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真的嗎?豆腐傳到長安了嗎?沈黎不再耽誤,趕緊去找沈來秋。至于為了豆腐的方子,那也好辦,看這個太監的樣子,就知道不是那等兇惡之徒,只要不威脅到家人的生命,方子給了就給了,左右沈家也沒打算藏着。

沈來秋沒和太監打過交道,只是聽說過。據說還是王府的太監,那就不能怠慢了,他趕緊叫餘氏收拾出幾碟子幹淨吃食,倒幾碗豆漿,自己再請那個胖胖的太監進屋。

龐太監沒想吃什麽,只是聞着碗裏米白色的像牛乳一樣的湯發出好聞的味道,不由得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嗯,這個好!一股子香甜的味道。”

“這是豆漿,也是靠着豆子做出來的,我還加了蜂蜜。”沈黎看着龐太監對豆漿很感興趣的樣子,簡單講了幾句。

龐太監很是高興,稍微休息了一會兒,就将來意說清楚了。然後,從荷包內拿出四張銀票,“王爺知道你們沈家仁義,可是王爺要得急,恐怕不能按照你們家的規矩來了,這不,王爺也不讓你們為難,四百兩銀子,對于王爺來說不算多,你們收下,精心教導那些小太監做些好吃的,也就完了。”

沈來秋吓得跳了起來:“王爺要方子,還要給銀錢!使不得使不得!方子我直接給您就是了!折煞我們家了!”

龐太監搖搖頭:“王爺要給,你不收可不行。因為這個豆腐,王爺讨了皇上高興,你們也算是做了貢獻,這個錢拿着,好歹了了因果。”

沈來秋慫慫地雙手接了過去,心中狂喜和擔憂參半,這可是四百兩啊!得買多少地啊!黎兒愛吃羊肉,這個錢要是統統換了羊肉,恐怕沈家村都裝不下吧......胡思亂想中,就把錢遞給了餘氏。餘氏屏氣着拿過去,轉身回房間,覺得藏在哪裏都不合适,只好塞在自己的小衣服外面縫制的口袋裏。

沈黎還好奇問道:“您走了多久才到這裏的?”

龐太監呵呵一笑:“快馬加鞭也需十日,若是水路還需更久。”

沈黎嘆了口氣,古代交通是真的不發達啊,要想富,先修路,這話是真的沒錯。古代這麽窮,除了科技不發達,很多原因都和交通挂了鈎。地方特産在當地價格便宜,賣出去可以得到高價,但是不易保存,道路不通暢,就沒法賣到別處。

龐太監也沒管一個小孩作何嘆氣,他的時間不多,沈來秋只是稍微和他交談一會兒,就把豆漿,豆幹,豆腐,凍豆腐,甚至腐乳和臭豆腐的做法吃法都交代清楚了。龐太監第一次吃臭豆腐,他的內心是拒絕的,他小時候吃過臭掉的飯菜,對臭味格外厭惡。只是這是帶給王爺的方子,無論如何他都要忍着惡心試一下。

嘗了一口之後,他緊鎖的眉頭松開了,是不和他胃口,但是吃了這個并不讓人惡心,甚至臭得很香。他面色古怪地瞅了沈來秋一眼,心想沒想到這裏的人能把臭味做得有種想吃的沖動,屬實不容易。

王爺給了那麽多錢,沈黎對他印象很好,于是趁着這些人還在這裏學做豆腐,就趕緊将調料湊齊,做了五香豆幹,适合做零食吃。據說當年慈禧太後逃路途中都不忘記帶上豆腐幹,可見其魅力。豆幹做法也簡單,總之,凡是和豆腐有關的衍生物,都給龐太監手下學了去。

村人沒有見過這樣衣着挺講究的人,所以每天都在沈黎家門口晃悠,龐太監剛開始不算适應,後來也無所謂,還跟一些農民聊聊收成。龐太監在這裏呆了三天,對沈黎越來越喜歡了,這個小子,機靈,識時務。總是想方設法和自己聊天,探聽長安有什麽吃的,玩的,看起來非常感興趣的樣子。

他開玩笑道:“你要這樣好奇,不如随着我去長安?”

Advertisement

沈黎驚呆了,去王府當小厮嗎?還是當個小太監?他整個人都不好了,連忙搖頭:“我長大了,去長安看看你就行了,我課業還沒完成呢!”

龐太監呵呵一笑,從荷包裏拿出一塊質地非常好的玉石,是水綠色的,裏面有些墨色條紋,只是形狀不太好看,不是很規則。

“你要是來了,如果有新的吃食或者玩意兒,就拿着這塊玉石找我。”

沈黎高興地收下了,也沒和沈來秋說,因為他爹估計不太願意收人家的東西。他也不饞這塊玉,只是龐太監背靠王府,若是以後他真的想去長安賣什麽東西,那不是正好可以找他嘛。

龐太監在這裏呆了五天,見手底下的人學得差不多了,準備打道回府。沈黎在他們準備走的前一天晚上,做夢想起了前世種豆芽菜的方法,趕緊寫在一張紙上,還附帶了相關菜譜,第二天一早,卻發現人都走到村口了,好在沒走遠,他氣喘籲籲追了上去,把紙條遞給了坐在馬上的龐太監。

龐太監看到紙上的內容,眉開眼笑,又從包裹裏拿出十幾片金葉子裝在荷包裏遞給沈黎,“倒是個新鮮菜,好小子,你爹叫你給我的?”

沈黎不否認,龐太監就當他默認了。冬天新鮮菜少,要是有豆芽吃,府上的女眷估計會很高興,而且成本也不高,最重要的是,這是頭一份!哪怕豆芽不好吃,能瞧個新鮮也很不錯。豆芽好種,一要保證水分,二要保證生長環境密閉,三要保證溫度。在廚房或者火炕處種豆芽都是很好的選擇,步驟和注意事項沈黎寫得非常清楚,龐太監知道他們不會騙自己。

沈黎帶着十幾片金葉子,高高興興回家去了。金子啊,這麽長時間了,第一次在古代看到金子!一個金葉子差不多有沈黎半個巴掌那麽大,這麽些金子差不多有二兩重,折合成銀子最少有二百兩。但是這個朝代,金子難得,村戶人家除了在縣城裏的金店裏見過鎏金簪子,大部分人摸都沒有摸過,大手筆啊。

沈黎現在還是個小孩,自然不可能留着這些金子在身邊,全部轉交給沈來秋。沈來秋決定,還是要買田地,置辦宅院!王爺賞了四百兩銀子,龐太監給了二兩金,這個錢不花出去,沈來秋都不踏實,總覺得是天上掉下來的。當下就抱着一匣子銀票和金子去了族長家裏,叫族長陪同着去找裏正,然後去縣裏農司買地。

一打聽,縣裏散地不多了,只有一個整個的小莊園,依山傍水,三十畝水田,四十畝旱地,五個山頭,還附帶一座大宅院。可是這個價格,就非常的貴。這裏有錢人看不上這麽小的莊園,而且山地過分多了,覺得不劃算,不買它;窮人連進入莊園的機會都沒有。所以一直擺在那裏無人問津,沈來秋震驚了,這田地還少?真是一旦湊近到有錢人的圈子,才知道自己的這些錢不算啥。

莊園裏有個特別大的湖水,這也是莊園賣不出去的主要原因。湖水除了養點魚,還能有啥?所以這個莊園看着大,對于許多人家看來并不适合種地。沈黎要是在這裏,一定會喊:“買!這麽好的地方,居然無人問津,真是暴殄天物!”

沈來秋去看了莊園,裏面環境确實很不錯,他家就三口人,哪怕少點田地也沒什麽,更何況山裏寶貝多,說不定兒子就看上一些東西,還能增加收益呢?就算全種上葛根,他們家也不會虧。錢不花出去,終究不算自己的。

于是,一個莊園,以五百二十兩成交了。沈來秋第一次一天花這麽多錢,連路都不會走了,雙腿都在打顫。于是雇了一輛車,三個人都神情恍惚的坐在車裏不說話。

半晌,裏正突然道:“來秋啊!如今你也是一方地主了!你怕是要做糧長了!”

糧長他今年滿打滿算,才二十三歲,人家說三十而立,他這麽早就能置辦這麽多家財,還當上了糧長,算什麽?不過他一點都不膨脹,随便誰有個生而知之的兒子,都能發跡吧。

糧長是昭朝新設立的基層半官職,根據納稅來算,每兩百戶納稅五千石糧食就能設立一個糧長,在這兩百戶裏挑一個交賦稅最多的,沈來秋絕對符合規定。他們沈家村,過去納稅肯定不超過五千石,所以一直沒有設立糧長,賦稅主要靠村長和族長收齊。只是如今家家戶戶都買了山地,大多數人家都做了豆腐生意,還賣了一些葛根,賦稅肯定交得比以往多兩倍了。如今朝廷下令減少賦稅,休養生息,林地所交的賦稅并不算多,那也得交田地産出賦稅的三分之一。這樣一算,五千石也是有的。

糧長也有衙門給的俸祿,一個月也就五十文錢。俸祿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糧長主要負責收那百戶的糧食賦稅,與裏長和縣衙聯系密切,若是有什麽風吹草動,得到消息總比平頭百姓快。

沈來秋不知道還有這樣的好處,但是很快,他就知道了壞處。

裏長道:“如今你買下了這個莊園,糧長上任文書估計下個月就下來了。糧長雖說不是一個官職,可你做不好,也會被縣老爺問責。要想做好糧長,得認識字!起碼壹貳叁肆這樣的數要會數,你管的每一戶戶主的名字要會寫。”

沈來秋驚呆了,還要學這個?

“我能不當嗎?”學字也太費勁了,他如今有田,有豆腐賣,當糧長做什麽?他可不想收賦稅,這事兒得罪人!

族長知道當糧長肯定比平頭百姓好,于是狠狠敲了兩下沈來秋的胳膊:“瞅瞅你懶的!認幾個字,還不願意!你要不願意,我告訴你爹,你三叔去!瞧着他們揍你不?”

沈來秋:“......”他的長輩們,都是好面子的,知道自己可以當糧長又不想當,估計會掄起棍子追着他打。

餘氏得知家裏又買了地,但是不知道多少,等拿到地契,聽沈黎說有三十畝水田,高興得幾乎要昏過去了!他們家買莊子的消息沒有瞞着,反正遲早都是要知道的。村裏炸開了鍋,看看!沈家發財了!王爺給了多少錢買方子,居然有這麽大個莊子了!一時間都羨慕沈來秋的好運氣,紛紛上門道喜。

更有好事者跑到沈高氏那裏念叨:“哎呀,早說了老姐姐你不能信道士說的話了!你瞧瞧,你家寶冬欠了賭坊一屁股債,如今躲在家裏不敢出去。可是來秋卻這麽有出息,你可要好好籠絡下你三兒,說不準你小兒寶冬還能靠着他三哥混口飯吃!”

氣得沈高氏砸了家裏的碗筷,罵了大兒媳婦出氣。沈寶冬也氣得沒吃晚飯,還被他爹教訓了。

“你瞧瞧你,這麽大人了,一事無成,還盡想着賭錢!你三哥如今能有這樣的大造化,還不是平日裏能幹又會琢磨?你只想着貪玩!明天,去和你三哥道歉!求他給你幾畝地種種!”

沈寶冬見親爹生氣,也不吱聲。只管想着:“等着吧,我去找賭坊劉哥幫忙,遲早混出個名堂來,好叫你們都瞧瞧我也是能有本事賺錢的人,我看到時候你們還把我當孫子罵不?”

作者有話要說:  沈寶冬:等我有錢了……

作者:你慢慢做夢。

感謝讀者大大們的收藏,我會好好更新的。大家在家一定要多喝熱水,多消毒,多洗手,适當在房間裏鍛煉一下提高免疫力,麽麽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