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爹,咱家莊子是什麽樣子的?”沈黎很激動,他也算是地主的聰明兒子了!昨天見爹累了,沒有好好問他,現在趁着他爹不忙,抓緊纏着爹問個明白。

沈來秋現在不哆嗦了,就是昨晚激動得一夜沒睡,眼圈黑得跟被人打青了似的,沈黎趕緊拿娘煮好的雞蛋用紗布一裹,往他爹眼皮上來回滾一滾。

沈來秋覺得眼睛的腫脹好多了,高興地把兒子往腿上一抱:“我也就随便看了下,四個山頭,都不算高,想必沒什麽猛獸。現成的有三十畝水田,四十畝旱田,五個山頭。但是沒有開墾的荒地也有不少,有上百畝,說是荒地,我看土質很不錯,只要好好開耕荒地,旱田能多一百多畝。”

麥子的價格沒有稻米貴,沈黎想了想:“爹,是不是還有湖?有湖就好辦了,可以在湖的邊緣圍上田地,開溝挖水渠引水,旱田也能變成水田。”

沈來秋呆了,“但是這得要多少人力?”

人力倒是需要一些,可是經濟效益高啊。他們這裏少有人專門挖溝渠,這是不對的。人類發展怎麽能純粹靠着自然給予呢?想要什麽,就得自己去創造。

“山地也能變成田地啊,尤其水田。”沈黎一本正經道。

沈來秋擡起手摸了摸兒子的額頭,這沒發燒啊,咋還講起胡話來了?山地能變成水田,那還得了?那些沒把山地放在眼裏的人不得哭死?

沈黎拿出一個沙盤,這也是他爹做的,方便他練字。他用細細的樹枝在上面畫了梯田示意圖,一邊指着圖一邊緩緩解釋:“我現在畫的是寬梗梯田,非常适合我們莊園的山,因為是緩坡嘛。不過我們要在迎風坡修,因為雨水會多一點。我們完全可以不種稻子,因為我們水田真的夠了。我們可以種果樹,種茶樹,都非常好......”

沈來秋聽着聽着,就開始走神了,甚至有點困。因為沈黎講了許多他聽不懂的詞,什麽背風坡迎風坡,水土流失,有利于營養物質積累......每個字他都能聽清楚,但是合在一起,他就不知道了。他是沒什麽本事,誰讓他有個好兒子呢?得兒如此,此生無求了。

沈黎說到興頭上,發現自己講得超綱了,他見他爹努力睜開眼睛忍住困意,聽他說高中地理中關于梯田的知識的樣子,忍不住笑出了聲。

沈來秋松了口氣,“兒子,先不說梯田的事情了。你爹我下個月的糧長文書可能會到,裏正叫我在家認字寫字。”

沈黎:“好事兒啊,爹,就算你現在不學,以後開糧店還是要學的嘛,不然你咋算賬呢?難道你把自家糧店的賬本交給別人算嗎?你真的放心?”

沈來秋聞言,點了點頭:“那我學!明天閑了,咱就學!”

餘氏湊上去,“當家的,聽說契書裏面還有一座大宅院?有多大?”

“挺大的,有我們現在這個宅子三個大還不止,但是我沒有細問。等過幾天,咱們全家都去看看。”

Advertisement

餘氏對于住在哪裏也不算很挑,只是有現成的大宅子這個消息确實讓人振奮。可惜自己的肚子不争氣,不然生一個男孩或者女孩,不求比他們大哥聰明,只要在她和當家的死了以後有人陪着黎兒就好了。反正現在房子也夠,田地也夠,再生一個孩子也養得起。可惜生完黎兒肚子就再也沒有反應了。黎兒看起來也非常喜歡小孩子,村裏哪個孩子不喜歡找她兒玩耍?黎兒都關照得好好的,比那些小孩的兄長都靠譜些。

而且,黎兒假如受了欺負,家裏弟弟或者妹妹也能幫着他上,就算能力不足幫不了,事後也能安慰安慰,就不怕等她死了,沈黎遇到大問題想不開也沒人開解。

沈來秋不懂餘氏琢磨什麽,他想着,反正莊子在那跑不掉,眼下最重要的是快要年節了,年貨得準備了。家裏最近又添了大的馬車,馬是買不着了,驢子騾子多買幾頭完全沒有問題,出行也方便些,今年的年節必須好好過,還要去廟裏捐香油,保佑他們一家人都平平安安,來年也順順利利。

沈黎道:“爹,那莊子有果樹嗎?別果子都爛了還沒人摘。”

沈來秋想想覺得也是,這麽大個莊子,山上怎麽說都有許多東西,摘了好留下來,過年給來拜年的娃娃吃也蠻好的。本來想過幾天去那邊看看,看來還是現在去比較好。但是天都冷了,可能就算有果子,也都凍壞了吧。不管怎麽樣,去看看總沒錯。

沈黎也想去,沈來秋本來不願意叫他去,因為那裏比較荒,撞見啥不幹淨的東西,或者有什麽沖撞就不好了。但是沈黎眼巴巴看着他,也不說非要去,不像尋常孩子一不順心就哭鬧不休,他就心軟了,沒辦法,他這個兒子打小就可人疼,去就去吧,大不了多叫人,不會出事的。

餘氏囑咐道:“那你可要好好的跟在你爹後面,別貪玩。”

“我肯定不淘氣。”

沈黎趕緊準備軟墊子上車,生怕他爹反悔。這可是古代莊園,他還沒見過正經莊園呢。

沈來秋當即去村裏叫人,陪他一起去趟莊園。沈舟生二話不說就答應了,趕緊帶着工具,坐上驢車。村裏十幾個青壯如今靠着豆腐賺了不少錢,沈來秋在他們眼裏,和師傅差不多。師傅有事找,他們肯定得立馬放下手頭的事情跟着師傅辦事去。沈舟生早就知道車不夠,又從自家拉車出來,一群人輪流坐車,高高興興地從村裏出發,去那個暫時沒起名字的莊子。

車上年輕人看着沈黎身上穿着好綢子做的衣裳,白裏透紅看着就非常健康的臉龐,心裏羨慕這個弟弟投了個好胎,只受窮幾年,如今他爹有錢了,讀書還是議親都不是難事,等沈三叔更有錢了,他娶城裏姑娘就更不是什麽難事。

沈黎也不怕別人打量他,誰跟他說話他都能簡單回答,回答不上來就微笑面對,看着就是和別的孩子不同,沈舟生就非常喜歡沈黎這樣的小孩,長得好看,還不作弄人。

一行人說說笑笑,半個時辰就到了地方。

沈來秋第一次去莊園的時候,也是囫囵看看田地,覺得沒有問題,才按了手印。如今細細看來,越發覺得這個莊園買了不虧。一進莊園的大門,就看見兩個人在裏邊打掃,地面的落葉都掃到了樹根底下,青石板一塊一塊地在院子裏鋪出了幾條曲徑。莊園的前院裏有灌木圍成了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栅欄,栅欄裏面種着各色的樹,有的沈黎認識,有的不認識,彎彎曲曲的青石板路将這些大小不一的栅欄串連起來,看起來還很有些格調。他來之前,聽過他爹說好像莊園自帶了莊仆,沈黎看着這地方打掃得幹淨,心裏也滿意,顯然莊仆都是比較老實的人。

別說他一個現代人看着奴仆咋這麽淡定,不淡定不行啊,如今在莊園當仆人,遇上他們家這樣的,只有好日子過,不會比在外面混差的。而且,社會環境如此,他倒是想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寧有種乎”,“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恐怕只會有人想把他這個大逆不道的妖孽殺了。

“三哥,這裏咋還有人啊?”沈舟生指着兩個衣着破爛,正在灑掃的人驚訝問道。

“哦,這是當年莊園主轉賣這個莊園,沒賣出去,他又急着走,縣裏就給吃下了,他那些莊仆還在裏面維持,因為前主人不願意帶這些人走,如今算是轉賣給我了。”,

衆人心情複雜極了,小一輩的看着沈三叔這粗布大衣穿着,腳上趿拉着黑色厚布鞋,絲毫沒有作為地主的自覺,現在居然都有莊仆了,沈三叔他真是人不可貌相啊!就這形象,走到縣城裏,誰能把他當成有錢人?

沈來秋只知道有人在裏面,當時收下了些身契,但是他沒注意有幾張,就讓裏長拿出去給縣衙那邊蓋個戳,走程序将賣身契轉到他名下。左右他也沒經驗,就拜托裏長幫他弄好了,再給他。

沈來秋這麽理直氣壯帶人進去,莊仆就知道這是新主人家到了,趕緊放在掃帚小跑着過來迎接,裏頭看着人似乎不多,沒想到不一會兒居然也有十幾個人門口集合了。

裏面最年長的莊仆看着年紀比族長還大些,他激動得老淚縱橫,“三年了,我們莊子終于賣出去了。”莊仆在莊子沒有賣出去的情況下,他們的活動範圍是受限制的,而且他們無權在莊園的好田地上種糧食,只能靠着官府的人過來種地,産出賣出去,他們幫着種地,才能有些吃的,他們自己開荒,開的都是些不好的地,收成夠個溫飽,過得苦不堪言,所以沈來秋一來,就受到了熱烈歡迎。

“老爺,小人叫李福,在這裏算是莊頭。我們有男丁二十人,婦人十八人,還有小孩五個。”

“見過老爺,少爺。”一群人烏泱烏泱地突然跪下了。

沈來秋想着:突然下跪,吓死我了。不過人還挺多,難怪這個莊子要價貴哩。

沈黎:別跪啊,我真怕折壽。

其他人:哇,沈三叔(哥)是老爺了,有人朝他下跪,還真是不習慣。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收藏,多點評論嘛,麽麽噠!

同類推薦