬們出了縣衙。

不過,林如海雖然不願與趙利民和陳述糾纏,卻不表示他不能留下幾個人來看着他們。

因此,林如海點了最擅長于跟蹤監視的幾個人的名字,讓他們留下來之後,就帶着剩餘人等離開了濮陽縣,往隔壁的範縣去了。

這範縣的情況看着倒是比濮陽縣真實了許多,起碼百姓們雖然為着生計,仍不得不或擺攤或做工,雖不說是全部,但大部分百姓的臉上都是一副愁雲慘霧的,看着就讓人覺得十分不得勁。

可是看在林如海的眼裏,卻是太真實了,真實到似乎只要有人一挑撥,這些人就會反了。

前世時林如海也是奉過皇命赈災的,那時候百姓們就露出了近乎絕望的表情,與現在的這群百姓相比,竟是差不離的。

而正是因為這一點,引起了林如海的注意。

明明離黃河決堤還有幾個月的時候,雖說有故土難離的習性,可是水災之後背景離鄉的也不在少數,所以他們真的只是為了随時可能來的水禍而慘雲慘淡的嗎?

對此,林如海表示出了深刻的懷疑。

林如海之所以敢光明正大的站在範縣,就是他掌握了人心,知道若是旁人被拆穿了身份,必然不敢再帶着一群人随意再在這河南亂跑,免得又被人捉住,而這一回卻再沒有辦法說出自己的身份。

而林如海掌握的就是這必然以及不敢。

所以,他又派了幾個人喬裝打扮的回去,所以林如海現在身邊只剩下四個人,但在不危險的情況下已經足夠了,更何況林如海身邊帶着徒君溥賜下的金牌,而這四個人中的其中兩個是大內侍衛,日日又都去信京城,告知當今陛下現在的行程,所以林如海竟是有一絲不測,徒君溥便能從書信中得知。

而若某一天兩位侍衛沒再來信,就表示他們已經遭遇了不測。

所以,林如海對自己的安危雖然放在心上,卻并不擔心旁人真的敢對自己做些什麽,畢竟不是哪個人都有膽子做趙利民和陳述的。

綁架欽差可是抄架滅族的大罪,比貪渎更嚴重。

在路邊随意找人打聽事兒未免太過顯眼,而且但凡有些戒心的也不會随意的與陌生人攀談,所以林如海帶着四名屬下尋了一間茶館。

林如海等五人找了一間看起來幹淨的茶館,便在樓下尋了比較清靜的,靠着窗的位置坐了下來。

能有閑錢進茶館吃茶的自然不是那些為了幾個銅錢而四處奔波的貧苦老百姓,而是手中有幾個閑錢的人家,所以他們的臉上大多是無憂無慮的,便是有幾個蹙着眉頭的,也大多是因為家事,而非因為旁的。

便是黃河決堤,這些人也随時可以帶着細軟家人遷到別的地界兒去,一點都不擔憂生命的問題。

那貧苦的老百姓,便是有心遷徙,可手中沒有盤纏,大多數時候也都是有心無力的。只有實在撐不過去的時候,才會乞讨着尋個能收留他們的地方。

林如海一進門時,小二便已經注意到了他們一行人,只是正好有客人要點茶,少不得要先招待着。但當這邊的客人招待好了,便忙不疊的迎了上去。

“客官們好啊,可要吃什麽茶?”小二說着,又笑着撓了撓頭,道:“幾位客官可是生面孔啊,想必是第一次來我們這軒轅茶舍吧?可需要小的為您們介紹一番?”

“你眼睛倒是挺利的,我們确實是今天才到的範縣。”最懂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穆風笑着接過話,“不過,介紹倒是不必了,你們這兒最好的最新的茶葉是哪樣,給我們送四盞過來便是了。只是我們老爺最愛用的是普洱茶,你們這兒可是好的新的?”

“瞧客官說的,我們這軒轅茶館能這般日日賓客盈門,自是因着備着的都是好茶新茶的,否則若是茶不好,誰又願意進來吃上一口不是?”小二把挂上肩上的抹布取下來,擦了擦桌子之後,便道:“那就一盞普洱,另外四位客官就四盞雨前龍井如何?”

穆風看了一眼林如海,見他點了點頭,便應道:“既如此,便上茶吧。”

“好勒!”小二喊了一聲,便忙活起來了。

小二這一走,大家都觀察起這軒轅茶館來了。只見這茶館的前頭有一個臺子,顯然是讓人表演用的,又見慢慢開始坐得滿了的座位,而且大多數人都是盯着平臺,可見這些人除了沖着這軒轅茶館的茶葉來的之外,還為的是這茶館裏頭的表演。

小二回來的時候,見林如海一行五人都盯着前頭的平臺看,于是把托盤上的茶盞放到桌上的時候,便又笑着說起來:“客官們來得可真是巧了,今兒個是我們孫先生說書折日子,幾位有耳福了。”

說罷,小二的臉上又帶上了一股憂色。“只是聽說孫先生今兒個要說的書是……”小二的話語停頓了一下,緊接着又嘆了一口氣:“劉先生說的書是極好的,為人也極讓人敬重,只是希望今兒個劉先生在我們這兒說的書的內容不要洩露了出去,否則一場牢獄之災是免不了的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